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你真的曲解中国女排了
没有铺天盖地的网络宣传,
没有随波逐流的国庆首映,
万众期待的《夺冠》前两天悄无声息的上映。
首映当晚,
除了影院里若隐若现的抽泣声,这部电影似乎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浪花。
微博上乍现的零星热搜只是为了证明巩皇的演技,
而关于片子本身,毫无热度,
难道说,《夺冠》真的不好看吗?
1
不用猜,那晚文叔也去看了。
不过真要让我凭出个好坏,还真挺难办,
毕竟这部电影承载的精神早已经跳出了世俗的高度,不需要普通人的眼光去上下打量,
毫无疑问,它就是好片。
电影海报上“中国女排”四个大字让人肃然起敬,
主演巩俐代表的可是傲骨铮铮的“铁榔头”郎平,
正儿八经的女排队员首次面对镜头展现日常,
从易烊千玺到王菲那英,两代人,两首主题曲,谁听了都得拍手叫绝,
单单这些,就没哪个网友敢和它叫板。
可惜,《夺冠》即便卖力渲染气氛,也挽救不了情节上的些许漏洞。
说句实话,电影有些用力过度了。
整部电影才刚刚拉开帷幕,进度条还没拖到百分之十,
突如其来的煽情就让你猝不及防。
彭昱畅饰演的陈忠和一脸茫然的走进那间训练室,
目光流转间,这个个不高,心不大的男人被那个冷血无情的教练吓得大气不敢喘。
面对十几位筋疲力尽的排球运动员,
这个中年男人眼里只有冷漠,举着球狠狠砸过去,嘴里骂骂咧咧,
队员们哭着叫着,有人当场撩挑不干,有人含泪咬牙坚持,
本应是全场涕泗横流的感人情节,可是少了几分铺垫,变得尤为尴尬。
紧接着,电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观众接二连三的抛出泪点。
从郎平一意孤行的举起一百公斤的哑铃,
到大年三十队员面对父母彻底崩溃的泪腺,
再到教练心头藏了多年的念想。
好在导演的心思没有白费,观众终于哭了。
可你要问讲了个什么事儿?不好意思,真没多大印象。
毕竟那个年代辉煌的“中国女排”,
陈可辛是用了日复一日机械的训练,一场教练力挽狂澜的赛事来讲述的,
可这些,远远不足以代表那段辉煌的岁月,
更不能完美诠释“女排精神”的真正内涵。
2
聊完剧情不足,再来聊聊巩俐饰演的“郎平”。
这次的巩皇,是郎平的替身,更是化身,
一颦一笑,从言谈举止到细微表情,毫无违和感。
一个气场如此强大的女人,能够完全弱化自身特点成就角色,属实不易。
估摸着导演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一点,
于是让《夺冠》变成了《郎平传》。
1986年的中国女排郎平是主角,
2018年的中国女排郎平即便退居二线成为教练,依旧是主角。
好在巩俐扛得起戏份,观众也觉得这些镜头没白给。
可退一万步讲,陈可辛并没有拍好郎平这个角色。
郎平是怎样的人?
是教练,是女儿,是母亲。
拍《郎平传》,郎平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具体的,
拍《夺冠》,郎平应该是有家国情怀,个人情绪,喜怒哀乐的。
可惜,电影并没有兼顾到这些。
究竟应该突出哪一部分?文叔看完也不太清楚。
从陈忠实,到郎平,再到老教练,我看到每个人都在为了国家呕心沥血,
却看不到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人。
而少了他们的个人特质。女排精神又何谈完整?
当然,电影绝妙之处更是数不胜数。
3
三场比赛,完全不同的拍摄手法,
中国与日本,中国与美国,中国与巴西。
强弱之间的转换,证明了女排的崛起。
赛事中镜头的快速切换,双方教练精密大胆的战略安排,
看似知己知彼,却总有几步兵行险招。
再到2018年那场扭转历史局面的比赛,
剪辑师更是别出心裁的将队员头天晚上的肺腑之言穿插到比赛的一招一式,
你能看到朱婷的破釜沉舟,
惠若琪的不甘人后,
徐云丽的沉重心结,
更能看到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的集体精神。
终于,我们赢了,
全场中国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在镜头拉进的十秒内戛然而止,
沉寂的电影院,你能听到的,只有自己砰砰作响的心跳。
脚底一股电流倏地窜到头顶,原来这就是“女排精神”。
陈可辛,这个最擅长用主角居无定所的漂泊人生诉说爱恨离别的导演,
这次或许做出了自己最大的突破。
而作为香港导演,他理解的“女排精神”似乎也别有一番滋味,
这么看来,《夺冠》不尽人意似乎也可以理解。
面对老百姓长达半年的翘首以盼,
网友兴致不高的话题探讨,
上映两天破亿的票房成绩,
这部电影与其说是高开低走,倒不如说是我们对它赋予了过高的期待。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