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娱乐 > 题材难上大银幕,国产暗黑宇宙终于等来了狠人

题材难上大银幕,国产暗黑宇宙终于等来了狠人

查看:752 / 更新:2022-02-10 12:53

电影,细节是魔鬼。

看一张图。

这板书,只是电影的一个小镜头,前后也就2秒。

但一笔一画如此认真,简直书法级别,这是哪位华语大导演的大作吗?

再看一张。

踩玻璃渣吟诗?

大佬都是抽雪茄戴金链,啥时候有这种酸腐文人型……

人物性格一下子就突出了,可这又是哪位鬼才导演的点子?

这两幕,都来自Sir今天要介绍的新片。

小制作,主角腕也不大。

可它背后,却是一个中国大地域的三四十年,带着尘封的味道,书写着一代年轻人的命运。

时代这么大,那么话干脆扯远点,咱慢慢说——

了解Sir的人都知道,Sir是个骨灰级港片粉,尤其是上世纪老港片。

武侠里的江湖,讲究个“快意恩仇”。

枪战里的江湖,讲究亦正亦邪的兄弟豪情。

这些片子老去,成为了经典。

而片中的故事和人物,其实从未过时。

因为它召唤的,永远是人内心的自由和责任,从小时候迷恋他们的外表做派,到稍大些看懂其中的为人处世。

他们身上有着呆板、保守的长辈们看不懂的成长,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偷偷看,自己体会。

却每每在人生关键时刻,给你鼓了一口气,给你指了一条路,给你坚定了一个方向。

现在,在港片黄金时代过去的今天。内地这样的电影,每每看到也总让人心潮澎湃。

内地多大啊,有多少个地域,可能就有多少种侠义的存在。

其中,Sir很迷一个地儿。

东北。

你说大东北只有二人转、刘老根和马大帅?

对不起,太片面。

当东北人讲起东北的故事,一流标签不要太多。

有好几位Sir很喜欢的东北80后作家,比如双雪涛,比如郑执。

也有拍出来就是爆款的孔二狗。

他们的笔下,有着真实的东北气息,也有着真实的东北成长。

今天要说的故事,又发生在一个远去的年代。

它透着上世纪末的工业气息,所以自带了执拗与坚强。

但另一半也有着东北特有的,浪漫和侠义。

虽然有点可惜的是:

东北,那些暗流汹涌的江湖往事,早已逐渐沉入河床。

淘尽了浪花,拍尽了前岸。

在这个年代的青春、城市类影视剧里,它们显得不够舔,不够潮。

与此相关的当然就是,哪怕故事好,可能也上不了大银幕。

今天要说的这个好故事,就是一部新网大,同样以“东北往事”为其时代底色。

要不是同事推荐,Sir差点错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不断被锤、又努力向上锤爆一切的牛逼人物。

看造型,看这嘚瑟的长下巴,这男主角其实你很熟。

这不是?是、是、是.......?

海柱哥!

但面熟归面熟,故事,我猜你十有八九有点模糊。

来,回到东北那些年的那些往事。

一起走进,海柱哥的过往。

小男人

最早大家熟知的海柱哥。

源于2012年的《东北往事》。

作为前卫网剧,它打破传统,谢绝了很多电视剧叨逼叨的婆妈叙事。

短打、特写、穿插念白的方式。

将赵红兵、小北京这一群由退伍兵、老同学组成的“江湖帮派”,用23集、每集17分钟的方式,拍得干净利落。

而这群在当时还算素人的演员,人设也立得相当稳当。

“杂牌军” 引起的收视热度,丝毫不逊于名导、大演员。

自然,豆瓣也是难得一见的8.7分。

过了8年,只有2265人评价。

但你看这口碑。

为什么好看,为什么“还原度高”?

说起原因,不得不提一名当年在上海从事商业咨询顾问的高级研究员,孔祥照。

2003年,他一部小说震惊全国——《东北往事之黑道风云20年》。

先是在天涯贴吧火了,那时大家只知道他笔名,孔二狗。

随着小说在论坛的人气慢慢超越《明朝那些事儿》《藏地密码》,终于到了2009年,《东北往事》系列集结成册,在各大图书畅销榜卖疯了。

这东北特色的花被单,也成了孔二狗独有的文学底色。

小说风格,半纪实半虚构。

二狗毫不讳言自己的少年血成长史——跟当地公认的“大哥”混过,眼里也看着东北草根阶层的时代演变。

“这篇文章可能有点血腥,有点残酷。会血腥到有网友认为我是在吹牛。在这里我向大家保证,帖子里90%是真的,10%是假的。假的10%里有5%肯定是假的,因为我用的是假名,这是对现实中已经故去的那些人必要的尊敬。无论他是因为什么原因故去的。

其它的5%则是因为不敢断定真伪,因为有些既不是我亲眼所见也不是听当事人所讲,而是听朋友说的,口口相传,水分是难免的,算它5%吧。”

他找到了一个隐秘的视角,讲述了20年里,重工业消失后的东北某处,人性、人心的变迁。

人,从质朴慢慢变复杂。

人,也从坚信,慢慢变得怀疑和好奇。

Sir毫不怀疑,二狗写起故事来,心里也总有着那么一个当年的“偶像”。

不图发达,不图显摆,就是争一口气。

领头人物,赵红兵。

一位老山前线上下来的退伍军人,战场上丢了3根手指。

当他回到社会,发现了一些弊病,贪腐的领导,铺张的饭局,以及浑水摸鱼的工作……

他觉得活得窝囊,他觉得生命的价值,甚至不如自己弄丢的那三根手指。

他想靠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认可的那份正义感。

海柱哥,也是这种人。

一出场就没什么斤两。

不穿上衣,下身一条绿军裤(理想主义的符号)。

头上还戴着一顶,不知是哪里捡的斗笠(侠义道的暗示)。

路见不平往往一个大嘴巴,加一句教训人的粗口。

刘海柱的第一眼。

扎眼。

但也有点不起眼。

在小说《东北往事1》里的他,平时就捣鼓个自行车摊儿。

路过的人不会多瞧他一眼,说好听点,这叫隐士。

说不好听,这是被时代遗弃。

但不需为他可惜。

因为侠客,只会在必要时亮出锋芒。

大江湖

有点想起刘海柱是谁了?

瘦,高,脸长。

行侠仗义,除暴安良,也顺便在十四中门口修个自行车。

东北没有多少海,但人生海海,他是海中的孤舟蓑笠翁。

他肯定不是全市最有名、最厉害的混子,但是他一定是全市最有型的混子。记得二狗上初中时,美术老师要求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作画,基本上全班的同学都是以刘海柱的形象为原型画出了那个“蓑笠翁”,可见此人在我市人民心中的形象的确是无法磨灭的。

刘海柱,在《东北往事》有极高的人气。

可以说,只要是《东北往事》IP改编的电影,没有柱子哥,就不是完整的《东北往事》。

来,说正题。

今天要说的,就是爱奇艺向“东北往事”致敬的一个大招:

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

这部片,基本回答了铁粉们的疑问,完整给出了青年刘海柱的前世今生。

它会告诉你,海柱如何从一个普通工人,成了城市里的孤舟蓑笠翁。

还会告诉你,他曾经有过的那些刺痛感十足的奋斗,曾经有过的那一段刺痛感十足的爱情。

片长84分钟,Sir已经鉴定过(挺良心,最后还有《东北往事》剧版的彩蛋)。

一波回忆杀,妥妥走起。

实话说,对比剧版,这部片有优点也有缺点。

有许多为过审而让步的地方,故事的狠劲儿也没法像当年《东北往事》那么硬。

但没有血的故事,一样可以有回忆。

为了不剧透,咱们从细节开始聊——

铝饭盒,记得不,80后集体印象。

装了饭又烫,没几分钟又容易凉……那个年代,这是上班必备。

北方孩子出门,有件家伙事儿不会忘。

冬天的车座和车龙头

在东北,有的妈妈会给做个座套,一下雨一下雪吧,它就是更寒冷的存在。

塑料封皮本。

比当年的普通笔记本高级点,封皮也时尚,总有点北京的亭子,苏州的园林。

让上课开小差的同学浮想联翩。

就连黑板报,都是常画常新(开头一幕说的就是它)。

诗歌节要有黑板报,厂里宣传栏要有黑板报,老师教孩子还得有黑板书。

细节能抠成这样,足以说明服化道之专心、细心。

那么,镜头语言和演员表演又如何呢?

随便再举几个例子——

开头一个特写镜头,手指关节处,打架留下的新伤。

然后,镜头慢慢移向了刘海柱的眼神。

沉稳,好像有点不好沟通……

这是个狠人,也是个愣人。

他一个人吃饭,下班,回家,没什么朋友,没什么交流。

这时的刘海柱,头上还没有斗笠(这部片的一些外表细节,屡屡在暗示人物的变化)。

拿着工厂的铁饭碗,是个体制内的人。

但再狠再冷的人,满足了一个条件,也会露怯。

不是因为他遇到了更强的狠人,反而,是遇到了工厂里最弱的存在——

一位姑娘。

周萌,女工。

来自上海的女孩,扎两根马尾辫。

她很弱小,所以总被流氓堵路。

刘海柱,遇到一次揍一次,遇到一次救一次。

但……也结巴一次。

“下班就快、快、快、快点回家

然后也不、不、不能走小道”

因为周萌,他这个结巴毛病好像越来越“严重”了。

眼睛都好像出了问题……

只敢偷偷瞄,正眼不敢看。

哈哈,原来海柱哥也有这么嫩的时候。

所以海柱哥一般不出手,出手也未必要伤人,除非,真是得罪了周萌。

来,看看上世纪怎么打架。

没有港产片的折凳和西瓜刀。

东北有的,抄起来就用……搪瓷脸盆啊、衣柜啊……

为一个姑娘改变,是多少人的青春呢?

为她打架也许不算什么,为她收拾整齐,为她修改自己的谈吐措辞……

从前海柱口头禅是,瘪犊子。

现在变成了,早上好。

爱情让刘海柱想改变。

他可以为周萌流血,可以为周萌变乖,甚至还打算为周萌离开一直生活的地方。

这个地方,他本来是可以呆一辈子的。

当他俩捅破了那层暧昧的窗户纸,姑娘先问:

我要不要回上海。

刘海柱答:

得回吧。

是她得?

得。

是他得?

好像也得。

这两句对白真是胜过千言万语。

不是两个人的千言万语,而是那个时代,好多中国青年的千言万语。

细琢磨,唏嘘得不得了。

看到这,Sir仿佛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之时,多少人离开家乡,南下,北上的心中答案。

当然不仅因为爱情。

还因为如海柱般淳朴的生命,渴望着蜕变。

如海柱般在东北重工业转型期的无数青年,他们渴望用那一句“得吧”,来回答自己迷茫的内心。

但海柱没走。

为什么?

侠客行

今年五一,本有一部电影准备上映。

导演和编剧,又是孔二狗。

主演这次不再是素人,都是角:

夏雨、张静初、胡军、吴樾、张歆艺……

电影也抹去“黑道”二字,只剩下“20年”。

英文名更温柔:

Love song to the day forgone。

昔日恋歌。

预告片里还有这样一句:

一个回不去的年代。

曾经有很多个海柱这样的青年。

当年他们有的走了,这个“回不去”就是说给他们听的;

但也有没走的,如海柱。

他为什么没走,为什么戴上了侠客的斗笠?

因为本地,也有他实在放不下的原因。

《东北往事:我叫刘海柱》里,有这样的一个设定。

刘海柱被流氓一铲子开了瓢,记忆力受损,而且会越来越健忘。

健忘。

到底是想忘掉什么呢?

是周萌还是江湖?

还是离不开东北去上海的自己,那一份心里的纠结?

当刘海柱把欺负他的流氓头子打趴在地,流氓说:

你不说不打人了么

你个骗子,咱俩就是一路货色

好人,坏人,凭什么一路货色?

他们的相同处,无非是都留在了当地,那么当地对他们而言,到底有着什么羁绊?

海柱有老爸要养。

在当地,海柱还有一起长大的穷朋友,穷工友,有他舍弃不了的一份责任。

更重要的是,社会上许多事,他真看不惯。

他走了,谁来管?

再往下说要剧透……

不如我们说另一个好故事吧。

前面提到东北作家双雪涛,Sir很喜欢他的小说。

尤其记得《平原上的摩西》那本里,有一个故事叫《大师》。

和海柱相似,又是两位留在东北的人。

一位父亲,一位儿子。

父亲传给儿子的,不是钱不是地位,只是一项过时的技能:

下棋。

传奇的点在于,儿子小时候见过一位奇人,一个瘸腿的劳改犯。

劳改犯那棋下得那个凶啊,人也跋扈。

因缘巧合下,父亲和劳改犯下了一局,下和了。

但犯人知道,父亲其实放了水,于是自己也存了心。

所以这一场棋局,十年后再次启动了。

沧海桑田,这一次犯人成了“和尚”,虽然气质沉稳了许多,但胜负心仍然不减。

棋要下,但和尚说,咱得赌点什么。

看得出,和尚这些年孑然一身,无子无女。

所以和尚说,我要是赢,让你儿子叫我一声“爸”吧,而且以后见面都得叫。

这话乍听起来有点刺耳,有点侮辱。

但父亲是什么人,他自然听得出其中的遗憾和羡慕。

于是父亲应承了,接下来这场棋,比十年前还要凶险精彩。

倏忽,到了残局。

两人棋逢对手,下到只剩老将和单兵。

儿子眼尖,看出父亲能赢,可父亲居然默不出声,走错了一步。

输了。

父亲把儿子推到和尚面前,来,叫爸。

“爸。”

这一声“爸”喊下去,和尚泪流满面,脏脸上出现了几条黑道子,他终于有了一份大彻大悟,对父亲说:

我明白了,棋里棋外,你的东西都比我多。

这个“多”,什么意思?

Sir想,这里面有修行,有领悟,也有伦理感情……估计是离开家乡的人,才会永远惦念的东西吧。

其实离开的人,留下的人,各有各的精彩。

但只有海柱这样的,《大师》这样的。

才能活出一份“独属于东北的精彩”。

这份精彩,如今真不多见了。

海柱的故事留给你。

Sir还是那句提醒,别光留恋大场面,也别介意年代的尘封感。

突破了这些,耐心一点,《我叫刘海柱》就会还你一个好故事。

让你想起自己?也许。

让你看懂父亲,看懂上一代人?也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上一篇:

宁静:我就是冲C位来的,我不想遮遮掩掩

下一篇:

太痛快!肖战意外客串宋茜新剧,获剧方力挺打脸程青松
标签:的人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