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SA测试后又测“情商”!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9国测评中“第几名”
在“双减”政策落地的背景下,如何在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
重“智商”也重“情商”。作为PISA测试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全球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项目(SSES)的中国部分,华东师范大学历时3年开展的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项目试图解答。9月8日,项目对外发布成果,可谓“有喜也有忧”。
【有效参与率96%为全球最高】
“成绩好、智商高,可以上好的大学,但不一定获得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社会与情感能力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才具有决定性意义。”课题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介绍,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科学测评,使得基于证据的决策和实践改进更有依据,尤其在当前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评估与培养应作为政策与实践的重要关切。
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SSES)是OECD在长期开展PISA测试之后又一大规模国际测评项目,测评旨在了解青少年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些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教育政策和实践提升这些能力。
作为唯一的中国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在苏州十个区县的151所中小学校开展测评工作,调查了中小学10岁和15岁组的7550名学生,其中10岁组学生3800人,15岁组学生3750人,测评的有效参与率超过了96%,为全球最高。同时开展了家长、教师和校长问卷调查,共获得2.6万多个样本。 基于OECD国际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数据,项目获得了一系列中国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研究成果。
解放日报·小编记者了解到,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借鉴“大五”人格模型(Big Five Model),建构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测评框架,分为五大维度:任务能力(尽责性);情绪调节(情绪稳定性);协作能力(宜人性);开放能力(开放性);交往能力(外向性)。每个维度又确立了3项子能力——任务能力包括自控力、责任感和毅力;情绪调节能力包括抗压力、乐观和情绪控制力;协作能力包括共情、合作与信任;开放能力包括好奇心、创造性和包容度;交往能力包括活力、果敢和乐群。
【10岁相关能力平均高于15岁】
根据OECD全球报告,全球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对教育、健康与生活质量(幸福感、生活满意度、考试焦虑)均产生影响。比如从考试焦虑来看,从童年到青春期,学生考试焦虑会上升,尤其是女孩。这些结果在各个城市是一致的,乐观和抗压力与考试焦虑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
当然,社会与情感能力存在类型差异。就性别差异而言,男孩的情绪调节能力更强,更善于社交,更有活力,而女孩则更负责任,更有同理心,更愿意合作。值得一提的是,从童年到青春期,受测者生活满意度会下降。同样,10岁孩子,无论性别和社会经济背景如何,其社会与情感能力平均高于15岁的孩子。随着学生年龄增长,有些能力会下降,女生能力下降幅度要大于男生。
与全球9个国家的10个测评城市相比,中国(苏州)学生的表现亮眼。中国学生5个维度15种能力的分值在全球名列前茅,共情、合作全球排名第一,责任感、毅力、包容度等也非常突出。在多项社会与情感能力中,苏州学生的性别差异为全球最小。
提高抗压力能够减缓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苏州10岁组学生抗压力提高带来的考试焦虑减缓效果位列全球第一;苏州15岁组学生抗压力提高带来的考试焦虑减缓效果,则位列全球前三。参与运动类、艺术类课外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而苏州10岁组学生参与运动类、艺术类课外活动带来的创造性和好奇心的提升效果位列全球第一。
此外,苏州10岁组学生毅力、情绪控制、信任、乐群、活力5种能力能够有效减少校园欺凌行为,其效果位列全球第一;苏州15岁组学生信任感、合作、活力3种能力有效减轻校园欺凌行为,其效果也位列全球第一。
对于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OECD并不鼓励排名。袁振国表示,“我们参与这个项目也不是为了排名,而是希望通过国际比较扬长避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促进学生发展,促进中国教育走向世界。”
【学科成绩优异但学校归属感偏低】
项目团队认为,应当将提高社会与情感能力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一大突破口,作为人生成功和幸福的基础性工程,也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儿童少年时期的发展环境和形成的精神气质影响终身,因此积极的社会与情感能力要从小开始重视培养。在认知能力、学业成绩评价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和操作系统,而在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评估方面,无论是内容、程序、方法还是工具、手段都十分薄弱,需要系统研究,重点加强。
袁振国等人建议,把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列入中小学课程内容,才能保证这一内容的经常化、制度化。现在世界很多国家进行了社会与情感能力纳入课程系统的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我们可以探索从学校课程到地方课程再到国家课程的逐步发展路径,开展改革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扩大推广范围。”
在“补短板”方面,学校办得好不好、学生有没有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测评标准。SSES研究表明,学校归属感与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有很大的正相关。国际学生学业水平测试(PISA)数据也表明,中国学生学科成绩优异,但学校归属感得分明显偏低。
同时,研究还表明,师生关系与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正相关程度很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和教师对师生关系的感受和评价经常不一致,“我是为你好”的教师愿望有时是导致学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因此,需要准确了解不同主体对师生关系的感受和看法,自觉地科学地改善师生关系。
为此,团队建议把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引入教师群体。教师自身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直接影响学生,比如积极开朗的教师其班风往往就活泼,消极忧郁的老师其班风往往就消沉。目前教师专业化标准和研究中,社会与情感能力和培养能力几乎是空缺的。“我们要把社会与情感能力及其培养能力纳入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基本标准和重要内容,积极加以研究和实践。”
相关推荐
最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