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娱乐 > 一线老花,跟你吐槽吐槽娱乐圈八卦那些事儿

一线老花,跟你吐槽吐槽娱乐圈八卦那些事儿

查看:559 / 更新:2022-02-10 12:09

前言:

职场就像围城,我们每一个职场人总是以“墙外”的视角羡慕着“墙内”的世界,而也许你的生活也出现在别人的梦中。希望“互联网坊间八卦”能成为您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台。

互联网大家基本上都了解很多了,今天,笔者给大家换换口味,分享一位在国内演艺圈厮混20余年老艺人的职场生活,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演艺圈员工最原始的工作、生活状态。希望这些“干货”能让你认识到不一样的演艺圈。


写在前面:

先说明一下,该女艺人科班出身,在国内演艺圈厮混也有20年上下了,不是什么大腕,更不是什么巨星,想围观偶像的可以散了,早年一直是演员,现在还算演员,不过随着年龄增大,已经越来越多地转向幕后工作,包括制片、投资之类的。因为最近休假,闲得无聊,超大龄女青年想给各位职场人分享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文内不是爆料,也不是八卦,不会涉及任何敏感的人或事,不会涉及任何真实的人名,讲的都是圈内随处可见的常见现象,以及该女艺人亲历的事情。因为该女艺人一直半红不火,可能有些地方说内容狭隘,大家随便看看就好,不要以偏概全。(注:有兴趣的可以猜猜她是谁)


正文:

最近几年,准确地说是从2013年以来,国内的电影市场不是一般的火。这个现象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 现在所有影视相关的板块都很火,电视剧、综艺节目、网络剧、微电影……但是要说增量,还是电影的增量最大。现在出道的小姑娘都知道,抓住机遇演一部主流电影,哪怕只是女五号、女六号,没几句台词的那种,都能一夜知名。

我出道的时候就没这么好的运气,正好赶上中国电影的最低潮。国内做不出精品,观众又没有消费能力,最恶心的是又赶上了盗版VCD和DVD的大潮。 准确地说,我刚从学校毕业没多久,就参演过电影,而且戏份不少。那部电影在当年勉强还算成功吧,今天应该没多少人记得起来了。 然而,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里,演电影可谓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赚不到钱也就罢了,国产电影在国外随便拿奖踩红地毯的年代也过去了,下一个国产片在海外赚取知名度的高峰期,已经是十年后了。 所以出道不久就演电影,对楼主而言可谓性价比非常非常低的一件事情,不过我迄今也不后悔,毕竟没有人能够未卜先知。

在大多数观众眼里,电影、电视、微电影、网络剧大概都是同一回事,不过对于演员来说,投入的时间精力完全不成正比…… 电影演起来是最累的,最考验演员的基本功,也最伤神。严格地说,电影对演员的外观要求也最高。你想想,在几百寸的大银幕上看到的人像,细节当然不是在几十寸的电视机或电脑上看到的可以比拟的。 演过电影和电视的人都知道,电视剧的拍摄非常水,一般都很轻松,差不多就过了。电影不一样,遇到稍微有点节操的导演,十几遍几十遍地过,那很正常。

而且电视剧的条件也不比电影艰苦,大部分国产电视剧都是室内剧,根本没有什么转场,就算有外景,大部分也是在影视拍摄基地凑合,免去了很多奔波之苦。至于电影嘛,转场N次都是小菜一碟,在荒山野岭里拍摄也不罕见。



当然,电影的一个好处是拍摄周期比电视剧略短,毕竟电视剧的长度明显更长。不过,如果按照单位时间,例如分钟数来算,肯定是电影比电视剧耗时多了。总而言之,在电影半死不活、既没名又没利的年代里,大部分演员的首选永远是电视剧。 楼主当年想通这个道理之后,就在电视剧圈子厮混了很久。

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角色多,我这里主要指的是次要角色。因为电视剧播出时间长,剧情掺水多,需要非常非常多的次要角色去撑起一部戏。 就拿我早年参演过的两部电视剧来说吧,有台词、有正面镜头而且不是群众演员的角色,都接近了100个,这对大部分电影来说是很难想象的。 所以,在电视剧这一行,副导演拥有着令人生畏的话语权,尤其是对那些刚入行没多久,或者长期扮演打酱油角色的小姑娘们。

在任何稍微上点档次的电视剧剧组里,导演都很少干预次要角色的选角,他围着几个主角转已经来不及了。次要角色的遴选和调教,都安排给副导演,英文叫Casting,就是选角的意思。有的大剧组副导演,要面试上千个专业出身的演员,其中绝大部分根本见不到导演或制片人一面,就被无声无息地刷下去了。 所以,如果说剧组里有什么特别黑暗的地方,那就是副导演的选角过程了。 而且选角完了还不算完,次要角色在剧组里从头到尾都是由副导演使唤的,而且电视剧往往不会严格按照剧本拍摄,副导演暗地使坏,把一个角色的戏份彻底删掉或矮化,也是常见的。

所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大概就是一般圈外人说的潜规则了。 没错,真实的潜规则根本没那么高大上,很多观众想象的大导演或大老板跟女明星的潜规则,就算存在,也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真正的潜规则,发生在副导演和三线以下小演员之间。 多年前楼主见过一个网帖(现在应该算是日经帖了),说某些女明星的成功,是“从灯光美术一直睡到导演制片”的结果。记得楼主当时就喷饭了,这说法显然不符合娱乐圈的基本规则。 灯光摄影美术化妆这些人,当然很重要,但是对你拿到角色、拿到戏份没有任何帮助。如果一个小演员纯粹寂寞难耐,跟这些人打一下倒是情有可原,但是想从这些人一路闯到导演制片身边,那就太夸张了。


我至今还记得记得大约15年前,在一次拍古装剧的时候,在剧组里发生的狗血故事。 那年头的剧组管理,比今天还要混乱,预算也远远比今天的低。因为外景地缺少能容纳几百人的大型宾馆,剧组只能分散住在相隔几公里的几个不同的招待所。招待所的条件当然很差,天天晚上10点就没热水了,我们收工经常就到了11点,姐可是有洁癖的人啊……没办法,只好打开水自己擦洗。因为那个剧组的演员实在太多,所以设了两个副导演。我记得这俩副导演都是色狼。 当然,因为我当时比较厉害,而且出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俩都没敢招惹楼主。但是,据说他们把剧组里所有出道三年以内的小姑娘全都招惹了。副导演A,人称小蜜蜂,经常打着摩的在三个招待所之间穿梭(那个破县城没有出租车),其实是去泡不同的小姑娘。偶尔还有人看见他左拥右抱地坐着摩的招摇过市。副导演B,非常低调,外表人畜无害,实际上把我们剧组最有姿色的两个小姑娘都搞定了,据说其中一个后来还为他堕胎……

总而言之,A和B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剧组快要拍完这段外景,撤离这座县城时,两人居然还因为争夺一个刚出校门的小姑娘,在小酒馆里面喝醉了互相拿啤酒瓶砸,幸亏被旁人拉开。我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幕,是听别人说的。

副导演B本来装作人畜无害的样子,但是一场乌龙让他彻底显形了。那好像是剧组的最后一场外景夜戏了,按照分工,群众演员归副导演B负责。本来预定是天一黑就开拍,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拖了三个小时还没有开拍的动静。 如果是电影拖上三小时不开机,那很正常,因为导演很可能是精益求精的,哪个环节不完美都不能拍。但是,电视拖上一小时不开机都不正常,因为没那么多吹毛求疵的地方……原来,副导演B根本忘记召集群众演员了,因为他跟剧组里一个小姑娘乱搞的时候,把记事本落到人家房间里了,然后小姑娘的戏份演完离开剧组了,副导演就把所有的拍摄日程都丢了。


按理说,这种乌龙是不应该出现的,因为剧组每天会发通告单,明天要拍什么、谁做准备,都写得清清楚楚。但是,前一天晚上,副导演B根本就没在自己房间过夜,据说去找另一个小姑娘了,也就没看通告单。当天白天,副导演B貌似还在跟那个小姑娘胡天胡地,导演还以为他去准备群众演员的事儿了,也就没仔细追问。于是,因为副导演B的生活作风问题,这场夜戏就没拍成,导演震怒,正好投资方的人也来片场了,当然更是震怒,差点现场召开对副导演B的批判大会。

十几年前的电视剧可不比现在,当年一集电视剧的拍摄成本只有几万元甚至几千元,投资方都很缺钱,时间就是生命线。耽误一天的拍摄,就是要了剧组的命啊。副导演B的下场当然很惨,因为他砸了投资方的饭碗,让导演和制片人丢脸,所以他从此就滚出了娱乐圈,是真的滚出去了…… 在这个圈子里,要混下去,第一要诀是不能砸投资人的饭碗,不能让投资人因为你而蒙受巨大的损失。只要能按进度拍,能达到预期效果,就算手黑多捞一点、生活作风不端正一点,也无所谓。副导演B坏了投资人的大事,所以出局。但是,夜戏拍砸了怎么办呢?第二天中午剧组就要撤了,大件行李都开始装车了,机票车票都订好了,难道要全部取消?投资人、制片人和导演连夜开会,楼主当时恰好也在旁听。他们争论来争论去,无非争论的是一个“钱”字。 最后的决定是:夜戏不拍了,改剧本,把电视剧的结尾改掉,回北京之后随便找个地方补拍一场完事……我听得觉得如同天方夜谭。


关于明星的片酬

这年头片酬变化都很大,主要趋势是上涨,但是也随着明星的知名度和公众形象而不断跳跃,下面楼主只能说说大致的数字。 电视剧,楼主多年没演了,不过价格还是比较透明的。国内最热门的超一线明星,电视剧一集的片酬可达150-200万(含税);一集片酬在100万以上的,不少。按照30集计算,一线大牌演一部电视剧的税前收入超过3000万是很正常的,所以演电视剧最赚钱、最实惠。 就算不是一线大牌,很多二线甚至三线的演员,演电视剧的片酬也相当高。楼主认识不少80后演员,知名度不怎么样,在电视剧里演次要配角,每天的片酬也有几万元。 电影,原来属于赚吆喝不赚钱的买卖,近年来因为国产片票房大热,片酬也水涨船高了,不过性价比还是不如电视剧。这方面楼主比较熟悉。国内超一线的男影星,例如黄渤、文章这种,一部电影的片酬已经过了1000万元大关。比他们稍微差一点的,有一大堆,片酬在600-800万。同等重量级的女星片酬一般都比男星低,没办法,这是从好莱坞传下来的老规矩,重男轻女。

最近几年国内市场大热,无论演电影还是演电视,明星都赚得盆满钵满。就拿现在新蹿红的一些85后二线明星来说吧,一部电影片酬几十万,一集电视剧片酬几万到十几万,算是标准行情价。当然,对于85后甚至90后明星来说,演戏只是副业,他们的主业是各种商业演出、广告代言,其收入可以达到片酬的十倍以上。 这在五年前简直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的二线小明星,也就是小康水平,一年收入能有两三百万就不错了。现在则不一样,混得好的刚出道的年轻人,只要形成了稳定的粉丝群体、媒体曝光率高、负面新闻少,年收入几千万甚至上亿都不是梦。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时代,最边缘化的其实是一些港台一二线明星。我说的当然不是成龙、周润发这个档次的国际巨星,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过时。但是,那些演技不错、资历很老却又没有达到国际巨星这个量级的港星、台星,往往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高不成低不就。试想一下,70后老牌台湾女星跟85后新晋大陆女星搭档演电影,两个人的戏份基本相仿,但是前者只有一两百万的片酬,后者不但有三倍的片酬还能接到更多的广告代言,前者会怎么想?是不是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资历都付诸东流了呢?


话说回来,如果我本人是导演或监制,也会喜欢用港台的那些二线或准一线明星。除了价格便宜、性价比高之外,还因为他们好用,不耍大牌。我有一次参加商业活动,正好碰到一个曾经特别特别红,现在还是比较红的台湾女星,名字就不说了吧,80后应该都耳熟能详。这位台湾女星,在大陆从来没有过气,近年来还不停地出演电影、接广告代言。让我有点惊讶的是,这位台湾女星居然全程都聚精会神,听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而且只带了一个贴身助理。中间她只短暂离开了几次,应该是去洗手间或补妆。要知道,像她那个知名度的大陆女星,出门至少要带五六个人,带进现场的起码有三四个人:个人助理两个,一个贴身,一个负责跟活动主办方沟通;化妆师一个,发型师一个。虽然活动组织单位肯定会提供化妆师和发型师,但是上点档次的大陆女星都喜欢用自己人。 说来惭愧,就算我这种自认为低调、随和的,出门都带着自己的化妆师。可是那位台湾女星只带了一个助理。当然,亲眼目睹台湾女星的低调亲民,让我只是有点吃惊,不算特别吃惊,因为我跟台湾男星女星都打过交道,知道他们总体上就是很随和、不耍大牌的,听导演的话,以大局为重,简直就是剧组和商业活动主办方的福音。

这年头,明星出门随身带着四五个人已经算比较有节操的了,现在流行的是随身带十几个人……我见过最夸张的阵势是随行人员能装满一辆考斯特商务车,其中最重要的经纪人和大助理还要单独坐一辆礼宾车。说实话,我就算在最红的时候,也没想过这样的阵势。现在的85后、90后新晋红人,派头真是不一般。因为他们有粉丝,受投资人追捧,所以剧组也得惯着他们。 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个曾经给某几位85后小鲜肉、小花旦拍戏的导演、副导演或制片主任,他都会有无穷的血泪要向你倾诉。我有一次跟某当红小花旦合作过,她住楼上,我住楼下,半夜我听见门外不停有人走过;第二天早上醒来,看见副导演的黑眼圈越发浓重,很严肃地坐在早餐桌边跟制片主任聊着什么;那位当红小花旦本来那天要出镜的,却临时取消了。后来我知道,原来小花旦昨晚睡前发现自己的卸妆油不见了,于是歇斯底里地大闹,一口咬定说是酒店不安全——那可是当地最上档次的五星级酒店了。小花旦坚持要连夜换地方住,闹腾到凌晨4点才躺下,副导演和导演轮流上场安抚。 最后?小花旦在自己的旅行箱的小袋子里发现了卸妆油,原来是她自己从来没拿出来。就这么不了了之。


我并不是存心吐槽小花旦,只是觉得这年头的年轻人都太两面三刀,欺软怕硬。对待大金主或大腕,总是恭恭敬敬,甚至让人呼来喝去的;对待普通工作人员和小助理,则刁蛮任性不可一世。 虽然我并不算是什么大牌,不过好歹是小花旦的前辈,所以小花旦见到我还是很热情谦虚的,有时候在走廊里远远的碰见了都会主动跑过来跟我打招呼,我一度觉得这丫头挺谦和的。至于在制片人和投资人面前嘛,小花旦是尽各种柔情似水之能事,嗲声嗲气,各种装纯。这可能是她演技最高超的时候,我觉得她取悦大金主的能力远超过取悦观众的能力。

然而,只要到了无辜的剧组工作人员面前,小花旦就是各种耍大牌。我曾经亲眼看见她因为拧不开矿泉水的盖子,就把半瓶水泼在生活制片的身上。小花旦随身带了六个人,其中两个生活助理,也不知道她哪儿来的那么多生活事务需要处理。据说,她的助理更换频率非常高,大部分是受不了她的刁蛮任性,自己跑掉的。

继续说演员的片酬,很多人可能很惊诧,为什么现在一线明星的片酬这么高,而且明显与整体演技不成正比。电影演员的片酬高涨,是因为国产片票房高涨导致的;那么电视剧呢?我感觉,电视剧片酬的暴涨,视频网站有很大的“功劳”。前几年电视剧片酬涨得最凶的时候,恰好是几大视频网站斗争最激烈的时候,每一家都在买剧。对于一些热门剧,视频网站不但有买断价,广告收入达到一定量级之后还会跟制作方分成。 所以,视频网站的崛起,等于是在传统的卫视之外,增加了一群虎视眈眈、不计成本的新主顾,他们砸起钱来,那是上亿的砸,让老牌电视台都看的目瞪口呆。于是,在短短三四年内,主流电视剧的演员成本都上升了大约一倍。当年的《甄嬛传》,编剧、导演、演员都很好,还是古装剧,美术服装考证也很到位,一集的制作成本也就一百多万。现在,随便一个稍微好点的现代戏,制作成本都不止一百多万了。电视剧的制作成本大半进了演员的腰包。尤其是那些除了演员之外什么都没有的室内剧、都市剧、职场剧、爱情剧……几乎没有什么外景,内景破破烂烂的,拍摄周期超短,什么都是凑合,这种戏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成本进了明星的腰包,怪不得大家都觉得演电视剧的性价比最高呢。


吃饭问题

在任何一个剧组里,最难熬的问题都是吃饭问题,尤其是对于我这种饮食特别挑剔、食量虽小但是绝不凑合的伪吃货而言…… 国内的剧组绝大部分是没有自己的厨师和厨房的,原因很简单,第一节约成本,第二怕麻烦。95%以上的剧组是从外面买饭,或者在入住的酒店里面订饭,到了饭点就送到片场去。饮用水也是如此。 剧组的吃饭喝水,是制片主任和生活制片捞钱的大好时机,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压低成本。一个大剧组每天得有上百人到片场,三顿饭每顿克扣一块钱也是很大的一笔钱,你懂的。在横店等外景基地拍戏,饮食条件反而稍微好一点,因为大家都是做剧组生意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必须顾及影响。所以,横店的盒饭质量虽然不高,也低不到哪里去。最怕的就是某些小地方,例如东北、西北、西南等地的小镇、小村庄之流,方圆十几里都没几个像样的餐厅,能做出盒饭就不错了,再被人一克扣,那饭菜是什么质量,你自己想象…… 很多人以为明星到片场肯定是搞特殊,盒饭再烂也无所谓,反正自己能吃小灶。然而,吃小灶也得有条件才行,在荒郊野外出外景的时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再能干的助理也不可能给你变出一桌大餐。就算是在城里拍戏,中午那么紧张的时间,也很难保证给你单独供应伙食。

我还记得有一次在某北方山区拍外景,零下十几度,滴水成冰的天气,偏偏还刮起了大风……那地方几乎没有房屋,演职人员都挤在大巴车上不肯下来,拍摄间隙也躲在车后面避风。 那场景可不是一般的苦,幸好生活制片比较给力,不停地分发热水、姜汤和暖宝宝,但还是经不住刺骨严寒,据说第二天剧组有十几个人病倒了。还好,当时我已经混到能够自己坐一辆车的地步了,跟助理躲在车里开着暖空调,勉强也能度日。但是出车门不到三分钟就会冻成冰棍,拍完一个镜头回车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皮肤护理,尤其是手部护理,否则当场就要冻皴。冷天容易饿,拍到中午十二点,大家都翘首以待。可是饭车一直没有来,全体人都饥肠辘辘地等着。我本来没想到会拖这么久的,连巧克力都没带,那滋味真难熬。 饭车好像是下午一点才来,但是车上的菜已经快冻成冰了,据说是因为货厢没空调……现场马上爆发出一阵造反的情绪,制片主任脸都吓绿了,上百个饥寒交迫的人一起围过来,那场面简直堪比恐怖片。你们可以猜猜这事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把冻成冰棍的饭菜重新加热倒不是难事,因为现场有热水,马上就有人发明了隔水重新加热饭菜的方法,当然这样重新加热的不会太好吃。 关键是片场的演职员都怒了,局势无法控制。要是大家都撂挑子了,这一个拍摄日就白费了,而且还会引发一连串的后续矛盾。 理论上,制片部门和演职员们是鱼水情深的关系,互相依靠对方吃饭,不应该闹得这么僵。不过,在饥寒交迫之中劳作了半天的人,是不怎么讲理的,眼看就要动手了……



在关键时刻,老油条制片主任用大喇叭喊了一句话,现场情绪马上就烟消云散了,五分钟之后大家就又井然有序地排队吃饭了。 他喊的是:“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回去之后每人发500元特别补助。” 500元特别补助是什么概念,片场很多小兵一天的工资才200-300元,当天的群众演员工资也没超过300元,一些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大助理才拿500元一天。钱发下去,大家果然就心平气和了。 这些钱是制片主任自己拿出来的,每个制片主任都有小金库,如果能节余就都是他的钱了。结果,因为盒饭出乌龙,小金库元气大伤,一天之内蒸发十万。不过,戏好歹是正常拍下来了。

话说现在的娱乐圈是越来越优待明星了,不仅是一线明星受优待,随便哪个小明星也受优待。明星的标准也在日益降低,演过几个电视剧的主要配角、有一定的粉丝群体,就被认为是明星了,大陆演艺圈内的话叫“腕儿”。一个剧组有几个“腕儿”,是决定剧组分量的因素。商业演出、综艺节目这些,大家也都是在拼“腕儿”,谁的腕儿多、腕儿粗,谁就有更高的收视率、能得到更多关注。我出道的那阵子,无论是大陆还是港台,明星跟其他演职员基本都是平等的。大部分人都不带助理,或者只带一个助理到现场;住宿都在同一家酒店,到机场基本是坐大巴,也不会迟到或早退。依稀记得十多年前,剧组忙得昏天黑地,每天16-20个小时地抢戏的时候,无论多么知名的明星,都不会提前回去休息。如果有谁搞特殊,就会被视为娇惯的异类,可能以后就接不到戏了。


现在不一样了,很多“腕儿”在签约进剧组的时候,会明确要求,一天只拍摄8个小时,或者10个小时。如果8小时结束还没拍完呢?“腕儿”就提前回去休息了,导演也没办法。

现在的“腕儿”,尤其是近年来迅速蹿红的那些小花旦、小鲜肉们,虽然票房吸金能力极强,但是也是出名的难伺候。我偶尔会跟年轻的新一代导演吃饭聊天,他们的一个主要话题就是“小花旦/小鲜肉有多难伺候”。 有一个颇有知名度的中生代导演亲口对楼主说,他拍过一个戏,其中有三个“腕儿”,分别是70后、80后和85后,知名度都差不多。演技上,当然是越老得越好;而脾气上,则是越年轻的越暴烈…… 每次拍85后小鲜肉的戏,一旦超过3条不过,小鲜肉就会有意见,就会抗议。而且,他还不会亲自去跟导演抗议,都是叫自己的助理去跟导演说。有时候,小鲜肉觉得导演太苛刻了,还会亲自打电话给制片人。制片人又不懂拍摄,当然是顺着小鲜肉的意思来,甚至明确告诉导演,一定要按照小鲜肉的看法来拍片。真不知道谁才是导演…… 那个剧组的拍摄日程,本来是五十多天,但是到了第三十天以后,小鲜肉天天闹着要走,因为经纪人又给他接了两个广告合同,他急着去拍广告。导演说:你当初给我们签约是五十五天,现在走不太好吧?小鲜肉居然说:我先去拍完广告,再回来给你补足也可以啊! 可以想象,伺候这样的“腕儿”有多么艰难,导演几乎就是个摆设,整天任凭小鲜肉及其经纪人、助理们作威作福。

因为85后和90后的小鲜肉、小花旦都比较难伺候,很多导演都倾向于用70后的明星,起码那一代人的基本功和职业素养比较好,不会打乱拍摄计划。 然而,投资人和制片人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只看最终的票房和收视率数字。有句话说得好:演戏靠老戏骨,票房靠小花旦。所以,小花旦和小鲜肉们无论怎么不专业,剧组还是得忍。


剧组里的各种有趣八卦

我上次跟剧组的时候,剧组比较有钱,全体都入住了外景地的五星级酒店。这种情况很少见,一般为了省钱,都是明星和导演住在五星级酒店,其他演职人员只能住经济型酒店。结果,剧组里面的女四号(或者算女五号?)在入住第二天就被踢爆跟副导演乱搞。为什么被踢爆了呢,因为她自己脑残。 那天女四号的戏结束比较早,她先回酒店了。大队人马在晚上11点左右回到酒店大堂,看到女四号穿着丝绸睡衣,焦急地在大堂的柜台前向服务员询问着什么。她自称把门卡掉在屋内了,要再做一张门卡。服务员给她做了新门卡,她就急忙上楼去了。 由于女四号当时的神色很慌张,剧组所有成员都看出来了,此女肯定是去别人的房间刚刚乱搞完,然后发现随身忘带房卡了,所以才不得不做新房卡……

女四号跟人乱搞,已经被所有人看穿了,但是跟她乱搞的那个男的是谁呢? 这事用排除法即可推断,因为当天剧组大部分人都在片场熬到很晚,提前回酒店的只有十几人。除了小助理、生活制片这种女四号肯定看不上的人之外,真正的重量级人物只有副导演和一个男配角。那个男配角和女四号一贯关系很差,还在片场当着所有人的面吵架,女四号私下评价此人“充其量是五线小演员,连百度百科页面都没有”,可见这两人搞起来的难度很大。那就只剩下副导演一个嫌疑人了,在大家心目中他俩已经在一起了。没想到,副导演居然因祸得福,因为剧组的女三号有了危机感,也不服气。女三号和女四号属于资历类似、知名度类似、定位类似的二三线女演员,在戏里也是敌对关系,现实生活中当然免不了争锋吃醋。于是,女三号因为嫉妒女四号跟副导演之间有一腿,很快就把自己送到了副导演的房间里……这事我是道听途说的。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种争锋吃醋甚至主动献身,很不可理喻。不过,在剧组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剧组都有,有的剧组像后宫,有的剧组像修道院,有的剧组则是光怪陆离的万花筒。这个剧组恰好就像后宫……


最近几年国内的影视行业特别火,我经常会遇到摩拳擦掌、蠢蠢欲动的老板,富一代或富二代都有,甚至还有国企,踌躇满志地要进军影视文化产业。现在我基本上每个月都会在朋友的饭局上撞见信誓旦旦要做中国的迪斯尼、派拉蒙的老板,最次的也要做华谊或光线第二,张口闭口就是十亿票房、海外发行、奥斯卡。遇到这种情况,我基本就是呵呵不说话。人家那么热情,你泼冷水也不好。

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富二代,他们家的生意是传统制造业,最近几年不行了。他本人回国不久,在认真研究怎么转型,也对文化产业特别感兴趣。在饭局上认识之后,这个富二代主动打电话给我,详细询问楼主对投资影视文化产业的看法。我真的很惊讶,一般的富二代很少有钻研的这么深、问的这么详细的。我不但认真回答,还介绍了几位圈内知名的制片人、导演跟他认识,后来我们也成了很好的朋友。这位富二代制定了一个很详细的目标,如何从影视制作入手,扩展到发行和周边,初期找谁合作,做大之后如何融资,长期盈利模式如何,都有详细的可行性分析。然而这个计划到了他爹那里,被无情否决,你们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那位富二代的商业计划书被他爸枪毙,原因倒不是他爸不看好影视产业,而是他爸觉得他太书生气,太“不接地气”……

据说他爸的原话是:“这年头,拍电影电视还需要弄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计划?少故弄玄虚了,整几个大明星,一个好题材,再找点人炒作,不就行了?” 他爸列举了很多票房成功的国产影视作品,果然都符合他说的成功之道。富二代当场就崩溃了。他爸列了一个目前国内比较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的单子,要富二代找过来一个一个地谈,凑齐三个就可以拍戏(不知道凑齐七个是不是可以召唤神龙)。最后,富二代的文化产业航空母舰还没下水就胎死腹中了。他爸最后也没拿钱去投文化产业项目,好像是去搞物流仓储方面的事业了。

不过,出于对他的钦佩和同情,我至今还跟他保持着联系。俗话说得好,苦难不能打败一个人。后来这位富二代又找了其他方式进入文化产业,曲线救国,他选择的是广告行业。在做了一段时间的视频广告策划与制作之后,现在又开始拍微电影了。


关于编剧在演艺圈的地位

最后八一八影视剧编剧那档子事。我有不少编剧朋友,其中不乏在业内很有知名度的大编剧,电影票房保证的那种。有的编剧自己就是上市影视公司股东,能拿分红,能当制片人,明星也都买账。 不过,就算是这种红极一时的大编剧,实际地位也不高……跟好莱坞一比,太没地位了。好莱坞的编剧是创意大本营,俗称Creator,这一点在美剧里尤其明显,美剧的灵魂就是编剧,编剧一走,这剧就没法拍了。但是在中国,编剧再重要也是个棋子。为什么?因为编剧不可能是大腕,我是指让观众看到名字就会去买票或收看的那种。如果电影海报上有两个大牌明星或一个大牌导演,观众多半会买账,死忠粉丝群不可小看。不过编剧既没有铁杆粉丝,也没有宣传价值,如果要牺牲的话,多半会牺牲编剧。

说实话,我演戏的时候也欺负过编剧。演员都希望自己的戏份多,也希望自己的角色符合自己的公众定位。我年轻的时候,没少为自己争过戏份。很多时候,制片人仅仅听了我的一面之词,就把剧本改了,可怜的编剧甚至无权发言…… 我自认为还算好相处的,如果换了现在的小花旦,不知道要把编剧欺负成什么样子。举个例子,有的小花旦觉得自己不能演小三,也不能演在恋爱中脚踩两条船的女人,否则会损害公众形象。还有的小花旦觉得自己的角色不能死掉。如果剧情要求这个角色当小三、脚踩两条船或者死掉呢?小花旦就会找制片人闹,最后制片人会勒令改剧本。

今年上半年实在太忙了,所以,也就写这么多了,当然,最重要的是,我显然还是个演员,而不是流量明星。

上一篇:

别再抢新娘风头了!参加婚礼这么穿,好看又不出错

下一篇:

王菲和谢霆锋纠缠11年,却在这场较量中,败给了10亿家产
标签:剧组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