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着4475名「制片人」,我投资了一部评分5.1的电影
这是Sir被“催稿”催得最急的一次。
《无名狂》,是Sir两年前背书过的电影。
导演是好友云舅。
都等着Sir能聊聊它。
那就今天吧。
公平、公正地聊聊被咱们自家人、被观众们一直关注并期待着的《无名狂》。
开门见山,三个问题:
《无名狂》到底是什么?
《无名狂》最大的遗憾又是什么?
以及。
Sir支持《无名狂》的私心。
无名狂
01
明万历年间。
江湖两大暗杀组织——无名门、唐门。
唐门新主遇刺,凶手指向无名门消失江湖多年的张未然,进而引出多年以前无名门惨遭灭门的悬案。
背负着张未然身份秘密的大盗郭长生,被神秘高手白啸天所捕。
一位江湖浪子、一位神秘高手、一位生性多疑的镖师,共同走上一条凶险之路。
张未然是谁?
无名门灭门的真相又是什么?
新仇旧怨将如何平息,又有着何种关联?
以上,便是剧情的基础设定。
武侠+悬疑。
其实Sir第一次知道这故事,就知道它注定不会讨好市场。
甚至在当初众筹时,Sir就说了。
武侠,早就过时了。
悬疑呢,除了个别爆款口碑出圈,剩下的,更多是小成本影片扎堆的试验田,水准良莠不齐。
一个并不吃香的题材框架。
是凑和,还是取舍?
犹豫,很容易滑向某个显目又含糊的电影元素:风格。
应该是共识吧——
《无名狂》在风格刻画上,下足功夫。
开场第一个长镜头,就有不落俗套的巧思。
远景定格,构图极简,层层门庭相套,向远处深去。
雾霭重重,凝练肃杀。
像是等待一场变故发生。
终于,人出现了。
手提的灯笼晃动着,人影晃动着,直至在庭院深处消失。
如一石激浪,两秒寂静后,一群人由远处又涌向镜头。
紧张的叙事感,一下子被拉出来了。
这是一个干净的开场,有悬念,有画面,有余韵。
下一个镜头,开始喧闹。
众多弟子被挡在门前,如无头苍蝇般乱做一团。
混乱,继续渲染着悬念与紧张情绪。
此时,一个背影出现了。
他终止了混乱,人群开始镇定,弯腰退让。
由静到动,现在又到静。
不用介绍,甚至不露脸,都知道眼前这位是话事人。
没台词,也不依赖什么表演。
两个固定长镜头,让画中元素按静、动、静的节奏切换,为之后的血案做足了铺垫。
《无名狂》想做的。
是用“风格”来讲故事,但。
风格也恰恰成了《无名狂》的命门。
回到让我们常常拷问所有电影的问题——
“风格”够吗?
拍的是类型片,又冲着影院去的,那么绕不开得聊:
始终是故事。
《无名狂》的核心故事不算很复杂。
新仇,旧怨,还有突如其来的未知势力。
三方各执一词,讲述不同真相。
简单理解,就是一场“罗生门式”的谜题推演。
但对不起了。
请注意它与《罗生门》的本质差别。
黑泽明的《罗生门》,是通过不同身份视角的回顾,展现讲述者试图屏蔽真相的动机与目的。
这是它的伟大之处,让观众看见了人心的虚荣、懦弱、谎言,观众不仅看见他人,更会从各种角度审视自己。
“你(我)在藏什么?”
——藏的是不是我们与生俱来又难以克服的人性弱点。
《无名狂》呢?
三个视角的真相叙述,确实也层层递进,三幕式结构。
看起来很会玩,但问出的问题却相形见绌:
“这一场推理游戏,到底咋回事?”
相比前者,将形式完美融入表达。
《无名狂》的“罗生门”,可以说止步于形式。
除了悬案本身的谜底,《无名狂》留给观众思考或遐想的空间,实在有点少。
三位主角,郭长生、白啸天、王镖头。
各带符号式入场,豁然、执念、侠义。
碰撞、纠缠一番后,却难以给比阴谋更为旷阔的答案。
想借力于形式,却囿于形式本身。
这是云舅的类型片处女作。
有一说一,他踩上了太多有想法的新晋导演,最常陷入的创作陷阱。
02
这一年来,因云中老去内蒙等地拍《无名狂》,Sir与他聊的机会太少。
可看到电影的那一刻,倒没什么疏远感。
因为Sir看得出,这电影有“他自己”,也有Sir观影过程中察觉的,“他期待的自己”。
惜乎,这个“他期待的自己”,还未长成。
什么原因?
Sir想主观猜测下(未必对)。
这里,先说给你们听——
说起前些年,那些我和云舅酒酣耳热时聊起的大作与杰作,Sir觉得,云中的创作初衷没变。
他是70后,一个淘碟、看片出身的电影青年,这是他的底色。
拍片于他,是一种浪漫的、真诚的理想主义实践,所以始终Sir都无法忽视,《无名狂》血液中流淌着的,那股令人陶醉的迷影情怀。
比如,Sir和云舅共同的心头好,黑泽明。
除了化用《罗生门》的叙事结构,《无名狂》还有不少一眼辨识的经典元素。
无名门比武大会时,四周幕布环绕、首领稳坐中心的布景、构图。
会令很多人联想到《乱》中,一文字秀虎的杯酒论英雄场景。
无名门掌门自说自话式的对谈,正面近景的构图。
也是黑泽明聚焦角色心境时,惯用的标志性打法。
△ 《影武者》
《无名狂》中,还藏有一些日式剑戟片“彩蛋”。
《用心棒》《夺命剑》《大菩萨岭》《剑豪生死斗》......
然后呢?
不管文学艺术,对任何“后来者”而言,前面的大师总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巨大引力,但必须说,大师也是遮蔽后来者创作的最大阴影。
最显眼也最还原的一层。
主角郭长生。
饰演男一号,大盗郭长生的青年演员张晓晨,演古装剧已驾轻就熟。
△ 《海上牧云记》的牧云德,《天盛长歌》的赫连铮
但在《无名狂》,云舅让他成了三船敏郎。
三船这位老演员,也许有年轻人不知。一句话,说他是黑泽明大部分电影的角色之魂,绝不为过(仲代达矢当然也是)。
他的剑戟片角色形象,都是以往张晓晨的反面:
邋遢、放松、藏拙。
Sir下面放一张《用心棒》的三船剧照,你比较一下。
这种审美,不管是否符合当今审美潮流,Sir告诉你:
有意思,且有意义。
因为这个造型不仅是致敬。
更重要的,是它洞穿了过去或现在,在周而复始的厮杀中,一种实用的豪迈。
外表懒散、粗放。
心里又藏着大秘密,大秘密又引来仇杀——所以,内外均有压力。
好像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可能释放。
但Sir为什么又要配上另外两张?
一张是《罗生门》的强盗多襄丸。
一张是《七武士》的浪人菊千代。
同样是哈哈大笑。
他们夸张亢奋的表演风格,是有与之匹配的人物性格打底。
但《无名狂》话剧式的嘶吼,更像是一种平地跳跃的战斗。
还是前面那句。
当一部影片的表达乏力,那么角色自然也会止步于设计,不管设计如何巧妙,不管人物性格多么精准。
他,都不可能抵达更远处。
03
回到开头。
《无名狂》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Sir想,未必是影片拍成了啥样。
一部尽心尽力的影片,有着创作人愿意直面的评价,遗憾归遗憾,不是错。
《无名狂》拍摄周期46天,云舅为此准备了600多天。
这两年的前半截,云舅常常借用Sir公司的一间办公室,有小伙伴路过看见关着门,总以为里面没人。
可有时最晚下班的人又发现,这房灯开着,一推,里面有人。
时间久了,这房间由四面白墙,变成了这种墙。
全是画,几百张。后来不够贴了,才集合成本。
这是云舅亲手弄的分镜头。
不是邀功。
这就是云中的私心。
他的私心,就是使出最大实力,拍出不加杂质、纯粹自己心血的类型片。
事实上。
身为影片前期的投资方,Sir觉得。
电影目前的评分,不是遗憾。
真正的遗憾,是我们确实没实现一件事。
它不是全部的约定,但也是约定的一部分——
《无名狂》未能及时,在大银幕上映。
两年前,《无名狂》与4475位朋友的约定,就是我们要做一部大银幕电影。
从影片能看出,云舅有意将所有重要戏码,都锁定在大银幕的框架内。
在上映之前,我们确实该做的都做了。
全力筹备。
多地拍摄。
几次三番的后期剪辑(张一凡、马修·拉克劳两位业内顶级剪辑师轮番把关)。
积极参展——
陆续参展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
也入围了香港电影节、平遥电影节。
唯有一件事,怎么努力,都是卡住。
就是上映时间。
因为疫情。
从最初的2020上映,到定档6月29,再到定档9月25……
时间是最大的问题。
最后,迫于各方压力,《无名狂》实不得已,只能暂缓大银幕,选择网络上线。
注意,是暂缓。
这次与影院失之交臂,云舅和Sir,需要向当时慷慨解囊的4475位“影迷制片人”,与持续关注《无名狂》的朋友们,表达最大、最内疚也最实在的歉意。
你们的名字,本该第一时间出现在银幕。
△ 《无名狂》片尾由4475位“影迷制片人”名字组成的致谢字幕
不必灰心。
我们还未死心。
目前《无名狂》仍在争取影院上映。
暂定明年春天。
如愿的话,Sir会在能上映的重点城市包场,邀请当初一起众筹的朋友,再一起在大银幕嗨一遍。
这是一部风格明显的电影。
但它风格与故事的巨大分裂,那种交织的热血与无力,也实实在在让人唏嘘。
所以。
最后的最后,还是不免聊点私心。
这是Sir在内蒙云舅片场探班时拍的一张照。
照片里的他,其实是一个不洗澡,不睡觉,闻着都馊的人。
△ 内蒙片场探班照
于当时。
Sir终于亲身验证了一个问题——
一部电影产生的过程是如此艰难,辛酸(折磨自己,还押上唯一的房产)。
但反过来想。
这不正是电影的魅力。
一种无法言喻的冲动。
于《无名狂》,我们坦然面对所有评价。
不认圈子,不认交情,不认人。
这不是新导演(或者是影评人转型导演)原罪。
对。
这是一部模仿电影的电影,结果不尽如意。
但更多电影,更多云中,更多中国新导演还在路上。
坦白讲,下一次,Sir还会支持,还希望你们继续支持。
不为点燃闪电。
只是支持那些真诚的铤而走险。
我知道观众是傻瓜。
我不把观众当傻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还是想看的,去优酷搜
编辑助理:破坏之王阿姨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