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 | 如何正确地批评《雷霆战将》?
01
号称“亮剑3”的抗日剧《雷霆战将》最近在主流媒体上引发了争论,网民也积极介入,事实上形成了不同观点鸣放和辩论的局面,而不再是不争论了,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大家都已经意识到,文艺作品并不仅仅是娱乐,而是关系到世道人心,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的大问题。
面对媒体和网民的批评,《雷霆战将》剧组发表长文一一回应,这也是好现象。
这些年来,很多影视作品都受到过观众的批评,但剧组都采取了傲慢的不予回应的态度,私下里却运作有关方面封杀批评声音,导致很多大是大非问题无法充分讨论,很多错误也不能及时得到纠正,结果是文艺创作水平长期无法得到提高。
所以,无论如何,《雷霆战将》剧组愿意直面争议,回答观众质疑都是值得肯定的,这为创作人员和观众之间良性互动提供了可能,也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02
但遗憾的是,对《雷霆战将》的批评一开始就被带偏了,走上了技术主义的歧途,这也难怪《雷霆战将》剧组表示不服。
目前看,批评的火力主要集中在抹发胶、住别墅、喝咖啡、穿连衣裙、抽雪茄等细节上,这些当然是问题,不过相对于一部剧作的思想性、倾向性来说,仍然属于枝节问题。
《雷霆战将》的要害不在这里,而在其苍白的、甚至错误的思想主题压不住这些“枝节”,以至于整部电视剧犯了“形式大于内容,局部大于整体”的错误,变成了对“中产阶级精致生活”的意淫和展示。
反之,如果解决了思想性问题,形式上的精致以及对剧中人物的适度美化,则并不构成问题。
03
举两个例子。
2007年播出的反映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生活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就采取了青春偶像剧的形式,突出了“白衣胜雪的青年学子、高远的蓝天、激情燃烧的校歌”等等。
由于这部剧在思想性是站得住的,所以这些形式上的美化不仅没有损害主题,反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感染力。
据我所知,很多大学生就是在看了这部剧之后,开始尝试追寻青年毛泽东的脚步,逐渐超越了“精致利己主义的人生”。
再比如,1962年拍摄、上映的电影《东进序曲》,其中两位主角,我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员孟器宇,政治部主任黄秉光都使用了发胶,这损害了他们的形象吗?没有。这不够真实吗?更不是。
相反,我认为这部电影是迄今为止最好的抗战电影,好就好在影片真实生动地揭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复杂性,以及中共为什么能够驾驭这种复杂性,始终保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并领导抗战走向胜利。
04
一味在细节问题上纠缠,最终就会陷入无法走出的迷宫。
试问:究竟怎样一丝不苟才算完全还原了历史呢?自然主义地还原每一个细节就是对历史的尊重吗?每一个细节都还原,从技术上说能做到吗?
所有这些问题,都不可能有答案。要知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禁止剧作家、导演对生活、对人物进行美化,实际上就等于取消艺术创作。
关键是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就是要看有没有损害主题,损害了主题,就是过度,就走向了反面,服务于主题,则是锦上添花。
解决了思想性问题之后,把剧中的英雄人物拍得美一点、酷一点、帅一点,只要不过分夸张,都不是问题。
抗战题材也可以拍成青春偶像剧。为什么不能呢?正如《雷霆战将》剧组统计的那样,抗战爆发时,八路军、新四军各级指挥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8岁!
真正是青春逼人!
实际上,做为历史从未有过最文明的人民军队,在八路军、新四军的各级指挥员中,剑胆琴心,玉树临风的人有很多,反倒是国军将领中,很多人是军阀出身,生活腐化,骂骂咧咧,养一大堆小老婆,比较粗鄙。
05
《雷霆战将》在思想性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呢?
概括起来有这样两点:
第一,对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没有任何表现,没有揭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复杂性。
一篇吹嘘这部剧的文章这样写道:
这种描述,叫分不清西安、延安,是对历史的重大歪曲。
如果历史居然是这样简单,那么全面抗战爆发前我们党为了“逼蒋抗日”,抗战爆发后我们党为了阻止国民党投降所做的大量工作,就全都是无的放矢了。
第二,《雷霆战将》号称“亮剑3”,因此也犯了和《亮剑》一摸一样的错误,即对我军勇敢精神的来源,做了一个错误的解释,似乎不靠比国民党和军国主义的日本更进步的政治,单靠“民族主义+男性荷尔蒙”就可以天下无敌了。
这两个问题,才是《雷霆战将》的要害。
可惜现在所有的批评都没有涉及这两点,甚至反而把这两点作为优点来鼓吹,因此就不能不是隔靴搔痒,不知所云。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