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娱乐 > 女人可以成为英雄,性别也从来不会成为阻碍胜利的借口

女人可以成为英雄,性别也从来不会成为阻碍胜利的借口

查看:629 / 更新:2022-02-10 19:00

关注热点,关注社会问题与女性问题,与你共鸣,请关注头条号“侯虹斌”

看了《夺冠》,我相信,现场很少有不感动流泪的。我们仿佛随着电影,重温了那个激荡人心的年代。

但在我眼中,《夺冠》不仅是中国的一部优秀的体育片,有着常见的“奋斗”“励志”的主题,更重要的是,它拍出了“现代性”。它折射出了中国的国力从弱到强之后,对体育精神的变迁;也拍出了中国人是怎么样一步一步走向真正的自信的,又是如何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

1/3

作为一部体育电影,它得益于许多人的共同参与,包括中国女排现役队员,每个人都在剧中扮演了自己。而演员们也付出了超常的努力,还原了大家非常熟悉的这些偶像,比如巩俐,背影一看就是郎平;白浪除了是专业的女排运动员,也奉献出了专业的表演;黄渤、彭昱畅分别出演的中青年版的陪打教练,吴刚饰演的前国家队教练,都非常细腻地把握和重现了人物与时代。

在电影中,我们就像是亲临现场,看到了女排是如何熬过艰苦的训练的,又是怎么样在艰苦卓绝、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夺取世界冠军的。

现在,中国的奥运会金牌早已第一,世界体育强国的地位无可撼动,金牌拿到手软。但四十年前不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了“五连冠”,这在世界女排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女排精神”,激励了每一个中国人。但凡中国女排的重要比赛,那是真正的“万人空巷”。那时,女排的胜利,就是中国人的胜利,就是中国在日益强大的象征。

今天的我们或者很难理解,那时的整个体育界,整个中国,都需要金牌来证明自己。前国家队教练跟女排姑娘们说,“我第一次出国,看到窗外的高楼大厦哭了,我在想,中国太落后了。”就是这种“为国争光”的驱动力,鼓舞了姑娘们的艰苦卓绝的备战,也给了她们很大压力。

有几个细节,我印象非常深刻。

1979年,前国家队教练听科学界的专业人士介绍说,美国的女排训练已经在使用计算机了,他们录入大数据,对中国运动员,包括前国家队教练本人,都了如指掌;但中国的计算机太少,人才也极少,不可能运用在女排训练中。前国家队教练看到与别国的差距,却无可奈何,很痛心,中国女排没有这个条件。他马上要求,球网加高15厘米,训练进一步强化:

“(球网加高15厘米)这个,他们的计算机能算得到吗?”


郎平,在什么时候,都难掩光芒。她十八岁入选国家队,但只是替补,没有机会碰到球。于是,她每天练习100公斤深蹲,每晚在别人下班之后还在苦苦训练。她的痛苦在于,“在这里,每个人的技术都比我强。我的优点是特别能吃苦。但在这里,每个人都比我能吃苦。”但即便是这样,她也没有放弃,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女排的主攻手,更成为了令对手闻风丧胆的“铁鎯头”。

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1981年,中国第一次打败了号称“打不死的”“东洋魔女”日本队,夺得世锦赛冠军,这是破天荒第一次,对于中国女排、对于中国人,都是非凡的胜利,每个人非常兴奋。但更让我感动的是,在这场胜利之后,旁观比赛的美国女排主攻手,海曼,也是郎平偶像,主动走过来对郎平说,你很棒。郎平有点错愕,说,我跳得没有你高。海曼说,但你打得比我好,团队合作也特别好。

这个细节,比战场上的腥风血雨的扣杀,更让我感动。

这就是真正的体育精神:战场上,我们尊重对手,拼尽全力,一分一分地夺取胜利;战场外,我们惺惺相惜,敬佩对方的优秀与强大。

同时,这也是女性之间的超越了种族与国家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她们都明白,对方付出了多少代价,才能走上领奖台,最优秀的女性之间是心灵相通的。有这样的对手,有这样的榜样,才是每个人继续前进的动力。

2/3


《夺冠》表达的,不仅是胜利,也有失败,有迷惘,有困惑,有低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郎平担任主教练的美国女排,打败了中国女排,美国女排成为了新的世界冠军。但郎平并不高兴。她的心情很复杂。很多中国球迷,也在指责郎平,认为她带领美国人打败中国,是叛徒。

这是在考验强大起来的中国,如何面对这种价值观的逆转。中国,还需要某个运动项目的赢与输来证明自己的强大与否吗?是否有足够的自信与宽容,来接受每个个体的选择?

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女排队员青黄不接。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了,曾经的“女排精神”去哪里了?那种浑身是伤、伤痕累累、膝盖的半月板都磨光了依然坚持,只想“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哪里去了?

郎平从美国回到中国了,并且执掌中国女排主教练。

而她面对是中国,已不是当初的中国了;面对的女排队员,不再是需要拼了命打比赛,而是有了其他出路和选择,可以考大学,可以打工,不必吃太多苦。开始时,女排的比赛成绩很并不如意。

但执意改革、屡败屡战的郎平,输入了一种现代的科学的体育精神,燃起女孩们的斗志。

郎平反复强调:你们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排球运动员,也要也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作为一位女性,郎平从年轻时候开始,就善于思考,眼光长远,理想远大。在超高强度地训练了一整天之后,别人休息都来不及,郎平还在学英语。因为她意识到自己不可能一直打排球,得有别的人生。

所以,等退役,郎平就出国留学,并且一路奋斗到成为美国国家队的主教练。她还建议陈指导,努力成为主教练;她也要求姑娘们,找到未来的方向。

郎平就是这样鼓励朱婷的。开始的时候,朱婷很迷惘,她是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进来的。当郎平问她为什么打排球的时候,她说是为了父母,家里穷。如果打球打不好的话,她就干脆去打工算了。这也是许多普通年轻人的困惑,看不到自己的路。

郎平怒了:我当初说你像我,是因为你就像我做替补的时候打得一样烂!你想去打工也不会有人要你,你太高了!你不是为你父母,你是为你自己!


年轻时候,不拼,对不起自己,老了,对不起别人。郎平跟所有队员说:

在2016年的巴西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是弱队,与世界第一的、主场的巴西女排相遇。在赛场上,这些女性们再一次爆发出空前的力量,先是打败巴西劲旅,其后一鼓作气,成为了新的世界冠军。

郎平曾经不断给朱婷泼冷水,但这一次比赛前,郎平发短信给朱婷说:“你是我见过的最好运动员,包括老外。你不可能成为我,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


3/3


郎平说:“为什么我们这么在乎一场比赛的输赢,因为我们内心还不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看作比赛的惟一价值。”

确实,我们的体育精神已经进化了。不再苦大仇恨,而是一种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而对于女性的刻画、对女性英雄的刻画,这也是以往很少有表现的。我们看到的是,是一个个有血有肉,会畏惧、会紧张、痛了会哭、害怕失败的女孩,但因为如此,更觉得她们的艰苦,无畏,了不起。

哪怕是在喊出“为国争光”这种口号时,我们看到的也不是假大空,而是一个个真情实感地痛苦过、感动过的人。

相比起来,我们可以看看同时期歌颂抗疫英雄的电视剧《最美逆行者》。本来,这次抗疫当中有很多杰出女性,但在这部剧中的表现,却是,家庭关系,婆媳关系,丈夫对妻子的主导权,女性对家庭的责任远远大于社会责任……整个疫情当中的那么多英勇与牺牲的故事,在这个电视剧当中,主要矛盾却变成了女性要照顾家庭、意识落后,与抗疫战争中人手不够、需要女性加入之间的矛盾。

挖掘人物的内心,表现人物矛盾,并不需要把一部分人丑化成拖后腿,不识大体。而丑化女性,把女性的总体都描述为愚昧、落后、琐碎、只知道家长里短、没脑子。然后才突出,个别女人由于得到了丈夫的支持,或者没有丈夫,才能勇敢。这里对女性、对英雄的误会,太可怕了。

我们面对的世界,面临的挑战,早已不是“落后分子”与“先进分子”之间的矛盾了,它们可能是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挑战,可能是为了同一个胜利目标不同方案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告别昨日的自己、摆脱固有的认知,挑战旧的秩序而战斗。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看看中国女排们,性别,从来没有成为降低标准、怜香惜玉的借口,她们的字典里只有两个字“拼了!”她们每个人都伤痕累累,郎平从脖子以下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每天高强度训练十个小时、十二个小时,依然有可能被淘汰。有谁会问一句:女人不需要这么拼命?不可能,也没必要。

女人不仅能做男人能做到的,还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了不起就在这里,过去的胜利可能是思想包袱,过去的成功经验是新队伍的桎梏。痛苦,不是有人拖后腿,而是每一个人都要打碎自己的经验,重新组装、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她们都是与自己在战斗。

即便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依然有可能面对失败。但是,并不意味着失败者就没有尊严。

阿米尔汗在《摔跤吧爸爸》的那段话,曾经激励过很多人,不管是印度的,还是中国的;

中国女排们,给女人们的意义也是如此。“为国争光”的首先是一群女人,逆境中奋起反杀、夺冠的,依然是女人。那些逆行中的女性医护人员,各行各业的女性从业者,她们也一遍一遍地身体力行地重复着这个事实:

女性,可以成为英雄。她们首先是为了自己,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且,国家的责任就是她们的责任,国家的荣耀就是她们荣耀。记录下来为她们奏响的国歌声吧,而不是删掉。

标签: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