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片尾曲《苏州河》,背后的故事足够传奇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宇浩
字幕滚动,片尾曲一放,鼻子又酸了……这是很多人看完电影《八佰》后的感受。
这首由那英和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电影片尾曲《苏州河》,改编自著名爱尔兰民谣《伦敦德里小调》(Londonderry Air)。
有一说一,这个“伦敦德里”(Londonderry),跟英国伦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是北爱尔兰的一座小城市。
大家听到的《苏州河》这首歌的旋律,就是流传在伦敦德里的一首古老民谣《向库库列英告别》,最早是谁哼出来的已经无从考证,反正流传了几百年。
1600年的时候,作曲家罗利·戴尔·欧卡汉(Rory Dall OCahan)在偶尔的一次采风中,听牧童唱了这个曲调,赶紧去附近农户家借了纸和笔,直接记录了下来,并最终命名为《伦敦德里小调》。
关于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版本。据说一位爱尔兰盲人竖琴演奏家,有一天喝醉了,半梦半醒间听到仙女在演奏竖琴,酒醒之后他记住了这段旋律,开始在大街小巷演奏。
后来,罗利·戴尔·欧卡汉通过他朋友,用一枚金币从街头流浪艺人那里得到了这首旋律(啧啧,几百年前就这么有版权意识),最终整理成《伦敦德里小调》。
固定曲调有了之后,流传的速度就更快了,之后两三百年时间,一直不断有热心群众为它填词,有写爱情的,有写乡情的,也有写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反正歌词到底有多少个版本,也数不清了。
其中最有名的,当数《Danny Boy》(丹尼男孩)。1910年,英国作家、词人弗莱德·威瑟利(Fred Weatherly)写了一首名叫“丹尼男孩”的诗。后来1913年,这首诗被威瑟利女朋友的闺蜜用在了《伦敦德里小调》的曲调上,大家一听觉得“太完美了,简直是天作之合”。
仔细看《Danny Boy》的歌词,讲的是父亲对即将从军的儿子的不舍和慈爱(差不多就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意思),打的是亲情牌,又接地气,所以大受欢迎,至今都是北爱尔兰几乎人人都会唱的歌。
随便Po出几句歌词,再听着伤感迷人、绵长延宕的曲调,怎么感觉眼眶又红了——
“Oh Danny boy the pipes the pipes are calling
噢!丹尼少年,笛声正在召唤
From glen to glen and down the mountain side
从山谷间到山的另一边
The summer's gone and 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
夏沆已走远,花儿都已枯萎
Tis you tis you must go and I must bide
你得离去,而我得等待
But come ye back when summer's in the meadow
但你回来了,当夏沆回到草原上的时候
Or when the valley's hushed and white with snow
或是当山谷沉静下来,因雪而白了头的时候
Tis I'll be here in sunshine or in shadow
我一定会去那儿,不论是阳光普照或阴影覆盖”
细心的观众应该会发现,“伦敦德里小调”的旋律,其实在《八佰》中已经由士兵吹口琴的方式出现过。
这个细节,当时来自拍摄时军事顾问的建议,因为88师是德械师,他们平时训练演唱的军歌大量改编自欧洲民谣。
电影《八佰》中,公共租界与四行仓库被苏州河划分为生死两侧,而《Danny Boy》歌词描绘的也是即将生死遥望的父子二人,同是改编自伦敦德里小调、也同是乱世中呼唤和平的声音。
因为疫情,片尾曲《苏州河》的录音,那英和安德烈·波切利是隔空完成的。
为了能找到录制这首歌的感觉,安德烈·波切利特地选了意大利一艘船上的录音棚,“在海上的感觉能让我更放松”。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敬业的安德烈·波切利一遍一遍听小样,两天时间,就熟练背出了新填写的这首歌词。
而原本已经录完了的那英,在听了安德烈·波切利的音轨后,重新又打电话给录音师,回去配合波切利的感觉又重新录了一遍。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