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伟的颜料染红了河水,它像山村教师的心血,是喜剧电影的新蓝图
无疑,《我和我的家乡》是目前最受观众喜爱的电影之一。
它赢得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是国产喜剧片的新成果。
能有如此佳绩,不仅仅因为它凭借喜闻乐见的形式取悦观众,博得笑声,更重要的是它内涵着脱贫、教育、医疗、治沙等等这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所以,它就具有了笑泪齐飞,发人深思的观赏效应。
《最后一课》海报
由徐峥导演、范伟主演的《最后一课》单元最为成功,它让人笑的透骨,哭的戳心,其中范伟跌落的颜料染红河水的一幕寓意深刻,耐人品味。
《最后一课》海报
01.撒落河里的颜料,染红了水,它像鲜艳的血,像美丽的画
尽管,《最后一课》把本可以做成一部电影的故事浓缩在30分钟内,还采用了倒叙、闪回、梦幻等等手法,但是,一个山村教师的艰苦经历和献身教育的脉络还是十分清晰的。
《最后一课》中范伟饰演的范老师
年轻时,范伟饰演的范老师到偏远山区执教。村里穷的只能用一个猪圈当教室,也只有两个孩子,一只猪崽。
范老师不忍心让孩子成为文盲,他爬山涉水地一家一家地敲门,严肃而认真地告诉家长:孩子需要读书,他们长大了,才能过好日子,才能让村子脱贫。
学生慢慢地多起来,他们在老师的精心教诲下,长大成人,有了文化,范老师也在这个穷山村待了整整10年。
贫困山村
范老师要离开山村小学了。这天下起了大雨,他依然让人用钟声把孩子们召来,为学生上最后一堂课。
他站在撒满雨滴的讲台上,讲完这节课的内容后,又走到学生中,交代他放不下的几件心事。
他告诉小花下课来找老师,老师帮她纳鞋底;他叮嘱小平别忘了二加二等于几;他让小峰拿出他布置的那副图画。
小峰画的是自己梦想的村子,有楼房、有游乐场、有商店。遗憾只有黑色,少了光彩。
范老师急呼呼地到他的住处拿颜料,打算为小峰这幅画涂色。他跑的太急,地上又滑,到小桥上一下子摔倒了,颜料落到河里,染红了水,它像鲜艳的血、像美丽的画、像奇幻的梦......
《最后一课》中范伟饰演的范老师
这幅未完成的画始终萦绕着范老师,即使他随儿子到瑞士生活,也整天摆弄着调色板,试图完成他与山村孩子们的梦想。
一次,范老师在给瑞士学生上课时不慎摔倒,导致失忆。但他还强烈地记着调色板,记着他要完成的那副画。
医生懂得范老师的心思,他建议范老师的孩子带父亲回山村,完成他的心愿。
于是,就有了电影中全村人帮范老师完成“最后一课”的故事。
再次回村时刻的范老师发现一切都变了
电影运用许多喜剧情节,完美地重现了范老师当年上课的场景。但范老师发现一切都变了。教室的凳子新了,孩子的鞋子新了,也不是当年的学生了。
于是,他情不自禁走出教室,在山村里漫步。眼前的一切就像小峰曾经幻想的那副画,也是他要上色的那副美景。
这时,已经长大的小峰走到他面前,告诉范老师:这一切都是老师把他哺育成人,他成才了又帮助家乡建设,完成了师生共同的梦想。
范老师面对这种巨变,眼含热泪。观众禁不住随他一起落泪,又随着极其煽情的《让世界充满爱》的音调,感动地几乎泪奔......
这是洒给这部电影的泪,是洒给山区巨变的泪,更是洒给与范老师一样千千万万个山区教师的泪......
山村教师
02.颜料染红的河水,象征山村教师的心血
关注山村教师是《最后一课》的主题,其点睛之笔匠心独到。
范老师颜料落入河中后,导演设计河水被颜料染红,它象征着山村教师的心血和善美。
由于我国山区多处于贫困地区,教育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为了提高那里的教育质量,起到“扶贫先扶智”的作用,许多有志青年自愿来到山区学校,把青春乃至终生献给了贫困的孩子,涌现出许许多多如范老师一样的感人故事。
感动中国人物,山村教师徐本禹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最有影响的栏目之一,每年颁布的10大人物感动了多少中国人。
这个栏目从创办至今,几乎每一年都有一位山村教师,每一位教师都有感人肺腑的故事,给他们的颁奖词都是一首唯美的诗。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给山村教师徐本禹的颁奖辞写道:
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给坚守藏区12年支教的胡忠、谢晓君夫妇俩的颁奖辞写道:
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给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颁奖词写道:
在山村执教17年的张玉滚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中也有一位山村教师,他是80后的张玉滚。
大学毕业后,张玉滚本可以在城市工作,他看到家乡小学比《最后一课》中还要差的办学条件后,下决心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仅有30元补助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
山村教师张玉滚
学校地处偏僻,不通公路,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
张玉滚还是这里的全能教师。他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张玉滚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山村教师
没有上《感动中国》的山区教师又有多少呢?
他们像默默无闻的小草,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哺育一代代孩子,用朴素的色彩美化贫困的山村,使这里走出贫困,走向小康。
《最后一课》海报
由此可见,《最后一课》中的范老师是从生活中来,是千千万万个山村教师的浓缩和典型化的艺术形象。所以,他真实可亲,赢得了观众的喜欢和尊敬,也是第一次用电影形式表现山村教师。
从这个意义讲,《最后一课》及《我和我的家乡》已超越电影本身,有着巨大社会价值和社会效应。
电影《我不是药神》海报
03.被颜料染红的河水,绘制国产喜剧电影的新蓝图
那片被颜料染红的河水,也是《我和我的家乡》绘制的国产喜剧电影的新蓝图。
不容否认,这些年国产喜剧电影有了长足的发展和亮色。
喜剧大师周星驰的电影中所表现的自不量力又不断抗争的小人物形象,给年轻观众极大的惊奇和共鸣;宁浩用《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疯狂的外星人》等“疯狂”系列喜剧片,给观众“疯狂”似的欢乐与激情;徐峥用他对“人性”、“中年危机”等现实问题的准确把握,打造的《人再囧途之泰囧》、《泰囧》等“囧系”喜剧,使观众在欢笑中,得到精神上的快感与启迪。
特别是《我不是药神》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喜剧形式,深刻揭示了药品这一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严峻话题。笑中有泪,滑稽包裹着沉重的思考,在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的同时,也留下久久的回味。
电影《李茶的姑妈》海报
国产喜剧电影在提升了观众欣赏口味的同时,也出现了喜剧电影的种种“怪像”。
一时间,艺术界的各类人士都蜂拥到喜剧电影这条似乎适应观众心理又能发财的道路上。有电影人、有综艺节目的制作者、有演小品的、有说相声的。他们跃跃欲试,竞相展示,都想用小成本引来高票房。
喜剧电影就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驱使下,从高峰跌入低谷。
电影《夏洛特烦恼剧照》
一些参与喜剧电影的制造者,只看到了喜剧的热闹,只热衷喜剧的票房,却忽视了决定票房的观众已经成熟了。
观众在中外大片的刺激下,在成功喜剧电影的熏陶中,欣赏口味已经被吊得很高,鉴别能力已经具备,并非轻易能被糊弄。
所以,在他们像生产笑料段子一样,快速地制作出数量惊人的“喜剧电影”后,几乎都遭到观众冷遇、非议、乃至吐槽。“低俗烂梗”、“土尬油腻”等这样的差评潮水般地遍布网上。
电影《鼠胆英雄》剧照
成功喜剧无一不是在笑中内涵社会问题,或展现人在困境的挣扎。“山寨式”喜剧的最大软肋恰恰缺乏这一意识与功底,最多是抛售一些“哄孩子”的心灵鸡汤罢了。
而在宣传上又极度地夸张和豪华。一旦被“糊弄”的观众看了以后,发现做的与说的大相径庭时,就愈加反感了。他们或笑不出来,或笑的尴尬与难受。
电影《李茶的姑妈》剧照
你糊弄观众,观众自然要抛弃你。
喜剧电影从2018年占中国票房前10名电影中7部的绝对优势,减少到2019年仅有3部的尴尬处境。在2019年春节、暑期、国庆,这些喜剧片曾经最活跃的放映档期中,它先后败于科幻片、动画片、悲剧片,及主旋律献礼片。
《我和我的家乡》海报
在这种背景下,《我和我的家乡》的出现是复归喜剧本质、坚守“内容为王”的好景象。
《我和我的家乡》汇集了中国一流的喜剧行家,也都是有良知的电影人。他们接手这个项目后,不是闭门造车,编撰喜剧段子,而是深入生活,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生活中挖掘和捕捉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喜剧效果的生动故事。于是,便有了《北京好人》中为获得医疗保险而发生的既滑稽又令人心酸的情节和人物;有了《神笔马亮》中看似搞笑、实则深刻的扶贫内容;有了《回乡路上》一路开心所内涵的治沙致富的感人故事;自然也有了《最后一课》这一精彩的单元。
张一白接受采访
《我和我的家乡》总策划张一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这正是中国电影人清醒的创作意识和担当责任的良知,也是《我和我的家乡》成功的精神底蕴。
有了这种底蕴,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产喜剧电影将从《我和我的家乡》这一新起点上迈步,绘制出更美的宏伟蓝图!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