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绿皮书》——小清新封皮之下的话语权霸凌?
作者:子晋
由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特森、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绿皮书》自上映以来,收获了来自各界的颇多正面评价。这部公路喜剧片以真实事件为模板,为观众们展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种族主义盛行时期的美国社会百景,托尼和唐一白一黑两位不同种族、不同身份的老伙计反差萌十足,亦庄亦谐,给大家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赚足了眼泪。然而在美国种族矛盾越发严重,乃至波及文艺界的当下,《绿皮书》作为当年奥斯卡电影节的重磅级黑马,其“德”是否配“位”,无疑需要得到再次审视。
坐拥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男配角奖,一时风光无二,无论从题材、拍摄质量、演技还有政治正确---弘扬种族平等的价值观上来看,《绿皮书》都像是一部教科书级别的优秀影片,足以名流青史。不过在其乐融融,皆大欢喜的面纱背后,黑人们似乎并不买账。影片在上映时就遭到了一些非裔美国人的无情吐槽,甚至就在当晚宣布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结果时,《黑色党徒》的黑人导演斯派克?李愤怒地起身离场,在被拦下后回到了座位上,背对舞台听完了《绿皮书》主创的获奖感言。为何看似无比“正确”,完美无瑕的《绿皮书》遭到了黑人如此激烈的抵制?小心翼翼的撕开这本“绿皮书”的小清新封皮,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何谓“绿皮书”?上世纪60年代,由黑人邮递员编纂的这本“绿皮书”,是指导美国黑人深入保守南部腹地的旅行小册子,告诉他们哪里才能住宿、吃饭,否则就会遭到白人侮辱、驱逐和殴打。小册子的背后,是无数美国黑人的血与泪,这点在影片中其实不无体现。唐因为黑人身份,在巡演的历程中历尽刁难与坎坷,几次几乎丧命,可想而知当时美国黑人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简直如同原始森林,而电影里所展现的那个年代,抛去旅途上的一些不快,在暖色调滤镜下的公路之旅甚至还有点小美好,恶人都是少数,人间自有真情,多少让人有种避重就轻、粉饰太平之感。
而影片对黑人主角的角色定位,则是全片“冒犯”感的根源所在。回想一下我们的黑人主角,天才钢琴家唐,凭借才华在上流社会拥有一席之地,却从不接触同胞间真正的流行文化,当自己的种族遭到压迫时,他划清界限,还与家族决裂,为了证明黑人也能“高雅”,跑到穷乡僻壤表演“高雅音乐”……这样一个角色来作为一部反种族歧视影片的弱势种族代表,试问黑人们会对这个角色有多少认同感?不会有多少,因为那并不是种族冲突漩涡中真正的他们。
白人在片中的代表托尼在影片中全程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他粗鲁、缺乏教养、不拘小节,与受过良好教育的音乐家、学者唐形成鲜明对比。纵观全片,
恰恰是这么一个“不那么优秀的白人”,用自己的机智和开朗达观征服了一位“完美的黑人”……让人最为无语的是,影片最后,唐历经磨难,却依然在圣诞节沦落到孤身一人,最终还是托尼其乐融融的大家庭接纳了他,然后是标准的合家欢结局。从头至尾,唐从来都没有办法也没尝试过自己拯救自己,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最后全都是依靠白人主角托尼来解决,全片仿佛在竭力传达一个声音:黑人最终只有依靠白人才能够得到解放。这种施舍式的种族和解叙事,背后是主创牢不可破的刻板偏见与发自内心的傲慢。
再加上为了增加戏剧冲突强行为唐附加上同性恋的属性这种“艺术高于生活”的精明做法,影片的可信度又大打折扣。《绿皮书》在不知有意无意地剔除掉了一些“冲突性”的东西的基础上,怎么看怎么像是牢牢掌握话语权的白人主创们利用“政治正确”和好莱坞流水线上的惯用精巧手法,煲出的一个温情而又散发着清新气息的鸡汤,闻着香,但实际上没什么营养。(子晋)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