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贝尼》第一次让中国人知道了“早晨好”的礼貌用语吗?
《小贝尼》是1976年公映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也是最后一批在中国全面公映的阿尔巴尼亚电影。
1976年之后,基本上阿尔巴尼亚电影就没有在中国大面积的公映。
《小贝尼》的公映时间,大致在1976年11月份,这也是大部分阿尔巴尼亚电影进入中国电影院的时间,因为阿尔巴尼亚的解放日就在每年的11月29日。为了庆祝这个节日,中国放映阿尔巴尼亚电影多选择这个时间。
《小贝尼》在中国的公映,笔者查了一下,当时的主流报刊,并没有刊登任何的电影评论,这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之前同一年公映的《石油赞歌》,《人民日报》于1976年7月25日刊登了评论。
在《中国译制电影史》中,曾这样介绍《小贝尼》:“影片中,主人公小贝尼被要求遇到一个陌生人都要说‘早晨好’。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第一次听到‘早晨好’这句话就是来自这部电影。”
此说值得存疑,难道中国人过去见面的时候,就不会说一句“早晨好”吗?
但《小贝尼》在当时公映的时候,电影里展现出的影像,还是给中国人以一种不一样的视角冲击。
从阿尔巴尼亚电影里的现实生活来看,当时该国的人们生活,显然要比同时期的中国社会来得更为洋气,更接近于今天我们中国的现实。很多今天已经司空见惯的家用电器,在电影里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而当时的中国人,也只能对着银幕,徒有望洋兴叹的份儿。
我们略举电影里已经融入到阿尔巴尼亚人普通生活的一些时尚用品:
1、 电视机。
《小贝尼》拍摄于1975年,当时,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家里,是很难看到电视机的,但《小贝尼》里小主人公来到乡间的伯伯家,伯伯家的客厅里,就有一台应该是黑白的电视机,因为电影是黑白的,所以我们无从确定电视机的画面是否有色彩。
笔者问讯了父母,母亲说她的姨父曾经是一名海员,人在上海,1973年左右,到他家的时候,他家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可以收看到上海电视台播放的新闻节目。应该说上海只有少数的人家能拥有电视机。
很难说《小贝尼》里的电视机不是中国生产的。
2、 收音机。
中国人七十年代的三大件包括:手表、收音机、自行车。可以想像,当时的普通中国人,能有一架收音机,也并非易事。
在《小贝尼》中,主人公的家里,就有一台收音机,放在桌子上,从那熟悉的造型来看,也应该是中国产品。
3、 冰箱。
小贝尼家里的一台单门冰箱,颇引人注目,小贝尼打开柜门,意图从里面寻找好吃的东西,而当时的中国,民用冰箱还没有走进寻常百姓家。
1974年的上海,在里弄里可以看到卖棒冰的冰柜。当时中国很多地方都没有通电,用电控制也非常严格。《小贝尼》里的阿尔巴尼亚普通人的生活,确实要比同时期的普通中国人滋润。
4、 沙发。
小贝尼家里的一只长条沙发以及单人沙发,都远不是当时中国人能够享用的东西。
5、 楼房。
虽然影片里的楼房格局犹如火柴盒一般,但在大多数中国人还住在平房的岁月里,阿尔巴尼亚居民能够住到这种高楼大厦,的确给人一种非常洋气与现代的感觉。
6、 窗帘。
小贝尼家及他农村的伯伯家,屋子里悬挂着窗帘,白如轻纱,透光性能很好,让整个屋子里的感觉立刻奔高大上疾驰而去,而我们当时的中国人的窗帘,估计还是用一块厚布遮住屋外的亮光而已。
7、 电话。
小贝尼在乡下,可以与城里的母亲通过电话联系,可以看出,阿尔巴尼亚当时的通信水平还是挺不错的。想想我们,是什么时候拥有个人电话的?
8、 足球。
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的一只足球价格在二十多元,当时一般工人人员的工资也就是三、四十元,孩子们根本玩不起,蹭球,是那个时代孩子们满足玩球意愿的首选。
而在《小贝尼》中,无论是在城里的孩子,还是乡间的小伙伴们,都可以拥有一个皮球,尽兴地满足脚下盘绕与弹拨的兴趣。
9、 洋娃娃。
小女孩手里捧着的洋娃娃,是那个时代中国小朋友们梦寐以求的奢望。
10、 水果盒。
在小贝尼家里,桌子上有一个不起眼的水果盒,放着至少可以看出是苹果、桔子之类的水果,估计同时代的中国人,根本没有吃水果的支出计划。
11、 农村电灯。
小贝尼的农村伯伯家里,有着当时中国农村少见的白炽灯,晚上灯火通明,完全是城市景象。
12、 农村机械化作业。
影片里小贝尼来到的农村里可以看到用拖拉机耕地、收割、脱粒,显现出的是一片高度机械化作业的农村景象。同时期的中国,已经逐渐开始向机械化农业方面进军,但介入的深度与程度,远不能与电影里的阿尔巴尼亚农村相比。
13、 时尚装束。
影片里主人公的妈妈的打扮与装束,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所以,当时阿尔巴尼亚电影引进中国之后,电影里的人物打扮与装束,都会在中国引起一股跟风热潮,如《创伤》引发的“薇拉头”的流行。
14、 巧克力、牛奶等营养品。
影片里,小贝尼的母亲说孩子是用桔子、巧克力这些最好的东西喂大的,可见阿尔巴尼亚的民众的生活条件相当不错。
《小贝尼》在展示出一片富足、安详、幸福的阿尔巴尼亚现实生活的时候,简单的歌颂,显然不是电影的目的。
电影通过一个娇生惯养的小贝尼如何克服身上的骄娇二气,来展现出一个时代在进入到幸福生活的时候,该如何重新设定人的意志与品质。
人的异化表现出的悖论就是,人在创造着自己的幸福生活的时候,也会让人自己消融在这种舒适与满足之中,从而湮灭与弱化了自己的生命活力。
这就是人类始终无法解开的一种生命的困境。努力的目的是改变生活,但生活改变了,也会让自我失去了本真,丢失了奋斗的动力。
《小贝尼》这个简单的表现儿童的电影,实际上,却蕴含着人类的共性的命运思考,而同时期的中国,也在思考着如何磨炼着下一代的生命意志,永葆着强健与强劲的生命活力,以抗衡生活改善后带来的骄奢淫逸的副作用影响。
《小贝尼》里的父亲来自农村,这反映出小贝尼有一个艰苦的生命源头,而父亲进城之后,组建了家庭,承担了小贝尼照料职责的母亲,却对小贝尼呵护备至,不让他到室外去,怕吹风,怕着凉,怕弄坏了肚子,搞得小贝尼百无聊赖,没有朋友,独立在小伙伴们之外。
这实际上是现代孩子的共性的苦恼。如何解决国家未来的小主人这种弱不禁风的培养歧路?
影片提出的办法,就是继承革命传统,让老游击队员的精神力道,传导给小贝尼这样的温室里的花朵。
这个革命传统的代表,就是小贝尼的伯伯,他来到城里,是联系农村里需要的机器配件的,看到小贝尼被其母亲呵斥得成了动辄得咎的豆芽菜,他强行地把小贝尼带到农村去,用当年游击队员出没山林的艰苦环境来砥砺小贝尼的精神时空。
由此可以看出,为什么阿尔巴尼亚电影里游击队题材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就是为了让和平环境里长大的一代人,能够牢记上一代人的艰苦与奋斗。
小贝尼来到乡间,每当他遇到困难,产生胆怯情绪,意志转向脆弱的时候,伯伯都用游击队的勇敢精神鼓励它,甚至,游击队尊奉的行为法则,也成为小贝尼耳提面命的精神标杆。
比如,伯伯就在小贝尼告状小伙伴们的行径的时候,提到了游击队员的道德准则:“真正的游击队员从不告密。”
可以说,小主人公受到的锤炼是全方面的,包括精神与肉体。在乡间的一个暑期生活里,小贝尼可以与乡间的小伙伴们一起,与动物们和谐相处,抛弃了他在城里畏首畏尾的个性弱点;他的勇敢指数急剧上升,可以大胆地坐在马背上,如履平地;在小伙伴的鼓励下,走进溪水中,接受野风荡漾的自然气息的洗礼;过去他总被臆想着的妖魔鬼怪恐吓着的忧虑,也在一次次的挑战自我中被荡涤一空;他在乡村里感受到了合作社给民众带来的团结的信念,一起与小伙伴们在劳动中建立起互助的友谊,在玩耍中不分彼此,滚成一团,他不再是一个在城里的茕茕孓立的孤家寡人。
因为他接近地气,再也不会有小朋友认为是他“只会说傻话”而被排斥在外。
《小贝尼》整个电影很散漫,这是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一种抛弃戏剧冲突的常见风格,但并不是说该国电影就低级到不懂得戏剧构造的跌宕起伏,实际上,在阿尔巴尼亚电影里也有逻辑缜密、人物塑造环环相扣的艺术作品,如《海岸风雷》据以改编的话剧,就相当具有戏剧力量,逻辑线索非常强烈,但《小贝尼》这样的电影,只能称之为散文化电影。
整个电影的戏剧冲突,已经降到微乎其微的地步,看起来,电影里几乎没有一个对立方,但是,通观全片,我们看到电影里的一个真正的对手,其实就是那个电影里发生了改变与转变的“自我”。具体化在电影里,就是影片开始时的那个娇惯孩子小贝尼。之前的那个小贝尼,正是整个电影里的戏剧冲突瞄准目标。
在经过一番散点式的乡村磨炼后,小贝尼淘汰了过去自己身上的那些不能匹合传统、不能适应时代、不能有助于成长的劣质自我,而焕发出了个崭新的自我。电影借此构造了它的戏剧冲突主锋面。
今天看来,不管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的主体精神走向哪里,但小贝尼身上的这种精神锤炼,永远不失其应有的作用。即使后来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电影里给予孩子的那种精神气质与锤炼熏陶,都会让他绰有余裕去应对任何的风云变幻。
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贝尼》更像是阿尔巴尼亚电影的一次最终告别寄语,也是对该国孩子们在面对未来的更大的风暴冲击的一次先期训诫。
看了这个电影,想到前苏联的一本小说《后来发生了战争》。正是因为不能预期的未来,所以,永远不能放弃奋斗与努力。《小贝尼》就似乎隐喻了这种面向未来的选择警示。
本文由“文学私秘”原创,揭密文化隐衷,袒现创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视灵魂真相,敬请指正。如要转载须征得本人同意,并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