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时间,知道答案 美体图片大全大图
华语乐坛分为内地、香港及台湾三地。
若论流行乐轨迹,港台乐坛均于七十年代奠基、八十年代繁荣,而内地略晚。
因语种原因,内地更能接受的是台湾乐坛风格。
但自八十年代末谭咏麟一曲《水中花》横扫之后,及至九十年代的四大天王时代,香港乐坛就步入到一个空前的巅峰高度,转而对内地和台湾乐坛形成了完全压制,四人无论聚散,都是万人空巷。
有大名声,就得承受大非议。
自古如是。
他们也不例外。
作为新老接壤的一代流行歌手,他们并不像前辈谭张,和后辈台湾乐坛的周杰伦、林俊杰以及王力宏类型,可以自创自唱。而是以歌曲演绎为核心技能,通过唱功的磨砺,对词曲的深入理解和情感投入,再加之个人的独特风格去创作作品。
所以在今天。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人不屑一顾地说,你能作词吗?能作词你会作曲吗?能作曲你能演奏多种乐器吗?连这些都不会,还称天王?甚至这里面也还会有他们同时代创作歌手的粉丝汇入。
#
每个时代。
都有它的不同。
#
香港乐坛步入九零年代,当红歌手涉猎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前辈。
从个人精力分配上来说,已经不足以支撑完全投入到音乐的全链条制作环节,这就如商业的精细化分工,求精不求全。而对这四个人来说,唱功磨练、歌曲理解与录制、高强度宣传、商业广告、电影拍摄、演唱会,从强度与频率来说,都是前所未有。
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四人都有尝试过词曲创作,其中刘德华比较突出一点,所以他会有“铁人”称号。
所以四大天王的横压乐坛,是真的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仅仅偶像包装和炒作论可以停止了。
以上题外。
#
本文主要针对记录乐坛轨迹与盛况的香港乐坛颁奖礼展开。
香港电台主办的十大中文金曲历史最久,公信力也很强,但随着TVB的强势发展,十大劲歌金曲颁奖礼后来居上,一跃而为香港乐坛顶级盛事。
故而,话题就落到劲歌金曲、金奖及最受欢迎之上。
一直以来。
很多人都在各抒己见,根据奖项定义和个人喜好判断着这些奖项的含金量,进而安放于歌手身上。
探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会让很多东西变得清晰。
但如果不秉持客观立场,所有探讨都会失去应有的意义。
这个概念很好理解。
上一年度,综合歌曲播放率、歌迷喜爱程度以及歌曲质量而优选出的综合最强的十首歌曲。
也是年度当红歌手的入场券。
这一点从颁奖历史名单就可以得出结论。
八三年第一届关正杰和梅艳芳就占去四个名额,而之后连续四年谭咏麟以几乎每个年度三首歌(八六年两首)入围统治乐坛,张国荣、张学友前后脚崛起,而张国荣逐渐追近谭咏麟,女星中梅艳芳最强,谭咏麟八八年即退出颁奖,八九年之后张国荣也宣布退出。
两大巨星退出,1990年可谓真空,乐坛开始百花齐放。
但这个势头旋即被刘德华和黎明的强势崛起打破,一九九一年,刘德华以三首入围强势登顶,张学友和黎明各自两首入围,三人就占去七个名额,这种压力已经让其他歌手不堪重负。
到了九二年,郭富城从台湾回归香港乐坛,格局已成,其余男歌手尽数出局。
而后从九四年开始,或许是各大唱片公司博弈,亦或者业内人士也看到,这种完全垄断局面不利于乐坛发展,才演变成为颁奖礼始终限制四人每人一首入围,其他六个名额让渡分配的局面。
有人说,粤语歌坛女星实力其实强过男星,只是知名度上逊色。
其实从唱歌来说,女声本身就优越于男声,这是先天的优势。
而香港乐坛如果说有这个情况,确实是因为四大天王的压制,但四个男星已经占据了全部星光,剩下的空间再分给其他男星,就明显不再合适。
所以,那个十年。
四大之外的其他男星,可以认为是被牺牲掉的一代。
大好年华,付诸东流。
十大金曲基础之上的优中选优。
压轴大奖。
代表着单项歌曲的最高荣誉。
综合各种因素后颁发的全年最高奖项。
除了要求歌曲本身在全年的受欢迎程度外,还要求歌曲本身的质量,作曲作词以及歌手的唱功。
因此它更能见证出一个歌手的实力和演唱造诣。
#
根据这个定义,似乎可以得出结论,金曲金奖是劲歌金曲颁奖礼最高奖项。
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是一个集体奖项。
它针对的是这首歌曲背后的所有团队主创,只是荣誉由歌手代领。
当然,其中歌手占比会更大一些。
而这其中又牵扯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奖项的分配情况。
因为其份量足够重。
那么,你拿了之后,跟你同等级别的其他歌手如何安排?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劲歌金曲历史上,男歌手里除了谭咏麟在最开始的两届曾独揽两个大奖,即最受欢迎和金曲金奖双收,其余所有年份,无一例外不会由一个歌手独得。
进入四大天王时代,这个惯例仍然没有被打破。
#
而另外一个问题是,没有拿到金曲金奖,是否意味着该歌手实力不足?年度歌曲相对质素更弱?
谭张相对遥远,我们就拿四大同台的年代来看。
刘郭各列出四首歌曲,如果没听过可以尝试听听。
刘德华大热歌曲有《一起走过的日子》、《真我的风采》、《谢谢你的爱》、《你是我的女人》等。
而郭富城连续几年推出的高品质歌曲有《纯真传说》、《听风的歌》、《风里密码》以及《爱的呼唤》。
相对黎明和学友各拿四届金曲金奖,这八首歌里,没有一首能值得一个金曲金奖?
这显然不是。
当然,有人会说,四大中三人淡出,而刘德华继续拿奖到07年,仍然没有拿到金曲金奖,这是不是实力略弱?其实只是因为,他们的时代过去了,刘德华即便再喜欢这个奖,也有心无力了,后续作品质量,也无法与巅峰期相比。
而新人的崛起,是时代的力量。
不可逆转。
#
所以。
金曲金奖是顶级大奖。
但它对歌手价值而言,或略逊于最受欢迎。
年度男女歌手王者。
全场焦点。
香港乐坛的天王和天后。
#
寥寥几字,应该就可以明白它对歌手的意义。
纵观劲歌金曲历史,谭咏麟连续四届,张国荣连续两届,刘德华连续三届共六届,郭富城连续两届共三届,黎明两届,张学友一届,李克勤、古巨基、陈奕迅,都是四大淡出之后,有所斩获。
女歌手方面,梅艳芳连续五届,叶倩文连续四届,郑秀文连续两届共三届,杨千嬅连续两届。
蝉联次数最多和总数最多歌手,是后期的容祖儿。
但与金曲金奖一样,是不是最受欢迎拿得越多,实力越强?
其实仍然应该辩证看待。
香港乐坛步入四大时代,中后期开始释放出十大金曲名额,而最顶级的金曲金奖和最受欢迎始终四人轮流把持,甚至还包括后设的亚太最受欢迎与广告歌曲奖,也统统被四人包揽。
所以结合上文再看,刘德华在四大成型前已经在真空期拿过两届,九二年黎明刚站稳脚跟、郭富城才冲回来,学友历来星光略弱,他第三次蝉联。而竞争激烈期间他再度拿过两届,资历最浅的郭富城戮力追赶拿了三届,所以他们两个不拿金曲金奖,才是最好的安排。
学友不必计较星光高低,毕竟每年的销量大奖几乎都在手,而黎明确实奖项相对均衡。
#
还是那句话,四大天王,各擅胜场。
一个垄断的乐坛神话。
#
奖项代表的是过去。
每个人,在时间长河里,都有得,有失。
究竟怎样才最好?
其实时间早就给了答案。
何用纠结。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