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导演将镜头对准江苏古镇,这一次他想让人们“慢下来”
2020年刷屏全网的《后浪》,不仅让“后浪”一夜之间成为流行语,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后浪”和“前浪”的思考。面对纷来沓至之的众多邀约,“后浪”导演付彬彬这一次却选择将镜头对准了江苏的一座名为河下的古镇,讲述另一个维度上的有关时间的故事。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付彬彬坦言走进古镇就像走进了《清明上河图》一样,“在我眼中,传统的东西处处都有着不一样的美,一片屋檐和天空是一幅画、一叶小舟和湖水是一幅画、铺在桌上的宣纸是一幅画、门上的竹帘也是一幅画。”
秋日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穿透云层,在镀着金边的古镇牌坊下,拥有55万核心粉丝的知名国风音乐人红格格化身为身着汉代裙裳的女子莞尔一笑转身入画。青石板街上,她翩跹起舞;吴承恩故居内,她阅书抚琴;广阔静穆的淮安府署里,她举目苍穹。当夜幕降临,在通明灯火的魁星阁畔,女子捧起一盏荷花灯,俯身放入运河水中,一座古镇的美在屏幕的方寸间绽放……由淮安楚韵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千年河下 风韵淮安》通过视觉语言,将这些河下景区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点与自然风光相互串联,展示出古城淮安的别番风韵。
3分钟的短视频《千年河下 风韵淮安》刚一上线,就受到了网友们的关注。和《后浪》不同的是,《千年河下 风韵淮安》并没有“凶猛”的台词,而是以类似于明信片的方式,让古镇的美、旧时光和新生活的融合静静地流淌,青砖黛瓦、对称留白的“中国审美”让年轻人赞叹不已。
淮安自古人文荟萃,而河下古镇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迄今为止整个街区仍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80%以上的民居系民国以前的砖木结构,清代以前的建筑占70%以上,石板路面占90%,既有古老的韵味,也有今时的生活气息。
“在这部影片中,我想要说的是:慢下来。在古镇的柔光中慢慢感受时间流逝。另一方面,在经历千年的变迁中,古镇却保有他本来的面目,就好像时间从未在他身上刻下痕迹一样,抚摸着古镇的城墙又好像快速穿梭千年。”付彬彬说。
对话付彬彬|吃饭、喝茶,自在生活
记者:《千年河下 风韵淮安》取用河下古镇、沈坤状元府、淮安府署、吴承恩故居、魁星阁这几处代表性的历史古迹,在拍摄创作中,哪一处景色或哪一个时刻让您印象深刻?
付彬彬:其实每一处历史古迹都有不一样的美,整个老淮安区保留了如此多的历史古迹是令我惊讶的。河下古镇完整地保留了从古时候到现代的居民聚集区,沈坤状元府再现了状元的一生,淮安府署复刻了千百年前的繁华,吴承恩故居里我看到了文豪的创作历程,魁星阁上淮安古镇尽收眼底。这些地方在一起各司其职、相得益彰。
记者:用酷狗直播平台的国风艺人为主角来串联几个景点,这个思路是怎么来的?
付彬彬:这次在影片中体现的景点大都是古建筑,国风艺人站在那样的古建筑里会像仕女图一样美好和谐,相得益彰。格格在不同地方妆容和服装也都不一样,因为每一个景点都有不一样的气质,在这一方面我想通过演员的妆容和服装来体现,让人和景更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也是我首次和国风网红艺人合作,感觉非常好。格格几乎是和制作组同时开工,非常辛苦敬业。另外她对于镜头的表现力非常好,能够理解我想要什么,每一次都能给到我最美的角度和情绪。
记者:这次的作品里许多镜头都用了大面积的留白,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付彬彬:这个灵感来源出自于国画艺术。有时候此时无声胜有声胜过千言万语,留白是想要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人感觉意犹未尽。
记者:听说您为了抢到最好的光线,凌晨四点就起来了,拍摄到了第一缕阳光,当时情况是怎样的?
付彬彬:亭台楼阁、树影水榭是影片中最好的意境。在我看来,自然即是美,所以为了捕捉最美的自然光我们在天亮之前到达拍摄场地。在相机里看到那一颗在完美光线下的镜头时,全组的人欢呼雀跃。因为我们知道,美的东西值得你花费精力去等待的。
记者:许多看过《千年河下 风韵淮安》的人都觉得,这部作品平实、优美,没有华丽的视觉效果,却有着独特的视角和构图,使它的每一帧都像是一张带有温度的明信片。而也有人说,我也去过河下古镇,为什么不曾发现那里有这么好看?作为导演,您是如何变换视角,去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付彬彬:作为导演我应该是观众那双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在我以前的作品中就偏好国风的对称美学。不过这是我第一次花这么长时间这么仔细地去观察、去欣赏真正中国园林建筑的美。每一个屋檐、亭台、水榭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经过千百年前的工匠精心雕琢的。美就在那里,我只是将这份美再次展现给观众而已。
记者:在您的作品中不乏见到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如《油烟情书》中的饮食文化、中国式亲情元素;如《宋词》中的中国传统节日、诗词元素;如近期《淘宝造物节》中的民间手工艺、茶文化元素 … 对于在作品中传达中国传统文化,您是否有独到的理解与追求?
付彬彬:中国传统的东西我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眼中,传统的东西处处都有着不一样的美,一片屋檐和天空是一幅画、一叶小舟和湖水是一幅画、铺在桌上的宣纸是一幅画、门上的竹帘也是一幅画。
记者:保持市井生活的风貌,这是成为旅游区的河下古镇的独特风景。在您的作品中如何呈现这种人文与景色的冲突与融合?
付彬彬:其实走进古镇的我,就像走进了清明上河图一样。人生活在景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和景本身就是和谐的,这也是河下古镇的一大特色。而我所做的就是如何去放大这一特色:比如快慢剪辑的穿插,快速运动的镜头和慢速的镜头相结合正像新与旧的交替,二者有节奏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让古迹焕发新生。
记者:《千年河下 风韵淮安》拍摄的是千年古镇,也运用到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如当地的淮剧、十番锣鼓等民间演艺文化、茶馓、汤包等充满烟火气的非遗饮食文化,您是如何运用视觉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传达?
付彬彬:烟火气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其实我们小时候就是在这样的烟火气中熏陶长大的,这次的拍摄在这些烟火气中,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候。这一部分我用了不太传统的快切手法来表现。动与静的结合,快与慢的对比,来让观众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记者:您作品很多,但对于公众来说,在您身上最有名的标签就应该是“后浪”了。从拍摄作品的角度可否谈一谈,现在的传统景区宣传片怎样拍才会吸引年轻人、吸引“后浪”们的关注?
付彬彬:其实宣传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符合景区的气质是最重要的,另外就是影片的质量。现在的年轻人有了更好的资源和眼界。如果影片的质量能够上去,那就是年轻人所追求的和喜爱的。
记者:这是您第一次为江苏拍宣传片吧,那么您在作品中这次最想表达的淮安是什么样的?
付彬彬:淮安是一座既现代又古典的城市。初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我曾惊讶于这个城市的繁华,在拍摄的过程中和与当地人的沟通中我又感觉到这个城市的幸福感是那么的强。人们没有匆匆忙忙为生计奔波:吃饭、喝茶,自在生活。在我看来,当代人生活匆忙,而在这部影片中,我想要说的是:慢下来。在古镇的柔光中慢慢感受时间流逝。另一方面,在经历千年的变迁中,古镇却保有他本来的面目,就好像时间从未在他身上刻下痕迹一样,抚摸着古镇的城墙又好像快速穿梭千年。 交汇点记者 陈洁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