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娱乐 > 删《八佰》忍了,《一秒钟》不行

删《八佰》忍了,《一秒钟》不行

查看:669 / 更新:2022-02-10 16:49

引子

今天,好好聊聊《一秒钟》。

想想日子过得好快,距离去年的“技术原因”,已经一年半了。到昨天终于公映,也算是2020中国电影在《八佰》之后,又一个欣慰。

不过,这几个月一路看着《一秒钟》从定档到公映,最大的感受,还是遗憾

遗憾的是,明明电影有那么多卖点,宣传中却只能在“胶片情怀”这一只羊身上狂薅;遗憾的是,尽管在影迷圈子里已算大爆款,两大购票平台评分也还不错,但首日2000万出头、2亿封顶的票房表现,证明它远没有吸引到更多普通观众。

当然,最遗憾的还是,国产电影,再次遭遇了删改。

不需要了解什么内幕,但凡有一定阅片量的,大概都能看出来,《一秒钟》是被迫做出了一些删改的。

不过,为了客观,我昨天看完片,还是跟一个之前看过原版的朋友,聊了聊电影的删改。

先说我的态度吧:

相比传闻删掉13分钟的《八佰》,《一秒钟》的删减时长肯定没那么多。

但是,删《八佰》我能忍,《一秒钟》,真的不行。

(以下有剧透)

1.

删与补

删了什么?简单说,张译饰演的这个逃犯,人物背景和行为动机,被删掉了大半。

电影里提了,他是个逃出来的劳改犯,因为跟造反派打架,被定成了坏分子,出逃之前已经蹲了6年,妻子也早跟他离了婚。

电影删掉的,是除了妻子离婚,女儿也跟他断绝了父女关系,坚决跟他划清界限,女儿的原话是,“不想有我这个爸”。

以及,女儿在他出逃前半年,就已经死了。

按原版的设计,电影最后,逃犯与刘闺女被抓,绑在礼堂,保卫科几个人在一旁看《英雄儿女》。在这里两人有一段对话,逃犯告诉对方,女儿死了,是个意外——运面贷的卡车没停稳,女儿着急上去多扛几袋,就这么被撞死了。

这一段,逃犯像祥林嫂一般,反复念叨着女儿的死,和自己的悔恨,到这电影快要收尾,按照设想,这就是所谓的高潮时刻。

补了什么?

原版就收在逃犯被抓走,两张被丢弃的胶片慢慢被黄沙掩埋。补上的,也就是后来重拍的,那段“二年后”

两年后,劳改犯被释放,他故地重回,又见到了刘闺女…

应该说,如果仔细比照,原版和最后的成片还有其他不少修改,但除了上面提及的一删一补,多数修改,都是张艺谋和邹静之对叙事和主题的进一步调整。

这里面有很棒的修改,比如范电影的人设。

电影中短暂出现了他的儿子,就是那个搞烂胶片的马车夫。因为小时候喝了清洗液,脑子变得不太灵光。

这是原版所没有的设定,加上之后,范电影这个人物自然就丰满了许多,势力和温情之外,还多了几分艰辛。

也有画蛇添足的修改,比如一些动作逻辑。

《一秒钟》的故事其实特别简单,所以编剧围绕那卷胶片的波折,花了很大心思,于是难免设计感略重。

有一场,放映即将开场,逃犯盘好胶片后,自己不送,而是塞给刘闺女送,最后引出后来的一番波折,就显得十足刻意,能看出编剧强加戏剧性的痕迹。

当然,最后要提及的是,电影最后的人名,也和原版不同。原来张译的人物叫张九声,刘浩存的人物则叫小吉林。但这个设定,我自己觉得,应该是张艺谋的主动调整,具体原因下面可以谈谈。

2.

伤害就是伤害

看起来,《一秒钟》遭遇的删改,并没有那么严重,至少没有《八佰》传闻的十几分钟那么夸张。

但为什么《八佰》能忍,《一秒钟》不能。

原因就在于,这删改有没有严重影响一部电影的表达。

《八佰》刚上时,我写过文章聊了它的删改和表达(戳此回看),一个核心观点是:

《八佰》的拧巴,有删改的原因,比如阮经天的人物被完全拿掉,削弱了南岸人民觉醒的份量,但也有自身的问题,因为真实的历史事件,并不能和爱国觉醒划等号。所以,对《八佰》的删改,我没有太过纠结。

但在《一秒钟》这,真的不能忍。

首先,张艺谋在创作初期,决定要拍这样一个文革背景的故事时,我想他就已经想清楚了,一定不要去触碰红线,一切围绕“看电影”展开。

张艺谋写给张译的信
《一秒钟》整个宣传主打的,也都是“看电影”,但你会发现,三个主要人物,其实没有一个心思是在看电影上。故事真正的核心,就是“看女儿”

也就是说,“看电影”满足的,更多是张艺谋本人的胶片情怀,和老影迷的时代怀旧。想要打动大多数人,还是得靠“看女儿”。

那么,在这个核心情感之下,电影就一定要最大化地丰满张译这个人物的背景和动机,只有让大家对“无论如何就是死也要去看女儿”这个行为感同身受,电影才能真正做到打动人心。

而在删掉“女儿不认父亲”和“女儿已死”这两个背景后,电影的情感冲击力,瞬间消了大半。

这太遗憾了,也太让人沮丧了。

没有了“女儿已死”,逃犯对那卷胶片的执念,和刘闺女、范电影的矛盾,包括最后的声嘶力竭,都缺了最基本的说服力。

豆瓣上一个高赞评论就提到,首映后有观众问张艺谋,为什么逃犯不直接去找女儿呢?这个问题,也让现场的导演陷入尴尬。

而没有了“女儿不认父亲”,也就没有了女儿的死因——为什么死呢?就是因为父亲成了坏分子,孩子不仅要划清界限,还要拼命表现,这才有了意外被撞死——这使得逃犯身上的那种“女儿因我而死”的巨大的悔恨感,不复存在了。

最终,整个故事变得既没逻辑,又没深度。还剩下啥?可不就只剩下那点儿,胶片情怀了。

百般小心之下,张艺谋终究还是没能躲过。

他自己之前在采访中也说得很清楚:

“其实我们根本不是想写政治,但是因为故事要有一个时代,在那个时代下人的价值观,人的取向,人的所有东西它就锁在那个时代上了。”

张艺谋肯定也想过尽力补救,比如,多做减法,通过做减法让电影更像一个不输于某个具体时间点的寓言。这里面自然就包括,简化人物的名字,甚至没有名字。

但依然,伤害就是伤害,遗憾不可挽回。

当最后时代背景被完全模糊,人物完全被抽离出环境,我们面对的,就是一具被抽去了灵魂的空壳

3.

时代注脚

关于《一秒钟》和它的删改,大概能看到两类看法:

一类是,能看到就庆幸吧,要啥自行车;另一类是,明知限制这么多还拍,自寻烦恼。

当然,更多影迷对《一秒钟》,显然是宽容的。

即便遭遇如此致命的删改,很多人还是给电影打了高分,原因各异:

有人欣慰,又看到了那个质朴、诚恳的张艺谋;有人欣喜,扎着小辫子的刘浩存实在惊艳;有人欣幸,如今还能看到对那个时代的描摹;也有人感慨,哀叹集体主义下的那一张张渺小且饱经风霜的面孔。

虽然痛惜删改,但我个人,也还是要感谢张艺谋导演——哪怕他的初衷是圆自己的梦——去讲述这样一个如此中国的故事

电影中,逃犯、刘闺女、范电影,三个主要人物:

一个妻离子亡,一个父弃母死,一个儿子低智。

家庭如此不幸,但他们的表现是:

逃犯,不惜一切要看女儿最后一眼;刘闺女,偶尔还是会想念自己的混蛋父亲;范电影,对脑子坏掉的儿子则是充满愧疚。

这就是中国人吧。家庭再不堪,血脉,总是最重要的。

张艺谋写给编剧邹静之的信

越是如此,就越感慨:

如果电影就收尾在,女儿的照片被黄沙掩埋,该多好啊。

生前的所有纷扰,时代有再多龌龊,终究,一切都归于尘土

而这部《一秒钟》,又何尝不像是2020的一个小小注脚。它和年初的《夺冠》、年中的《八佰》一道,见证着这个收紧时代下,中国电影的辛酸与魔幻。

结语

最后,说点积极的吧。

对70岁的张艺谋,我是抱有更多期冀的。

现在看,他的导演生涯远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刻,甚至我会相信,他一定会在未来再次拍出那种留存影史的作品。

这大概也是当下的内地电影,仅存的几个颜面之一了。

标签: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