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 | “喜剧之王”陈佩斯与央视的恩恩怨怨
他要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要表达自我,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文 | 河西
时隔21年,陈佩斯再度回归央视舞台,担任综艺《金牌喜剧班》的首发导师。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陈佩斯和朱时茂合作的小品,是前赵本山时代最让人怀念的春晚记忆。
小品王陈佩斯连续在几届春晚上演出了几个爆款小品火爆全国之后,突然消失在央视的舞台,这一别,就是21年。
这是咋滴啦?
1984年春节晚会上,陈佩斯与朱时茂合作演出小品《吃面条》,成为春晚舞台上的经典,他俩也成为小品舞台上的一对“绝配”组合。之后他们又合作了《拍电影》《羊肉串》《主角与配角》《警察与小偷》等作品。至1998年,两人在合作完小品《王爷与邮差》之后便告别了春晚舞台,这是他们在春晚舞台上的最后一次合作。
1998年,意气风发的陈佩斯带着新小品准备为次年的春节晚会排练。排练前,他要求导演在小品中使用高科技魔术和电影蒙太奇手法,以满足观众求新求变的要求,但导演没同意。为此,陈佩斯以“观念存在冲突”为由,说服朱时茂,两人决定不参加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佩斯说:“从那以后再也不去了,春晚不是一个创作的氛围,每个部门都在互相掣肘,特别讨厌,所有能在那儿工作的人,都以老大自居,都是‘爷’!谁都惹不起,你别看他就是一个助理,你惹不起他,你不知道他哪条线的,有什么根,谁都不敢多说一句话,都不敢。工作就是这么粗糙。他们可以随便对我们说‘No’,我也跟他们说一次‘No’,当然代价很大,但我不后悔,因为我终于可以对他们说‘No’了。这不是一般人能说得出口的,也不是一般人敢说的。”
这恐怕就是春晚越来越难看的原因所在。
就在这时候,陈佩斯发现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擅自出版发行了自己的《吃面条》《警察与小偷》等8个小品的VCD光盘。陈佩斯和朱时茂将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告上法庭,最终,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赔偿他们16万元侵权金。
这是完全撕破脸了,陈佩斯和央视的矛盾终于激化,之后陈佩斯再没有登上央视舞台。之后,春晚导演组也曾邀请他再上春晚,但遭到他的拒绝。2011年11月,陈佩斯出席了“2011北京喜剧艺术节”的启动仪式。在喜剧节启动仪式上,陈佩斯被问及是否重登春晚舞台时表示,“我回不去了,不能回到襁褓中去,时光不能倒流”。他透露,此前确实接到春晚导演的邀约短信,但因为“没有档期”而婉拒。2012年,陈佩斯再次拒绝2013年央视春晚节目组的邀请。
这次与央视的直接对垒,直接结果是他虽然打赢了官司,但各个电视台和演出单位却不再追捧他了,他再也接不到任何与广电系统有关的商业演出邀请。
与此同时,他的影视公司也遭遇了危机。
他之前拍的电影,虽然也赚了钱,但只够他开拍下一部电影。到了1997年,他的大道影业公司出品的《好汉三条半》与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同时上映。《好汉》起势凌厉却在几天后被主流院线撤下,“原因是《甲方乙方》的投资发行都是他们的人”。
就在这一年,新老喜剧之王易主。老一代喜剧之王陈佩斯被冯小刚完全打败。
自1985年陈佩斯开始拍摄电影开始,他的“二子开店”系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他的父亲陈强一起合作《父与子》《爷俩开餐厅》《傻冒经理》等电影堪称80年代中国喜剧的代表。
这里面有个问题,为什么叫“二子”呢?因为陈佩斯在家,父母就叫他“二子”,也就是二儿子。
1951年,陈强出访东欧,他们的大儿子就在此时出生,于是他干脆就为儿子取名陈布达,指的是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而当第二个儿子在长春呱呱坠地时,便给二儿子取名为佩斯,合起来就是“布达佩斯”。而他的小女儿,取名陈丽达,丽达是匈牙利一座岛的名字。陈丽达后来嫁给了张山,即央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赵云的饰演者。
陈佩斯从小学习不好,考试成绩几乎门门不及格,老师一向父亲陈强告状,陈强一生气就拿起鸡毛掸子对着陈佩斯一顿狠揍,其结果却是适得其反。陈佩斯变得更叛逆。陈强连打带骂也是无济于事,因此陈强为其忧心忡忡。
不过陈佩斯从小就表现出了不俗的表演天赋。有一次,他在家里演《龙须沟》里程疯子的一段,竟然有板有眼,这也让父亲陈强心里一动。从那时起,陈强开始考虑培养陈佩斯向演员的方向发展。
此时,恰逢十年动乱,父亲陈强被打成黑帮,陈佩斯也随着上山下乡的洪流来到了内蒙古插队。那一年,陈佩斯15岁,正是长身体的阶段,可是在内蒙古,他根本就吃不饱,一日三餐都是蘸盐的土豆,每天都像饿鬼一样,一天到晚就想着吃。为吃饱饭成为专业演员,陈佩斯打起了报考艺术团体的主意。因他是陈强的儿子,他先后报考了北京军区文工团、总政话剧团,然而都没录取。
碰巧八一厂准备招收新学员,陈强的好友田华于是叫陈佩斯去试试,这一次,陈佩斯考取了。进了八一厂,陈佩斯一顿吃了五个馒头。
1978年,陈强父子和刘晓庆一起出演了喜剧电影《瞧这一家子》。这是他们父子第一次在银幕上合作,在演这部戏时,陈强每一场戏陈强先自己演一遍,再让陈佩斯模仿,就这样陈强手把手教儿子陈佩斯演戏,陈强可以说把自己的全部绝学悉心教给儿子,所以经过他的指点陈佩斯演技很快就有了提高,也使得这部电影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喜剧片。
这也为之后父子二人在“儿子开店”系列电影中的合作打下了基础。陈佩斯深爱他的父亲,陈佩斯为了照顾父母亲,和父母亲住在一起,陪父亲聊天、回家吃饭。2012年,陈强因病去世,陈佩斯特别难过。陈强临终之前,陈佩斯无微不至地精心伺候着父亲,每隔一天都要到医院陪住,希望父亲的最后一程路走得好一些。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在陈强、陈佩斯父子这里,倒是久病床前更显出了父子情深。
陈强与陈佩斯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是1995年的古装喜剧电影《太后吉祥》,在片中陈强饰演皇宫中的军机大臣的伍王爷。两年之后的1997年,陈佩斯就退出了电影圈。陈强父子苦心经营多年的喜剧电影,就此落下帷幕。
多年之后,他在谈到当年为什么不再拍电影时,仍然愤愤不平:“电影市场不规范,做不了。我们政府也不会重视这个问题,我们政府的重视都是在口头上,没有实际的指导。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很热,但是热不等于正常,不见得好,我觉得还不规范,什么能演什么不能演,不能你说不行就不行,连一部起码的法律都没有。没规矩哪成啊?得有规矩不是?得定好了,谁说了算,按照什么说可以,什么不可以。还有票房,居然还能偷票房,实际上没有人管。相对而言,舞台剧要好一些。”
《好汉三条半》的票房失利令陈佩斯处境艰难。那时,陈佩斯的女儿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缴费,280块钱,但陈佩斯掏遍口袋,身上只有147块钱,只能背着女儿回家去找他的妻子王燕玲拿钱。从一个人撑起一个公司到连女儿的学费都掏不出,这种高台跳水的失落感让他黯然泪下。
沉寂两年之后,从2001年开始,陈佩斯转战话剧舞台。那一年,他的话剧《托儿》在北京上演,上座率达到95%,在北京连续演出10场后,开始了全国巡演,演出场次达到30多场。可以说是一票难求,火爆异常。
在话剧的舞台上,陈佩斯的喜剧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从此在话剧舞台上树立起一杆大旗:陈佩斯喜剧。
2005年,陈佩斯的喜剧《阳台》引爆京城。爆笑,那是肯定的,更难得的是,在爆笑之余,矛头所指,贪官污吏,纷纷中枪,一个字:爽!
15年前,他们的台词里就用了这三个字:“你懂的。”
“我们还真有点预见性,”陈佩斯多少有些骄傲地说,“你看那些官员,抑郁了,就跳阳台,我们那时候就排了这戏。”
作为陈佩斯“民生舞台喜剧三部曲”之一,他十易其稿排的这部戏,绝不简单地逗乐你就完事。你能从包工头老穆不慎掉入贪官侯处长家阳台之后引发的一系列滑稽可笑的故事中,看到社会发展过程中尖锐的矛盾和阵痛。
用陈佩斯自己的话说就是:“太接地气了”,《阳台》就像一部寓言,以一种陈佩斯特有的喜剧的方式,来讲述他对这个国家、这个时代的思考。
从阳台俯视这芸芸众生,犀利、不妥协、嬉笑怒骂,这就是陈佩斯的风格。“舞台剧的魅力在于你能亲力亲为地表演,”陈佩斯说,“直接面对观众的那种现场感,以及它和现实生活的关照,都让我着迷。”
在陈佩斯看来,话剧集音乐、舞台、美术、文学、表演于一身,台词的音乐性特别强,它的节奏感、韵律感,使他在创作的时候同时在享受。就像一个芭蕾舞演员,她让你陶醉的同时,她自己也在享受这个过程。“喜剧的话,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我们都能和观众在互动,他们的掌声、笑声都会让你兴奋,如果得不到他们的肯定,你就会找原因。就跟颠乒乓球跑步一样,你得拿捏那个分寸,快了不行,慢了也不行,特别考验一个演员的功力。你错一点,他们就没声了,你会害怕。这又使得话剧,高于舞剧和音乐剧。”
话剧舞台成为陈佩斯艺术追求的载体,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舞台剧的制作和演出上来。
如今,66岁的陈佩斯胡子白了,相貌上越来越像他的父亲陈强。和他的父亲有一些不同的,就是陈强是温和的,而陈佩斯却嫉恶如仇爱恨分明,他要说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要表达自我,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 波音再裁员七千人,南昌飞行大会却看点多多
· 在费城警察枪杀非洲裔事件后,有人发现希特勒言论曾进美警“教材”
· 军事 | 美欲售印57架“超级大黄蜂”,这是让印度花钱给自己挖坑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