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不是烂片的遮羞布
第71届戛纳电影节刚刚闭幕,评审团主席凯特·布兰切特盛赞:“这是实实在在的戛纳大年。”的确,今年主竞赛单元共有21部电影入围,不仅数量可观,质量之高也令整个电影节高潮迭起,这些作品在视听语言、故事、表演方面都展现出高水平的艺术水准,这也再度证明,一部好的文艺电影绝不是晦涩、沉闷的代名词,而是能够满足观众对观赏性与艺术性的双重需求。
戛纳前沿:要过瘾才能获奖
将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称为“大年”一点都不为过,21部入围主竞赛的电影,既有来自戈达尔这样的大师之作,也有不少第一次杀入戛纳的新人作品。由于入围数量众多,又恰逢今年更改放映规则(不再让媒体早于首映礼观影),因此,几乎每天都会有2到3部主竞赛影片进行放映。每天放映厅门口的入场队伍永远大排长龙,尤其到了影节后半程,这样的气氛更为浓烈,轮番登场的电影几乎部部佳作,高潮迭起。今年的场刊评分不仅普遍高于去年,李沧东的《燃烧》更是以3.8分刷新历史新高,可见媒体对今年的作品质量普遍感到满意。
说起文艺电影,很多人都“避而远之”,原因是“太难懂”“太沉闷”,但一部真正好的文艺电影,绝不是艰深晦涩的代名词。正如今年戛纳电影节,让人看得昏昏欲睡的电影少了,更多电影反而是很过瘾、很好看。
几部获得大奖的电影均有口皆碑,《小偷家族》催人泪下;《犬舍惊魂》故事简单直接,观众接受度极高;《黑色党徒》是一部实打实的喜剧,由去年火爆好莱坞的电影《逃出绝命镇》原班人马打造,观众几乎从头笑到尾……入围作品多为严肃题材,但最终大奖却花落笑声最多、观众最容易接受的电影。
好看不代表肤浅,难懂也不代表厚重,一部电影是否有营养、有高度?绝不仅仅取决于这部电影是否“够难懂”。相反,题材丰富、可看性高,容易产生情感联结的作品,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作品剖析:《小偷家族》胜在故事好看审视冷静
本届“金棕榈”的获得者《小偷家族》,就是一部好看且保持思考的佳作。影片聚焦的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家庭,一天,父亲与儿子从超市回家的路上,将无家可归的小女孩Yuri捡回家,原本不打算收养,却在得知她受到父母虐待后改变主意。然而,她的到来只给大家带来一段时间的快乐,随之而来的竟然是这个家庭的分崩离析。
是枝裕和一向是处理家庭题材的高手,但近年来频繁多产的他,也难免陷入只有温情,缺乏思考的窠臼,过于甜腻的故事常被人诟病“除了鸡汤,啥也没有”。好在《小偷家族》里那个冷静、克制的是枝裕和又回来了!
电影前70分钟的剧情几乎都是温情铺陈,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小人物相互取暖,关系其乐融融,小女孩Yuri的到来,更是为这个家庭又增添了一份牵挂。然而,电影到了最后30分钟,随着夫妻的入狱,这个临时拼凑的家庭秘密逐一浮出水面,原来,维系起这个家庭的,不仅仅只有爱和善良,也有利益,于是,人性的复杂渐渐流露。这个既温情又残酷的故事,既有催人泪下的善,又有冷静审视的态度,并没有陷入庸俗的套路。
此外,国内的文艺片,这些年来也开始打破刻板印象,让人看得如沐春风。
《西小河的夏天》《米花之味》节奏明快、颜色鲜艳
即将于5月25日上映的《西小河的夏天》就在点映后获得广泛好评。影片透过10岁小孩顾晓阳的视角展开,缓缓展现生活在绍兴西小河旁三代人的成长,故事娓娓道来,情感细腻,将每一个人童年时的稚嫩、清新、真挚、苦涩描绘得淋漓尽致。
由青年导演鹏飞执导的《米花之味》节奏明快、颜色鲜艳,整个故事不煽情、不苦情,反而处处透露对生活细腻观察的小幽默;《黄金花》《幸运是我》《一念无明》等文艺作品,则关注了自闭症等多个特殊群体。
而正在公映的《路过未来》也是近来较受关注的一部国产文艺作品。该片由杨子姗、尹昉主演,是去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唯一一部华语入围电影,电影上映后口碑两极,喜欢的观众认为:“影片关注了时代变化下打工一族的生活状态,故事很接地气。”不喜欢的观众则认为影片在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瑕疵:“故事过于冗长、叙事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空间。”“题材很好,但电影不够好看。”
评论:不要为了拿奖“定制”电影
不少专业人士认为,电影没有商业与文艺之分,只有好不好看之分。近年来常被反复提起的“文艺片票房不佳”的话题,归根结底还是电影拍得不够好看,而非受到题材限制。也有部分电影人自身作品质量不佳,就把“文艺片”拿来当遮羞布。
一部好的文艺作品,打动人心、引发共鸣还是首位。作者有充分表达的自由,但切忌自说自话,沉浸在自我情绪当中。好的文艺电影,不应该成为观众心中“看不懂”“不好看”的代名词,而是应该让观众乐于看电影,并从中思考人生。
因此,说教、装模作样、低估观众的智商、台词矫情等都是创作的大忌。不少文艺片主题先行,或是过分沉迷于炫技,然而不可忽略的是,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一部好的作品需要故事、摄影、美术、音乐、表演等方方面面的通力配合。
其次,不要过分受限于某种题材,例如最近犯罪、悬疑类题材大火,不少创作者也跟风,但拍出来质量却参差不齐。创作者应该多从生活中挖掘新鲜角度,不要沉迷于“卖惨”“卖苦”,而应该寻求有着催人向善的正能量的题材。
此外,文艺创作切忌本末倒置,一部电影只有本身质量够硬,才会获得观众与专业奖项的认可,不要为了参加影展或拿奖“定制”电影,更不要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刻意迎合。
今年,国内上映的多部文艺片成绩不俗,足以证明文艺片也可以做到票房口碑双丰收,因此,创作者必须改变心态,摒除对文艺片、影展片的偏见和误区,才能真正做出优秀的作品。【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