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青年电影的新时代——“青年影像节论坛”深圳发声
专家学者荟聚,共论影视未来。12月12日下午,中国纪录片界前辈、“后浪”齐聚“青年影像节论坛”,围绕“迎接青年电影的新时代”主题展开智慧碰撞,擦出思想火花。
作为第26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暨第13届深圳青年影像节子活动之一,本届论坛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承办,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协办。
论坛年年开,年年都精彩。本届“青年影像节论坛”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担任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教授张同道,湖北广播电视台导演、高级记者张以庆,编剧、出品人张维重,原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基础学院院长汪天云,哔哩哔哩纪录片出品部高级顾问朱贤亮,电影导演、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胡波,青年导演、制片人解修远,纪录片人季卫国,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李亚威,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武小云等20余位纪录片业界人士出席了论坛并发表了精彩论点。
哔哩哔哩纪录片出品部高级顾问朱贤亮
朱贤亮:更多的年轻人爱上了纪录片
作为第一个发言的嘉宾,朱贤亮首先肯定了“迎接青年电影的新时代”的论坛主题。作为青年流行文化风向标——B站的一名高级顾问,朱贤亮在日常工作中和青年交流密切。
据他介绍,B站从去年到今年月活用户从1.28亿增至1.87亿,预计年底将拥有2亿月活用户,而这个数字中18-35岁的青年占比约80%,近1.5亿。让人欣喜的是,B站2018年度观看纪录片内容的青年观众约为3000万余人次,2019年度为6500万余人次,2020年度上半年就达8000万余人次,持续上升的数据表明,已有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纪录片。
纪录片人季卫国
季卫国:电视记者要练好“拍写采编说”基本功
季卫国以“电视记者的基本功”为题分享了纪录片的创作经验。他认为广大青年电视记者应知道纪录片是干什么的,并提出了把纪录片拍好所要具备的基本功——“青年电视记者要‘两想三问’:想需要、想可能,问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季卫国表示,“同时,‘拍写采编说’5个环节基本功必须扎实,这样才能拍出有质量保证的作品。”
季卫国还对“拍写采编说”做了详细阐释。他认为,拍的环节一定要“用减法”,摄影就是给世界加一个框,摄影家就是用眼睛看到画面的边,要引景入画、把景变成画,把看到的东西和理解的东西、需要表现的东西都放入画面;撰稿一定是为画面服务的,文字对画面的作用就是铺垫、连接、延伸,“写”须坚持口语、简练、客观、准确及帮画面的原则;纪录片或专题片会涉及诸多人物,而人物在片子出现的瞬间所发表的言论对片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十分考验记者“采”的能力,记者在提问之前应先了解采访对象,在提问之前先问自己,这样才能引导人物把作品最需要表达的主题说出来;“编”的关键词则是“讲故事”,编导的基本素质就是结构能力,看素材、想结构,找节奏、连镜头,大结构、中结构、小结构,镜头主、镜头辅……开头抓人物,中间设计悬念,找准素材节奏编镜头,把故事讲清楚;另外,很多纪录片会有主持人或记者解说,“说”环节则要贯彻“说人话”宗旨,不说套话空话,要说接地气的话。
季卫国认为,青年电视记者只要善于学习、把握原则,打好基本功,创作的作品就能有准确的镜头语言表达力、强烈的视觉感官冲击力、灵动的思维联想触发力、独特的艺术形式感染力。
原上海电影集团副总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基础学院院长汪天云
汪天云:纪录片工作者要研究方法论
作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50周年《开天辟地》影片的总编剧,汪天云在回顾当初的青年创作团队时感慨万千。“我之所以对深圳青年影像节论坛感兴趣,是因为‘青年’这个关键词,”汪天云表示。
汪天云围绕“青年”“方法论”“深圳”3个关键词展开阐述。他认为,“青年”是具有爆炸性的两个字,青年纪录片工作者应研究方法论。当今,纪录片向故事片学习、故事片向纪录片学习的现象已基本体现,如果不讲方法论,纪录片也就没了出路。
汪天云列举分析《八佰》《夺冠》等影片,条分缕析“突变论”“协同论”“耗散结构理论”的“新三论”,认为方法论是可以改变时代的,方法论的研究对纪录片发展极其重要。
汪天云还表示,纪录片是所有文化载体当中最快、最敏锐、最锋利的剑。而年轻人就是新锐剑锋,深圳就是一座思想年轻、精神年轻、灵魂年轻的新锐城市。在这里举办以学术为后盾的青年影像节论坛,将让永不过时的纪录片艺术得到更有活力的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教授张同道
张同道:电影美学应适应时代变化
作为深圳青年影像节多年的终评委,张同道一直致力把关好参赛作品质量。他表示,电影不该是资本的玩具,在电影评价、电影技术、电影传播方式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当下,电影美学也要适应时代的变化。
现在,一部普通手机就能拍出4K标准和同期声,技术标准还在持续更新,电影技术人人都可掌握;电影评价主体日渐多元;电影的传播渠道也不仅限于影院,连接全世界的网络,让电影传播无处不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电影艺术应真正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让大众成为电影的主流。
“深圳青年影像节要面向未来,要从尚未形成模式的创作中、作品中寻找创新途径,鼓励更有个性的表达。因为未来最大的专业可能是不专业,我们应尝试制作不专业的电影,制作不专业的纪录片。” 张同道表示,“电影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能只用来赚钱、消遣。电影还可用来做教育,以生动的、可感的、鲜活的影像,让孩子们学知识的过程更富趣味。”
电影导演、斯坦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胡波
胡波:中国纪录片要有国际视野
胡波则发表了“关于纪录片人的担当”的主题讲话,他认为, 纪录片应该有思考、有担当,才能避免在国际场合进行对话时失声。
“我们的电影要做大做强,要拼什么?讲故事我们没有问题,技术我们已经很先进,但我们的年轻导演还需学会用大荧幕展现大视角,要有国际视野、人类担当,这样我们在国际电影上的话语权才不只是小众。”胡波表示,“21世纪的竞争最重要的是文化竞争和人才竞争,希望深圳青年影像节瞄准世界电影技术的高地、世界电影文化的高地,团结全球青年,把纪录片事业做得更好。”
青年导演、制片人解修远
解修远:美的东西所有观众不会拒绝
第四次来到深圳的“后浪”解修远,认为“青年影像节论坛”是精神浓度非常高的一次研讨,能感受到所有影视前辈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关注。
“现在,很多人说,我们要关注年轻人,关注年轻人想要看的东西,要用年轻人的表达手法去吸引年轻人。”解修远说,“我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觉得只要是好的东西、美的东西,所有观众不会拒绝。不能为了年轻人做一些哗众取宠形式大于内容的东西,一个健康成熟的纪录片市场要做分众市场、多元化市场。”
她还表示,从与BBC一起合作制作纪录片的工作经历来看,我们的技术虽已不输他人,但创作上的细节相较还是有一定差距。如创作的规范和严谨性、科学制片的管理流程、对创作的尊重等。不能为了让纪录片活下去而过度资本化、商业化,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湖北广播电视台导演、高级记者张以庆
集智共议,精彩不断。张以庆认为,纪录片工作者要有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要有底线思维,要传达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文化观和生命观,这样才能拥有文化话语权;张维重表示,目前我们的创作理念仍然很传统,疫情之下的电影业遭受巨大打击,影视人必须缓解焦虑,多思考内容生产方向,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形式和表达方式,做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内容;许巍则表示,纪录片要具备真实反思的力量,如86岁高龄导演陈传兴最近出品的《掬水月在手》,以真实力量记录叶嘉莹女士,收获颇多关注,陈传兴10年14部抢救式拍摄中国知名文学家、诗人,这就是很年轻的方式。
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李亚威
最后,论坛在李亚威的总结中结束。李亚威介绍了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深圳市影视产业联合会为扶持青年影视人才、作品所作出的各种努力,以及深圳影视人才在近些年所不断涌现的优秀影视作品。“希望走过13载的深圳青年影像节,继续创新形式为青年影视人才搭建优质成长平台,”李亚威深情寄望,“更多有才华、有梦想的青年导演来到深圳,留在深圳,共同迎接青年电影的新时代。”
编辑 董雯静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锐)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