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在津成功上演
本报讯(记者高丽)舞蹈家杨丽萍的舞剧作品《十面埋伏》,昨晚在天津礼堂大剧场成功上演。该剧以中国舞蹈为主调,融合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民乐及传统戏剧等综合艺术语言,创造了“舞蹈剧场”,是舞蹈家在舞台艺术创作上的又一次全新尝试。主办方特别邀请本市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医护工作者观看了本场演出。
本剧由杨丽萍担任总编导、艺术总监,特邀国际著名视觉艺术家、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叶锦添担任美术和服装设计, 戏剧导演田沁鑫担任戏剧顾问,美籍艺术家刘北立担任剪刀装置艺术家及创意顾问。
楚汉相争的故事流传千年,观众更为熟悉的艺术版本为京剧剧目《霸王别姬》。这次杨丽萍的舞剧作品同样借鉴了京剧元素,邀请京剧裘派嫡系第四代传人裘继戎担任执行编导和京剧指导,将京剧与舞蹈成功嫁接。此外,剧中一首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仅一人一琴,演奏出楚汉两军在垓下决战时的恢宏气势,用声音展现出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经典场景。
通过《十面埋伏》“舞蹈剧场”的形式,杨丽萍打破以往唯美、空灵的艺术手法,将两千年前的一组人物从故事中提炼出来,放在更广阔的时空概念里,运用舞蹈和综合舞台手段,刻画每一个角色在特定时间、空间、处境下的内心冲突与纠葛。萧何、项羽、刘邦、虞姬、韩信等观众熟知的角色,在剧中都被赋予了新的艺术象征。其中一黑一白两个分身构成了人格分裂的韩信;一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依互斗的舞蹈,反映出人性善恶的纠缠与博弈;剧中唯一的女性角色虞姬由男舞者胡沈员反串,除了娇媚且阴柔的身姿,特别注入阳刚力量来体现角色的忠烈……这些独特的舞台艺术表现方式,都令津城观众对该剧留下深刻印象。
类似于舞剧《孔雀》中代表时间不断旋转的小彩旗,杨丽萍也为《十面埋伏》设置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演出过程中,舞台一角,始终在剪纸的“剪纸师”记录着舞台上发生的一切,隐喻着无论时事风云、无论爱恨情仇、无论地老天荒,时间依然故我。杨丽萍在演出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众多独特的元素令这部作品在表现传统的同时又突破了传统,整部作品要传递的就是“曾经的信誓旦旦或许转瞬之间就变得如羽毛般轻薄,也许生命也如一地的羽毛,总有那么多不能承受之轻”。
作为天津恢复剧院演出后第一部由民营文企运营的大型演出,该剧一经开票就得到了观众的积极响应。为满足市场需求,主办方在国庆黄金档期协调加演一场,10月7日该剧将连续上演两场。
图为《十面埋伏》演出现场。
本报记者 王津摄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