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85花会不会拖垮这部8.4分剧?
最近赵薇监制的系列短剧《听见她说》上线。
有传言是赵薇看了BBC 2年前出的短剧《她说:女性人生瞬间》得到启发,就买下版权,才开始计划做这项目。
目前这部剧已经播到第3集,豆瓣11115人打分,现在是8.4。可以说这个开局挺漂亮的了。
《听见她说》算是一个系列片,每一集都是女性独白故事,时长25分钟。
目前公布的演员名单有:白百何、郝蕾、齐溪、王智、奚美娟、杨紫、咏梅跟杨幂。
因为整部剧的呈现形式是每个女主角做独立表演,这种形式下,就挺考验演员本身的业务水平的。画面几乎都是近景,以目前上线的剧集来看,有不少是怼脸拍。演员脸上丝毫的懈怠,都会被放大。
想到这里,就不禁替杨幂捏把汗。
恰巧前两天金鸡奖,周冬雨拿到“三金”,85花在热搜上挂了一天。
不少人就怒其不争,觉得85花年纪也不小了,要说人气,她们正是最初吃到红利的一波人,这是多少人求爷爷告奶奶都求不来的光环啊,怎么就不晓得精进一下业务呢??
与此同时,杨幂在机场穿的卫衣都被解读了一波,就因为衣服上有个“85”字样。在我看来,这真的只是一件她代言品牌的卫衣而已。
你看,杨幂演戏都不如她随便穿点私服走出来话题度高。她们随便干点什么粉丝就跟吵翻天,粉丝的追随始于颜值or某个ip角色的滤镜,尔后夸无可夸,就开始赞穿品少女感。这几乎成了85花的通病,而“她已经很努力了”,“她真的付出了很多”几乎成为粉丝为她们业务能力挽尊的最后一道防线。
既然都讲到这里了,今天就多说几句。
可表演这件事情,不能只靠努力的,不开窍的表演再卖力都显得没有生气。李少红导演当年就评价过杨幂的表演非常程序化,她举的例子挺浅显了。
那以杨幂为代表的85花表演上的症结究竟是什么呢?
小主看来大概是思维的局限,是对人的思考过于简单。她们大概率是不会或者说没有功夫去揣摩角色某些行动背后的动机,很多时候就是接了个戏,还没想透到底是什么触发了人物的情绪推动人生进程,就已经咔咔一顿拍完收工了。
合理性的逻辑没参透,就谈不上表演的层次感。
举个例子,我们为什么觉得《隐秘的角落》秦昊演的张东升好呢?
事实上原著跟剧本里,张东升这个人物很扁平,更像个工具人,是个杀人狂。所以一开始秦昊根本不想接,最后剧拍完呈现出来,张东升不仅有心狠手辣,还有自卑脆弱的展现,人物就丰满起来了。他的偏激的行为,也从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变得合理。
所以才有了秃头这些细节,这些也都是秦昊跟编剧导演一遍一遍磨出来的。
诚然先前人物没琢磨明白,临了开拍,演员们只能用情绪大起大落来完成表演,再或者就是完成拼命练习动作戏份,充分完成打斗,这最多只能说吃得起苦,严格说都是只完成了规定动作的花架子。
而为什么有的演员在遇到某些大导就像开了任督二脉,而脱离了大导就不会演了呢?比如高起点的倪妮,《金陵十三钗》绝对是她出道至今业务上的最高光时刻了。
大概是因为她可能会因为不断的接戏,积累到不少表演的经验学习到一些技巧。可表演本身,最关键的是投入到角色中,成为里面的人物。这之间隔着剧本,隔着演员自己的思考,也隔着观察世界的能力。
我们说回杨幂。这两年我们其实能看到杨幂拍戏的节奏正在逐步放缓,而且也参加了一些相对比较单纯的表演项目,像是《最美表演》,但效果确实不咋好也是事实。
她卯足劲想要转型拍的《宝贝儿》,也是一样。
除了一定占比的尬黑之外,杨幂演戏时候机械完成动作的短板也暴露得明明白白。
尽管那一次杨幂演的是一个残障女孩,过着劳苦的生活,跟以往光鲜角色已经有了很大区别,其实可以加把劲好好磨练一番的。
但依旧被网友发现了一个跟角色极不匹配的细节——作为一个清洁工,倒垃圾的时候,手指是翘着的。
当然,作为一个普通人,倒个垃圾可以是尽量避免手弄脏。试问一个生怕手脏的演员,怎么能跟清洁工这个人物人形合一呢?
不过杨幂的那一集还没有上线,单从海报上来看,眼神比较空洞。能看到以往的杨幂的影子,不晓得最终呈现效果是怎样。
目前这剧播了3集,ChinaDaily报道《听见她说》明年可能会在BBC平台上播出。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应该是对品质的一定程度上的肯定。
3集看下来,会有所思,也会被带入到挺压抑的情绪里。我看到弹幕里,不停地有人说自己哭到不行。
更多的是展示了不同人的困苦吧。
我个人目前最喜欢的是杨紫演的《许愿》,(她这集的导演跟编剧都是李非,他最著名的作品有《邪不压正》、《闯入者》)。其实整段表演里,杨紫就是简单对着镜头说话,也没搞什么花式哭法这种事,可就是很打动我。
杨紫这集是采用一镜到底的形式拍摄的,也就是说在这二十几分钟里,杨紫不能出错,不然就得重新来过。
赵薇对杨紫的评价非常高,她非常不吝惜对杨紫的赞美——“让我震惊”。
每个短片都是4、5页纸的台词。杨紫在背后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在现场一条过,无论是表演还是台词,都演绎得非常精准。
她演的小雨刚满26岁,是个跟着妈妈长大的单亲家庭女孩,想要在生日这一天好好跟母亲谈一谈,以录视频的形式说一些当面无法说明白的话。
片子一开始,杨紫坐在书桌前,支起手机,还没有具体展开做细节铺垫,就已经能从杨紫说话的间隙中,感受到她的无奈,而结尾那一通母亲打来的电话,也预示着这一场蓄谋已久的沟通,亦是徒劳。
父亲在母亲孕期出轨,母亲一直怀恨在心,即便是离了婚母亲也无法放过丈夫,也没轻饶自己跟女儿。母亲疯狂地去父亲的单位闹事,父亲因此丢了工作,母亲丝毫不罢休地去找跟父亲有关的人闹,势要搞臭父亲。
在很长一段的母女关系里,母亲主导着把日子过得鸡零狗碎,母亲却告诉她,一切苦都是父亲造成的。母亲甚至在母女俩的八宝粥里下农药,想要带着女儿一死了之。那几年,对小雨来说是萦绕不去的噩梦。
杨紫把直面生死的这段词,故意说得轻松,这更让人揪心。
对于小雨来说,自己的出生似乎就决定了母亲过不好这一生。
小雨恨自己的人生。
恨到想要拥有超能力,回到生命之初,杀死自己。
同时,作为一个被母亲动用全身心力爱着(绑束着)的女儿,她找不到出口。母亲每天无休止地电话,每一个行动都要汇报,让她倍感窒息。
这是她第二次提到窒息,有了情绪的递进,眼泪止不住地掉。
不得不说的是杨紫从最开始出现在画面里,就已经投入在人物角色里了,整段表演一气呵成,这让观众瞬间就能到达角色的感情层面。
杨紫从始至终,没有一丁点出格或者拖沓的情绪,哪怕是说到最委屈的细节,她也就是鼻酸流泪,然后叹气咬着牙继续坚持把话说完。表演归根结底不只是完成动作的事情,而是传达能够流动的情绪。
在杨紫的诠释里,她对母亲有同情、有理解、有埋怨、有恐惧、有担忧,对父亲有渴望、自责、后悔,对喜欢的人有遗憾跟抱歉,对自己是委屈无助,对人生是那种无法扭转的沮丧。
所以这个人物饱满、落地,很打动我。
而杨紫妈妈对她实行的是鼓励式教育,但不溺爱。所以一个角色的呈现与是否切身经历没有直接联系。关键是演员要主动去琢磨。
这周上线的是白百何的《失眠人的梦》,她演的是一个全职妈妈。
从片子的呈现来看,真的是有点瘆人。整个故事从两个纬度来诠释:1是全职妈妈;2是失眠者。
妈妈的纬度,影片展示的就是琐碎的日常。清个老早起来,开始为全家做早餐,他们家俩孩子。等到孩子上学,老公上班之后,她才有功夫吃他们剩下的。
就这一个开头,已经引发了不少妈妈的共鸣。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写照。
有一幕,我看到的时候是有点绷不住的。
夜深人静,老公打呼噜吵得白姐无法入睡。然后她轻手轻脚地坐在阳台的小椅子上,介绍这就是她每天的日常。
这时候镜头一转,阳台外包着的安全防护网像个牢笼一样困着她。而阳台上,外侧比较容易接触到阳光的那层,晒的全是丈夫的衬衫。没有一件像她的衣服。
跟她一起被“囚禁”在家里的,还有无穷无尽怎么都做不完的家务。她只能日复一日地过日子。
日复一日没有指望的日子,让她厌烦自己曾经喜欢的事物。比如小时候爱玩的大纸箱子,后来他老公动不动就搬一个回来。她逐渐觉得索然无味。
有的观众想得比较简单,觉得孩子上学了,为什么不上班呢?
而真正有了孩子的人才会理解,每一天整理家里杂乱的玩具,衣服,擦桌子椅子擦玩具擦地,看起来都是非常简单的机械的工作,可必不可少。
片子里是女性的单独视角,没有别的角色出现。意味着,等孩子们放学老公下班,做饭洗完收拾之余,还有大段给孩子辅导功课的时间,是片子里没有展现的。哪有时间去社交?
应采儿在节目里说过每天早上起来照顾Jasper的流程,就比较生动了。每天起来,要帮儿子穿鞋刷牙换衣服。
这几乎是每个需要自己带娃的妈妈的日常。但对于没有孩子的人,或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是很容易抓瞎的。
陈小春当年带小甜豆Jasper上《爸爸去哪》一上来就崩了。
而这只是养孩子的初级阶段,到了上学的年纪,辅导孩子功课气到就医的现实案例已经不少了。
而更糟糕的是白姐演的这个女主的失眠,让她神经开始衰弱。最开始失眠是因为她老公打呼。
半夜睡不着
早上起床
然后她时常恍惚,她很容易忘记事情,有时候也不太分得清梦境跟现实。
更多时候,全职妈妈是没人关心的一群人,不被理解,总有外界的声音在说你为什么不这样不那样,而她们深陷其中,也没法放过自己,既不能当甩手掌柜,也不放心(或是经济能力上没法支持)把琐事交给别人。
这一集,其实镜头感跟画面美感都不错。可就是内容大部分会有些空洞,更写意,这就有一个问题,表达者可能有自己的理解跟输出,但观众的共情就会随着消化理解的程度而减弱。
而优势是可以发散到每个人身上,所有人身上都束着牢笼,迷失自我的人会产生共鸣。
白百何最大的优势就是表演自然,这就很容易让人进入角色。
好的表演,会冲淡演员本身的表演感,会引发观众的思考。大家把目光更多地投放在剧情表达的本身。我们看影视剧作品,不就是想要看看别人的生活吗?
期待后面的剧集,也希望杨幂可以真正的拿作品说回话。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