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花们,困在“飞升魔咒”中的一代花
上周末,92年出生的周冬雨拿了个金鸡。
按说靠《烈火英雄》就能二封金鸡的黄晓明可能更容易让人满头问号,但最终在网友心中掀起最大波澜的是周冬雨这个“90花”已经有所谓的“三金成就”(金马金像金鸡),弯道超车,她算不算得上“大花”另说,但肯定是远远高于“小花”“流量花”们了。
于是“花粉圈”一阵骚动,大花粉们想的是,各位姐姐怎么好久没有什么大动静了,可不能这就退休了!(巩皇今年还演郎平了啊,大花姐姐你们还有没有产出?)
这倒还好了,毕竟想飞升大花真没那么容易,想跟章子怡周迅一起进“三金影后”队列,也不是《七月与安生》《少年的你》这种量级的女主就能立刻划等号的。
真正心态失衡的是“85花粉”,都是过了三十等着转型的小花,一直以来不上不下,上够不着大花,下跟小小花比又不够年轻。
“85花”一代的悬念是:看谁先飞升成大花?现在周冬雨“三金”,好像她们就彻底被略过去了。
于是乎就看到杨幂把“85”两个字穿在身上,有人赞曰“真性情”、“slay”。但如果这就叫“slay”,那“slay”的门槛也太低了。“把所有议论都往自己身上贴”,跟“把自己的黑梗直接发微博”,还是同一个打法。
2020年本该是“85花”出个奇迹的一年,因为刘亦菲有迪士尼的《花木兰》,片子被耽误了上映,但刘亦菲可是抢先走了国际红毯上了国际封面。漂亮当然是绝顶漂亮的,天仙嘛。
然而《花木兰》一来是天时不配合,一拖再拖变成了迪士尼线上,网友调侃为“国际网大”;二来是这个国际团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很有问题,中国人不爱看,国外人有的看了挺高兴,但老外吃个左宗棠鸡高兴了,也不知道咱中餐值不值得吹个“文化输出”。
美丽的刘亦菲会说英文还能打,但就是不会演戏,硬照一出艳光四射,动起来呆若木鸡。算了算了,上帝已经在她脸蛋上亲了一口,偏爱就只给了这么多,还能咋办?
总之,说刘亦菲这就“飞升”了,谁也不服。这场飞升失败反倒坐实了一句刻薄话:“85一生一起走,谁先飞升谁是狗。”
诸位85花多少都有些攀爬尝试,但都是只找机会毁机会,自己却配不上那个机会,更突显了“85花”们的致命伤:业务不行,作品不行。
勇于把“85”穿上身的2018年杨幂演了文艺片《宝贝儿》,送去了圣塞巴蒂斯安电影节,号称要送金马但没有提名,也不知道是谁先放的风声讨论杨幂金马封后可能性。(粉丝:一定是黑子!)
杨幂根本不属于大银幕,她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一个两点五次元,必须美图滤镜加配音以及其他人都跟她一个演技水准,大家一起真人来演漫画。
聪明的杨幂最适合演悬浮偶像剧,最好是自家公司投资的那种。杨幂粉丝学习魏征忠言逆耳,宁可砸爱豆的代言活动也要谏言提醒杨幂要做好演员,也不知道粉丝想明白没有,杨幂是老板不是被绑架的员工。
豪言早就可以拿大满贯的Angelababy,2016年进入足以成为王家卫黑历史的《摆渡人》,然后又因为《寻龙诀》里的表演直接水了百花奖,如果不是《孤芳不自赏》的抠图惨案简直怀疑她就要这样水下去。
《摩天大楼》因为Angelababy劝退了一众网友,但不妨碍她因为高分剧集来吹自己“进步”了,虽然除了Angelababy粉丝之外的观众都在许愿她不要再演戏。
2014年刘诗诗就一个人拖垮了整部口碑不错的《绣春刀》,诚然生活里的刘诗诗是天然美很耐看,但戏里的呆滞真的很难救,中间偶尔还在某个电影里能感觉她没有那么呆了是不是好点了,之后她又渐渐木下去。
刘诗诗和刘亦菲或者可以由艺术片导演指点演一对真傻白甜双生花,外表无可挑剔万众瞩目,一旦摄影机开动她们就毫无灵魂。
赵丽颖很容易被矮子里拔高个从“85花”里被遴选出来作为稍稍有演技的代表。不过没有大银幕表现基本不要想飞升了。如果赵丽颖想通了做下一个孙俪也不是不行,但从赵丽颖到孙俪可就又隔着能力差距了。赵丽颖天然长得稚嫩是观众缘没错,也可能成为限制住戏路的先天障碍。
倪妮则是85花里最令人扼腕的存在,一部《金陵十三钗》足够她吊打85同辈们,但“出道即巅峰”这句话如影随形。按说呢,《天盛长歌》《宸汐缘》里倪妮的演技也是比面瘫姊妹们强上一些,可这两部戏也都是不上不下,说红不够红,说好不够好,仅仅做到“不减分”,是不够飞升的。
而唐嫣外号“83”,早年改年龄曾经成为她在网络上的嘲点,现在反而成为一种保护伞:“唐嫣不是85花不比较哦。”可是那如果跟“80花”比不是更要命了吗,孙俪只比唐嫣大一岁,稳定产出收视保证,唐嫣还在玛丽苏大女主。
“85花”也是一个挺奇怪的标准,跟观众模糊的感受有关。
87年生的张雨绮直接逃离了各路“四小花旦”评选,因为她20岁看着就像30,大家都忘记了把她分进小花。再者,张雨绮也是今年因为《乘风破浪的姐姐》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饭圈型粉丝”,没有饭圈型粉丝拱上来的艺人也就意味着很少被过度吹捧和过度期待,反而逃过一劫。
“85花”们也都成名很早,被观望了许多年才有了“谁能飞升”的疑问。
准准85年出生的童瑶今年才勇夺白玉兰空降电视剧女主竞争队伍,定位也就是比照着顾佳要奔大女人去了,没人会把她算“85花”。88年生的马思纯二十六七岁才有广泛认知度,跟周冬雨一起分了金马双黄蛋,按辈分似乎要算下一代小花,看年纪又是“85后”,所以代际小花盘点总不知道该把她放哪里好。
“85花”的隐形含义还包括“流量花”,但这个“流量”和“流量小生”们的“流量”又不是一个意义。“85花”上新闻,无论是不是粉圈都会看几眼,流量小生越来越演化为一种小圈子的存在,认不认识他们的脸都是问题。
“85花”是既有粉圈关注、又有公众关注的复合型女艺人。
在当红女明星里选个“小花”“大花”,是2000年以后内地娱乐行业迅速发展而起的头。
最初这个名单明确下来是《南方都市报》评出了徐静蕾、周迅、赵薇、章子怡“四小花旦”,而后两个冰冰表现抢眼得令人无法忽视,当“四旦双冰”这个词被广泛接受时,“大花”格局已然形成,“大花”意味着真正的“女明星”,有全民关注的认知度,有大小银幕代表作,有人走向国际,有人幕前幕后通吃,也有人开创了全新的商业格局。
大约四五年前,随着徐静蕾的无心恋战,“四旦双冰”也一度被动议是否要改成“三旦双冰和汤圆”。但无论怎么排列,“大花”的准入门槛始终非常高,仅仅是出名和有粉丝是绝对不够用的。
“85花”迟迟不能飞升,常常被归结于她们演技都不行。
演技不行是不行,但不能演的花旦,是怎么出来的?
但现在反过来想,这问题可以归结为:是时势造花旦,还是花旦造时势?
也许时势还是决定性的。
“四旦双冰”时代的审美是依然是根据“从作品到明星”的传统秩序决定的,是一个个导演选出的人,是一个个作品和角色塑造了这些面孔。光靠比美、光靠粉丝忠诚,是绝对不能成为顶流的。
举个跑题的例子来对比:现在回想起来“天涯四美”才是网络呼声里的美男子顶流,但他们在那时都没有直接获得什么惊人的资源的商务。
新浪微博诞生于2009年9月底,一开始大家对于社交网络的假设都是改变新闻形态,没有想到落到中国内地最深刻改变的是整个娱乐产业。
“85花”经历的是传统造星模式到流量经济过渡的十年。
“85花”的构成就比较复杂,大部分是靠人气电视剧起家,受众极为年轻,比如《仙剑奇侠传》《宫锁心玉》《步步惊心》这类,吸到了有战斗力的粉丝,但也的确有广泛知名度。
Angelababy属于综艺造星加上人设造星,华谊也是用力捧过,但显然电影对她没有什么塑造效果。她几乎是纯流量关注度起来的人。杨幂还有《宫锁心玉》这类吸粉古装剧,Angelababy是“不知道为什么走红”之后,就直接能来资源了。
倪妮一个谋女郎在“85花”里面着实委屈了,不过后续作品跟不上,而人又很美会拍大片会穿衣服,吸来的颜粉、话题和商务,可不就是渐渐接近流量经济了吗?
在这其中,“85花顶流”杨幂是最有代表性的,粉丝关注和公众关注都有,但只能靠粉丝说好话,粉圈外的吐槽带来黑红。
杨幂和粉丝的互动里有现在很多流量明星运作的雏形。
2011年粉丝就因为超强的忠诚度和消费能力扛起了《孤岛惊魂》票房。杨幂因此打开商业片大门。
杨幂工作室早在2013年就开始向粉丝公布艺人每个月的行程,最初的行程图仅仅是文字截图。到现在,公布艺人行程顺便做美图是流量艺人的标配了。
在粉丝支撑之外,杨幂的话题出圈度,已经被时尚杂志封面概括过了:“流量时代,精准捕手。”每个话题都能自己提起、自己破梗,但想了想这后面有什么实际内容吗?没有。
耐人寻味的是杨幂那句“人民女演员”的口号恰恰是转发了这则封面文章时说出的,现在连杨幂粉丝都懒得追问她到底是不是想做人民女演员了。
这种无法“飞升”,是85花们都碰到的问题。
社交网络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一句话一双鞋一个玩笑都能吸引来关注,但同时这些流量也圈得她们只能在美照时尚和玩梗里,再也出不去了。
四旦双冰时代,她们必须首先在业务上有足够过硬的表现才能获得大刊封面和奢侈品垂青。李冰冰作为最早跟奢侈品深度合作的内地女艺人之一,在当时被总结为足够零负面足够清白才能通过严苛考核。李冰冰的团队认为“安全”是李冰冰拿到大牌优势:““因为她非常安全,没有任何绯闻。”
更不用说大刊对女艺人的准入门槛很高,过去的大刊宁可不上内地明星也要保证封面一定要留给名利场金字塔尖的人。
这类基本法则,在社交媒体放大了“流量KPI”之后都灰飞烟灭。
品牌不再需要安全,渴望的是肉眼可见的转评赞,流量艺人至少有粉丝来保证这些数字好看。
大刊也失去了心气,流量艺人封面卖得好,不给纸刊给数字刊粉丝都照单全收,夫复何求?
片方全部乱了阵脚,有谍战剧导演认为男艺人微博粉丝多就可以当男主,算法把资源都给了粉丝战斗力最强的人,还得按像素“平番”才能平息粉丝的愤怒。
更重要的原因是,优秀的内容生产在减少。创作在多方夹击下变成了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原本艺术和商业就是相互博弈的关系,而当创作系统空间被压制,商业打法自然就占了上风,直到没有人想对好内容负责。
传统的“艺术vs商业”的评估维度已经失效了。在内地影视行业,大家唯一要做的是先让项目能成立。创作不可能面对自己了,面对自己的计划99%会被掐死,让观众满意也挺难的,只要让一部分受众(粉圈)还不生气来控评就谢天谢地。最极端的情况是可能没有一个观众满意,外行领导内行的金主和老板们满意。
我常常觉得无法太苛责疲于奔命的从业者,因为得到“老板说这次可以了”,这句话已经用尽了大家全身的力气,人人打工都是学做产品经理。
在这种环境里,一个明星必须靠极强的理想信念和主动不赚钱的精神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创作上。
看到“85花”又看了看还在演电影的那几个演员,叹息坚持多演电影连综艺都不上的演员,就属于品质高洁了,电影是多么不赚钱啊。
当粉丝抱怨艺人团队不给她们撕来好资源时,有没有想过,可能是艺人老板本人嫌电影钱少?可能是艺人老板本人觉得把衣服穿得时髦就能来商务所以必须认真经营?谁还指望演个好电影来商务?犯不上啊。
像Angelababy之于《摆渡人》《摩天大楼》,杨幂之于《宝贝儿》,甚至是想逆路径而行之,试图从人气和流量反攻口碑和奖项,而非用角色魅力延展商业价值。
所有“85花”身上都能看到“实惠”二字的存在,主动的实惠,和环境造就的实惠。
演电视剧来钱多,那么就去电视剧。时尚资源可以跳过作品而直接获得,那是万万不能放弃这块阵地。奖项真的那么重要吗,随便了。反正大部分人也都没有什么奖嘛,一年到头有几个好戏?
大花必须由作品加冕。
当时势首先造不出作品时,大花们的40岁也寂寥许多,更何况上升期的流量花们。
往年轻的看,小花小小花们似乎更有希望,也是同样是被作品加冕的。仔细看给予演员荣耀的作品,也能看出一些行业走势。
周冬雨几部进阶之作可以都来自陈可辛团队(或者现在已经可以说是陈可辛曾国祥团队了),这是香港电影工业的遗产。《少年的你》表演相比同辈算突出,但挥之不去的是原作和东野圭吾的“雷同”争议。这里一半是过去香港培养出的制作团队,一半是仍需进一步证明自己的上升期香港导演。
92年出生的金像奖影后春夏,靠的是香港电影《踏血寻梅》。
文淇一座金马女配来自于台湾电影(《血观音》),一次金马提名来自内地独立电影(《嘉年华》)。
这些作品里,属于内地原生的创作力量,只有《嘉年华》,以后还能有更多的《嘉年华》给更多的文淇们表现机会吗?最好是。
再说今年哪部作品塑造了新人?可能是《隐秘的角落》,一口气带了三个明日之星。明年还能有《隐秘的角落》吗?最好是。
90后00后10后里还是有好苗子,但也真需要更好的创作环境来提人,否则一年又一年日子过得很快,流量消散后还是没有角色能留下。
看了今天的热搜,昨夜时尚杂志活动,几位85花玩得开心,大家还是爱看美女,又忍不住想,美则美矣,就是八卦背后总显得缺了点什么。亦舒改编来一个砸一个,这《流金岁月》会如何呢?
“85花”是传统造星机制混合流量经济的产物,接下来更精准为网络需求订制的那些甜宠悬浮剧里,是不是会制造出更没意思的小小花们?还是说,流量男艺人已经抢占了很多机会,新一代女艺人们的机会更少了?未来会去向何方呢?
创作的反智令文娱行业退化,有本事的人就不创作了,费力不讨好挨欺负还亏钱。在不尊重智力的这些年里,再好的故事再漂亮的人都有可能被浪费。那些你不知道为什么走红的事情只是因为在商业上更划算。
“85花”不能打,可能是因为她们本身就在一套错乱的规则里被选择出来,这种规则越来越不在乎演技,那些演戏好的可能早就被先打击掉了。
赢得竞争的她们,学会了实惠却为实惠所累。若多一分对作品对艺术的虔诚,则多一分飞升可能,那又要扔掉多少实惠呢。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