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娱乐 > 西方媒体给郎朗新专辑《哥德堡变奏曲》都打了多少分?

西方媒体给郎朗新专辑《哥德堡变奏曲》都打了多少分?

查看:589 / 更新:2022-02-10 18:42

《留声机》杂志封面

文 | 唐若甫

9月初,郎朗在DG旗下的专辑巴赫《哥德堡变奏曲》首发,立即席卷全球。其实早在年初,郎朗便携此曲巡演德国,回到国内后因疫情原因全球巡演搁浅。唱片让大半年未见到郎朗动静的西方英语舆论群情激动,大报小报昂首期盼一拥而上,媒体界不禁掀起一股久违的“郎朗热”,其中不乏对唱片艺术本身的推敲,也有对弦外之音的揣摩。

西方乐评界情感复杂

如何评价郎朗是一个让西方乐评界头疼不已的话题,其中夹杂着“非我族类”的复杂情感,却也不得不被郎朗无与伦比的票房号召力和如日中天的影响力所折服。这时,便半路杀出一位同样“非我族类”的程咬金为郎朗撑腰,同时给即将可能到来的评论界的血腥风雨打预防针。

就在郎朗的《哥德堡变奏曲》唱片问世当天,向来以对西方势力果敢直言闻名的伊朗羽管键琴兼管风琴演奏家梅罕·艾斯法哈尼,在其社交网络上发了一段让很多人纷纷转发的文字:“我要直截了当地说,当古典音乐的封建卫道士用污名化来迎接郎朗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同时却对当代欧洲钢琴人士平庸且无味的演奏吹捧上天时:不管你们怎么评价郎朗,都带着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色彩。就这样。”几天后,艾斯法哈尼可能在压力之下删除了这条发言。

艾斯法哈尼的担心不无道理,而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让人回想起郎朗先前的现场演出被向来喜欢互相攻讦的英国乐评人在报纸上集体差评的暗黑历史。2012年3月,郎朗与萨洛宁及英国爱乐乐团合作的贝多芬钢琴协奏曲音乐会便被《卫报》乐评人马丁·凯特尔打了一星,这在奉行五星制的英国报纸评星中几乎成为羞辱的代名词。三年后,他在索尼旗下出版的肖邦及柴科夫斯基专辑又被《卫报》首席乐评人安德鲁·克莱门斯以两星踩踏了一遍。

然而在《哥德堡变奏曲》面前,西方乐评人展现出了极大克制,或者说他们对郎朗的看法自他复出后逐步有了改观。在大多数乐评人眼里,郎朗不再仅仅是天下无敌的武林高手,也成了腾云驾雾的心灵捕手,艾斯法哈尼担心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四大报纸一马当先

对郎朗先前极尽苛刻之能事的《卫报》再度刊登由首席乐评人安德鲁·克莱门斯撰写的评论文章,对唱片打了三星,较之前有所提升。英国和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报纸对现场演出、图书和唱片等出版物的评论中使用五星制,以直观明了但往往一刀切的方式告诉无暇阅读全文的读者作者的态度。五星往往是具有历史意义或近乎完美的演出,一星作为羞辱的打分极度罕见,二星也是让人毫无颜面的评价,三星可以视作无功无过,四星属上品。三星和四星的区别是临界值。

虽然星值上升,但克莱门斯依旧对郎朗的唱片贬损有加,标题就是《郎朗的豪华包装录音让魔力窒息》,报眼是“做作和慢速将巴赫的音乐变得死气沉沉,理解少有通透”。行文风格一如克莱门斯的作风,采取的是先扬后抑。文章一开始就提到“让我们忘记媒体包装的星光灿烂,郎朗天赋极高,而且态度严肃。想要尝试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艺术家都是极端严肃的,虽然郎朗的唱片发行一如既往地高调张扬,但显然郎朗希望人们以他作为艺术家而不是作为明星的价值取人。”最后,作者搬出古尔德、安德拉斯·席夫、伊戈尔·列维、彼得·赛尔金和安吉拉·休伊特的此曲录音,认为郎朗的录音比他们的相去甚远,并把古尔德的录音评价为“无法超越”。

“严肃”是乐评人对郎朗在这套录音中展现出特质的共同认知。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末便刊登芭芭拉·杰普森的文章,评价郎朗的这套唱片是巴洛克“闪电战”,演奏巴赫的这套巅峰之作虽然过度浪漫但却态度严肃。

“浪漫”还得到了另两家大报乐评人的呼应。英国《金融时报》刊载乐评人理查·费尔曼的文章,对唱片予以三星评价。

《金融时报》文章

费尔曼在《技巧让位于情感》的碟评中认为,“他深刻地剖析了开头的咏叹调,把技巧让位给情感。演奏巴赫烧脑的声部清晰而有节制,但有时候下手过重。他把古尔德称之为自己最初的灵感源泉,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古尔德才是两者中更显技巧突出和表面文章的一位。郎朗更加深思熟虑的巴赫独一无二。”

作为与《纽约时报》齐名的国际大报,《金融时报》好评的加持无疑显露出郎朗成熟的一面,这一点得到了英国权威老牌报纸《泰晤士报》的追加认同。

《泰晤士报》文章

乐评人吉奥夫·布朗为郎朗的唱片开出四星的上佳打分,并在文中写道:“郎朗坐在琴盖闭合的钢琴前,用手托着头看着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手稿,豪华的唱片里有大概26幅这位巨星的类似照片,至少在装帧上尽显豪华。不过幸运的是,一旦郎朗触碰到他的乐器就褪去了作秀。在巴赫面前,郎朗展现出一位成熟艺术家的气质。演奏作曲家的巅峰之作也是这位现年38岁的已婚钢琴家向世界发出呼喊,他终于长大了。为了展现自己的加倍严肃,他演了两遍。”作者最后提出,“郎朗在巴赫的才气中将自己的成熟和高度个性展露无遗。”

封面人物重磅评论

《留声机》杂志封面故事

英语世界中《留声机》杂志一直以严肃的唱片评论闻名遐迩,每年颁发的唱片大奖也是业界风向标,亦是唱片公司公认的对销量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奖项。能够获得《留声机》杂志认可被认为是唱片成功的标志,自然也是录制唱片的音乐家的功名。能够上《留声机》封面是个人的极高荣誉,至少是对其市场价值的莫大肯定。

郎朗凭借新发唱片在英语世界掀起的舆论小高潮来自《留声机》,他以10月刊的封面人物闪亮登场,据保守估计这已是他至少第三次上该刊封面。这次由林塞·坎普撰写的封面文章《丈量哥德堡》并不是郎朗的个人访谈,而是以郎朗为首的几位钢琴家触碰《哥德堡变奏曲》的个人经历汇总,因为这部作品是到了一定年龄段和积累到一定阅历的钢琴家才会接触的艰深之作。封面故事便以郎朗外加贝阿特里斯·拉纳、安吉拉·休伊和伊戈尔·列维四位作为个中代表,详解了每位钢琴家对此作的初涉与理解。

杂志另外的重头戏便是这套唱片的碟评,由美国乐评人杰德·迪斯特勒撰写。他对郎朗给予了极高评价,开门见山就写道:“听莫瑞·佩莱西亚、安吉拉·休伊特或安德拉斯·席夫弹《哥德堡变奏曲》就好像阅读一本文学著作,听郎朗弹就好像在看一部罗伯特·阿特曼或者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大片,而且所有的重复都保存完好。他的《哥德堡变奏曲》细节生动,情感与表现力丰富,风格经过深思熟虑又独具匠心,技巧高深莫测而非空洞无味。” 为求明晰,笔者还特地向迪斯特勒求证他对这套唱片更为直白的看法,以及他评论这套唱片的理由。他回复笔者道:“我的这篇唱片评论做到了我力所能及的公平且精准,写的是我聆听后的真实感受。郎朗激情澎湃的审美可能并不适合每个人,但他的思想性和执行力都令人信服,充满权威。”

无独有偶,在南半球颇具影响力的澳大利亚古典音乐杂志《聚光灯》也为唱片开出了四星半的高分,乐评人格雷格·基恩写道:“郎朗的演奏令人印象深刻,技巧令人叹为观止,并在更为宏伟和外向性格的变奏中表现更佳。”

来自西方英语世界的报章杂志对郎朗巴赫唱片的上佳评论展露出一个日益成熟、精湛依旧的郎朗。

- THE END -

上一篇:

周冬雨真是不怕翻车,穿礼服领口挖空一大片,倒是意外的高级大气

下一篇:

《中国好声音》冠军,以新人身份又一次参赛,第一场就被淘汰
标签:郎朗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