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俞白眉:家乡不是抽象概念 是具体的人和事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是2019年国庆档票房冠军《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由宁浩、陈思诚、徐峥、沈腾等优秀喜剧创作者分别带来五个与家乡有关的故事,其中邓超和俞白眉创作的《回乡之路》将故事背景放在了陕西的毛乌素沙漠。
曾经,作为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是接天连地的“黄色”,黄沙一眼望不到头。1959年以来,当地人为了改善这种“沙进人退”的状况,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植树造林、改造沙地的巨大工程。
历经陕西榆林几代人60余年的不懈治沙后,这片曾被称为“坏水”的不毛之地,出现了很多林地、草地和良田,真正地从原来的“沙地之都”变成了“绿洲”。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回乡之路》单元,正是以毛乌素沙漠巨大的变化作为故事切入口,讲述了时代洪流中,“离家者”与“留守者”对于家乡的共同情感。
导演俞白眉表示,虽然他的家乡并不是毛乌素沙漠所在的陕北地区,但作为陕西人,他自小听说太多陕北治沙的故事,很多人通过努力改变了这块土地的面貌,这令他感动。包括这次演唱电影推广曲《父的三北》的歌手郑钧,他父亲正是中国最早一批投身三北防护林事业的人员之一。
“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人物原型,虽然电影没有办法拍出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但是这其中的情感却是相通的。家乡对于我们来说,从来都不是抽象概念,它是具体的人和事。”俞白眉说。
俞白眉告诉我们,《回乡之路》中“沙地苹果”经销商乔树林的原型正是榆林人张炳贵。现实中,已经年过70的张炳贵老人,经过多年种植沙地苹果的努力,终于在2018年成功申请了全国第一个沙地苹果商标——“芦河沙地苹”。
《回乡之路》在情感上是深沉的,严肃的,但表现方式却是喜剧的,导演邓超和俞白眉均表示,电影为了平衡形式与情感,做了非常多的尝试与努力。除了剧本上的多次修改,在表演设计上也是费尽心思。其中邓超扮演的乔树林在造型上的个性设计,不仅提供了喜剧功能,更因其真实性,让人在其中读出与现实关联的意义。
剧本、造型以外,演员们的方言表演也让电影更加鲜活。邓超透露,为了说好方言,剧组找了方言老师,特意给大家做培训。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演员王源,他为了演好陕北青年教师,私下里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学习方言、晒黑自己等。
主创们的努力是值得的,《回乡之路》最终呈现了一出让人又哭又笑的悲喜剧,让我们对于家乡的情感在观影中得到宣泄。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去年11月开始准备,过程中遇到疫情爆发,俞白眉坦言,疫情改变了电影人的工作方式,不仅让大家更加珍惜在一起工作的机会,也让每个人重新思考了自己与家乡的关系。(文/杨静)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