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主旋律电影?
这个国庆,我第一部二刷的电影是《我和我的家乡》(以下简称《家乡》),而且两次观影感受,极不相同。
第一次看家乡是首映时,全场爆笑。
但那时只身在外,除了很戳笑点之外,并没有觉得它哪特别。
第二次是国庆期间回家,带着父母一起看的。意料之中的是,片中的喜剧元素让他们观影时不停笑。
意料之外的是,从电影院出来后,他们忽然开始非常严肃地感慨万千。
感慨他们这辈子看过的经过的城乡发展,生于故乡又离开故乡的矛盾感情;
感慨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有亲情背后金钱关系照映出的人性;
感慨早就流逝的青春,和国家蓬勃发展的这些年……
我从没想过一个合家欢的喜剧能让他们生出这么多感慨。这改变了我对《家乡》纯商业喜剧的看法。
然后我觉得,《家乡》带给国人的情绪体验,大笑也好,沉浸也罢,是主旋律电影的一种新思路。
它不再直白歌颂,也不再严肃。
但却是我们需要的。
01.
以往我们在看主旋律电影时,常常能看到各种历史大事件,能感受到关键历史节点的紧张气息,英雄的运筹帷幄,却很少能感受到小人物的气息。
《家乡》不是。
作为《祖国》的姊妹篇,它沿用了单元片的模式,5个单元,5个故事,5种家乡。
不过这次,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小人物,他们身上的瑕疵也很明显,这就拉近了电影和观众的距离。
在所有人物中,我个人认为塑造的最好的,是《北京好人》中的张北京(葛优 饰)和他表舅(张占义 饰)。
故事很简单,张北京的河北表舅长了甲状腺瘤,要借钱做手术,张北京一开始舍不得钱,但又不能不帮表舅,然后就出了个馊主意,让表舅冒用自己的医保卡,从而引发了一连串的乌龙。
《北京好人》贵在真实。
先看张北京。
作为京城里的小老百姓,他的愿望是朴素的,钱攒够了,买辆新车,当个专车司机,职业生涯就顺风顺水了。
给生活定小目标,这种举动人人都会有。即将实现时,那种喜上眉梢,都能理解。
所以电影一开始,张北京哼着小曲翻着存折吃着外卖,你会觉得这种喜悦很好代入。
而当河北表舅敲开张北京的门,面露难色地说出借钱的请求时,也会和张北京一样,咯噔一下。
毕竟表舅不算太亲的亲戚,但再不亲,也有血缘牵扯着。
帮嘛,用自己买车的钱给他交手术费,没那个义务。
不帮嘛,好像情理上又说不过去。要真的坐视不管,表舅病着而自己去买车了,心上也是个疙瘩。
所以表舅一来,张北京的外卖不香了。
当表舅的目光转到桌上的存折以及电脑网页上张北京正在浏览的车时,张北京赶忙合上了电脑,仿佛这样就能掩饰自己的纠结。
但这玩意儿能掩饰得了不?
不能啊。表舅发现了。
他虽然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来城里靠送外卖维持生计,应变能力没张北京好,不如张北京会说话,但不代表心眼不灵光。
外甥对那辆车的向往,他一进门,就看出来了。
表舅是没钱,是急着用钱,但让他用外甥买车的钱治病,他也没法心安理得。
所以当张北京想出馊主意瞎胡闹时,与其说表舅是病急乱投医了,不如说他是在用一种肉眼可见无法实现的方式,让自己接受没钱治病的现实。
开局一场戏,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在借钱这件事上各自的纠结,把中国人亲戚之间那种微妙的尴尬,诠释得淋漓尽致。
后来俩人琢磨出来看病的事情败露,张北京去保释表舅,在派出所外,他摸着新车方向盘,熟练地倒库。
不知道的人以为他买到了自己想要的车。直到画外一个姑娘的声音响起,“大爷您车技真好”。才发现那车,终究还是别人的车。
观众看到张北京从车上下来,目光胶在车身上,像看情人一般含情脉脉,又依依不舍,怅然若失,都能发现他是真的很爱这辆车。
更何况表舅呢?
所以当他经历过医保乌龙,走出派出所,看到张北京一脸痴迷地看着车,就下定决心,认清形势,不耽搁别人,接受命运。
可表舅没想到,自己彻底对借钱治病死心时,张北京反而因为这场乌龙,最大限度看到了表舅对健康的渴望。
然后,张北京一个大无畏,决定真正做个好人。
这个故事中,张北京从不想借钱到主动借钱,表舅从寻求帮助到抗拒帮助,短短几十分钟,把两人前后心态的反差,交代得明明白白。
剧情高潮的医保乌龙用来调动观众情绪,尽情感受喜剧带给人的快乐。
但结尾处回归现实,《北京好人》不动声色的用喜剧的方式,展现了很多人性的不完美,诸如虚荣,得瑟,胆怯,木讷。
这些缺点生活中处处可见。
同样平常的,是面对“借钱”这件事时,所有人共通的矛盾心情。
没人真能毫不犹豫地为他人慷慨解囊,这是人之常情。
但因为生活向来复杂,看到他人的难处,外加血缘羁绊的牵扯,那份正等开启的慷慨,就有迹可循,也合情合理。
所以说,张北京的做法,不是一个高尚的扁平的英雄作为,换了任何一个人,面对这样的亲戚,都有可能做这样的决定。
这种共通的高尚,是《北京好人》令人信服的原因。
而共情,该是主旋律的前提。
02.
能让中国人产生广泛共情的,除了亲戚之间的拉扯,还有对社会痛点的反思。
这个主题做的最好的,我认为是徐峥的《最后一课》。这也是《家乡》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最后一课》讲的是移民瑞士的老范(范伟 饰),年老以后,得了阿尔兹海默症,什么都忘了,唯独记得年轻时自己在浙江农村支教时,上过的最后一堂课。
哪个学生算术总学不好,哪个学生调皮捣蛋,哪个学生画了梦想中的学校却没颜料上色,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看电影时,我无数次佩服老范当年坚持留下支教的那份勇敢。
因为我在2011年时,也曾经在云南景洪市普文镇的小学支教过一段时间。
相比老范当年支教时徒步走进村庄的艰苦,我在昆明落地,然后坐大巴到镇上,再坐拖拉机进学校,已经算是好条件了。
但当时整个村子的艰苦环境,我至今依旧历历在目。
学校条件不好,不少学生上学要先过这样一道桥,非常危险。也有的学生想上学要先翻过一座山,走路得2小时,特别辛苦。
我开始去时,以为这么偏远的学校,里面肯定没有电脑。
但恰恰相反,他们有政府提供的多媒体设备,很新,很好,很可惜,这里的老师都不会操作。
他们中的很多人连高中都没上过,教小学生语文数学还可以,电脑,没人会用。
那时我教的科目是“现代科技”,每天都有很多人来上课。后来家访时,一个孩子的父亲问我,支教能给村子里带来什么?
我说我们能教孩子们使用电脑和网络,这在未来很重要。
没想到这位父亲悲观的说,“你们走以后呢?村里的老师能教孩子吗?”
那一刻我觉得悲凉又难过,因为理智上也知道,我们不会一直留在这里。
那次支教后,我第一次极清晰地认识到,偏远乡村,比起缺科技,更稀缺的,是人。是人才。
因此,老范能在上世纪浙江乡村的艰苦的环境中选择留下来,成为村中唯一留下的支教老师,在茅草房里给孩子们上课,这对整个村子的未来而言,意义非凡。
《最后一课》是《家乡》中情感最饱满最催泪的一个片段,但它打动我更多的,除了老师对学生的那份真挚情谊,还有温情里包裹的社会关怀。
这份关怀就像我前文所说的,是对落后山村之所以落后的反思,是对教育落后的反思,村子里留不住人才的反思。
这种社会责任感,在献礼片和喜剧的双重加成下,显得格外珍贵。
广泛的社会关怀,是主旋律进一步得人心的关键。
03.
除了这两个故事外,《家乡》里还有其他三个故事,在现代化和高科技中,直探家乡的发展变化,调动笑和泪后,又直击全民关于家乡的那份惦念。
《天上掉下个UFO》把主播和乡村发展结合,用“唐探”原班人马,调查出现在贵州阿福村上空的UFO。
熟悉的陈思诚式故事,笑点和疑点并存,最终破案时,发现所谓“UFO”里藏着的是人们对家乡发展的迫切希望,会一秒动容。
《回乡之路》是直播带货和扶贫治沙的结合。
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让大师姐(闫妮 饰)先把首富乔树林(邓超 饰)的骗子形象揭穿,再用回乡校庆的故事反转。
讥讽中带着搞笑,搞笑中带着心酸,心酸中带着人情冷暖,最终化成对家乡浓厚又难言的情感。
《神笔马亮》是留学和扶贫之间的抉择。用熟悉的开心麻花式乌龙,达成了家乡发展、个人理想与爱情的统一。
这些故事中的元素,都与当今生活紧密关联,让观众看了很有代入感。
代入感让《家乡》相比以往的主旋律电影,显得分外接地气。
全片没什么大人物,也没提什么大任务,就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变了,人变了,故乡也变了。
片中也没什么严肃气息,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喜剧人的一场“团建”。
你能在片中看到熟悉的中国喜剧桥段。
比如《天上掉下个UFO》中的比牛车还慢的变速拖拉机。
比如《北京好人》中张北京在啤酒摊大唱《林海雪原》憋到脸红脖子粗。
比如《回乡之路》中被空姐赶回经济舱后,死要面子大言不惭的那句:我花钱降了个舱。
再比如《神笔马亮》中“俄罗斯”田野里的中国5G信号塔……
在这些密集的笑点里,观众不自由自主笑了。
喜剧成了一半。
笑完之后,能对着不同的故事内容,发现不同地区发展之中出现过的症候,看到各个时期人们对于家乡所做的事情,勾连起诸多关于个人和祖国发展的回忆,不由自主泪目。
喜剧就成了。
然后,五个故事打破地域联通全国,成为全民皆可享用的影片。
主旋律也成了。
那么对于今时今日的我们而言,什么样的主旋律电影才是被需要的?
我的答案是:
在国庆这种时候,能让全家人一起坐在电影院大笑一场,然后各自思考,《我和我的家乡》,挺好。
上映四天,票房破9亿。
豆瓣评分7.4,猫眼评分9.2,淘票票评分9.3。
票房口碑也确实印证了《家乡》式主旋律的成功。
所以,如果你还没看过《家乡》,那我建议你去看一看。
它会刷新你对主旋律电影的刻板印象。
在153分钟的时间里,看遍中国电影百亿阵容,入股不亏。
-END-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