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娱乐 > 收视爆火的《舞蹈风暴》,到底算是真人秀,还是专业比赛呢?

收视爆火的《舞蹈风暴》,到底算是真人秀,还是专业比赛呢?

查看:634 / 更新:2022-02-10 12:22

作为一个门外汉,其实一直都有些抗拒舞蹈类的真人秀的。主要是因为不是特别能够欣赏得来。即便有时候导师或评委对于某段表演或某个细节赞不绝口,可能作为观众的我也未必能够Get到选手到底好在哪里的。因此对于这一类的综艺节目总是有种“只可远观不可近看”的望而却步了。

点开《舞蹈风暴》第二季第一期的正片后,直接就懵圈了。突然有种“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既视感。从台上的评委,到台下的选手,除了张艺兴和何炅之外,其余的没有一个认识的。光是记名字就觉得自己脑子已经完全不够用了。在第一个舞者上场表演之前、何老师刚刚回顾完上一季的盛况以及正在介绍这一季的开场的某个瞬间,就想逃离了。说实话,有点被参赛选手们的各种光环与Title给唬住了。都这级别了,还来参加什么竞赛啊?怕这节目应该不是一档选秀节目吧?这就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了。

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

《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片头

记忆中观看这一类主题的真人秀,已经是N年之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国外有一档叫做《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舞林争霸 or 舞魅天下)的选秀节目,当时应该是第三季还是第四季吧,都有些记不太清了。虽然隔了那么多年,但是对于主持人Cat Deeley以及制片人Nigel Lythgoe和评委Marry Murphy、Mia Michaels等人的印象仍然极为深刻的,甚至包括一些选手的经典舞蹈片段与瞬间也是常留心间的。对于我这样的一个舞蹈圈外的小白来说,多年以后依然能够保有如此这般的印象,可以说那档真人秀的确是非常成功了。

如今的《舞蹈风暴》也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或者也能够在如我这般的普通观众的心里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吗?尚未可知。但是对于这样一档国内制作的、两季都是9.0+评分的舞蹈类节目而言,至少可以期待一下下的吧。

《舞蹈风暴》片头

不过还是想把它跟我唯一看过的《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这样的同类节目做一个简单的比较的。

首先在片头的呈现上,《舞蹈风暴》的视觉效果虽然更加新颖一些,但是《舞魅天下》的节奏感更强,旋律也是非常紧凑而明快的,传播性明显也要更好一些吧。

然后在评委与选手之间的关系上,《舞魅天下》的评委们都是高高在上的,有点明星对路人或裁判对运动员的那种感觉的,他们彼此之间的那种距离感与界限其实是非常分明的。而《舞蹈风暴》的评委与选手之间的关系则很奇妙的,太客气了、太Nice了,感觉选手是到评委家里做客来了,或者是老师当年的某个学生转眼已经变成了知名校友的观感,因此常常是赞誉之词远远盖过了专业的点评——这样的话,观众其实就被晾在一边了

印象中,我对《舞魅天下》的记忆点除了某些炫技的高能瞬间之外,更多的还是某种情绪化的东西,比如选手的喜极而泣、热烈拥抱;比如评委Marry的大叫、Nigel的毒舌;比如某段表演里的故事性等等。然而在这几期的《舞蹈风暴》中,除了视觉上几个定格的舞蹈技巧外,好像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换句话说,它缺少了一种“情绪化”的东西——无论是选手、亦或是评委,感觉好像都缺少了这样的一种特质(那种发自内心的、不加修饰的、最为本真、也最为珍贵的东西)。

另外一个最为主要的观感就是,《舞魅天下》是舞蹈类的“选秀”节目,《舞蹈风暴》则更偏向于《歌手》那样的“王者PK”,太像是专业比赛了,但是评委又没有那般的正经和严肃(这样就又变成“舞台表演”了),总之觉得有些怪怪的——明明是个真人秀,却总让人感觉又有点不那么像真人秀。

李艳超

真人秀 or 专业比赛?

作为一个选秀节目,《舞魅天下》中前来参加比赛的舞者很多都是业余的或者是籍籍无名的,有的甚至只是热爱而已,还有的纯粹就是过来凑凑热闹的。为了节目的话题与收视率,前期海选的时候,节目组也会刻意放一些非常没有水准但是容易引起话题的选手的比赛片段来娱乐大众的。所以它更接近于“秀”的本质。也更容易抓到观众的好奇心。

然而《舞蹈风暴》却是完全另外的一种观感了。这一季很多前来参加比赛的选手,本身都已经是圈内顶尖的佼佼者了。有的获奖无数(李艳超、黎星),有的已经成为首席(陈镇威),有的甚至还是别的节目的评委(谢欣),好多都是已经功成名就的人物了,这样的规格,其实已经远远超出“素人真人秀”的范畴了。因此说它更像是一个专业级别的比赛(或表演),而不太像是真人秀的观感了。比如前几期重点呈现的几个舞蹈片段,那显然不太像是参赛作品来的,而更像是应该坐在剧院里凝神欣赏的艺术了。惊艳、唯美,却并不是特别有综艺真人秀的状态和氛围的。

然后就是相比于充满激情的“业余爱好者”而言,专业的舞者在台上很少表现出他们基于渴望、梦想或者是失误而产生的那种或痛哭或大笑的极具情绪化的一面的(输了很克制、赢了也比较隐忍),更多的还是聚焦在展现技巧与表达美感上吧。所以作为一名观众来说,你更多的只能是被动地去欣赏,而不是主动的观看与积极的参与,总之觉得有点距离与隔阂吧。有点冷冰冰的。这一点如果从真人秀节目制作的立场上看,它的综艺效果其实是有打折扣的。比如《舞蹈风暴》就基本上不太可能会出现《舞魅天下》的那种普通人一炮而红的“意外”以及直接逆袭一战封神的“反转”那种容易引发观众共鸣与网络话题的“造梦者”的“神话”的。所以每一期节目,都像是在欣赏一场高质量的演出,而不太像是在追一档综艺节目了。

还有一点就是,选秀类的真人秀,你是能够亲眼看到某个选手从一开始到最后一路走来的那种明显的“成长”痕迹的。因此观众在这个见证的过程中,他是有一种深深的参与感与共鸣的。但是《舞蹈风暴》则是没有这种观感的,它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选手自己的打破自我或者始终如一的优异展示,作为观众你可能看不太到他在这个比赛的过程中前后明显的变化与成长的。毕竟从60分到99分,跟从95分到99分所带来的观感,还是差异比较明显的。

风暴时刻

每位舞者表演完之后的那个“风暴时刻”的呈现环节的确还是比较有冲击力的。尤其是在选手做了非常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之后的定格画面,更是震撼。

何老师刻意提了一下“这是华为专门为《舞蹈风暴》研发的技术”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他最近几年cue的最有好感的一句广告词了。这跟去年第一季的360度环形视角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它通过蝶式拍摄方案实现了在水平方向上的360度旋转的同时可以拥有俯视与仰视的全空间的“真3D”视角。就好像3D建模的实时预览功能一样的。

当然除了华为强大的研发实力之外,还借助了最近流行的AI人工智能与华为云端的视频3.0+平台的技术。如果全靠人力的话,一个暴风时刻的呈现瞬间,光是上百台机器在调整对焦这一块上就得花上小半天的时间了,更别说还要算上后期处理了,而华为的这个解决方案,从自动捕捉到高速运算再到投放到现场大屏幕上,总共只需要短短的数分钟时间就能搞定了。

华为的确挺牛的。

评委、选手以及何老师们的整体表现

前面也提到了,这个节目里认识的只有张艺兴与何炅,还有就是仅仅露脸数秒却最有存在感的节目监制洪涛了。

抛开那些舞蹈片段的话,张艺兴显然是全场表现最为亮眼的那一个,可能因为是艺人的关系吧,而且张艺兴本人就特有魅力的。“礼貌小生”之外,他每每通过自己那套独特的语言系统为全场带来了一阵阵的欢声笑语,还有就是稍露两手的街舞动作就足以点燃全场了。我想这也是明星与艺术工作者之间的主要差距吧,作为观众,我是很希望能够从选手的身上也感受到张艺兴秀街舞时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魅力的。如果节目组的PD与作家们,能够多花点工夫去深度挖掘一下选手的个性与卖点,我想应该是能够让这个节目更上一层的——让优秀成为经典。

而何老师,有他在的场子,就总是会让人感觉温暖而自在的。“主持一哥”的地位之外,他又是一个极为感性的人,一会惊讶、一会狂笑、又一会飙泪的,像个“情绪不能自理”的表情帝一样,也是蛮可爱的。这个环境并不特别考验他的主持功力,但是只要他在,就算他什么话也不说,你都能感觉到一种稳稳当当的气氛在的。定海神针吧算是。

至于选手,因为我本人对舞蹈不是特别感冒的,也并没有因为他们谁跳得好就浑身发痒想要立刻起身跟着来一段的。只是觉得本来就非常优秀的人(或艺术家),来到这个地方做展示与宣传的意义其实应该反而要大于参加比赛的意义吧。他们跟那些想要极力证明自己、把选秀当成是救命稻草的素人相比,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走入观众内心从而产生共鸣的——你会觉得他们的舞蹈尽管很美,但同时又会觉得他们这些人其实离你非常遥远的。这跟《歌手》里的那些明星嘉宾又有着明显不同的一种观感了——大概就是“半星半素”的感觉吧(全素的选手会让观众自己有某种代入感,明星的话又有作品绯闻八卦一直在那牵连着)。或者说有种像去美术馆看一展览的感觉,有则赏之,没有好像也没什么值得可惜的。大概就是这样吧(缺少足够的连接点)。

艺兴之外,几位专业评委整体来说倒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既没有太多的综艺感,也没有什么明显的个人特色的。除了一些专业上的点评之外,其余的都显得很“家常”了。远远没有《舞魅天下》里的Nigel和Marry那种个性鲜明的魅力。而且评委之间的互动也比较机械与生硬而没有什么默契的(彼此之间基本上没有什么化学反应的)。另外由于Nigel本来就是那个节目的制片人,所以基本上来说他在现场还是有很大的发言权、掌控力以及拥有可以打破常规的一些举动的,这也为那个节目增添了一些意外的惊喜和刺激。可是《舞蹈风暴》里的评委们都显得很小心翼翼的(也没有一个咖位明显的“主心骨”来的),比如上来挑战上一季TOP3的某位选手,在没有通过PK的情况下,几位评委虽然特别想留他,但是自己又都没有最终决定权,然后跟节目监制洪涛一番商量之后,还是没能出现任何打破常规的“破格举动”。这些诸多因素都让这个节目在综艺效果上表现得有些过于“理性”和“平淡”了。

一点建议

作为一档比较偏专业些的综艺节目,并且从将舞蹈进行大众化普及与推广的这个维度上来说,各位评委对于多数舞者的那些赞誉之词,通常对于观众而言,基本上都是属于“无意义的社交辞令”的废话的(缺乏有效的信息量)。而表现得不是特别好与不太出彩的舞蹈片段,很多都被后期直接剪辑了。我是觉得,毕竟是一档面向全社会的综艺节目,有时候适当地剪辑出一些选手表现不好的细节甚至是某个失误的瞬间,再加上评委的一番敏锐而又直白的专业点评的话,对于我们这样的门外汉观众而言,一定是大有裨益而且显然是能够增加观众的好感度、亲切感以及粉丝黏性的。就是多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点评,少一些客套话的赞美吧。如果连对于缺点的指正都像是另外一种赞美的话,那其实评委真的没有什么存在的必要了(而且显然是非常影响评委在观众心中的那种分量的)。该严厉的时候还是应该严厉一些的,这样才能显得出来所谓的专业与态度(至少有一个能像李诚儒那样一半的也行啊,然而并没有)。否则就太像走过场了。

而且看了几期节目之后觉得那些舞蹈虽然都挺高大上的可是同时又过于遥远了,不是特别能够搭得上。可能如果时间比较紧张,或者没有什么闲暇工夫的话,并不会特别去追着看的,而像RM那样的综艺我是每周都会特定留给它时间的,挤也是要挤出时间来的。当然他们舞者优秀这也并不是人家的错。我的意思是既然舞者们都如此的优秀,然而却没有很容易地就在观众的心里产生某种持续的“羁绊”与“惦念”,也挺可惜的。当然,就我个人的观察而言,这主要还是节目组应该多多努力去找寻方法破解的。方向其实前面也已经提到过了,比如去深度挖掘一下选手除了“舞技”与“风格”之外的作为“人”的个性与特色之类的。

飞机上的一张“随手拍”夜景 photoby 华为何刚

美则美矣,难共鸣兮”——大概就是这样的观感吧。打个比方,就好比说你用一套几十万的设备拍出来一张绝美的照片,我也会去感叹它的震撼、它的美感,但是我不会有任何想要亲自去拍它的冲动。但是如果你用手机却拍出了几近相同的效果,可能我就会比较关注他用的是什么手机、什么功能、又是用了什么方法拍出来的了。这样反倒激起我的好奇心与兴趣了。我觉得节目组除了想方设法去展现舞蹈的“高大上”之外,不妨也多展现一些颇有“人情味”的东西(当然不是指评委与选手之间的人情往来和私下关系了),这样或许能让这个舞蹈类综艺“出圈”更远、影响到更广的范围吧。

艺术当然是有门槛的,可是审美同样也是需要培养的。希望洪涛和节目组能够在追求前半句的“大雅”的同时,也能够兼顾一下这后半句的“通俗”就更好了。

上一篇:

李诚儒退出演员请就位,发S卡不公平,不能为1人打击其他39人

下一篇:

杨紫张一山终于官宣了?两人聊天记录被晒,杨紫变“小妖精”磨人
标签:舞蹈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