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开播特别节目在武汉录制
快讯由国家广电总局全程组织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和耀客传媒、尚世影业共同出品的抗疫题材时代报告剧《在一起》将于9月29日登陆东方卫视播出。近日,剧集部分主创与剧中原型人物代表齐聚“曾经最早开设、最晚关闭的方舱医院”——武汉洪山体育馆,录制一场有着特殊意义的开播特别节目,向所有在抗疫中作出贡献的人表达最深的敬意和感恩。
据了解,《在一起》由《生命的拐点》《摆渡人》《同行》《救护者》《搜索:24小时》《火神山》《方舱》《我叫大连》《口罩》《武汉人》等十个单元故事组成,以抗疫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人物、故事为基础,从普通人的视角、以单元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个又一个平实而感人的故事。
《方舱》
《方舱》单元由六六编剧,汪俊、程源海执导,靳东、孙佳雨等人主演。导演汪俊介绍,“剧中的‘方舱’,几乎是1:1还原了大小,还有里面的格局和布置。如果观众觉得是真实的,那么就达到了我们最初的设想。”
来自武昌方舱医院医护代表再度回到曾经奋战过的地方,回忆起关舱当天的情形,所有人都抑制不住眼泪。领队昌金星说,“2月11号,方舱首批患者康复,想着怎么能鼓励一下大家,于是在外面的集装箱前写了‘武汉加油’四个字,没想到最后上面写满医护人员和患者互相鼓励的话语,明白了‘生命至上’的意义。”
《同行》
《同行》由滕华涛执导,黄彦威编剧,讲述一个关于逆行的故事。为了扮演好一名呼吸科医生,主演杨洋在现场回忆起特地去上海华山医院学习体验的经历。杨洋表示这次表演挑战很大,“我不仅要演出医生的专业,更要演出抗疫医生的精神,因为我的原型是个了不起的逆行者:武汉协和医院的医生朱彬。”来到节目现场的朱彬,回忆起自己一路从上海到武汉的坎坷经历时,“武汉实行交通管制后,从上海到武汉的交通都停运了,所以选择了从上海飞到长沙,从长沙再回武汉。因为医生是我的职业也是我的专业,当时随着疫情的发展,作为协和医院感染科的一份子觉得自己不能退缩。”
《摆渡人》
《摆渡人》单元由沈严执导,高璇、任宝茹编剧,雷佳音、倪妮、张静初、蒋欣主演,通过一名外卖员的足迹,记录了疫情爆发初期,武汉城里的老百姓和普通人的抱团取暖。正如任宝茹所说,“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平凡人。但在非常时期,当城市停止运转,这些平凡人做的平凡事,就有了不一般的价值。从来就没有盖世英雄,平凡人身上才最能激发英雄气概。”雷佳音在剧中扮演外卖小哥辜勇,他说道,“在了解原型人物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说的‘我们没做什么,只是在一个特殊时期做了自己的工作。’”
外卖小哥辜勇实则上融合了两类人,白天是外卖骑手,晚上是志愿保障司机。角色原型滴滴司机王利等4位疫情最严重时期的“摆渡人”也到了节目现场,王利分享,“我在23号封城那天报名了滴滴志愿者。我们大概每天早上7点出门,晚上9点收工,早晚接送医护人员,白天接送社区慢性病患,帮老百姓买买药、送送快递。其实我们干的都很简单,只是想让大家的出行更方便一点。这次的经历让我知道没有谁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
《我叫大连》
《我叫大连》是根据疫情期间大家熟知的一个故事改编,主要讲述了大连小伙误打误撞留在武汉某医院成为一名志愿者的经历。该单元的编剧是彭三源(兼导演)、郭澄骏,由邓伦、刘琳等主演。
邓伦扮演的角色原型就是大连,他表示,“大连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在那样紧张严峻的形势下,他想的是要给身边的医护人员带来快乐,不要这么大压力,我为此还学习了很多大连有趣的的手势。”
《火神山》
《火神山》单元讲述的是解放军医疗队的故事。由姚晓峰导演、冯骥编剧。主演陈数在开拍前见过原型人物陈静,既是护士,又是军人,同时还是一位母亲的陈静留给她的印象是:非常“飒”、非常洒脱的一位女性。节目现场两人再度见面。陈数仍然十分感慨陈静身上钢铁般的军人气质。
陈静临危受命,驰援武汉,回想起在火神山医院奋战的日日夜夜仍历历在目,“其实在武汉期间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到火神山医院,要求我们三天建立一个可以收治重症病人的ICU病房。一个ICU病房需要上千种药物、上百种完善的医疗设备、和一支具备精湛技能的医护队伍。三天,在我们正常看下来就是‘不可能’,但军令如山我们必须完成。所有医护人员不眠不休72小时,累了就稍微坐会儿趴会儿,我们没时间去想‘怕不怕死’这个问题,就这样三天后电话里响起‘重症科能否接收病人’时,我们的回答是‘随时待命’,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力量。”
《救护者》
《救护者》单元由费慧君编剧,这个单元故事的主人公黎建辉融合了钟鸣、陈尔真等援鄂医生的事迹。主演朱亚文表示,“黎建辉是上海重症医学科专家。他在小年夜孤身赶赴武汉,是上海援鄂第一人。在重症病房,面对物资和人手的紧缺,作为一个‘大牛’级别的专家,他也经历了濒临崩溃的过程,但最终完成了一个‘救护者’的使命。”
故事原型人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和中山医院的钟鸣医生当晚也来到节目现场,病表达了重回武汉的感受。陈尔真说,“出了机场,看到武汉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觉得武汉不容易。这次来想看看我的战友,不光是医务人员,还有社区工作者,是他们为我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保障。”钟鸣是上海第一位援鄂医生,在武汉的重症病房连续作战75天,“上次来武汉是1月23日,这一天对于武汉、对于全中国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那天我坐火车到麻城,辗转两部车才到武汉。今天我直接飞到了武汉,在机场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了充满生活气息的武汉,真的由衷的开心。”
《搜索:24小时》
《搜索:24小时》以天津宝坻百货的聚集性疫情为原型故事,以北京疾控中心的两位流调员为人物原型,讲述了这个联合调查小组在大年三十这天完成流调的24小时。对很多人来说,“流调”这个职业有些陌生。各地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默默奔波在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单元楼层。“如果说医院是抗击疫情的第一战线,那么‘联防联控’就是第二战线。我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控制住疫情,第二战线功不可没”,导演刘江说。在编剧徐速看来,流调人员的工作像是在破案,他们很像是大侦探,“虽然寻找的是纳米级别大小的病毒,守护的却是几百万乃至上千万人口的城市。网友把他们称作‘猎毒者’,名副其实。”
《口罩》
疫情期间,口罩作为重要的抗疫紧缺资源,更像试金石,是对人心和人性的考验。《口罩》编剧沈芷凝介绍了角色名字的寓意,“海清扮演一位口罩厂女老板,是个坚定而充满光芒的人。她的名字叫梅爱华、冯绍峰扮演的男主角叫韩松。梅和松,都代表这个民族在风雪逆境中坚强不屈的精神。”
《生命的拐点》
《生命的拐点》单元以疫情最初来袭时的武汉金银潭医院为故事背景,由张黎、韩晓军导演,梁振华编剧,董哲担任文学顾问,张嘉益、周一围、张天爱、谭卓、黄德毅等主演。
张嘉益介绍,“我扮演的是江汉医院院长张汉清,他的原型,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虽然身患渐冻症,但他临危不惧、守土有责,在疫情最早打响的地方支撑起了一切。”他表示虽然此前没见过张定宇,但查阅了他很多资料,“他是一个真实的、特别高大的人物。我没见过张院长本人,但查了很多他的资料,觉得自己和他最像、但也最难演好的,就是脚步。他的脚步是高低不平的,但却是世界上最坚定的、最踏实的。”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当天也到了节目现场。被问及疫情彻底结束后最想做什么时,他表示,“想把我们医院建设成研究型医院,因为这一次疫情给我们很多的考验和机会,要把危转为机,促进我们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这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武汉人》
《武汉人》讲述的是一群在疫情期间抛家舍业,为群众服务的社区工作者的故事。导演杨阳表示,“这个单元的主旨就是要致敬平凡中的不平凡。”
回忆起这次拍摄最难忘的场景,主演刘敏涛说,“我在剧中出现最多的画面就是在打电话,据说我们的社区工作者每天要接打200多个电话,手机永远都插在充电宝上。他们不仅要保持手机的电量,更要保证自己的电量,由衷地感到钦佩。”
贾乃亮表示通过这次拍摄,深切体会到了社区工作者的不易,“有一个画面是我帮居民出去买药,浑身上下挂满药袋,大家在网上看到的‘药袋哥’就是这个画面的原型。在居民的眼里,社区工作者是万能的,更是救命的。出演这样的角色,我真的为武汉的社区工作者感到心疼,你们太不容易了。”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