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许诺,关于爱与枷锁
作者:张自炯
法国电影《童年的许诺》改编自罗曼?加里的自传小说《我答应》,讲述了主人公与母亲妮娜之间感人至深的亲情。罗曼不仅多次获得文学大奖,还是一名金牌飞行员,内心积蓄着一个关于爱与枷锁的故事。他用辉煌的一生,去兑现童年时对母亲的许诺,待冠盖加身、华服归来,却错失了人间的拥抱。影片中,多次出现妮娜带着儿子被迫搬家的场景。多年后重温《童年的许诺》时,笔者正好也在搬家。在这种机缘下,静静聆听他们的故事,不禁感慨万千。
亲情,是古今中外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的血脉,延续了几千年。受此影响,中国人对父母之爱尤为遵从。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当下似乎正在发生一些微妙变化。许多年轻人对父母以爱之名的管制,不再完全接受,甚至充满抵触。这往往跟爱的表达方式有比较大的关系。
《童年的许诺》中的母亲妮娜,极其倔强、严厉和专制。她希望儿子将来能够成为作家、外交官、将军、大使等,并为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内容包括音乐、舞蹈、射击、礼仪等。“男人只能为三件事打架,女人、荣誉、国家。”她如是教导儿子,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伟人。
有人说,这是一位苛刻的母亲,是一个女人的理想主义。但这背后,是浓郁、深沉的母爱。为了儿子罗曼,妮娜二十六年未嫁,甚至可以付出所有。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儿子身上。这种爱,实在太过沉重甚至让人有点窒息,却又无比可贵。能够享受母爱,是每个孩子的幸运。但也正是这满溢的爱,让罗曼的内心有着一般人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失去母亲后,又产生了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一切都毫无意义”,当他淡淡地说出这句话时,影片的主题就变得深沉起来。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往往都要投入很多精力。这种精力的投入,一旦被认为是付出时,父母与子女之间本来和谐、平衡的关系,便会无形间向父母一边倾斜,进而产生思想意识的强制灌输。在《童年的许诺》中,“必须伟大”是妮娜的教育思想,却对儿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尽管罗曼实现了童年时对母亲的许诺,但他的成功之路并不值得每个人效仿。这一点,正如罗曼所言:“她要求的事我都做到了,但是毫无意义。”他还说,“在母亲的关爱下,黎明许下的生命承诺永远难以实现。之后,你只有颓废,直到生命的尽头。”
跳出家庭伦理来看,《童年的许诺》其实探讨了个体在浩渺宇宙、拥挤人潮中的自我认知问题。认知常被我们提起,但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形成正确而清晰的自我认知又何其艰难!为什么保尔?柯察金要为人类的事业而奋斗,而《童年的许诺》中的男主角罗曼只为自己的母亲而奋斗?现实中,还有人将爱情视为一切,一旦失去自己爱的人,便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当一个人习惯通过依附别人来获取精神支柱时,通常是十分脆弱的。
一个人生存于世的意义,小至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各有所需,各取所爱。影片《童年的许诺》融合了个体生活的微观需求,以及为国牺牲的凛然大义。但两种生活的意义聚合到一个人身上,便有了矛盾的碰撞。罗曼显然处于被动的选项中。影片呈现了他在深陷现实的泥淖后,对大义存在意义的全盘否定。这一点,值得深思。
以这样的巧妙结尾,《童年的许诺》引起了观众对人类个体生存意义的主动反思。有句话说,“亲情是一种深度,爱情是一种纯度,友情则是一种广度”。但当亲情过深,便衍生出挟制;当爱情过纯,便成为精神的苦役;当友情过广,就成了泛泛之交。每天的时光怎样度过,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但只要内心足够坚韧,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就不会被侵蚀。(张自炯)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