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你或许不了解女排,但一定可以了解“女排精神”
没来得及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那就别错过秋天的第一场电影——有网友说。
是的,电影《夺冠》和秋天的奶茶一样,也刷屏了。
这是迟来的刷屏,也是意料之中的刷屏——
经历过争议、更名、撤档等各种风波,《夺冠》一路走来,摇摇晃晃,却始终让人惦记。这其中有巩俐、黄渤、陈可辛的明星效应,更有中国女排和“女排精神”的巨大感召力。
为中国女排拍一部电影,这太有诱惑力,也太有挑战性了。
在中国体育各路劲旅中,女排是最特别的存在。在不同的时代,“女排精神”以不同的方式,激励和鼓舞着全国人民。用今天的话说,女排是最早出圈的球队,且一直出圈,这一点,甚至连世界大赛成绩最好的国乒也难以望其项背。
国乒当然无需为此感到委屈,要知道,三大球项目的世界影响力远非乒乓球所能比拟。何况,中国女排还有“女排精神”加持——某种程度上,女排总是和“女排精神”连在一起,这是一种由时间慢慢积淀下来的、沉淀在国民心中的情结,挥之不去,难以割舍。
也正因如此,为中国女排这样一支神奇的队伍拍一部电影,可以想见有多么困难。电影尚未公映,各种争议纷至沓来,如今电影公映后,争议依然不断。即使4天票房破2亿,还是有人嫌它不够猛。
这一切,龚先生认为,无不都是拜中国女排所赐。在国人眼里,中国女排太神圣了,她们不容戏说,不能掺杂一点“沙子”。
但龚先生想提请大家注意的是,《夺冠》只是一部体育题材电影,不是纪录片,也不是某个人的传记片。它叙述的是中国女排的故事,却无需面面俱到,因为它不是官方文件,它是电影。
是电影,就得考虑观众的共情,就得考虑是否好卖。明白这些,对先前的那些争议,比如黄渤是否像陈忠和,就大可一笑而过。黄渤当然没有陈忠和帅气,但让陈忠和本人演,一定没有黄渤效果好。
电影是妥协的艺术。《夺冠》既要追求体育上的真实,又要尊重电影上的专业,既要考虑到高大上正能量的东西,又要兼顾人物人性化的温暖的甚至是喜剧的部分,这是导演陈可辛的用心所在。巩俐、黄渤、吴刚等老戏骨和白浪、朱婷、惠若琪等非职业演员,都是《夺冠》演员群体的一部分,都同样重要。这也是支撑该片获得成功的基础。
毋庸讳言,作为一个重要的电影类型,体育电影在中国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更没什么爆款。《沙鸥》《女篮五号》等还是上个世纪的事。这与中国体育大国的身份,实不相称。《夺冠》的拍成,或许能改写中国体育电影的历史。从目前的势头看,它已经显示了这样的潜力。仅此一点,我们就应该感谢《夺冠》的问世。
《夺冠》的另一突破还在于,它能让非体育爱好者、不关注女排赛事的观众,也能通过电影完整地了解这一段40年的历史,并能与人物共情,因剧情共鸣。有观众说,电影太好哭了。还有观众看完电影后,特意去回看了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的视频——这,就是体育电影的魅力。
对于“女排精神”的诠释,《夺冠》同样让人眼前一亮。
电影选取的三场重点比赛是1981年世界杯决赛、2008年奥运会“和平大战”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决赛。换一个体育专业人士选,一定会选2004年雅典奥运会决赛,那场比赛的跌宕起伏并不亚于里约奥运会决赛,但《夺冠》却没有这么做,不只是因为“和平大战”更有“戏”,更能串联起全片,有利于最后高潮的形成,而且还因为藉此可向世人昭示,“女排精神”不是不能输,而是永不放弃。
有关“女排精神”,电影有多处细节,让人感动,引人思索。
比如,郎平说,“外国记者曾问我,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害怕输掉比赛。我回答她,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唯一的价值了”。
郎平问朱婷,你为谁打球?朱婷说:“为父母。”郎平说:“错了,你要为自己。”
到电影结尾,中年的郎平对朱婷说:“不要成为我,你要成为你自己。”
这些台词直击人心,显示了“女排精神”的时代特征,也是对现代语境下中国体育电影美学的全新构建。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夺冠》并不完美,在国庆档电影中,也未必能够“夺冠”,但无论如何,拥有这样一部优秀的体育电影,是中国电影迷和体育迷的幸运。
本期编辑:安彦璟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