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须谨慎 走心才入心
继自称“亮剑3”的抗战神剧《雷霆战将》停播下架后,近日热播的两部翻拍剧——新版《鹿鼎记》、根据《半生缘》改编的《情深缘起》都受到网友诟病。演员表演浮夸、形象气质与角色不符,是主要槽点。
演员固然是一部作品的直接呈现者,但笔者认为,将作品评分低归罪于演员,甚至说一个演员毁了一部剧有失公允。近年来翻拍剧“翻车”的例子不胜枚举,其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根据小说改编的武侠、言情等题材电视剧,历来是翻拍的热门之选。对创作者及投资者而言,一方面,由于珠玉在前,借着此前作品积累的观众口碑,降低了创作难度和投资风险;另一方面,这些题材离当下生活较远,观众对故事、情节不会较真,创作发挥的空间较大。
这些本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翻拍不应成为创作的捷径。当主创人员翻出老作品进行改编时,首先,要思考几个问题:为什么要翻拍?当下翻拍的价值在哪里?从哪些方面比前作有所突破?如果仅是背靠前人栽下的大树,急功近利地搞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观众自然不会买账。其次,要以归零心态进行再创作,沉下心来打磨剧本、研究角色、遴选演员。从编、导、演,到服、道、化,再到需要统筹的各个环节,都要深刻把握文艺创作规律,根据当下时代特点、影视市场情况,重新做足基本功,严谨审慎对待每一个环节。正如浮躁之风能溢出屏幕,走心的创作也能让观众入心。再次,要力图有所创新,通过再创作赋予作品新内涵,解决前作因条件受限等造成的不尽如人意之处,而不应体现在靠浮夸标新立异,靠出位制造话题,靠流量明星吸引眼球。更为重要的是,武侠剧、言情剧同样要讲创作导向、重价值取向,不能借着题材远离当下时代生活而天马行空,违背当今时代精神和主流价值,要以精品标准考量各种影视题材创作,将精品创作要求贯穿生产全过程。
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翻拍虽在创作上不可避免地走了捷径,但观众会以更高的标准来评判,因此应完善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评分机制,发挥影视评论的功能,将劣币逐出市场,推动影视创作向高质量发展。
翻拍风盛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原创能力不足的问题。作为文艺工作者,不论是钻研历史题材,还是书写百姓生活,抑或纵情发挥想象,都要不断激活原创细胞,吃透文艺创作规律,将其与时代风尚融于笔下,减少题材重复创作、低水平翻拍,潜心创作更多的时代经典。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