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毛不易、李宇春、蔡徐坤出来当导师,确定不是开玩笑?
华晨宇、毛不易、李宇春、蔡徐坤出来当导师,确定不是开玩笑?
我觉得没有开玩笑。
发现一个现象,最近几年比赛出来的选手,已经开始当导师了。
比如华晨宇、毛不易、李宇春、蔡徐坤。
很多人觉得他们不配,说他们资历太浅,没有资格坐导师之位。
因为我知道有些网友经常拿一个案例来说理:
歌神张学友都说自己当不了唱歌节目的导师,那这些小年轻哪来的自信。
我觉得他们当导师足够了。
能教别人没有什么了不起
这可能是张学友不想当导师的真正原因。
我们很容易去教别人,但关键你教给别人的东西你自己是否能做到。
不单是音乐,各个领域都有所谓的导师。
他们从外界得到了一些知识,然后跟学员侃侃而谈,其实自己没什么真本事。
很可能就是找了本专业书籍,照着念给你而已。
比如有很多新媒体导师,谈起各种运营技巧头头是道,但他自己是否有运营帐号,并且达到他们口中的月入百万,事实上很多都没有。
比如教写作的老师,他们可能也没有能拿出手的书籍或文章。
比如很多音乐导师自己现场就翻车,然后再去批评选手时,就让人觉得搞笑。
可这不妨碍他是一名合格的讲师,他确实能把行业规则和如何去做给你讲明白。
他们会教但不一定会做。
真正优秀的导师,他是一名实践者,学到东西会立刻行动,然后把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分享给学员。
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不会教给学员自己都不去践行的理论或方法。
比如张学友肯定对教别人不感兴趣,而且他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教好。
他更关心自己如何去做好,践行自己认可的方法。
你研究一个领域越深,越会觉得自己无知,有更多东西要学。
所以很多成功人士给自己的定义都是学生,他们怎么有信心去教别人,自称导师。
会教不是本事,能去践行才是本事。
近年崛起的年轻导师非常适合去教别人
看一下华晨宇、毛不易、李宇春、蔡徐坤参加的节目。
有《明日之子》、《创造营》、《青春有你》等。
他们在节目中有导师职能,但节目组给的称谓是星推官、教练、青春制作人代表。
他们是去陪伴学员成长,最准确的定位就是教练、学长、学姐。
他们曾经在节目出道或选秀拿到冠军,只是把经验分享出去,就对别人益处极大。
或者他们把自己踩过的坑告诉学员,只要学员能避免这些坑就能有很好的发展。
有句谚语:我只想知道将来我会死在什么地方,这样我就不会去那儿了。
真正从选秀出来的人,才会知道怎么去教别人,怎么选出下一位偶像。
- 这类人看人眼光极准
比如尚雯婕看准的华晨宇、薛之谦看准的毛不易。
他们惺惺相惜,心有灵犀的感觉很神奇。
- 时代不同了
华晨宇、毛不易、李宇春、蔡徐坤等人的成功是事实。
他们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偶像是什么样子,这都是粉丝一票一票投出来的第一名。
你或许不喜欢他们,但绝大多数人是喜欢他们的,他们属于这个时代。
不能指望张学友培养出这些偶像,因为时代不同了。
- 他们真正在做这些事
就是自己是从这个圈里出来的,然后也正在帮助这个圈里的其他人实现梦想。
他们是践行者,就像蔡徐坤在《青春有你2》就是在把自己所学、所做教给别人。
蔡徐坤的教学就有《偶像练习生》制作人代表张艺兴的影子。
连细节也一模一样。
的确就是很真诚地分享自己学过的和正在做的。
所以他们适合来教别人。
近年年轻导师的优势
首先就是流量,就拿华晨宇、毛不易、李宇春、蔡徐坤来说,他们人气超高。
一个节目不火,那这个节目选出来的冠军也不会火。
节目火不火大半就靠导师,因为学员基本还是没出道的小白,根本没有什么流量。
而且节目前期的宣传,全是靠导师来营销。
现在选秀的选手越来越年轻,二十四五都算是大龄选手了。
年轻导师与他们交流更加顺畅,现在最次也得是年轻+老派的组合导师阵容。
假如都是柯以敏这样的导师,看到学员哭哭啼啼,就很难理解他们,也教训一顿再说。
《中国好声音》王力宏和庾澄庆,连直播平台都一知半解,更需要一位年轻导师来做桥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华晨宇、毛不易、李宇春、蔡徐坤他们都是选秀出来的。
他们资历浅,出道时间短恰恰可能是优势。
因为时间短,所以短期内选秀的标准不会变化太大,他们是被选出来的,就更知道怎么去选别人。
让他们当导师是资源的最好利用,教别人也是提升自己能力最快的方式,发现优秀选手的同时,自己也能快速成长。
选出来的选手再过几年也可以出来导师,完成更进一步的提升,这是给了导师和选手所有人机会。
所以华晨宇、毛不易、李宇春、蔡徐坤等人适合在新兴选秀里坐导师之位。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