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绮成团发言疯狂刷屏,董卿: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
《乘风破浪的姐姐》终于完美谢幕,成团夜当晚,一直站在风口浪尖的张雨绮,凭借一段发言火爆全网。
其中,最令人欣赏的一句话是:
作为一个母亲,我要努力啊,因为我要告诉我的宝宝们,你妈我不仅芳华绝代,还能乘风破浪!
人们一直将率性洒脱的张雨绮视为独立女性的代表,却时常忽略了她母亲的身份。
她鲜少提及自己的孩子,却在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做出最好的表率。
在演艺道路上,她认真诠释每一个角色,不断挑战自己;在陌生的成团旅途上,努力训练,只为打破自己“不行”的标签。
正如网友所说:
这才是身为父母最好的样子,努力变得更优秀,成为引领孩子前行的光。
深以为然。
先做好自己,才能做好父母。
若是父母放弃自我,把所有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好像背负着千斤重担,举步维艰。
唯有父母看重自己的成长,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涂上最绚烂的底色。
失去自我的父母,孩子更易被爱绑架
很多父母最爱说的一句话是:
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啊。
父母用牺牲自己一切的爱,让孩子变得听话懂事,却也让孩子在爱的绑架中,逐渐窒息。
《隐秘的角落》中,朱朝阳的妈妈周春红,是很多人眼中伟大的母亲。
她工作十分辛苦,薪资微薄,却一直尽力满足着孩子的物质需求。
除此以外,她还对儿子有着极大的信任。
当老师向周春红反映朱朝阳在学校十分孤僻时,
作为母亲,她没有质疑儿子的选择,而是坚定地维护儿子:
“我儿子是来学校学习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当朱朝阳忐忑地询问母亲老师说了什么,周春红没有一丝责怪,而温柔地说:
“没什么。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别的什么都不用考虑。”
她将自己的一切寄希望于儿子的优秀,自己的快乐与幸福统统不重要。
周春红与单位的马主任互相喜欢,马主任想要公开恋爱,可她怕影响儿子干脆地拒绝了,
后来,这段感情也在她的决绝中画上了句号。
在她的人生中,儿子是第一顺位,当幸福与儿子在她眼中发生冲突,她宁愿牺牲自己。
而朱朝阳对母亲源源不断的爱与牺牲照单全收,但也因此变得更加听话、懂事,甚至愧疚。
在母亲浓烈又窒息的爱中,朱朝阳变得越来越压抑,心理也更加阴暗。
朱迪斯·西格尔曾说:
所有以爱之名,通过要求、威胁、施压、打击、沉默等手段,在亲子关系中争夺控制权,让对方就范的方式都是情绪勒索。
明明只是孩子,却要对母亲的情绪负责,这是以爱之名的情绪勒索,
更是让朱朝阳变得越来越阴暗的根本原因。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
中国子女缺乏自己的存在感,这是因为他们很多时候没有自己的人生。
因为他们的人生,一直牢牢掌控在父母的手中。
当父母失去自我,就会控制孩子的人生,孩子也会变成飞不高的纸风筝,
永远也无法成为展翅高飞的雄鹰。
做不好自己的父母,教不出优秀的孩子
董卿,似乎是优秀主持人的代名词。
自从2005年主持央视春晚被观众熟知后,她连续十三年主持春晚,
更连续八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央视十佳主持人”。
就在这一路绿灯的时刻,董卿却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赴美进修。
身边的朋友都觉得董卿疯了,放弃现在的成就、地位出国学习,回来之后没有位置了怎么办?
可是董卿没有动摇,重复的工作状态对她而言,是平静的湖面,也是一潭死水。
直到2015年,董卿再次回归,当时她已经多了另外一个身份——母亲。
成为母亲后,很多人觉得董卿不会再成为拼命三娘了,
但恰恰与之相反,她在工作时更加全力以赴,甚至开始挑战“制作人”的新身份。
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问她如何忍心放下年幼的孩子,打拼事业时,董卿微笑着说:
其实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也因此,她总觉得自己应该更努力,让孩子在未来懂事的时候,能从母亲身上学到更好的品质。
很多父母一味对孩子提出要求,却总是忘了自己也在止步不前,让孩子在成长的旅途中,渐渐迷失了方向。
邻居家的小军,从小学开始,父母除了工作,每天都沉迷于打牌,
鲜少照顾孩子的生活,却每天都会再三叮嘱小军“好好学习”。
父母的督促并没有作用,小军变得更加叛逆,学会了抽烟、打架,父母不甘心,却也束手无策。
教育学者尹建莉曾说:
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对儿童形成宜人的熏陶。
父母与其成为一个督促者,不如化身成为引领者,总是在前方为孩子指引方向,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与孩子共同成长,是父母必修的功课
《后汉书》中说: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意思是说,身体力行,别人就会听从;只说不做,别人会跟你争辩。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够上行下效。
有一天,樊登他突然发现儿子嘟嘟在看《漫威宇宙》,
这是一本很厚、纯文字类的书,许多大人都觉得枯燥,他却看得津津有味。
才四年级的嘟嘟,已经读完了《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等一部部巨作。
在同龄人热衷于手机游戏时,嘟嘟却能够静下心来,啃掉这一本本大部头,
其实,都源于父亲樊登的影响。
樊登酷爱读书,每当读完一本书,都会告诉嘟嘟一些有趣的知识,
看着爸爸每天沉浸于书的世界,孩子也渐渐能够沉淀下来,细细品读每一本书。
这场教育中,没有鞭策,只有无声的正确示范,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孩子大步向前。
前阵子,一则牧民妈妈与儿子共同高考成功的新闻登上热搜。
43岁的牧民娜日娜,与儿子一同参加高考,均被一本院校录取,更令人欢喜的是,儿子还成为了市里的理科状元。
曾经,读高三的娜日娜为了照顾突然患病的母亲,不得已放弃高考。
当国家放开了高考对于年龄的限制,她的高考梦也再次萌芽。
当她告诉家人自己的决定,全家人都十分支持。
但在备考的那段时间里,很多亲戚朋友不理解娜日娜的选择,“你是个牧民,还考什么大学?”
但在娜日娜看来,即使是牧民,也要与时俱进,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成长。
重新投入学习,对远离书本20年的娜日娜来说,难度可想而知,但她从未放弃,
每天认真复习,看到母亲的刻苦,儿子也不敢懈怠,更加努力,才成为了市状元。
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陪孩子共同成长,是父母必修的功课。
看到父母在人生的跑道上健步如飞,孩子更能燃起动力,奋力奔跑,从侧面追上你,甚至超过你。
其实,教育就是拼爹拼妈,但绝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比拼,
还有父母自身的素质、修养以及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方式。
父母有多努力,孩子就有多优秀。
愿所有父母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再成为更好的父母,顺便收获更好的孩子。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