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徒弟,曾是乌龙院里的老方丈,80岁获金马奖却坚持不领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罗大佑的这首《童年》,就像是一首小诗,唤起每个人记忆里简单快乐的童年。而那段流金岁月,总能让人百转千回,又无尽想念。
童年里除了歌声之外,还有影像的记忆。90年代,正值香港电影腾飞的时期,无数精彩纷呈的港片,成为陪伴一代人的青春岁月。
还记得《笑林小子之乌龙院》、《小飞侠》、《笑林老祖》这样的喜剧电影吗?影片中功夫高强的释小龙、萌趣十足的郝邵文还有逗比搞笑的吴孟达等演员,演出了别样欢乐的少年寺生活,带给许多观众无限的欢乐。
而电影中,还有一位温暖慈祥的老爷爷,就是乌龙院里的老方丈,他是3个人的师傅,掉了一颗大门牙的他,笑起来总是憨态可掬,常常用自己假牙刷胡子的样子,非常逗趣可爱。
主的儿子
这位欢乐的老方丈,原名叫作李名炀,曾被评为"香港10大演艺名人",75岁时因为一张照片而意外出道,一生出演20多部电影,每一部都是灵魂之作。他刻画的小人物,正如他的性情一般,乐观通达、真实有力,是一位令人敬佩的电影演员和人生大师。
说起李名炀老先生,他的一生可谓传奇,祖上是晚清重臣曾国藩麾下的一名军师,深得曾国藩的信任,也算是一位意得志满的官场中人。
在祖爷爷的庇护之下,一家人在落后的旧时代,得以委身周全,日子过得差强人意。清朝覆灭之后,李家就开始家道中落,后来逃难到湖南的一处穷乡僻壤,过起了农耕生活。
李名炀自小多灾多难,5岁时候,父亲病逝,不久母亲因为伤心过度,随父亲而去。小小年纪的李名炀,靠着乞讨为生,常常捡烂菜叶子充饥,睡牛棚遮风避雨,一身破衣衫,前后都漏风,风一撩起来,肋骨就像是一根根刀锥子,插在胸口上。
那个时期,西方很多的教会进入中国,李名炀乞讨到一基督教会处,因为屋外天寒地冻,便被好心的教士收留了几日,靠着吃救济粮撑了一段时间。
在教会的日子,聪明的李名炀,趁帮传教士们干活的间隙,苦学洋文,短短时间竟能与他们轻松交流。拜神的恩赐,李名炀被留在了教会,成为一名基督教徒,日常打扫教会、做礼拜、唱诗,还有学习知识。
在与世无争的教堂里,李名炀过着简单澄明的生活,他心无旁骛地学习,文化课成绩是所有小教徒中最好的,还获得了教会的一等奖学金。
后来,李名炀因为成绩优异,加之一口流利的英语,成功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是我国第一所教会大学,全面采用英语授课,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入读者多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
大学毕业后,李名炀被留校任教,成为一名体育老师,这一干就是19年。动荡年代里,圣约翰大学就像被耶稣下了禁咒,隐秘在世间,外面的炮火纷飞与它无关。
李名炀的教书生涯,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他愿意将自己毕生所学全部交给学生们,让他们越来越强大,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名炀的学生中不乏荣毅仁、鲁平这样的大人物。
而李名炀除了作为老师之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木刻师傅,师出鲁迅先生。当年,刚来上海时候,李名炀租住在鲁迅的故居旁边,后来,在鲁迅举办的木刻培训班里学习过一段时间,他的手工木雕,技艺高超、出神入化,是鲁迅比较得子的徒弟。
1952年,上海圣约翰大学解散后,李名炀继续以流浪者的身份,跟随最后一班南下香港的轮船,漂泊至香港,开始了他的奇遇人生。
被遗忘的一生
有人说,李名炀的一生,有着一种被遗忘的惨淡,他实在淡泊为人,又实在低调处事。
来到香港后,李名炀又像浮萍一样,无处可依,后来他租住在一间旧宅中,而房子的上一位租客便是著名的柳亚子先生,乱世之下,无论是圣人、名人还是布衣百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李名炀靠着自己强健的体魄,在码头扛包为生,赚些辛苦钱度日。后来,他开始手工制作一些木雕、木像,摆地摊售卖,凭着精巧的手艺活,生意还算可以。
偶然之下,李名炀做了些中国特色的小娃娃,没想到竟然卖的非常好。当时的香港,多是移居来的大陆人,或是海外华人,大多思乡心切,骨子里的中国心蓬勃跳动,对这些家乡的小玩意很是喜欢。
后来,李名炀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李氏公仔"占据了香港玩具市场的主流,一跃成为身家数万的富豪。彼时,李嘉诚的塑料作坊才刚刚起步,而李名炀已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随着市场的开放,国外的公仔玩具流入香港市场,李名炀的生意大受影响,并逐渐走向下坡路,活跃十几年的"李氏公仔"帝国,最终轰然倒塌。
经历失败的李名炀,并没有郁郁寡欢,一蹶不振,对于曾经的辉煌,他看得非常淡,"有得就有失,有盛必有衰",这本就是自然常理,何必拘泥成败。
在一次采访中,75岁的李名炀,轻松无恙地对记者谈起过往。胡子花白的他,一脸云淡风轻,不经意间露出的笑容,温暖和煦,这一幕被拍成了照片记录下来。
李老先生的照片被做成明信片,冠以"香港微笑"之名,在城市大大小小的角落里流传,温暖了一代香港人。当时,知名女星萧芳芳看到照片后,被这一张极富感染力的笑容,深深打动,指名要李名炀出演电影《八彩林亚珍》。
毫无表演经验的李名炀,就这样走上一条冒险而有趣的路,而更为传奇的是,他是以一个其貌不扬、老态龙钟的老头形象,开始了一段新的人生。
1992年,一部讲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电影《笼民》上映了,李名炀饰演一位99岁的杂货铺老店主,他没有热闹的百岁寿宴,只能孤独地守着"笼屋",寂静地哼唱老歌。
李名炀将一个高寿老人,晚年艰辛的生活,及内心孤独寂寞的人物形象,刻画地入木三分。
紧接着,就是在1993年的时候,李名炀出演了《诱僧》,这部剧中他饰演的是一个方丈,这部剧的女主是陈冲。剧中,他对陈冲狠狠甩的一巴掌,成为全剧经典,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而李名炀的巅峰之作,当属《笑林小子之乌龙院》和《小飞侠》两部喜剧电影,当时已经77岁高龄的李名炀,在电影中饰演乌龙院的老方丈,和林志颖、释小龙、郝劭文、吴孟达等一众演员合作。
那个是一个生气时会骂"王八羔子"的师父;在小文失恋的时候会穿上女装,唱"有一只雀仔跌落水"来哄徒弟开心的师父;还是一个在早上洗漱的时候把假牙借给达叔刮脸剃头,自己用牙刷刷小胡子的师父。
那个慈祥的老方丈,让人耳目一新,乐观开心的样子活像一个老顽童,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青春记忆。
空空如也
凭借《笼民》和《诱僧》两部电影,80岁的李名炀两度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然而,李名炀却没有去现场领奖,获得如此优秀的奖项,李名炀以"我不是专业演员"回绝了举办方,不愿意接受这个奖。
低调的李名炀,从来没有把演戏当成一份追名逐利的事业,而是当作喜欢的事情来做,演戏只是自己微不足道的一个爱好而已,与名利无关。
无论是开公司还是做演员,李名炀都积攒了不少的积蓄,而他却把所有的积蓄拿来做善事。作为主的儿子,他将自己完完整整地给了主,还将一份普世之爱留给了人间。
李名炀默默无闻地捐建多所福利院,用于收养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平日里,他最喜欢买些糖果和书籍送给孩子们,陪着他们一起看书,教他们学习英文。
他做慈善从不留名,若不是后来有心人的透露,人们都不会知道这样的一个老人,竟然默默无闻的做了如此多的好事。
对于这一切,李名炀只是简单一句"一些事情,我自己心里知道就行"。
李名炀的一生受尽苦难,也得到主的庇护,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李名炀一生没有娶妻生子,他把所有的大慈大悲,全部给了贫苦的人民。
1994年,李名炀拍摄了《笑林小子》,他在剧中有一段对白,"我想再多看你一眼而已,你要答应我,别让我在等15年再见一次面,可能师兄等不到十五年了"。
巧合的是,2008年,91岁高龄的李名炀老先生仙逝,真的不到15年。他将自己剩下的所有财产全部捐给了福利院。
曾经一代令人敬重的戏剧大师,一位高风亮节的教书先生,一位名震江湖的玩具大王,就这样与世长辞,静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惊动一只飞鸟,去和来时,一样空空如也。
李名炀老先生的一生必将被铭记,而被他曾经带去过欢笑的人,也将会永远怀念他。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