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拍的不是「屁股」,是脊梁
盼盼盼盼盼到了。
今晚。
带好纸巾,影院终见——
八佰
从去年上影节,到13个月后的今天。
Sir对《八佰》憋了一肚子话想说,又再三按下。
不说,是因为不想给这部波折中的电影再增添麻烦。
今天终于可以畅所欲言。
点映7天,今日上映1天,累计票房3.57亿。
这是13个月念念不忘的回响。
也是国产电影在压抑下一次振奋人心的重启。
“哭”,是好评中最高频出现的词:
最近三年在电影院哭的最爽的国产片
电影结束,全场静默
仿佛所有的观众还沉浸在那种悲壮的氛围中没有回神
当然,争议也从没停过。
尽管正式上映才一天,但两种观点背后已站满了人。
一说,它拍的不是史实。
二说,它“洗白”,屁股歪。
先摆明态度,看完电影后,Sir对这两点都不同意。
电影,并非100%史实,《八佰》的改编在合理范围内。
而史观上,《八佰》也没有美化(看过就知道,里面根本没出现孙元良)。
具体理由,还有关于这部电影被热议的细枝末节,Sir后续会用单独的文章跟进。
今天,《八佰》第一篇。
Sir只愿回归作品。
10年打磨剧本,一年搭建实景,演员提前进组体能训练……
纯影评,致一部难得有种的国片。
01
够硬
说它是近十年国片最佳,夸张了。
但“近十年最好的国产战争片”。
它担得起。
什么全片采用IMAX摄影机拍摄,这类高能硬件暂且不提。
从效果来看——
它风格化地渲染出真实的战争,真实的死亡。
子弹擦身,窒息;
炮火耳边炸开,紧绷。
最显眼——
演员表上的明星,到片子里,一个个都绷到了战时状态。
这还是最初级的。
之于战争,惨烈的不是雄壮。
而是零点以下的冰冷。
电影起初是无声。
乌鸦踩过战后废墟中焦黑的骸骨。
散兵闲逛时,穿过瓦砾,跟装备精良的日军打了个照面。
哪来得及逃啊。
不。
哪会逃啊。
原地蹲下。
战争什么样?没来得及想,它就发生在你跟前。
这只是电影的前奏。
光天化日下,所有人集体进入死亡倒数。
奠定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基调。
一场必败的顽抗。
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集约80%的兵力,奔赴上海,史称“淞沪会战”。
打了三个月,败了三个月。
举全国之力,全线崩溃。
最后一丝希望,最后一点面子,压在他身上。
——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附谢晋元。
奉命死守四行仓库,带领四百多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为迷惑敌人,也为鼓舞士气,谢晋元称,仓库内有战士八百人。
这还是一场残忍的表演。
当时四行仓库的西面和北面地界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受庇护的租界。
微妙的处境,让这里聚焦全世界的目光。
用导演管虎的话说,“世界第一场直播战争”。
黄晓明在片中的两句台词,也残忍地道出真相:
所有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
不要把这场壮举沦为一场更大的笑话
电影瞧准了这场战役背后的暧昧。
一队孤军,用命在“演”。
仓库里,是四百多枚“弃子”。仓库外,是几十万日军。
这里是上海的孤岛,也是他们的坟墓。
既然是一场表演。
注定被各路人士观看。
河对岸的民众在看,进攻的敌军在看,各国媒体、使团都在看。
同时,仓库内的将士也在看……
不再是血肉模糊的角斗场。
四行仓库,在这瞬间,是折射人性的万花筒。
02
够真
真实绝境中,没有以少胜多的神话。
恐惧,是普通人对战争最本能的反应。
一群大多来自湖北、湖南、浙江等地治安队的散兵。
殉国?
他们不懂。
想得更多,是怎么苟活,怎么从坟墓里爬出去,跪出去。
国产战争片为数不多——
《八佰》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
看看这一队新加入四行仓库的战士,都是些什么人。
张译饰演的老算盘,滑。
没摸过枪的算账先生,别提上战场杀人了。
他一心想逃,不惜坑战友。
姜武饰演的老铁,怂。
敌军突袭仓库,他吓得躲在麻袋堆里,眼看战友战死,也不敢上前补位。
欧豪饰演的端午,愣。
在家种着地,被拉来杀敌的“兵娃子”,面对哭着求饶的敌军,他端不起枪,下不去手。
不敢杀,也不想杀。
几日后,每个人的眼神都变了。
变的,是决心。
求生的决心,被捍卫尊严的决心取代了。
转变发生在第二日。
敌军加强火力,上钢板攻坚射击死角。
机枪射不到,手雷炸不开。
怎么办?
几乎全片最泪崩一幕:
眼见据点即将失守,21岁的敢死队员陈树生,身上捆满炸药,拉开导火线,纵身跳入敌军突袭队伍……
他留给母亲的遗书上,八大血字:
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没完,继续。
整个班开始有样学样,列队,捆炸药,等下令。
一个,跳。
不够。
两个,再跳。
……
死的越多,活着的人,越不忍安心地活。
羊拐顶楼飞奔,扛住将倒的旗杆。
端午冲上天台,向敌军轰炸机射击。
老铁拔刀,一曲《定军山》荡气回肠……
Sir必须客观地说。
尽管电影角色众多,带来稍显冗杂的不足。
管虎依然尽量充实着人物的弧光。
《八佰》敢拍善与恶交界的粘稠。
一场戏,手指被打断的老算盘想逃,被端午撞见。
正是一腔热血的端午,拿枪顶着老算盘脑袋——
逃?老子毙了你。
Sir心想,这反转太绝对,也太武断。
可导演又翻了一番——
老算盘含泪哀求,聊起家长里短:
你家里有地吧?
你有没有讨老婆?
老家他们给我定了门亲事
他们跟我讲,我老婆肉嘟嘟的
我都还没看过……
端午动容了,犹豫了。
他在老算盘身上,看到那挥之不去,一部分怯懦的自己。
抗战热忱让他端起枪。
人情冷暖,又让他放下了枪。
这场戏被张译和欧豪诠释得让人心头一紧,欧豪顺着眼角流到鼻尖的眼泪,透露出这位青年演员的感悟力。
犹疑,也体现在原本坚定的人。
李晨饰演的山东兵,两次对“自己人”举起枪。
第一次。
看到不争气的散兵发疯似地逃跑。
他毫不犹豫瞄准,打伤腿,转身离开。
那时他一心只有任务,只有仇恨。
第二次不同。
升旗前夜,相似场景——团长发话,不愿死战的人可以走。
一名战士当即逃跑,他再次条件反射般举起枪。
却迟迟没有射出子弹。
四天四夜。
守军困于至恶的炼狱,心底里,反倒滋长出至善的悲悯。
这样的善,才立体,才可信。
它不是靠极恶衬托出来的光环。
而是在一次次选择与撕扯中,淬炼出的决绝。
他们爱脚下这片土地。
他们想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人”,而非被恐惧夺去灵魂的尸鬼。
这些人,感染着另一些人。
03
够烫
管虎把当时上海整个社会结构,浓缩于一河两岸。
苏州河为界,划分天堂与地狱。
北岸,剑拔弩张。
南岸,歌舞升平。
满屏讽刺,在这两极的荒诞间一路游走。
第一日。
太太们忙着搓麻将,富人们聊着房子,票子。
为何有恃无恐?
南岸租界,有天然地理位置优势。
四行仓库附近有巨型燃气罐,日军怕误伤租界引发国际争端,不敢启用重型武器。
可战事愈发激烈,南岸的气氛变了。
每个人眼里都有泪光闪动。
他们目睹对岸的战士命悬一线,舍身取义。
于是,第二日,第三日……
唱戏的,扯嗓子。
有钱的,捐钱。
没钱的,捐命。
后来,每当日军来袭,对岸民众要么敲锣打鼓喊话,要么举大字,提醒对岸战士敌军的主攻方向。
史料记载,南岸声援守军的民众,最多时超过十万人。
就连那些最软、最奸,只求自保的人们,都不自觉沸腾。
一处细节设计精巧。
南岸戏份最多的两口子:张教授和他老婆。
一个“傻秀才”,一个贵太太。
每次,前者拿着望远镜在阳台紧张兮兮地观察对岸战况。
后者必在身后叨逼叨。
可结尾处,他们看着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冲桥。
两人互换角色。
文弱的张教授拿出家里的猎枪朝敌军射击,嘴里大骂“太他娘的欺负人了”。
她老婆一句话没说,咬着牙在屋内强忍着泪。
这瞬间生动地诠释了片名的意思——八佰。
为何不是八百,而用单人旁的“佰”。
电影唯一主角,是“人”。
淞沪会战三个月,以伤亡30万余人告终。
底层、将士、民众……都是“八佰”之一。
这个数字的单位,是一个个活生生、或多或少有瑕疵的人。
关于那段历史,四天四夜的故事版本众多。
未有统一说法。
电影是要充当历史学家,给众说纷纭的历史一个定论吗?
这不是电影能做的。
也不是电影应该做的。
电影的血肉在于,让你看到历史中鲜活的个体,与活在当下的我们其实相去不远。
当镜头投入一团乱麻的混沌战场,你会身临其境地摸到战争的疮疤,也触到人性的挣扎与辉光。
谈到战争片,Sir总会看到一个问题被提起:
我们都生活在和平年代了,为什么还需要它?
回答此问题,许多人常套用一句话:
“优秀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
具体怎么反?
纵观影史公认出色的战争片。
大多都以一杆歪歪扭扭的天平为开端。
《辛德勒的名单》源于一次亏本的生意;
《拯救大兵瑞恩》出自一次伪善且极不公平的救援。
近一点的。
《敦刻尔克》是称不上光荣的撤退,《1917》是一项两人拯救1600人的任务……
常理看,它们无疑或失败,或愚蠢。
可当镜头不断给你呈现战场的死亡、牺牲、恐惧……
天平开始剧烈摇晃。
于是。
我们往往对电影最动容之处,也不符“常理”。
犹太人赠与辛德勒的戒指上那句“救人一命如救苍生”,会让你感动。但下一幕辛德勒因为自己没用更多的钱救人而疯狂悔恨,会让你彻底失语。
拯救瑞恩的六个士兵牺牲,会让你触动。但当瑞恩年老后面对妻子质疑自己是否“是个好人”时,你才心头一紧。
这才是战争片的意义。
它将多样的人性置入极端境况中反复掂量和呈现,去榨取那些掩藏在我们每个人骨子里,被“日常”所麻木的,真正难以动摇的闪光。
回到《八佰》。
Sir必须提一个细节。
片中多次被强调的道具:头盔。
它在众多演员的身上戴上或脱下,暗示某种转变。
羊拐在战地里扒下尸体的头盔戴上,是懦弱;
天台救人时一把甩下头盔,是勇毅。
小湖北撤退时戴上它,完成属于自己的成人礼,最终选择留下成为敢死队一员。
全片有一人从未戴上过头盔。
魏晨饰演的朱胜忠。
陕西人,性格爆裂。
可以说是所有人中最不怕死的那个。
朱胜忠与李晨饰演的山东兵在洗澡时有一个类似打闹的小动作,暗示两人情感特殊。
Sir对《八佰》最动容的瞬间,就来自他俩。
撤退前夜队伍召集留守敢死队,自愿报名。
果然,朱胜忠第一个上。
但马上被山东兵出手拉住。
“我去,你要活。”
一句话。
用个体情义,宣告对普遍麻木的抵抗。
他知道他不怕死,他更想他学会“活”。
这不是一场粉饰失败的表演,而是一个个普通人,命与命的接力。
《八佰》上映前,“屁股论”就已经甚嚣尘上。
而看完电影后,你不觉得这种论调荒谬得可笑吗?
什么是“屁股”?
是身份、阵营、立场,把我们分隔成了不同的人。
《八佰》说的也是这种种分歧与隔阂——
一河之隔的四行仓库和租界。
正规军与杂牌军。
抢生意的京剧班和路边草台班子……
一开始,人人都想自保,想置身事外,安守自己的一方小天地。
但在民族存亡关头。
在越来越多牺牲的感召下,大家开始觉醒了。
河的那一岸,军人浴血抵抗。
河的这一岸,戏班唱起忠烈热血,赌场老板捐出金贵的吗啡,混血妓女也走出来为抗战捐款……
那一刻,还分什么彼此你我?
还谈什么门户之争?
大家只知道——
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不能亡。
《八佰》正是让你看到,隔阂是如何消弭,人与人如何凝固成一块坚硬的钢板。
那些想急于《八佰》扣上帽子的人。
拜托你们。
别老是盯着屁股看。
电影拍的可不是屁股。
是脊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