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娱乐 > 权力逆转,好莱坞巨头开始为流媒体打工 | 告别2020④

权力逆转,好莱坞巨头开始为流媒体打工 | 告别2020④

查看:995 / 更新:2022-02-10 20:24

作者 | 彭郑子岩

如果要挑选出2020年最为失意的传统行业,电影一定榜上有名。不论是票房产出还是行业生态,2020年都可以说是对百年电影产业的一次毁灭性打击。

单就票房而言,根据12月20日发布的《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受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响,今年前11个月,中国电影票房仅165亿元,约为去年同期(600.37亿元)的27.5%;美国票房为20.3亿美元,仅为去年同期(102.2亿美元)的19.9%。据估算2020年全球电影票房约为80至100亿美元,约为2019年(422亿美元)的20%至25%。

在失去将近八成的票房收益以及附带的线下收入之后,不论是各大传统影视公司还是昔日的全球院线巨头,或多或少都陷入困境。迪士尼、华纳传媒、NBC环球先后都出现了大规模的裁员以减轻财务负担,美国三大院线之首的AMC院线一年内多次出现现金流告急的情况,破产传闻更是甚嚣尘上。

而在另外一头则是流媒体们的高歌猛进,由于疫情导致全球范围大规模的居家隔离和远程工作,使得线上娱乐全面受益。全球布局的流媒体巨头Netflix在前两个季度新增用户均超过了千万,用半年时间就超额完成了全年的用户增长目标。迪士尼于去年年度上线的Disney+也不遑多让,在原创内容不多的情况下,一年内收获了超过八千万订阅用户,使得迪士尼在前不久的投资者大会上高调宣布超过50部为流媒体量身定制的新作品计划。


华纳传媒与NBC环球也分别在今年上线了各自的流媒体,即HBO Max与Peacock,后者因为有附带广告的免费选项,因此并不执意于追求订阅用户数量。倒是曾被寄予厚望的HBO Max在推出大半年后依然没能获得预期的理想成绩,使得华纳传媒不得不在本月初搞了个大新闻——宣布旗下2021年的17部电影将会全部于HBO Max和院线同步发行。

华纳传媒这一动作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再次激怒了性命垂危的传统院线,更是导致连电影导演、演员甚至联合制作的影视公司都一并站到了讨伐华纳的阵线上。就目前来看,因为AT&T高层全程主导,华纳几乎是铁了心要将流媒体作为今后发展的主线。但抛开那些激愤之词,事实上不论是好莱坞自己还是旁观者,都能明显看出来传统院线再难重回黄金年代了,而2020年的这场疫情,让流媒体主导影视娱乐内容的时代加速到来了。

百年电影产业被疫情摧残,影院式微

全球性的流行病肆虐对于诞生百年的电影产业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回顾历史,102年前那场知名的“西班牙流感”同样也重创了当时刚刚兴起不久的电影产业,好莱坞的电影产业自那之后最终走上了垂直垄断的道路。如今好莱坞的大制片厂体系恰恰正是形成于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间,伴随着这种垄断应运而生的则是知名的《派拉蒙法案》。

巧合的是,《派拉蒙法案》也恰好是在今年被美国地方法院裁决失效。一旦两年的“落日条款”到期,理论上制片厂又可以开始收购院线业务。不过在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制片厂其实始终保持着对制作与发行的高度控制,但在北美,影院产业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并且伴随着流媒体的异军突起,传统制片厂对电影院这门生意反而已经没什么了兴趣。

更为重要的则是,不论是百年前的西班牙流感还是如今依然无法看到尽头的新冠疫情,都在两个不同的时空里让人意识到了电影以及电影产业的脆弱。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今年电影院关闭将近半年时间,重启之后整个行业依然处于缓慢的恢复期。美国今年的情况甚至较西班牙流感时期还要惨烈,当时在疫情爆发期间,80%到90%的美国电影院都关闭了2到6个月,电影公司在从1918年10月中旬到11月底,长达一个多月时间里停止了所有拍摄。

而如今美国主流的三大院线在纽约和洛杉矶等票房重镇依然没能实现重新开业,反而是一些存活下来的地方艺术院线冒险重新开张,美国本土的影视制作也处在半停工的状态,多数制片厂都将精力投入到了海外地区的新作品开发和制作之中。

美国三大院线之一的AMC院线在6月发布的一份财务文件显示,公司所处的“灾难性”局面。在该份财务文件中,美国最大的连锁院线AMC承认,这场全球性流行病使得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不确定。到2020年年底,这家连锁院线已经背负了约5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公司正在努力度过前所未有的动荡期,还需要更多借贷才能维持经营。在华纳传媒宣布了其2021年的重大业务决定之后,AMC院线的股价又下跌了16%。


如果半年前所有人都还将希望寄托在疫情趋缓、大片重新进入院线上,那么就当下全球进入防疫常态化并且《信条》也未成为“救世主”的情况下,院线真的需要为自己的未来想想出路了。在之前第二季度的财报会议上,AMC娱乐公司的CEO亚当·阿隆表示,如果影院的经营情况继续恶化,至少有一家大型连锁企业可能会考虑自行出售资产。

没错,如今的影院已然成为了高风险低收益的生意。一方面,在面临这种全球性的流行病时,其财务方面的脆弱无法规避,即便是迪士尼也要承受乐园业务无法营业带来的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则是院线的业务构成过于单一,并且内容也要完全依赖制片公司提供,今年的院线逐渐失去了过去作为渠道的强势话语权。

起初还仅仅只是各家将旗下大制作撤出原有档期,以便之后疫情平息重新上映。但环球影业最终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影院纷纷宣布停业之后,他们选择将原本进行院线发行的动画电影《魔发精灵2》直接通过线上点播来发行,而最终所取得的收益远则超预期。


起初还仅仅只是各家将旗下大制作撤出原有档期,以便之后疫情平息重新上映。但环球影业最终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影院纷纷宣布停业之后,他们选择将原本进行院线发行的动画电影《魔发精灵2》直接通过线上点播来发行,而最终所取得的收益远则超预期。

这还是在今年年初,当时AMC院线CEO亚当·阿隆甚至还能冲冠一怒表示今后将会全面抵制环球影业的院线电影。然而断粮几个月之后,AMC院线便率先与环球影业达成了新协议,根据这份新协议,过去被院线视为绝不可能退让的影院独占窗口期从70-90天大幅缩短至17天,确保电影至少能在影院独家放映三周。随后另一家大型连锁院线Cinemark也与环球达成了类似协议。

而就在华纳传媒选择专注打造自己的流媒体平台之后,终于无法再指望传统电影制片公司的大院线,转而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每年拍出几十甚至上百部电影的流媒体。过去对待Netflix态度极其强硬的AMC院线,也已经主动开启了与Netflix以及亚马逊的谈判,希望能够通过达成一个类似环球那样较短的影院窗口期以换取他们新片在旗下影院发行的机会。


就在制片厂与院线剑拔弩张的同时,作为流媒体行业真正的领头羊,Netflix反而开始成为了一些独立艺术影院的“救星”。Netflix和亚马逊是少数断断续续传出有意收购连锁院线的超级买家。Netflix早前连续接手了位于好莱坞的埃及人影院和纽约的巴黎戏院。但这些独立影院更像是为了给Netflix装点门面,让其能够有线下场所举办自家内容的首映和长线放映。Netflix一直以来都坚称,作为流媒体公司他们永远不会进入电影院经营这个行业,因为它很擅长当前的业务,而且不需要将这个风险带到它们的商业模式中。

过去十年来,电影院逐渐式微,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则成为了催化剂。原本就要与剧集、游戏、直播和短视频争夺时间的电影和电影院瞬间消失在了人们的生活中。随着传统影视公司和科技巨头们纷纷进入,流媒体已然成为了影视娱乐的新中心。但作为发行渠道的电影院将会面临新的生存危机,而学会如何与流媒体巨头们共存,将会是这一百年产业在2021年的全新课题。

巨头们开始为流媒体打工,其他人得“站队”

进入2021年后,Netflix将会迎来全球范围内2亿订阅用户的里程碑。过去几年内,这家流媒体经历了颇多变化与挫折,由于过于强势的增长以及激进的自制内容,先是引起了传统好莱坞制片厂的警惕,导致大量版权内容陆续被收回;后来则是因为过于超前的独家线上发行,导致其与传统院线以及奥斯卡、欧洲三大电影节等传统势力不断处于拉锯状态。

2020年以来,Netflix在持续保持高增长之外,也在不断探索和发掘着美国影视工业之外的海量内容。不论是基于韩国本土文化打造的《李尸朝鲜》还是关注日本成人影视产业的《全裸监督》,Netflix已经逐渐找到了好莱坞之外的另一条内容开发道路。与此同时,年底两部通过日韩漫画改编的作品《弥留之国的爱丽丝》和《甜蜜家园》也都快速登上了Netflix热播榜,原本就已经强势国际化的日韩流行内容,显然有助于缓解流媒体行业日益激烈竞争之下导致的内容成本上升问题。


长期而言,Netflix通过持续不断的高投入正逐渐为自己建立起了一道护城河,从攻势转为守势,Netflix似乎接下来也并未有放慢脚步的打算。就如Netflix联席CEO特德·萨兰多斯之前所说:“我认为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创品牌比买下一堆不同的IP特许经营权并等他们消耗殆尽更有价值。”

事实上从2018年开始,整个好莱坞就已经无法抵抗由Netflix所引领起来的这股流媒体潮流,那些传统制片厂都开始纷纷规划并且迅速推出了自家的流媒体服务。

如今迪士尼旗下的Disney+已经推出一年有余。根据迪士尼最新的说法,Disney+如今在已推出的市场已经拥有超过8680万的订阅用户,而根据去年四月在投资大会上的预测,迪士尼原本估计在2024年财年Disney+才会到达6000万到9000万订阅用户。换言之,Disney+已经提前三年完成了既定目标。

抛开新冠疫情大流行对于线上娱乐的助力不谈,迪士尼显然也已经开始在为全面迎接流媒体时代做足了准备,而随着Disney+打下了远超预期的用户基础,大幅加码流媒体内容储备自然是顺势而为。事实上,整整一年以来,支撑着Disney+的原创内容几乎只有星战衍生剧《曼达洛人》和音乐剧电影《汉密尔顿》。


而现在迪士尼一口气宣布了超过50部新作,其中包含了10部星战剧集、10部漫威剧集加上30部迪士尼、皮克斯剧集和电影等不一而足。也就是说,几乎所有迪士尼旗下品牌都将会为Disney+打造独家内容,同时收购而来的21世纪福斯的内容也将改头换面加入流媒体内容库。

如此让人眼花缭乱的内容储备,似乎也让迪士尼一改之前的谨慎姿态,他们预计在2024年财年,Disney+将会拥有2.3-2.6亿订阅用户,同时在这一年该业务将会实现盈利。

相较之下,华纳传媒力推在今年上线的HBO Max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这也使得华纳最终不惜得罪所有人也要在明年开始强推线上线下同步发行。今年10月份的财报电话会上,华纳传媒给出的数据是HBO Max在5月推出后,5个月内收获了860万订阅用户。但这个数字远比账面上看起来的还要糟糕得多,因为其中只有大约360万才是新用户,另外大约500万是选择激活这项新服务的原HBO订阅用户。他们过去是通过传统的付费电视进行付费,考虑到过去HBO中3000万用户中有超过2500万拥有HBO Max的激活资格,这一转化率可以说非常之糟糕。即便12月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HBO Max较10月份又新增了400万用户,但1260万依然远不是一个能够让人满意的数字,尤其是有Disney+在一旁作为参照系的情况下。

最先“抛弃”院线的NBC环球反而最后成了老好人,其流媒体服务Peacock并不局限于订阅,为了维持广告业务,也推出了免费代广告的套餐。这也是使得NBC环球并不那么激进推广其流媒体业务,并且相对于更加注重大制作票房收益的迪士尼与华纳,环球最近几年最挣钱的其实都是那些小成本的恐怖和惊悚片。这也让环球影业的院线发行压力顿时小了很多,像是原本应该在今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9》早早就宣布直接延档一年,而《007:无暇赴死》原本环球也只负责全球发行,延期带来的更大损失最终还得制作方米高梅承担。因此到现在也没看到环球影业做出类似《花木兰》流媒体点播,或者《神奇女侠1984》美国本土线上线下同步发行的惊人之举。包括明年的一系列新作,环球影业也并未表态会优先在Peacock上进行发行。


如果要说2020过的最不顺心的好莱坞传统制片厂,派拉蒙大概很难排在第一之外的名次,长期以来他们都是院线发行的忠实拥护者。然而今年的情况导致手上的电影全部积压,巨大的财务压力又无法让他们像其他大厂一样尽量延期上映,最终派拉蒙不得不将4部电影分别卖给Netflix和亚马逊发行,之后又将《海绵宝宝》电影的国际发行权卖给Netflix。

或许也是今年的处境,让派拉蒙的母公司维亚康姆CBS彻底醒悟并且决定效仿其他传媒集团开始专注流媒体业务。这也解释了拥有派拉蒙影业的维亚康姆CBS为何会在之前宣布,明年将会把旗下原本的流媒体服务CBS All Access更名为Paramount+,并为其注入更多原创内容,这其中就包括通过Paramount+在美国本土发行《海绵宝宝》大电影。

基本上如今就只剩下日本公司索尼哥伦比亚尚未宣布推出自己的流媒体服务,不过在12月10日,他们从华纳传媒的母公司AT&T手上花费超过12亿美元,买下了动画流媒体服务Crunchyroll,加上索尼三年前通过1.5亿美元收购而来的线上动画平台Funimation,索尼事实上在动画这一细分领域拥有了一个超级流媒体平台。


这就是2020年的好莱坞,传统大厂们不是在为流媒体平台卖力打造内容,就是在考虑如何平地而起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流媒体平台。至于那些中小型的影视公司,不论老牌还是新贵,事实上都处在一个相当尴尬的境地。因为今后他们势必会面临“站队”的情况。

12月22日,《华尔街日报》引援知情人的消息称,打造了“007”IP的米高梅公司正在寻求出售自己的影视业务。米高梅控股的投资者表示,米高梅控股拥有的众多影片可能会使其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收购目标。毫无疑问米高梅也是百年好莱坞历史的见证者之一。但由于业务过于单一并且自身体量不足以承受今年这般的风险,在《007:无暇赴死》上映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它也不得不考虑另寻出路。


另一方面像A24这类长期专注于制作独立电影的新公司,同样也需要做出抉择,尤其是在面临可能有将近两年时间无法进行大规模院线发行的情况下。好在就在2019年苹果宣布进军流媒体领域之后,有着互联网影视基因的A24便迅速与苹果公司签订了一个多年期的合作协议,A24会在接下来几年内为苹果制作几部电影,其中第一部便是今年已经在Apple TV+上线的Sofia Coppola指导的《触礁》。

过去几年人人都在谈流媒体或许有朝一日会取代院线成为发行主力,只是没人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

院线与流媒体并非敌人,模糊边界催生多样性

无论如何,在这场流媒体抢占人们娱乐消费中心的战役中,总会有输有赢。但新旧转换之际往往又意味着一些全新的机会。

当传统电影制片厂们在线上线下游移之时,也让院线将更多期许投射到了那些流媒体巨头身上。事实上就电影制作数量来说,光是Netflix和亚马逊就已经超过了其他几家大厂的产量总和,若是最终几大院线能够与两家流媒体达成双方可以接受的窗口期,那么像去年的《爱尔兰人》、《婚姻故事》以及今年的《曼克》、《毕业舞会》、《蓝调天后》等作品都有机会进入连锁院线发行。


对于流媒体来说,他们选择线下放映一方面是为照顾大牌导演的感受,另一方面则是纯粹为了吸引新用户的品牌宣传。换句话说,票房从来都是不是他们的主要考量,这反而使得在票房分成方面,院线可以更容易从流媒体那里获得相对有利的条件。同样,对于很多好莱坞以外的电影创作者来说,国际流媒体高调介入电影发行,更是让他们的作品有了走向国际舞台的好机会。尤其是像Netflix与亚马逊,早已建立起了全球同步上线的庞大发行网络,甚至就连字幕翻译团队都是现成的。

在上半年疫情最严峻之时,伴随着“紧急事态宣言”的出台,日本全国的大小影院从4月上旬开始全面关门了将近两个月时间。随后,产生的连锁反应则是那些原本应该上映的日本本土作品应该何去何从,最后流媒体成为了救命稻草。动画电影《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最终选择了登陆Netflix,开创了日本人热衷的“先例”,随后行定勲导演、改编自又吉直树原著的电影《剧场》也选择了在7月上线亚马逊,并同时在20个独立院线进行小规模长线放映。


另一个东亚影视大国——韩国,同样出现了不少将院线电影最终交给Netflix进行发行的案例。截至12月初,共有不止4部电影原计划影院上映之后后转向Netflix寻求全球发行,包括《胜利号》、《车仁表》、《Wonderland》、《乐园之夜》等。其中《胜利号》耗资高达2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3亿元),是韩国电影史上最“烧钱”的电影之一,也是韩国第一部以外太空探险为主题的科幻片。

原先的发行公司Merry Christmas代表也在声明中坦言:“由于全球疫情严重,我们认为不能再推迟上映,因此选择了Netflix平台作为向国内观众乃至全世界观众展示电影《胜利号》的方法。”

从更宏观和长远的角度而言,流媒体与院线并存的发行方式,最终带来的其实是更多元的选择。疫情迟早会过去,电影院也会有完全恢复正常运营的一天。对于那些并不享受影院观影仪式感的普通观众而言,流媒体实现的同步发行反而会解放他们;而对于那些真正热爱影院的忠实影迷来说,影院永远是他们的首选。疫情过去之后,唯一改变的大概只是传统影院与流媒体之间的权力关系而已。只是这种权力其实是观众赋予的,因为谁能提供好的体验和内容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一百年前的1920年,一战与“西班牙流感”冲击了整个世界,当年当选美国总统的 Warren Harding 在选战中创造了一个词“Normalcy”,他希望人们忘记战争与疫情的痛苦,最终能够回到“常态”。当然在之后的历史里,1920年代的世界,就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它再也没有回到任何一个过往“常态”,而是进入到另一个艺术、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或许对于即将到来的2020年代,我们也可以抱有类似的期许。

上一篇:

点播推荐|《星际特工:千星之城》

下一篇:

知名娱记爆料,吴彦祖险把成龙一亿别墅烧毁,陈冠希卖鞋赚9千万
标签:流媒体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