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盛典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召开
上午,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盛典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厦门召开。今年是金鸡奖恢复一年一评的第一年,也是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的开启之年。记者从会上获悉,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将评出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19个奖项,最终获奖名单将在28日晚举办的颁奖典礼上揭晓。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宏,厦门市副市长林建出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主持发布会。
张宏介绍了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奖情况。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参评影片范围为: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经国家电影局审查通过的故事片、儿童片、科教片、纪录片、戏曲片、美术片。本届金鸡奖报名工作从今年7月26日启动至截止,共计收到各片种报名影片155部,其中故事片48部,中小成本故事片57部,儿童片12部,美术片9部,纪录片/科教片17部,戏曲片12部。经过严格的初选、初评,全体评委以实名制投票的方式评选产生了提名名单,已于11月7日公布。现场还介绍了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颁奖盛典系列活动主体内容安排,包括电影主题音乐会、影展活动、学术活动、提名者表彰仪式、红毯暨颁奖典礼等。
林建在会上发布了厦门筹备情况及厦门影视产业发展情况。厦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活动筹备,按照“影响更大、服务更好、市场更广、招商更多”的目标和“节俭、精致”的原则,全力打造“更出色、更出彩”的电影盛会,力争使本届金鸡奖活动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激发社会活力、营造积极向上社会氛围的有力抓手,成为中国电影由高原走向高峰的的助力器,成为促进福建和厦门影视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厦门筹备亮点
聚焦重大主题,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贡献厦门力量。突出专业性和高标准;突出脱贫攻坚重大主题;突出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
克服疫情影响,确保活动更加出彩、更有特色。压缩规模、提高星光度;坚持文化惠民,把活动办成人民的节日;坚持线上线下融合,线下做精品,线上做影响,提升活动传播力和影响力;实施“以节促产”战略,在活动内容安排上强化产业对接,让美丽厦门成为电影人筑梦、圆梦的“梦工场”。
守住疫情防控安全底线,做好服务接待保障等工作,追求金鸡奖活动的服务高线。厦门市委市政府对金鸡奖活动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国家疫情防控要求,为本届金鸡奖活动制定疫情防控总案和18个细案,覆盖活动的全流程、全环节、全方位。室内举办的活动,参加人数严格控制在座位数的75%以内;所有参加金鸡奖活动的嘉宾、工作人员均接受核酸检测;所有参加金鸡奖活动的观众,均需提供行程码和绿码,现场接受测温且全程戴口罩。金鸡奖活动期间,厦门每天有3000人次的工作人员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对疫情防控之外的活动安全、公共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均做了细致安排。
产业亮点:充分发挥金鸡奖平台作用,把厦门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电影新高地
厦门正以金鸡奖活动在厦长期举办为契机,大力实施“以节促产、以节促城”和“全域影城”的发展战略,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平台搭建、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主体培育等措施,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新高地。
1.推进招商引资。按照“头部企业+优惠政策+投资基金+产业园区”的模式,大力招商引资,截至今年10月,厦门共有影视企业1600多家。今年1至10月新增影视企业425家,落地项目161个,投资总额83.61亿元。
2.塑造“厦门出品”品牌。加速推动一批优质影视拍摄制作资源向厦门聚集。今年1至9月,厦门影视企业通过电影备案拍摄许可97部(是2019年的5倍)、网络电影备案33部,约占福建省的三分之二。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总面积5.5万平方米的厦门影视拍摄基地投入使用后,厦门正在加速建设国家级智能视听产业基地、推动中国电影资料馆在厦设立分馆、努力搭建海峡两岸电影交流合作新平台。集美集影视产业园区已成为福建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入驻影视企业626家,今年1至10月,实现产值10.79亿元,同比增长60.8%,累计实现产值30.16亿元。(记者 郭睿)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