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记者横店探班《大浪淘沙:启航(原名〈一大代表〉)》剧组
“三、二、一,开始!”
一条长桌旁,围坐着30多位穿着长衫或者西装的青年,他们对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进行激烈地讨论。
隔壁,导演紧紧盯着监视器的屏幕,不放过任何瑕疵,通过对讲机和演员沟通,一遍又一遍地抠着拍摄细节……
9月28日、29日,晚报记者来到横店影视城探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大浪淘沙:启航(原名〈一大代表〉)》剧组时,他们正在拍摄“中共三大”召开的内容。
这部和嘉兴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电视剧正在紧张拍摄中,为了让满怀期待的市民能够先睹为快,记者深入剧组采访了多位主创人员,带你认识一个严肃、严谨、严苛的剧组。
实力主创参与
预计明年7月与观众见面
眉头紧锁、神情严肃,远远看到导演嘉娜·沙哈提,就能感受到她强大的“气场”。嘉娜·沙哈提曾执导过《毛泽东》《共产党人刘少奇》《恰同学少年》等众多主旋律精品。
面对这样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导演的压力不言而喻。大到场景的调控,小到道具的摆放,导演通过几个小小的监视器屏幕,就要掌控全场的进程。
“在革命进程中,一定会有人被大浪淘去,也一定会有人冲破险阻、乘风破浪,到达彼岸,这是我们想展现给观众的。”嘉娜·沙哈提表示,该剧将通过一个嘉兴现代青年讲述历史的方式,让这个青年成为观众和革命先驱之间的一个桥梁,这种新的形式是一个挑战,也是一种新的探索。
剧情时间跨度26年(1919年到1945年),以全新视角解析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首次将镜头集中对准中共一大13位代表,把这群在参加中共一大时平均年龄不到28岁、最大不过45岁的中青年人的信仰选择、人生际遇和命运轨迹作为刻画焦点,在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建党兴业的艰苦奋斗过程中展现信仰、真理的伟大力量。
行走在片场,记者发现,这是一个很“安静”的剧组。拍摄的时候整个剧组鸦雀无声,只有演员表演时发出的声音;拍摄的间隙,演员们要么围坐在导演身边看回放,要么拿着剧本轻声讨论;摄影师、灯光师、录音师、化妆师……每一个现场工作人员都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每一部精品电视剧背后,都有着一个严谨的创作制作团队。除了现场的导演、演员,还有一支庞大有力的幕后团队。
该剧汇聚了众多实力主创,编剧由曾创作电视剧《东方》《东方战场》、电影《开国大典》的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军旅作家刘星担任。制片人吴家平曾制作出《东方》《鸡毛飞上天》《在远方》等收视口碑双赢佳作。在演员的选择上,则以实力口碑俱佳、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演员为主。
据悉,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广电局和嘉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党百年重大创作选题规划,早在2017年开始就紧密围绕献礼建党百年组织重点创作,将该剧作为重点项目培育打造,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年重点电视剧选题规划》,并得到了上海、陕西、湖南等省(市)的支持。
该剧由嘉兴市委、市政府与湖南和光传媒、西安曲江丫丫影视、浙江星光影视、杭州上城区投资控股集团、上海尚世影业、杭州佳平影业等单位联合出品摄制,预计2021年7月与观众见面。
演员全情投入
打造立得住的红色经典
在片场,最引人注目的角色当属毛泽东。毛泽东的扮演者保剑锋则是家喻户晓的实力派演员。
身着一席长衫,气宇轩昂又儒雅沉静的保剑锋,与青年毛泽东十分“神似”。
保剑锋坦言,虽然演了20多年戏,拿到《大浪淘沙:启航(原名〈一大代表〉)》剧本的时候,依然感到很紧张。这部剧不但有着严谨的剧本,还有着严苛的导演,“拍戏其实就是一个听、看、思、演的过程,感谢这部剧,让我进一步靠近历史。”
8月3日,保剑锋和该剧的其他主创人员一起来到嘉兴,瞻仰了红船,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得知记者来自嘉兴,他再一次回忆起了那次初心之旅。
“对我来说,出演这部剧就是一次学习的过程,就是一次追随的过程,追随先烈的脚步、追随伟人的脚步,追随这种精神。”他也希望,未来,观众们能够通过这部电视剧,回望历史,同时见古鉴今,“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受益者,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再回望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历程,相信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为了打造一部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红色经典”,每一个演职人员都全情投入。
屡获影视奖项的演员成泰燊在面对饰演陈独秀这个角色的时候,依然感觉到很棘手。在开拍前专门阅读了陈独秀的传记,查阅了许多历史资料。
陈独秀有许多会议的场景,成泰燊每次都要背下大段大段的台词。不过这在他看来不是最难的,“为了忠于历史,我们不但要将剧本原封不动地表现,还要将人物放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将人物有血有肉地表现出来。”
成熟的演员都感到不易,何况是青年演员。上海姑娘王文娜此次饰演的是“中共一大卫士”王会悟。
王文娜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导演的时候,导演就直截了当地问她:“会干事吗?干事麻利吗?”
曾经的军旅经历让她兼具婉约和飒爽,从一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的渐入佳境,在不断深入了解王会悟的过程中,在和对手演员的交流中,王文娜不断收获别人的认可。
“我以前对王会悟了解得也不多,这次不但全面地学习了党史,也从各个细枝末节中去了解王会悟。她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在中共一大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召开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文娜希望她的演出能获得王会悟家乡嘉兴观众的认可,更希望观众能够认识到王会悟这个女性在历史中的重要意义。
还原真实历史
经得起党史专家检验
在剧组的另一个摄影棚内,一艘“红船”静静地“停泊”着,散发着磅礴的气势。
为了真实地还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剧组特地“复制”了一艘红船。这艘“红船”不但由纯实木打造,而且雕刻精细,船舱内更是还原了红船内部的陈设。
“我们要做一部经得起观众检验、经得起党史专家检验的电视剧。”在剧组的另一个摄影棚,执行制片人李世玺正在统筹换景事宜。
与许多电视剧不同的是,这部剧根植于史实,其中的用景、道具、服装都力求还原历史。
剧组在一万两千平方米的摄影棚里,“复制”了南湖红船、上海渔阳里、北京大学文学院等重要场景。
行走在“渔阳里”,仿佛穿越到了老上海的弄堂。停在街边的黄包车、贴在墙上的广告纸、悬挂在门口的路灯……一物一景,都和老上海一样。
指着“渔阳里”的“青砖墙”,李世玺介绍,这是根据老上海弄堂翻模的。仔细看,上面还有“雨水冲刷”的水印和零星的青苔,“这面墙,我们返工了5次,才达到了如此真实的效果。”
为了避免“穿帮”,剧组对于各个细节都反复考证。记者随手翻看摞在一边的报纸,竟然发现每一张都是不同的。
李世玺告诉记者,别看一张小小的报纸,都是根据原报纸印的。电视剧中会出现许多报纸的镜头,他们就考证了不同时期对应的报纸。
严遵史实,是每一个演职人员工作的底线。而对历史的尊重,也就是对观众的尊重。
80后小伙施屹是该剧的责编之一。作为土生土长的嘉兴人,他为电视剧提供了不少“嘉兴元素”。
今年5月进组后,施屹就查阅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对建党史全面梳理了一遍,又反复向党史专家讨教,从一个党史的“门外汉”,变成了朋友口中的“半个党史专家”。
在施屹看来,他们在做的不仅仅是一部严肃的历史剧,也是一部有细节有新意的电视剧,在真实还原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人物的各个方面。比如对于伟人的塑造,不仅仅是我们往日看到的书本上的样子,更有大背景下的细节展示;比如李达、王会悟夫妇,他们的生活中也会和常人一样遇到困难;又比如一大代表来到嘉兴,画面中可以出现地道的嘉兴小吃。
当然,和剧组中的同事一样,施屹觉得每一天都“压力山大”。紧凑的拍摄节奏和严谨的拍摄要求交织下,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参与到这部剧的制作,就是对历史的致敬。”施屹希望,这部电视剧能被年轻一代的观众喜爱,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重温党的历史。
横店的秋天,金桂飘香。直到记者踏上归程,整个剧组依然在忙碌中。不少工作人员和记者说,他们还将来到嘉兴取景,也许某天嘉兴市民就能在街头偶遇剧组。(部分图片由杭州佳平影业有限公司提供)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