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造假争议又“吃人”?有艺人曾因它差点家破人亡
歌手洪真英
据韩国《国民日报》独家报道,trot女歌手洪真英涉嫌抄袭硕士论文。所属公司IMH娱乐公司马上做出了“引用而不是抄袭”的解释,但该事件的疑惑却进一步扩大了。
《国民日报》报道的原文
随后前朝鲜大学贸易系教授A某,也就是洪真英当时的授课老师接受采访,给了她致命一击。
前教授A某在与《国民日报》记者的通话中爆料,洪真英很少出现在自己的课堂上,多家机构曾就洪某的硕士、博士论文向朝鲜大学方面提出过问题,当时许多共事的教授能证明他说的话,甚至还爆料“洪某的父亲是同校的教授,无法否认他是否起了一些作用”。
他同时表示:“我认为洪某所有论文都不应该被批准,结果却通过了审查,虽然到了现在,也希望能被揭露出来。请务必明明白白调查清楚。”
所属公司表示:“2009年论文审查中,多加引用内容和参考文献等注释是趋势,是需要大量引用才能通过论文审查的时期。”
显然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韩网关于洪真英论文查重的截图
该报道指出:引用就是标出引号或引用段落,并准确标明出处的行为。如果标注了即为引用,如果没有就是抄袭。洪某的论文在参考文献中只注明了引用资料的标题,文中并没有另外注明引用。
特别是“第五章摘要及结论”部分,该部分是分析研究的结果并加以说明的部分,特别是这部分有许多句子疑似抄袭。内容大多与2008年国际文化产业交流基金会推出的“韩流持续发展的综合调查研究”相似。
洪真英在个人INS上发表道歉声明
她的道歉长文这样说道:
该事件以洪真英的道歉以及返还硕士博士学位暂时告一个段落,后续是否会影响到她作为歌手的行程和固定综艺节目上的位置,我们目前还未可知。韩国网友要求她从《我们家熊孩子》下车的呼声也不是没有。
部分韩网评论
《我们家熊孩子》是韩国目前一档人气超高的综艺节目,长期是同时段的收视冠军。
洪真英是韩综《我们家熊孩子》的固定嘉宾
洪真英是谁?
她是韩国比较知名的trot女歌手,不仅唱功出色,还非常有综艺感,因此是许多节目的常客。
她也因在节目中爱撒娇的性格,与金钟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以金钟国CP的身份被许多国内观众所熟悉。
理性分析该事件,我们大致能得出个共识,洪真英的学位确实有水分。
虽然当时论文的评判标准可能跟如今不同,也没有查重机制,但基本的引用格式都没写对,显然是不应该的。再者说,一个退休的大学教授犯不着去诬陷一名女歌手,况且她还曾是自己的学生。
我们无法判断洪真英的父亲是否以职务之便插手这件事,但从教授们的态度中可见一斑。我们所熟悉的学术师生关系中,导师有着绝对的权威,但在洪真英跟她导师的关系中,导师却十分卑微,不常上课,论文一塌糊涂的学生还让她顺利通过了审查,在10年后的今天将此事揭发,这是很奇怪的点。
如果调查深入,牵扯出什么黑暗的利益链条,洪真英如今的名利和她父亲的教授权威怕是岌岌可危的。
一直以来我都有个疑惑:为什么艺人这么热衷于凹学霸人设?显然许多网友也有同样的疑惑。
洪真英的回复中似乎给了答案:因为贪心,也可理解为野心和虚荣心。
不能否认的是,大众对艺人的固有成见,是空有外貌没有内涵的花瓶。如果某个明星从名校毕业或者拥有高学历,观众对他/她的态度会区别于其他艺人。
韩国艺人这个职业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法官、律师、医生等职位,而高学历的名头是他们向这些地位崇高的人靠近一步的垫脚石,自然会让人产生野心。
另一方面,艺人这个工作的不稳定性,使得他们想要拥有个高学历,也是为自己留下个不错的退路。
不管是以上哪种原因,凭真才实学得到的荣誉才能长久。严格的网友也会戴着放大镜审查艺人的学历真实性,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逼迫公众人物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作用。
不过舆论施压过度也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后果,韩国艺人Tablo就差点因此家破人亡。
Tablo是韩国嘻哈组合Epik High的队长,他就是典型的高学历艺人。在三年半的时间内从世界名校斯坦福大学毕业,并且以绩点满分的成绩同时拿到了本科+硕士的学位。
但韩国网友却认为他的学历造假,尽管他出面做了各种解释,出示了毕业证明书和成绩证明书,甚至斯坦福大学官方出面作证,都没能让键盘侠们消停下来。
斯坦福大学官方出面作证
这样的攻击持续了整整3年。Tablo和家人遭受恶评,被迫搬家;他失去工作没有收入,整天闭门不出;甚至他的父亲也因为承受太大压力过世……
之后,韩国MBC电视台播出特别节目《Tablo前往斯坦福大学》,记录了Tablo与节目组前往斯坦福大学的内容。直到节目播出后,各媒体迅速站在了Tablo一边,中伤他的网友也被判刑了。然而他已经受了太深的伤害。
所幸期间他的妻子姜惠贞一直陪在他身边,乐观开朗地鼓舞着他,在妻子的推荐下他找到了新公司,重新开启歌手的事业。另外,他们还迎来了可爱的女儿。
Tablo一家三口
Tablo和女儿Haru
事实证明,在卷入舆论的争议后,没有任何人能全身而退,无论你是清白的还是有罪的。
艺人的野心不应该放在歪门邪道上,公众也不应滥用舆论这把尖刀,在一个事件还未尘埃落定时,保持冷静守住底线,才能避免网络暴力的悲剧再次上演。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