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枪手 只是杯中溢出的那一滴水
◎曹雪盟
三年前的一场“作弊戏码”回归了。
2017年,改编自2014年SAT亚洲考场泄题舞弊案的泰国电影《天才枪手》成绩喜人。从两小时加长到12集的剧版《天才枪手》,尽管演员大换血、故事有不同,但还是熟悉的味道、相似的基调,让人重温“紧张到呕吐,丧气到痛哭”的感觉。
把青春片和悬疑、谍战、动作等类型片相融合,用快节奏、强情节呈现作弊奇观,手心出汗、不错眼珠的观看体验将代入感诠释得淋漓尽致……有电影版珠玉在前,横在剧版改编面前的一座大山就是如何避免陷入“翻拍必烂片”的魔咒。就目前放出的前6集来看,剧版在让时长增加、体量扩充但远离“注水”的同时,还有着更大的野心。
反抗的方式竟是躬身入局
剧版《天才枪手》相对变缓的节奏让故事的铺陈和线索的展开更加细腻。如果说电影版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场场瞒天过海、惊心动魄的作弊过程,以及对男女主不同结局的唏嘘,那么剧版则拥有更多空间讲述“故事开始的地方”。
剧集开篇,平静的表象之下,琳的生活一直被“作弊”包围。英语拼词赛场上,对方教练用写有答案的橡皮提示选手;学校里,数学老师通过补习班给学生泄题;校长承诺的全额奖学金突然变卦,需要她和同样成绩优异但家境贫寒的班克平分;家里,一张收据让琳发现学校竟向父亲收取了20万元赞助费……
第一次,琳依靠实力取胜;第二次,她揭发了泄题的老师。但当她发现谎言的雪球越滚越大,环绕着真善美歌声的学校被冠冕堂皇的校长当作谋取利益的工具,与其背后的权力机器及社会不公抗争,注定没那么容易。
“学校可以赚我们的钱,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赚学校的钱呢?”剧版对立体复杂的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了一个台阶,琳作弊动机更加清晰:从帮助朋友葛瑞丝完成梦想到组团作弊,试图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表达对成人世界的失望。
然而,这份“弱者的抗争”无异于螳臂挡车。从举报泄题到自己作弊,看似带着一腔孤勇和决绝意味的反抗,实则已将自己卷入制造不公的漩涡。富人孩子靠着“天才枪手”的智慧获得分数,从而拥有走向更多财富和机会的可能,琳和班克们,则亲手将知识改变命运的路途变得愈发艰难。不仅没能扑灭“恶”的火苗,还添了一把柴,并最终不可避免地让这把火烧到自己。
以小博大让人揪心,当局者迷让人无奈,我们恨不得跳进屏幕告诉她:你早已在不知不觉间躬身入局,身披铠甲单枪匹马的冲锋,除了被合围吃掉外不会激起一点水花。
“小甜饼”拼盘“残酷物语”
青春爱情片一直是泰国影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外形靓丽的男女主、撒糖不断的故事线、大团圆式的结局是一贯套路。
电影版《天才枪手》一度对泰国的青春片进行了重塑。弱化青春期情愫,采用快节奏剪辑、凌厉的音效来强化对抗力量,充满“进展纠葛”,让泰国青春片有了不同以往的观感。而在此次改编的剧版《天才枪手》中,此前被模糊、搁置的青春爱情戏码,有了充分发挥的机会。
先来看“班琳CP”。初遇,班克替琳帮一名小朋友取下了墙上的气球。小清新风格的校园、穿着白衬衫的少男少女、羞涩腼腆的笑容、手中鲜艳的红气球,加了青春滤镜的画面让人以为穿越到了偶像剧。
下一秒,甜蜜氛围被打破,班克自爆自己就是和琳竞争奖学金的人,并表示“我不要和你做朋友”。因为“如果不是朋友,拿不到奖学金伤心的只有一个,要是成为朋友,伤心的就是两个人”。剧情发展到这里,已经可以预见接下来的套路必然是“两人还是成了朋友”——果然,随着好感升温,班克眨着亮晶晶的双眼,终于腼腆吐出那句“我想和你做朋友”。看着两人在公交车上并肩而坐,戴着一副耳机听歌的背影,不禁感叹,泰国青春片熟悉的甜味又回来了。
阿派和葛瑞丝这一对在剧中的感情戏也丰满了不少,出轨、分手、和好戏码轮番上演。尽管有点俗套“狗血”、剧情进展松散缺乏逻辑,对富二代的描绘也相对扁平,性别意识更不免陈腐,但这些爱情元素却成为紧张剧集的舒缓和调剂,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片刻。
少年们暗戳戳的情感萌芽也好,躲闪的眼神和勾起的嘴角也好,又或是有些夸张的泪水和甜腻的情话,这些青春剧中常用的桥段,在这部剧里都构成了俏皮的点缀,就像华丽的装饰音,让故事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但也正是因为这些轻松美好的段落,更凸显出他们所处环境的复杂和现实,强烈的对比之下,本该美好的青春成为一段残酷物语。这样的残酷,是琳说自己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人的样子,是曾举报他人作弊的班克主动要求加入,是葛瑞丝那句“你觉得我有选择的权利吗”,是每一个局中人的挣扎纠缠,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于是,所有关于学生时代的青春氛围和甜蜜糖分,都成为一种铺垫,一种反差的对照,一种反转的前奏。前一刻还欢欣鼓舞、少女情怀,下一刻就是紧张刺激的作弊、突如其来的打击、如芒如刺的压力,没有喘息的空间。
失控之后能否重拾光明
考试的级别不断提高、作弊的手段更加隐蔽,屏幕外的观众一边忧心忡忡,一边又不得不承认,尽管明知作弊不对,但依然希望他们的每一次冒险都能成功过关。
可以说,琳和班克这样有瑕疵、不完美的主人公让人着迷。创造了一系列经典“恶役”形象的漫画家荒木飞吕彦曾说,“当一个邪恶的角色肆意地展现被压抑的隐藏欲望,并做到了读者无法做的事情时,读者将会得到一股巨大的感情宣泄。”作弊这个不可越一步的“雷池”也同时包含着猎奇和窥探的欲望,轻易就能撩动人们敏感的心弦。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带有“反派”特点的主人公,也存在着引发观众同理心的“善的中心点”。
与班克一起参加智力比赛时,面对校长让二人互相竞争的要求,琳却提出先互相帮助赢得比赛;看到泄题的数学老师被辞退后,她的内心有了动摇、不忍;得知班克无辜被认作作弊参与者,琳想要收手以避免更多不相干的人卷入。
友爱、善良、恻隐……从始至终,琳处在情感、道德的困境之中。在她身上,“善”的光芒始终不曾缺失。作弊时,她要躲避监考老师的注意,在考场外,她希望战胜充满不公平的学校,而在这些背后,潜藏的是整个社会环境和制度施加给她的更加庞大的阻力。而这个世界向她提出的需要克服的真正难题,是最终如何面对自己、如何认识世界、如何作出人生道路与命运选择,重新走进光明之地。
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对抗体制和系统向其施加的暴力时,其中的悲情色彩和反击抗争往往让观众产生“如果是我也会这样”的认同感。即便手段不被认同,但却是“故事中的最优解”。由此,主人公“善”的内核符合了道德标准,“别无选择”的做法符合了审美判断,道德与审美达成相对统一,对不完美主人公的喜爱也就合情合理。
与此同时,琳的纠结与挣扎也引出对被作弊行为殃及的受害者的关注。从老师到朋友再到自己,最后所有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被辞退的数学老师尽管罪有应得,但他的儿子也要跟着承受后果;琳利用时钟作弊时通过频繁的小动作传递答案,使坐在她旁边的班克考试分神;同学的作弊小条被发现,距离其最近的班克无端背了黑锅……有人因此无故受累,有人尚不知自己“被牺牲”,剧集中作弊受害者的程度可能不及电影版中那般具有强烈的冲击力,但却通过细碎的日常、点滴的危害展示出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在不知不觉间走向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地。
不端和丑闻中的是非无需探讨,但人生的况味值得思索。这个“青春+犯罪”的故事,仿佛一个容器,装下了对社会结构、贫富差距、教育制度、人性善恶等问题的追寻,而琳与班克,不过是从杯中溢出的那一滴水。
剧版的宣传片中透露,结局将会和电影版有所不同。这一次,阀门打开后,他们将被水流带向哪里?是更幽深黑暗还是豁然开朗?我们期待答案,更期待看到曲折迂回之后改变的可能。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