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前半部精彩,后半部恶俗,只因演员编剧都换了
《走向共和》前半部精彩,后半部恶俗,只因演员编剧都换了!
据说豆瓣上的评分中,历史剧得分最高的是《走和共和》,有9.7分之高,和《大明王朝1566》并列榜首,而著名的《三国演义》和《雍正王朝》都屈居其下。《走向共和》看了很多遍了,精彩程度确实非同一般,王冰的李鸿章、吕中的慈禧太后以及孙淳的袁世凯这三大主要角色光芒四射,足以帮助《走向共和》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当然,演艺这个东西,本身就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同样是豆瓣,《雍正王朝》居然和《康熙王朝》的得分一样,这是件让两剧的拥趸都无法接受的事情,雍正迷会说《康熙王朝》充满低级错误只会歇斯底里大喊大叫,康熙迷会说《雍正王朝》全是权谋丝毫没有封建帝王君临天下的气度……两剧都喜欢的人不是没有,但数量肯定不多。
但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类似题材的两部电视剧,肯定有喜欢这一部的,也有喜欢那一部的。比如上文提到的《康熙王朝》与《雍正王朝》,又或者新三国与老三国的对比,新水浒与老水浒的对比,新红楼与老红楼的对比,各自都有各自的粉丝,这是极其正常的事情。但有没有对同一部戏的上下两个部分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的?恐怕很少。
很少,不代表没有,比如《走向共和》就是这样一部的历史大剧:前半部分异常精彩,令人如饮醇酒,后半部分则特别恶俗,说味同嚼蜡已经很客气了,完全有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划分一下《走向共和》的前后部:慈禧太后活着的时候是前半部,她去世之后是后半部。
总体而言,前半部分拍得非常成功,老艺术家王冰塑的李鸿章绝对是可以在演艺史上大书一笔的角色,一个精明、干练、老成又对清王朝忠心耿耿的裱糊匠形象被他刻画得有血有肉,异常饱满,相比之前的李鸿章形象,王冰的饰演有了巨大的突破;同为老艺术家的吕中的慈禧太后同样精彩,这一版本的慈禧太后,既有自私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既有狭隘的一面,又有豁达的一面,也把这个复杂的老太太演得很接地气,比起来,之前的慈禧太后,被演成了一个政治符号,而非一个活生生的人;《走向共和》中戏份最足的是孙淳的袁世凯,个人感觉对于角色的拿捏上,他不如王冰和吕中那样驾轻就熟和信手拈来,但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这个角色的塑也算是很成功。
可以说,上述三位演员为《走向共和》的成功做出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至少占据了三分之二。当然这样说并不是抹煞其他演员的功劳,比如光绪皇帝、盛宣怀、翁同龢、康梁师徒、荣禄、庆王奕劻、伊滕博文包括孙文等次要一些的角色,艺术家们都奉献了精彩的演技,虽然不能说十分完美,比如张之洞的外形完全不像,载沣完全不是电视剧里那个飞扬跋扈的醇亲王等,但瑕不掩瑜,整个戏给个99分并不过份。《走向共和》凭借前半部,足以在中国历史剧的发展史上,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但是,非常可惜,有这样一个极其出色的开头,《走向共和》的后半部分,却将整部戏的档次严重地拉低了。主要原因就是在后半部中,出现了两个不尴不尬的角色,一个是男的,文质彬彬的参议员罗文,另一个是女的,自以为是的田沫。应该说,这是《走向共和》中两个最欠揍的人物,完全不知道编剧把这样两个人硬塞进来是何用意,不仅极大拖慢了整个戏的节奏,还使本来是历史剧的《走和共和》演成了情节冗长节奏拖沓的都市剧。
当然,在前半部中,也出现了不少虚构的人物,或者说虚构的情节,比如一开场就出现的袁世凯的如夫人沈氏、被送给李鸿章的小红、和李傅相一起吃饭的孙文等,但从来没有像这一对男女这样令人感觉到突兀。两个人中,为人相对儒雅低调的罗文还好一些,自以为是的田沫则到了令人生厌的地步。
突然想起了有一部著名的狙击题材的电影,忘了什么名字了,阿富汗的美军士兵和当地塔利班武装分子的枪战中,非常不合时宜地加入了一个女记者,是某个海军上将的侄女,非要到前线去和战士们并肩打击恐怖分子,最后居然极其熟练地拿起武器,成了一个比男兵更坚定的战士。这个女记者说话的语气、自以为是的态度和田沫的相似度达到了90%。所不同的是,《走向共和》只是因为田沫的存在被拉低了档次,而那个狙击手题材的电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在此我就不说这部烂片的名字是《狙击手:特别行动》了。
为什么同一部电视剧《走向共和》,前后竟有如此大的差距?一个极其精彩,一个十分恶俗,一个很赞,一个很烂,好长时间里我都没有找到答案。单纯把原因归结到演员身上是不客观,也是不公平的,尽管这两个演员演得不好,演田沫的那个女演员更可以说是演得很烂,但我想,里面应该有更深刻的原因。
我曾经很着迷于一部在中国影响极大的剧《我爱我家》,这是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长达100多集的电视中,有着太多的经典,但是,一个人的出现,让这道美味的菜里像掉进了一只死老鼠,这个人就是孟朝阳,可以说,凡是有孟朝阳的戏,在《我爱我家》中几乎都算是挺烂的。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罗文和田沫的出现呢?孟朝阳的出现是因为梁天饰演的贾志新要到海南,为了找一个和贾志新有点类似的角色,才硬塞了孟朝阳进来。那么,是谁把罗文和田沫塞进了《走向共和》呢?
这个迷底是被无意中解开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了《走和共和》前后两部分的编剧不是同一个人!清末是一个人,民国是另一个人,原因一下子全清晰了。关于编剧,其实长久以来我们对他的重要性都严重低估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刘和平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他的笔下出了很多精品,经典之一就是《雍正王朝》,刘和平编剧的电视剧,多是精品;另一个例子是朱苏进,他的几部戏也相当经典,如《三国》、《太平天国》以及《康熙王朝》,里面也有太多的名言,最著名的如“我孝庄”、“袁绍就是扶不起的阿斗”、董卓的“乐不思蜀“等……
其实细品一下,《走和共和》的后半部分比起前半部分来,要差得多,原因固定有演员部分的,特别是演技最精彩的“李鸿章”和“慈禧太后”都死了,但编剧功力的差距才是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这也正可以解释为什么前半部中那么多的虚拟人物和虚构情节,但让人接受起来没有难度,毫无违和感;后半部分两个戏份不少的罗文和田沫,却使整个戏变了味。也有人会说,《走向共和》前半部分好写,因为就三个主要人物,李鸿章、慈禧太后和袁世凯,而到了民国,人物一下子多了起来,人物刻画难度加大。好吧,这也算是一个原因吧,但你自己信吗?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