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八佰》争论的总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编者按: “如果说,日本的膏药旗代表了民族压迫,青天白日旗则代表了阶级压迫,因此,即便是在抗战期间,这面旗帜也不能作为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象征。我们固然要首先推翻民族压迫,但这也绝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认同和拥抱阶级压迫。”
从2019年夏到2020年夏,由华谊出品,管虎执导的电影《八佰》,经历了从大事炒作引发剧烈争议,到上映前因“技术原因”撤档,再到疫情后复映、票房大卖并引发更加激烈的争议这样如同“过山车”似的历程,已足以构成一种“文化-政治”现象。
这一现象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分裂,也折射了抗战历史的重新叙述对共和国政治认同造成的侵蚀,值得严肃对待,认真分析。
《八佰》与“八百壮士”无关
《八佰》在片头字幕中特意提醒观众本片“源自真实历史事件”,这可以说是一句“真实的谎言”。
说它是“真实”的,是因为在抗战初期的确存在过“八百壮士”据守四行仓库这样一场战斗;说它是谎言,是因为《八佰》实际上与历史上的“八百壮士”无关,而仅仅与一部名叫《八百壮士》的电影有关。
简言之,《八佰》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而不是一部关于历史的电影。
关于“八百壮士”与四行仓库之战,详细叙述的文章已经很多,这里不再重复,仅仅概括几点:
1、发生在1937年10月27日下午至31日的四行仓库之战,在军事上没有什么意义。这场战斗发生时,淞沪会战已经结束,国军主力正在一片混乱中悲惨地向南京方向溃退,日军主力则衔尾追击。由于四行仓库并不在日军追击的必经之路上,并且驻守的国军规模很小(只有一个营的兵力,都是轻装步兵,没有重武器),作战时间很短(只有四天),所以并没有起到任何阻击、迟滞日军,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作用;
2、 “八百壮士”也谈不上保卫上海。因为此时此刻的上海,除了租界外已全部被日军占领。所谓“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只是一种文学性的说法,并非具有实际意义的军事概念;
3、 四行仓库之战仍然打给欧美老牌帝国主义看的“表演战”,蒋介石希望能够唤起欧美的同情,制裁日本。同时,由于四行仓库紧靠租界,隐然还有“绑架”欧美,强行拖列强“下水”的企图。
但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并不是蒋介石所能够左右的,他很快就在英美的压力下命令停止战斗,并将部队撤入租界向英军缴械。
所以,四行仓库之战既没有达到军事目的,也没有达到蒋介石所期待的政治、外交目的,完全是一次失败的战斗。正如四行仓库之战的实际指挥者杨瑞符营长在《孤军奋斗四日记》中概括的那样:“是役也,既未成功,又未成仁,仅仅作到‘绝对服从命令’六个字。”
4、“八百壮士”的命运,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蒋介石政权的阶级性质。由于其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政权的反人民性,所以高级指挥官视下层官兵的生命如草芥,动辄为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或错误的判断,毫不吝惜地将他们置于孤立无援的绝地。
蒋介石政权一方面大肆宣传“八百壮士”,最大限度地消费他们所带来的政治效益,一方面又对幸存“壮士”采取了令人极为齿冷的刻薄寡恩态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一些“壮士”千辛万苦逃到了重庆,他们惑于国民党的宣传,要求重新入伍,却被非常冷漠地拒绝,只好流散到民间。抗战胜利后,有些流落在上海的“壮士”居然沦落到靠讨饭为生,那些当年在苏州河对岸租界里为他们摇旗呐喊的“高等华人”却都视而不见,倒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给他们安排了工作。
5、 “八百壮士”的巨大影响力,与当年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关。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屡战屡败,不断丧师失地,淞沪会战失败更导致最为繁华的江南地区被日军占领。在一片压抑低迷的气氛中,忽然发现还有一支小部队仍在坚持抵抗(尽管这种抵抗转瞬即止),这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并且上海是三十年代中国新闻业最发达的地区,聚集着大量国际媒体,这就使“八百壮士”得到了大量的报道。
另一个原因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出师抗战,不旋踵就取得了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友军”国民党军相形见绌,但他们却始终拿不出足以和平型关大捷相媲美的胜利,这成了国民党大力宣传四行仓库之战的另一个重要动因。
简言之,四行仓库之战之所以具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背景性的因素是国民党军的抗战战绩太差了,以至于这样一场并不激烈的、短时间的、没有重要军事意义并且结局相当尴尬的小规模战斗,得到了与其实际地位不相称的宣传。在抗战初期,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在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理应用更加冷静的眼光审视这段历史。
《八佰》的主创人员,如果尊重基本的历史事实,通过再现这段历史,揭示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无能,以及蒋介石不去动员全民族抗战,不把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幻想靠英美帝国主义干预阻止日本侵略政策失败的必然性,当然是有益的,对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但遗憾的是,他们选择了无视这些事实,而是把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在1975年拍摄的电影《八百壮士》中“电影的事实”当成了“历史事实”,并在《八佰》中进行更加过分的神化,把完全没有尽到保家卫国责任的国民党军表现成了民族命运的承担者,并且对早已被历史所抛弃的青天白日“国旗”进行了神圣化表现,这就构成了对观众的愚弄与欺骗,也是对新中国的政治挑衅。
《八百壮士》是一部什么电影?
《八百壮士》是由有台湾“主旋律教父”之称的丁善玺执导,柯俊雄、林青霞主演的,上映时间是1975年。
七十年代前期,对台湾当局来说是一段风雨飘摇的岁月。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其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美国承诺和台湾当局“断交、废约、撤军”。
中国重返联合国和尼克松访华,意味着1949年以来,西方对新中国的封锁、围堵被打破,新中国以平等的地位尊严地重返国际社会。
以这样两件大事为契机,新中国迎来了又一个建交高潮,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大国纷纷与台湾当局断交,台湾沦为“亚细亚孤儿”。蒋经国和他的亲信秘密谈话时沮丧地说:“大陆我们是永远回不去了,今后只能扎根本土,深耕台湾。”仓皇之下,蒋经国做出了重用“台籍菁英”的决定,而这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台独教父”李登辉。所以,台独势力今天在台湾坐大,第一个要在历史面前承担罪责的,就是蒋氏父子。
《八百壮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马的,拍摄过程中得到了蒋经国亲自掌控的“国防部”大力支持。
惶惶不安的蒋经国,此时要借助“八百壮士”的“英雄史诗”提振民心士气,并强调“中华民国”才是“正统”。
因此,影片的高潮是“壮士”们在四行仓库楼顶上护卫青天白日“国旗”的场面——枪林弹雨中,国军士兵死不旋踵,用血肉之躯搭成一座人肉金字塔,阻挡日军飞机射向“国旗”的子弹,苏州河对岸的高等华人则举着小“国旗”高呼“中华M国万岁!”,这两个场面以对切镜头的方式交替呈现,配以慷慨激昂的音乐,将观众情绪推向高潮。
《八百壮士》中这一虚构的升旗、护旗桥段完全被《八佰》照搬
这个细节当然是虚构的。
实际情况是,据守四行仓库的士兵多是湖北贫苦农民出身,他们中的许多人是被强行抓来的鄂东南山区“赤色分子”以及红军战俘,就连谢晋元本人临时指定的勤务兵万连卿,都曾是苏区儿童团团长,而万连卿的父亲在被白军杀害之前则是鄂东通城县苏维埃主席和保卫局局长。
无疑,他们对这面象征着阶级压迫甚至杀父之仇的“青天白日”旗没有什么感情,谢晋元虽然出身黄埔,但他一度加入粤系十九路军,1933年参加了以“抗日反蒋”为目标的“福建事变”。事变失败后重归“中央军”,可已被打入另册,备受排挤,这也是他被以善于逃跑著称的“飞将军”孙元良指定承担守卫四行仓库这一当时看来必死无疑的任务的重要原因。
由于这些因素,虽然四行仓库之战一开始就明确是打给国联调查团看的“政治仗”,但没有任何人想到要事先准备一面最具象征意义的“国旗”,结果到了关键时刻,谢晋元发现四面皆是日本膏药旗,苏州河对岸则是英国米字旗,想找一面“青天白日旗”却遍寻无着,只好靠女童子军杨惠敏临时从租界送来一面。
这面旗帜尽管被悬挂在了四行仓库上方,但日军派飞机扫射,士兵以血肉之躯护旗的场面,则完全丁善玺虚构的。蒋经国以四行仓库暗喻当时四面楚歌的台湾,希望台湾军民像《八百壮士》中的国军士兵那样用生命来保卫这面旗帜(实际上是蒋家小朝廷)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五星红旗,还是青天白日旗?
时隔近半个世纪之后,管虎重拍四行仓库之战,历史已经给了他足够充裕的机会和史料,可以用更加尊重历史和当事人的态度来再现这场战斗,但他却全盘照搬了“护旗”的桥段,并用现代技术手段,将这一场面表现得更加火爆“感人”,唯一的变化是苏州河对岸“高等华人”们高呼的口号,从“中华M国万岁”改成“中华民族万岁”,只是这样一来,就更加欲盖弥彰了。
尤为恶劣的是,在《八佰》中,老铁、端午、老算盘等几个来自湖北的士兵,都贪生怕死,不懂民族大义,只是在原中央军士兵勇敢精神的感召下才渐渐觉醒,鉴于这些湖北士兵多有红色“前科”,《八佰》要歌颂什么人,丑化什么人,难道还不是昭然若揭吗?
《八佰》原拟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前夕作为“献礼片”上映,考虑到从旗帜变迁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正是五星红旗取代青天白日旗的过程,那么,《八佰》对新中国政治合法性的挑衅意味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说,日本的膏药旗代表了民族压迫,青天白日旗则代表了阶级压迫,因此,即便是在抗战期间,这面旗帜也不能作为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象征。我们固然要首先推翻民族压迫,但这也绝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认同和拥抱阶级压迫。
2019年,在关于《八佰》争论最激烈的时刻,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八佰〉,不要被〈八百壮士〉附体》,希望《八佰》能够纠正台湾版《八百壮士》对历史的歪曲以及对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美化,但《八佰》在价值观、历史观方面,完全做了《八百壮士》的俘虏,拍成了《八百壮士》的豪华版。
可能早已故去的蒋氏父子也没有想到,尽管他们在军事上“永远回不了大陆”,但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却居然有可能“凯旋”了——这意味着解放战争仍没有结束,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的斗争也没有结束。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战斗正未有穷期!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