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一块“好钢”,打磨的“烂片儿”,究竟毁在哪儿?
#影视杂谈#
引言:
《中国机长》是根据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的剧情传记灾难片。我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写下了这样一段短评:
作为一部灾难片,《中国机长》是失败的。置人于死地的,往往不是灾难本身,而是人们对于灾难危险的恐惧,这是一部合格灾难片应该展现的核心价值。而《中国机长》在这方面显得十分苍白,甚至其根本就不愿意竣及人们在面临这场重大灾难时的情绪;作为一部剧情传记(人物故事)片,其故事更是糟糕透顶的,最讽刺的是,这部影片在宣传时还一再强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经过一夜的思考,现在我想从电影创制的角度来和大家讨论《中国机长》究竟差在哪?
一、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20世纪初的1911年,意大利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发表《第七艺术宣言》,公开宣称电影也是一种艺术,把它与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雕塑并列。从此电影创制就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创造,创造性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它与其他艺术形式共同蕴有的“特性”。然而,从头到尾的看一遍《中国机长》和之前报道出来的“5·14川航航班备降成都事件”进行对比,这部本该具有创造性的影片和真实的事件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既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就一定要忠实于原始素材,在把握原始素材的精神实质和总体面貌的原则下进行一定的加工和取舍。但是《中国机长》却仅仅只是对“一次惊心动魄的灾难事件”原模原样地照搬,机械生硬地还原。生活是电影创作的唯一源泉,可现实生活,即使是惊心动魄的灾难生活,也是散乱的、纷繁复杂的,将这样生活的原始面貌搬上荧幕既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正如豆瓣上有网友所说的那样:
我的观影感受和这位网友的大体相同。能让我有所感触的只是川航事件本身,而不是由“川航事件”改编而成的《中国机长》。电影的制作者并没有能像我原先预料的那样——站在一给艺术或者思想层面来高屋建瓴的向我们展现他对“川航事件”应有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而只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一成不变的“复制”到了银幕上。
二、失败的人物塑造:跑龙套的大众淹没了我们的主角英雄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其核心的任务就是塑造人物形象。在影视作品中一个生动的荧幕形象往往能够影响、感染亿万观众。因此成功塑造人物形象是电影制作人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毋庸讳言,就《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本身的人物塑造来说,是非常失败的。
在电影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手法,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种方式:“出场定型式”、“成长发展式”、“异向转变式”。显而易见,从《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的名字,我们就可以确知其在人物塑造中用的是“出场定型式”。“出场定型”的人物性格形象是既定的,人物一出场就已经具备了定型的性格特征。人物形象会随着故事的不断发展情节的不断推进,在各种各样的环境中以及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得到展现。可是,在《中国机长》中导演和编剧并没有设置任何典型的环境来表现中国机长刘传健的性格特征,更没有制造激烈的矛盾冲突向人们展示其思想的转变。
一部电影中,从事件的发端到行动的决策以至整个故事情节的推动发展,都是围绕着这部电影的核心人物展开的。电影主角应该是影视制作者着力刻画最能影响剧情发展方向的人物,一部电影作品的主要人物不宜过多一般为一二人,且必须具备鲜明的个性。《中国机长》在开拍制作以前的核心任务就是向人们展现“在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事件中刘传建机长及其机组工作人员和他们的优秀品质”,然而,影片对刘传建机长及其机组工作人员形象层面的刻画都是十分苍白的,更不用奢谈展现其精神层面的优秀品质了。
直到影片的最后我所能记住的,只有袁泉饰演的乘务长,更有网友吐槽,看到最后,根本不知道这部影片的主角是谁,确定是张涵予饰演的中国机长吗?这明明是在演空姐好吧!还有网友吐槽说,真搞不懂,干嘛要叫《中国机长》,叫《川航机组》,不好吗?这不仅使观众大失所望,恐怕与制作人员的创作初衷更是相去甚远吧?
一般来说,电影作品中的人物设置需要尤为精心的设计,要使每个人物都有既定的任务、意向和行动,使每个人物都在各自不同的角度位置和层面上为整个电影出力,也就是说,每个出场的人物及各人物之间的关系都是有用场的。可是在《中国机长》为数不少的人物设置中,绝大部分都是无用的。对此,一位豆瓣网友发表了以下评论:
这位网友还谈到:
三、错误的情节模式:抹杀了真实故事的感染力
法国著名小说家、编剧阿伦·罗伯·特里耶说:构思一个电影故事……实际是构思这个故事的各种形象包括与形象有关的各种细节。诚然如是,在电影创作中,故事和情节的构思设置十分重要,因为电影作品是让观众通过一次性的观看来展示其内容的。这就使得电影作品必须牢牢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从头到尾的看下去。而要达到这一艺术效果,就必须要有生动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但令人失望的是,《中国机长》的故事情节相当平淡,甚至很乏味。
影片将一个真实而又完整的事件硬生生地分为了三段,第一段,展示了与此次“川航事件”毫无关系的空乘及机组人员的日常生活,显得琐碎而又拖沓;第二段,才是这部影片应该展现的紧急迫降的过程;第三段,完全就是老套的煽情。纵观整个剧情发展过程,我没有看到他对整个故事和情节发展的精心构思,进一步说,电影创作者并没有通过故事和情节线索的发展来准确的深入的揭示人物性格内部的矛盾和对立的因素,更没有展示现实生活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人们在面临这场灾难时的心理。究其原因,是因为导演和编剧错误地选择了“生活流式”故事情节的发展模式。
所谓“生活流”,就是随着日常生活的正常步骤,似乎无人为痕迹的完成反应生活表现人物的叙事。它力图保持原始素材中本有的生活风貌,具有一种“纪实”风格。但其绝非是对原始事件本身的完全“复制”,而是要经过创作者精心的剪裁、取舍与编排的。生活流式情节追求质朴、自然、真实,不着人为编排的痕迹。这种模式所展现的内容是那种“非英雄化”的小人物及其日常生活,而《中国机长》,恰恰是要展现在重大灾难面前,“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中“一个令人敬佩的英雄令人震撼的行为举动”。
结语:
霍华德·劳逊的《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中说: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一件很小的事有时候就能激发电影的创作灵感,进而成就一部伟大的电影。何况是“川航事件”这一具有巨大社会轰动效应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如果电影的创制者能够精心的剪裁、努力的发掘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如同《萨利机长》那样重要的一笔,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然而实际是,正如网上一些十分有见地的自媒体人所说:
二者没有可比性!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