女权愈烈但女超英独立电影难成主流
“好莱坞先前对于《神奇女侠》的所有赞誉和自我鼓励都被错误引导了。神奇女侠是一个被物化的角色形象,这只是男性主导的好莱坞的一个老套路。” 2017年,詹姆斯·卡梅隆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说。
虽然卡梅隆在当时认为这是女权主义的倒退,但他也表示自己并非不喜欢《神奇女侠》这部影片,至少在他看来,“塑造这样的角色很明显会很有益处,不仅仅是因为至少一半的观众是女性”。
其实,类似的关于“女性”、“女权”的争议,《惊奇队长》也遇到了。
就在妇女节前一天,因为一条“女生节快乐”的微博视频物料,《惊奇队长》被推上了国内社交网站的风口浪尖。有网友认为 ,将女性按照年龄区分为年轻和年老的两类群体,本身就是一种性别歧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一条配合节日气氛和宣发的祝福,无须过度解读。
抛开争议不谈, 当提起《惊奇队长》时,人们很难不将其与2017年的《神奇女侠》进行对比——一个是漫威影业首部女超英独立电影,另外一个则是DC史上最成功的女超英电影。
但无论二者之间究竟谁更胜一筹,算上《神奇女侠1984》《黑寡妇》,好莱坞布局女超英独立电影的大风向,已经刮起来了。那么,未来,这类影片是否能够成为超英电影的主流呢?
主打“女权”的女超英电影,总是与争议和苛责相伴?
在此之前,如果提起近20年来最成功的女超级英雄单人电影,非《神奇女侠》莫属。
在2017年《神奇女侠》上映期间,其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3%,爆米花指数也有88%。除此之外,MetaCritic媒体评分76、CinemaScore观众评分A。
从整体口碑评价上来说,《神奇女侠》当时不仅是DCEU最高,漫威超级英雄宇宙(MCU)在当时也只有2008年的《钢铁侠》能够与之抗衡。
票房方面,2017年上映的《神奇女侠》一举拿下北美暑期档票房冠军,也在当时成为了华纳史上最成功的影片。最终,该片中国票房6.1亿,全球票房突破8亿美元。
毫无疑问的是,《神奇女侠》的大获成功,对于好莱坞女超英独立电影而言,是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但客观而言,女超英电影似乎总是会与争议声相伴。
像《神奇女侠》就曾引发卡梅隆与影片导演派蒂·杰金斯二人之间的争论,卡梅隆认为《神奇女侠》似乎是一种“女权主义的倒退”,而派蒂·杰金斯则认为卡梅隆并不能理解《神奇女侠》是什么,对全世界的女性意味着什么,虽然卡梅隆是一位伟大的电影人,但他毕竟不是女人。
而今年上映的《惊奇队长》,也因为一条关于“女生节”祝福的视频物料,而在中国陷入了争议当中。
不过,该片在中国市场的票房成绩相对还是较为亮眼的,根据猫眼专业版预测,按照《惊奇队长》目前的票房走势来看,其最终票房落点会在12亿上下。如无太大意外,《惊奇队长》不仅将突破好莱坞超级英雄单人电影在中国7亿左右的“标准体量”,还将超越2017年在中国斩获6.1亿的《神奇女侠》。
但显然,该片在北美并没有取得像《神奇女侠》一样的超高评价。目前,《惊奇队长》的烂番茄新鲜度为88%,爆米花指数为32%,在北美称得上是口碑两极分化。
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该片主演布丽·拉尔森此前的一番话引起了部分观众的不满。此前盛传布丽·拉尔森提到自己“不在乎白人男性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我在乎的是女性观众和少数族裔女性对影片的评价”。
这则消息显然在北美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她多次澄清自己这番言论并非针对白人男性观众,但还是有很多人将这段话理解为了“男性不配看这部影片”。
总体而言,虽然女超英电影的出现,极大的缓解了好莱坞超英电影以男性角色和男性观众为主导的焦虑,并且迎合了女性观众的市场需求,对超英电影在女性受众拉动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以往超英电影男女观影比例大多为六四开,而《神奇女侠》在中国的女性观众占51.3%)。
但不得不说的是,《神奇女侠》在口碑与票房方面都取得成功,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个例,起码《惊奇队长》在北美评价方面就没有达到《神奇女侠》的高度。而未来,能否在口碑评价方面出现能够比肩《神奇女侠》的女超英电影,仍然是未知数。
更大程度而言,女超英电影似乎在目前将一直与争议和苛责相伴。
试图摆脱惯有模式,但仍然需要“群英戏”为其保驾护航?
通常来说,大多数超级英雄的单人起源电影有一个惯用模式,即普通人意外获得超能力,从而走上英雄之路。像被变异蜘蛛咬了一口而改变自身基因的蜘蛛侠,意外被外星人“附身”而获得能力的毒液等,都是这样的类似设定。
但《神奇女侠》和《惊奇队长》均打破了这种惯用模式。神奇女侠作为亚马逊公主,原本就是神的后裔,这种神话背景设定更类似雷神。但相比在《雷神》三部曲中找寻遗失的锤子从而找到真正自我的雷神,神奇女侠并没有在自己的身份认同上出现疑惑,影片将重点放在了她的个人成长上。
而不同于《神奇女侠》,完全抛弃了爱情戏码的《惊奇队长》则将重点放在了“找回自我”上。不同于其他意外获得超能力的英雄,惊奇队长出场时双手就可以释放光子冲击波,但空白的过往记忆使她早已忘记了自己究竟是谁。在闪回和倒叙中,惊奇队长的能力起源才在叙事中逐渐清晰。而这,显然是一种对传统英雄起源故事结构的改变。
虽然两部影片均以女性为主角,都由女导演(《惊奇队长》两位导演中的一位是女导演)来执导,主创人员也都希望能够为女性群体发声,但两者的核心理念还是有所不同的。
《神奇女侠》导演派蒂·杰金斯认为,硬朗的女性可以伟大,但漂亮充满爱意的女性也可以,最重要的是强大女性也可以是多种面貌的。因此,神奇女侠在影片中不仅是拥有半神血统的亚马逊女战士,同时在人类世界中也有着女企业家的身份,整体而言,神奇女侠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角色。
而在拍摄模式上,派蒂·杰金斯认为不要太在意神奇女侠是女人这个问题,也不要刻意把她拍得像个男人,而是尽可能的去把握一种平衡。
因此,虽然影片的主创人员多为女性,但《神奇女侠》本身并没有过渡体现神奇女侠这一形象本身所代表的女权问题。
但《惊奇队长》却将性别歧视的话题直接放在了主角身上,例如惊奇队长从儿童时期,一直到成为女飞行员,男性一直因为她的女性身份而对她进行否定,就连她的父亲都认为她不应该去玩那些更适合男孩子的游戏。
也因此,在关于女权问题上,《惊奇队长》更直接的点明了女性在成长经历上所面对的种种来自男性的“唱衰”和歧视。而惊奇队长在找回自我、突破能力界限成为漫威最强英雄的时候,这位女性在影片中的崛起之路在某种层面上也就显得更具激励作用。
除此之外,两部影片在上映背景方面也有着明显差异。
《惊奇队长》除了是漫威影业首部女超英电影之外,其最大的看点,就是这部影片在《复联3》和《复联4》中所处的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该片不仅呼应了《复联3》结尾处的彩蛋,同时惊奇队长这一人物又在叙事上承接了《复联4》。甚至在时光网上,还打出了“《复联4》之前,先看《惊奇队长》”的标语。
因此,在一惯卖座的《复联》系列第四部即将上映之时,《惊奇队长》能够明显获得票房加成。
而《神奇女侠》虽然在开头结尾与《蝙蝠侠大战超人》有所契合,但在上映前,该片所处的境况并不是那么令人满意。从前期筹备一直到后期制作,《神奇女侠》当时始终被质疑和看衰的论调所围绕。
主要还是因为此前《自杀小队》和《蝙蝠侠大战超人》的票房口碑和均没有达到预期,当时甚至盛传着一个来自华纳前员工的公开信,称"已经有华纳内部人士断言,这将又是一部烂片。"
因此,从影片上映环境来说,《惊奇队长》显然比《神奇女侠》更加顺遂。不过,无论是《神奇女侠》还是《惊奇队长》,这两部影片在档期和剧情上都承接着“群雄戏”,在《神奇女侠》前后有《蝙蝠侠大战超人》和《正义联盟》,而《惊奇队长》则承接着《复联3》与《复联4》。
而采用这样的模式,更大程度上也说明漫威和华纳在用具有更大票房容量的群雄戏,来为女超英独立电影进行保驾护航。但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也说明女超英独立电影目前似乎仍然处于“独木难支”的状态。
好莱坞接连不断布局女超英电影,但这类影片仍难成主流?
在早年间,好莱坞其实就已经对女超英电影这一类型进行过探索,例如2004年DC的《猫女》,2005年福斯的《艾丽卡》。
由哈莉·贝瑞主演的《猫女》虽然在当时取得了超过800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但该片的制作规模却耗费了1亿美金。除了惨遭赔本,这部影片在当时也遭遇了口诛笔伐,甚至还在次年的金酸莓奖上获得了包括最差影片奖、最差导演奖、最差女主角奖和最差电影剧本奖在内的四个奖项。
2005年珍妮弗·加纳主演的《艾丽卡》,其原型是在漫威漫画《超胆侠》中出现的人物。但《艾丽卡》最终全球票房也只有6000万美元,口碑票房双双遭遇滑铁卢。
与“猫女”一样,“艾丽卡”也称不上是一个正面人物,二者皆为亦正亦邪的“反英雄”。从剧情和人物造型来看,二者虽然都以女性作为核心角色,但影片仍然还是在为男性受众所服务。
也因此,再来看2017年《神奇女侠》的强劲口碑,以及超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自明。这似乎证明以女性观众为核心受众的女超英电影,完全能够取得票房和口碑上的成功。
而以男性英雄为主导的超英电影,虽然已经制作的足够好,也常常会出现票房爆款,但相对而言男性超英片已经开发的足够深入和成熟,观众对这一类型的影片“套路”也几乎已经摸清。
因此,现在早已到了好莱坞大制片厂需要在超英电影方面,不断进行拓展的时候,而观众也乐于看到题材更多样、内容更丰富的超级英雄片。无论是制作再成熟的电影类型,“创新”永远都是使其票房体量不落于“常态化”的方式。
在好莱坞目前还是会或多或少的有依赖超英电影的前提条件下,随着近年观众对女超级英雄的呼声越发高涨,开发女性超级英雄独立电影也就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在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对垒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当下,越早在新类型、新题材中占住脚跟,就越能够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和主动权。也因此,握有女性超级英雄IP的好莱坞巨头,早已开始加紧布局女超英独立电影,《神奇女侠1984》《黑寡妇》等都在赶来的路上。
但是,比起男性超英电影的大规模成功,目前女超英电影仍然面临着巨大的争议和苛责。虽然这类题材能够打破观众对于超英片的一贯认知,从而获得某种“新鲜感”,同时也能够迎合近年女性观众的“女权风”,但“女权”并不能成为百发百中的利器。
而频频以“女权”为看点的女超英电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另外一部分人群感到某种不适,因为好的影片,从来就不是单纯依靠意识形态取胜。
因此,虽然女权已经成为一种北美大风向,但主打女权的女超英电影仍然无法成为超级英雄电影中的主流,更多的是用来缓解超英电影以男性为主导的焦虑。
而在女超英电影仍然依赖“群英戏”为其铺路的当下,女超英电影相比男超英电影也存在更多的创作限制。
但是,女超英电影在这一领域的探索仍然是值得赞许的。对观众而言,虽然主角无论是男是女,都属于超级英雄电影,但换一种“口味”总归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对好莱坞制片厂而言,在女权风越刮越烈的当下,打造一部能够照顾到女性观众的超级英雄电影,也能够进一步拓宽超英电影的受众面。
对好莱坞而言,只有不断转换思路、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够使超英电影真正做到“常拍常新”。而女超英独立电影,似乎就是一条可以进行尝试的方向。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