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文强张君的强悍原型《除暴》却令人失望,真正原因另有隐情
引子
终于,《金刚川》公映一个月后,又有一部国产新片,破亿了。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意这个事儿,但看着影厅里的人渐渐多起来,还是挺让我开心的。
咱们就来聊聊这新片吧,虽然看完之后我跟小壹说,这大概只是又一部阅后即忘的国产流水线。
《除暴》
先打个分,这部《除暴》,我给6分。
首先要承认,90分钟看下来,整体观感是投入的,这也是它能及格的最主要原因。故事简单直接,单拎几个标签出来,也的确不乏噱头:
90年代,内地悍匪,杀人越货,警匪硬刚。
以及,双雄男主,王千源+吴彦祖。因为我没打算多聊演员,就在一开始说个结论算了:
吴彦祖是个好演员,王千源是个好警察。
阿祖大叔未来依旧可期,王千源,抱歉队长,真的有点看疲了。
而就在看完《除暴》的晚上,我又翻出了两部《省港旗兵》。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老片,但重温之后,我大概也想明白,为什么《除暴》只值6分了。
1.
警与匪
应该说,对《除暴》的好感,大部分来自这两点:
一是十足凌乱、却也十足凌厉的叙事节奏。
开场,二话不说就是一场抢劫,倒序结构,引出一警一匪双雄对立,同时也给电影反复强调的“咬死不放”,起范儿、定调。
之后,整个故事都被高速推着向前走,一路直奔最后的澡堂大战。多数时候,电影不给观众留下思考感受的空间。我身边一个哥们儿,观影中小声嘟囔过一句:这帮匪不是抢了好几百万么,这才多久,就没钱了?
但很快,电影迅速切入到下一场抢劫,这些细小的逻辑问题,也立刻就被抛却脑后。
这并非是绝对的优点,但得承认,快节奏的确提升了观感,也多少掩盖了一些问题。包括后半段越发混乱的叙事,都在快节奏下没有那么露怯。
第二点,也是《除暴》最大的那个亮点:
够狠、够直接。
几场抢劫,随手杀路人,手雷送小孩,闹市区跟警察直接冲锋枪对扫,包括结尾吴彦祖被执行死刑。
与其说是大尺度,不如说是,部分满足了我对内地背景下、悍匪刻画的想象边界。
可惜的是,这种感官刺激,最终也只停留在了生理层面。
只因为,这是一部没有多少回味空间的电影。首要问题,就出在电影最核心刻画的,警匪对立。
细想想,《除暴》的警和匪,看似是在复古气氛的90年代,其实不过都是真空环境下的工具人。
就像下面这两张剧照,复古舞台搭好,正邪双方摆pose站队形,导演一声action,两拨职业模特立刻进入角色开干。
哪哪儿都透着,不真实。
吴彦祖这群匪,为什么如此穷凶极恶?又为什么不收手、连续犯下重案?是个体的心理扭曲,还是社会转型造就的恶魔?
相比手下,吴彦祖尤其享受戏耍警察,这种超越常人的心理,背后又有什么原因?
电影一概略过不提。
镜像的另一端,是警察王千源。
这个人物一出场,就是自带神性的。坚毅、果敢、充满智慧,抵达案发现场,总能第一时间识破吴彦祖的手段,周身散发着耀眼的主角光环。
但后来发现,管你神探还是勇探,一样鼻子被牵,疲于奔命。
神性逐渐消失,于是只靠一句“咬死不放”,反复强调,给观众洗脑,给神性续命。
最终,两个人物,徒有架势,剖开细看:
不过带着不同面具的空壳两副。
2.
陆与港
人物的空洞,只是表面。
要看到的是,《除暴》背后,是电影人又一次“陆与港”结合的创作尝试:
用港片风格,讲一个大陆故事。
这个出发点没毛病,也是这几年陆港合拍片的主流趋势。具体到《除暴》,电影需要捋顺一个逻辑:
即,双雄大战的港片调调,如何与这个发生在内地的缉凶查案故事融为一体。
电影前半段,大量铺陈了王千源与吴彦祖的双雄感,前者的神勇坚毅,与后者的邪魅聪慧,妥妥要大战三百回合的节奏。甚至于,直白的镜头还在暗示观众(比如两次出现的录像厅《喋血双雄》镜头),这里面可能还有点双雄相惜之情。
于是,拧巴就来了。
片名就叫除暴,内地背景也决定了,这电影不可能往亦正亦邪、英雄相惜的路子走。
一边是查案缉凶的写实,一边是双雄大战的写意。这两个相克的风格调调,陆港合拍片能完美融合的,之前少有先例——比如,《红海行动》是纯写实,《无双》就是纯写意。
到《除暴》这,两个都想要,但能力又没跟上,最后出来的,就是一会玩双雄写意,一会跳到查案写实,最后想来场高潮大战了,就又跳回到双雄写意。
为什么有那么多观众会盯着澡堂大战、如胶带一般牢固的浴巾?就是因为风格的飘忽不定,让人不知道该以哪种标准来做代入(如果是纯写意,大家看个爽,相关吐槽就会少很多)。
而进一步看,拧巴的结果,就是全面扁平化。
写实。
90年代这个特定背景,最后就是作为背景存在。除了枪支泛滥、罪案频发这些标签,看不到任何实质的社会风貌、时代气质。
写意。
开始的双雄并立,在劫匪注定伏法这个大前提下,吴彦祖的光环注定是要被一点点剥夺的,越到后面越弱。
导演刘浩良想必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强行安排了一场澡堂大战,试图挽回气势。
在我看来,这其实算是不错的一个补救。写意中,融入硬派打斗,单拎出来,是个加分项。
但依然,瑕难掩瑜。
某一个段落的出彩,不足以改变整体的拧巴与扁平。
3.
往与今
重温了两部《省港旗兵》后,我一直在想:
现在,我们还能拍出这样兼具写实写意两种气质的电影吗?
给不熟悉的简单介绍下,《省港旗兵1、2》,是80年代以所谓大圈仔为主角的经典港片——大圈仔,指的是从大陆潜往香港从事犯罪活动的群体。
以现在的眼光看,这两部电影制作显然非常粗糙,但为什么,它就能做到写实写意一把抓呢?
都有真实事件做改编基础,对比《除暴》,两个关键差异:
第一,《省港旗兵》有最真实的历史面貌、与时代矛盾。
为什么会出现大圈仔,简单说,无非是源于当时陆港巨大的经济差距。带着一夜暴富的梦,多少大陆人去到香港淘金,少数不惜犯下累累罪行。
有这样戏剧冲突强烈的现实环境打底,即便是穷凶极恶之徒,我们也能在他们身上产生共情。而在《除暴》中,我们既看不到人物的个体心理,也看不到时代的社会面貌,面对一群头戴面罩、为了抢劫而抢劫的工具人,又何谈共情。
至于第二点,说起来,就要小心翼翼了。
《省港旗兵》系列,为了钱狠辣无情的,是大圈仔;但为了权同样狠辣无情的,还有整个香港警察体系。
人性之狠辣,社会之无情,是不分身份、无关地域的。最后归结到一点,也无非三个字,人吃人——这也是为何电影成为经典的核心原因。
我并不是说《除暴》也要这么拍,事实上,刘浩良隐约还是做了一些类似尝试:
比如王千源一上来被误认为是匪,比如他疲劳过度恍惚间梦到自己变成了匪,等等。如果再进一步想想,王千源这个人物原型(文强),后来的下场又是怎样的,你或许就会更加理解导演的这些安排。
但这种“警匪皆入魔”的表达,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必然是只可意会的点到即止。
所以,时代的缺失、人物的空洞,这背后固然有导演能力问题,可换个角度,我们又该全怪到创作者身上吗?
唉,再说下去,好像就危险了。
结语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电影。
36年前,《省港旗兵》,大圈仔入港抢劫前,集体高喊,“得就食牛扒,唔得就黄华”(黄华指以前的广州黄华监狱),那是那个时代的一角缩影;
3年后,《省港旗兵2》,被逼入绝路的卧底大圈仔怼回阿sir,“就算是上级的命令,亦未必一定要服从”,那是属于这个边缘群体的高光时刻。
36年后,《除暴》试图用港式大圈仔的风格,讲一个反大圈仔的故事。它足够努力,却依然没能成为这个“打黑除恶”时代的宠儿。
其实很想问一句,《除暴》到底怎么拍,才会真正大卖特卖呢?
我是想不出那个答案了。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