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不想红,很好 女性下部分图片无遮挡图片
张震终于有新电影上了。
嗯,《缉魂》。
点映期间豆瓣就已经出分,口碑严重两极化。
但。
对于张震,几乎是清一色的好评。
这种电影需要动用到张震吗?
“动用”。
可见,张震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犹如华语片的一把绝世宝刀——轻易不出鞘。
事实上,他也确实很少露面。
继上一部作品《宸汐缘》播出后,整整一年,他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
没上综艺节目,也不怎么经营自己的社交账号。
知乎上有个问题:
像张震这样外形和演技俱佳的演员为什么没有大红大紫?
回答简短精辟:
演员不一定要做明星。
是的,这样的低曝光度,是他一直刻意保持的距离——离观众远一点。
在这个多数人都想成为明星的娱乐圈,张震却在背道而驰。
01
张震,一个注定被电影选中的人。
极佳的外形,行走的荷尔蒙。
在演艺圈,长得好看的人很多。
但张震不仅长得帅,还极具氛围感。
深邃有神的眼睛充满故事性,平静里仿佛有着汹涌的欲念。
直勾人心。
棱角分明的一张脸,精致中带点粗犷,可阴郁可野性。
这就意味着。
他的可塑造性,太强了。
第一个发现这块好材料的,是杨德昌导演。
当时《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正在等待男女主角的出现。
张震的父亲张国柱是演员,跟杨德昌也是老熟人,在圈子里有很多熟悉的朋友。
就在一次闲聊,大家突然意识到张国柱有个孩子,年纪也合适。
于是大伙约了个时间碰面。
14岁,刚升上国中的张震,简直不要太合适。
第二次再见面,直接电影试装。
一切都很顺利。
但对彼时的张震来说,并不期待,甚至有点排斥。
那会儿刚升中学,学习成绩有点下降。
他不想拍电影分心。(果然是别人家的孩子)
好在父亲张国柱劝住他。
难得第一次就获得了这么重要的角色,不妨体验体验,一两个月就拍完了。
顺利的试镜、父亲的“怂恿”。
阴差阳错地改变了张震的一生,也改变了他的性格。
小时候,他自认性格活泼。
但在《牯岭街》里,他饰演的小四是个压抑的人。
有一场戏,让他发现自己被“小四”潜移默化了。
那是电影的结尾——小四杀了自己心爱的女孩小明。
夜里,他用刀捅向她。
连续几刀,直到女孩慢慢瘫倒在地。
他开始毫无反应,沉默了一会,接着跪在女孩旁边痛哭着。
小四意识到,女孩死了——而现实中的张震,觉得自己真的杀了人。
拍摄已经结束了。
他依然无法自拔,一直在哭。
这是他除了外形以外,另一份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不自知的,极强的共情能力。
电影杀青后,张震回归自己的生活,但张国柱察觉到不对劲。
后来张国柱跑去找导演杨德昌:
“你把我儿子开朗的性格全拿走了。”
那也是张震第一次感受到表演的魔力——“当你真的跟着角色走,进入角色的情感时,就会分不清是真是假。”
这份感受,让他感到珍贵和感动。
而这,也成了他后来选择从事演员这份职业的初心。
但此时的张震,依然很抗拒拍电影。
作为“星二代”的他,对“演员”的初印象,就是父亲外出拍摄,经常见不到人。
△ 张震和父亲张国柱(就是和郭采洁合作《喜宝》的男主)
加上专业是学美术的他,志愿就是在时杂志社里当个美编。
但杂志社里,他看到的是社畜麻木地埋头苦干,毫无创造性可言,一下子劝退了他。
巧了。
刚好杨德昌再次找到他,拍新电影《麻将》。
本来只是答应在剧组里做美工,完成未实现的“美编梦”。
没想到杨德昌又让他演个角色,甚至挑战了更高难度的裸戏。
就这样,他又重新成为演员。
张震确实有当演员的天赋。
《牯岭街》的小四,让当时仅15岁的他提名了金马奖的最佳男主。
后来的《麻将》也入围了柏林电影节。
从柏林电影节回来后,王家卫带着《春光乍泄》找上门。
紧接着,李安的《卧虎藏龙》也来了。
而这两部作品,都让他提名了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影圈大拿们纷纷意识到,这是一块能打磨成宝刀的好苗子。
除了张震自己。
02
这一路,他像是个被推着走的人。
就像他当初不想拍戏影响学业一样。
既然被电影选中,就用最朴素的方式去反哺:
成为演艺圈的优等生。
关于张震,有个众所周知的古老梗。
就是演一部电影,他就会新get一个技能。
拍《赤壁》,为了演孙权他熟读三国;
拍《建党伟业》,他又把民国史熟记于心;
拍《深海寻人》,他考到了PADI潜水执照;
拍《吴清源》,他的围棋已经能压制专业三级;
《一代宗师》杀青,他拿了全国八极拳冠军;
《聂隐娘》拍完,他学会了近身剑术;
……
然而他却这么评价自己:
“因为我不是学戏剧出身的。
当我去诠释一个角色时,希望找一个切入点,比如找那个角色会做的事情来做。
虽然时间很有限,能做的事情很少,但是做总比没做好。
当你去熟悉角色的环境、动作、形态时,多多少少都会对你的表演有帮助。”
你看。
一个长得好看又有天分,还这么努力的人。
不就像班里那种那种明明已经考98分,还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学霸?
在《缉魂》里。
他再一次突破自己——毫无偶像包袱,把自己弄得又瘦又秃,全裸出镜时像个病恹恹的小老头。
他饰演的梁文超,是个患有癌症的检察官。
身为执法人员,理应代表正义。
但梁文超绝不是一个可以用正义来符号化的人物。
张震的演绎很精准,且具有层次。
查案初期。
他为了能为家里减轻负担,主动申请回去查案。
虽然他这时身体有病,但内心依然自信,办案也一如往常的冷冽稳重。
到了后期。
同样身为执法人员的妻子阿爆(张钧甯 饰),私通医生篡改证据,只为了让他能做最好的手术。
但梁文超恶化了。
大小便一失禁,就要脱光让护工帮忙清洗。
作为检察官的信念崩了,作为人的基本尊严也没了,他感觉自己是个累赘。
一直冷静沉稳的他,心理防线开始逐渐崩塌。
这段在病房里极压抑的控诉,真的很戳人。
“你真的不用这么做,我活得一点都不快乐”
不得不说的是。
为了呈现出角色的病态,张震光头出镜,还提前几个月开始减重。
减了足足24斤。
但他并不觉得自己是“豁出去了”。
“贴近角色做一切尝试都是应该的,没有什么可抱怨多言的,重要的是角色和作品能让人信服。”
极致——成为他演艺生涯的关键词。
再上一部电影,是2019年的《雪暴》。
拍完,他又get到雪地开车新技能,这就不用说了。
有一场戏是张震摔进了山沟。
为躲避追杀,他从山上滚下去,再从沟里爬起来。
整个过程也就一两分钟。
可当时是在海拔2800米、零下42℃的长白山进行实景拍摄,他没有手套,双手不停地刨雪,以至于失去了知觉。
在那之后几个星期里,他的手都一直处于麻木的状态。
如此种种,被他视作为了工作理所应当的付出——是他被动成为演员之后的主动选择。
他到底什么时候想做演员?
那得说到一个人,王家卫。
那年他28岁,出演王家卫《爱神》里的张裁缝,搭档是巩俐。
有一场戏他印象深刻。
巩俐讲着电话,他看着对准巩俐的镜头慢慢往上移动。
从脚到身体,就连缠着电话线的手都有戏,那是带着角色光环的风韵。
他一下子被震住,好的表演原来是这样。
“她每个地方都会演戏,每个毛孔都会演戏
真的好演员就是应该像她这样”
自此之后,他更主动了,也就有了一开头广为人知的梗。
王家卫出了名的拍戏慢,还爱剪戏。
张震为了《一代宗师》拍足3年,延迟了婚期,每天苦练6个小时的八极拳。
在北京霄云路的小树林里,有一棵专门属于张震的树,每天陪着他练习压腿、靠背。
练到最后,他不仅拿了全国八极拳比赛冠军。
还受邀参加央视春晚,表演八极拳和古琴弹奏。
王家卫的御用美术指导张叔平说过:
“我看得出张震是真喜欢演戏,不然哪有人为拍戏学了拳,还专门跑去比赛呢?
张震从来不会考虑自己在镜头前好不好看,也根本不希望自己只是帅。”
但没想到电影公演后,张震的戏份被删了不少。
王家卫在宣传期间,谈及到张震戏份太少,他这么回答:
“千金难买一声响,是刀的真意,张震是好刀,咱们先藏着。”
而张震则把王家卫看成是自己的刀鞘,有他在,就出不了乱子。
在众多大导的浇铸之下,这把刀逐渐成形。
如何变得锋利?
靠张震自我打磨。
03
为角色重新赋予“张震”的味道。
有些不熟悉的观众会觉得,张震?他演技很好吗?
看张震的戏,确实少有那种炸裂式的外放的表演。
相反地。
是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
他用他独特的气质演绎角色,会让观众觉得,这个角色仿佛就该他来演。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加入自己的味道。
“演得好,很多人都可以演得好
可是你要把自己的味道加注于那个上面的时候
两个都可以揉在一起,而且不会被察觉
那个对我来讲可能是很好的表演”
像《春光乍泄》。
开拍前,王家卫把他带到一个房间,给他放了首歌,你的人物就是这首歌的感觉。
而在此之前,他只拍过杨德昌导演的戏。
杨导的习惯是会有台词,而且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也不能改。
天差地别的导演风格,一下子让张震傻眼了。
但最后,张震还是抓住了那首歌的感觉——化身一个私自走出家门周游列国的青年张宛,为了筹钱来厨房帮忙。
他在何宝荣和黎耀辉之间,仿佛一个“友人以上恋人未满”的存在。
明明戏份少得可怜,但却能让人一下子就记住了他。
再来,侯孝贤导演的《最好的时光》,跟舒淇合作。
就说恋爱梦这一部分。
男主即将服兵役,在台球厅碰到女主,在服兵役期间保持着通信。
整场电影几乎没有台词,侯导也没有给台词,全靠两个演员自己的配合。
但在关键时刻,张震说了句,写信给你。
漫长的白描,只通过“眉来眼去”,最后用一句短短的话。
足以让人相信,一场双向奔赴的爱美好而浪漫。
还有路阳导演的《绣春刀2》。
有一场戏,是沈炼(张震 饰)从敌军手里救下陆文昭(张译 饰)。
这场戏是奠定两人在八年后的权力博弈。
而在这时,沈炼还是西路军的小兵,他冒死突击,救下了杜总兵麾下守备陆文昭。
由此,两人结下了生死之交的友谊。
作为稳重谨慎的锦衣卫,张震少有夸张的肢体语言,更多是用眼神来传达感情。
注意看,此时的沈炼头微微低下,眼神向上坚毅地凝视着对方。
但这个眼神,像把剑,带了一丝充满杀气的锋芒。
可到了后期,曾经的生死之交选择了截然不同的活法。
在各种势力权衡利弊下,陆文昭还是对沈炼起了杀心。
这回,轮到受伤的陆文昭仰视着沈炼。
但这次沈炼的眼神里,却闪过一丝身不由己的无奈。
两个演员的对戏,呈现出在那个艰难的世道,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张震这张英气逼人的脸上,满是身不由己的离愁。
“生在这世道,当真没得选?
可若是活着只为了活着
这样的活法,我绝不能忍受”
他饰演的角色,都仿佛天然地适合他的气质。
就连一开始被大家群嘲的《宸汐缘》,后期也逆风翻盘。
看这柔情似水的眼神,谁能不喊一句“震”香?
这还得归功于他会挑剧本。
他曾经说过:
“我演电影不是以量来取胜,赚钱不是我的强项,我也不是以赚钱来演戏,我演戏是因为我喜欢电影,就这么简单。”
而这,也是他作为演员最大的特质——纯粹。
这种纯粹,会让人觉得真诚。
从他的采访就能看出来。
对方提出问题,他总会很认真地回答出所以然。
在《鲁豫有约》里,他讲了自己的“野心”。
“我现在开始可以为电影做一些什么,但这可能就是我的野心
我想为电影做一些事情,那这些事情可能是大过表演的
像我今年有准备开始当监制,开始去找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题材
然后开始找朋友写剧本,找导演”
字里行间,你能感受到,他对演员和电影这份事业的热爱。
在《雪暴》导演崔斯韦眼里,片场里的张震是这样的:
不管现场再吵,他都能安静下来,拿着书坐在旁边。
他爱看日本文学,也爱看推理小说。
崔斯韦导演还清楚地记得,那堆书里还出现过社会学的类目。
在和张震一起工作了大概三个月,除了拍摄以外,交流甚少。
偶尔聊天,话题也仅限于学术讨论——某部作品,或者某个知名演员的表演。
在这个纷杂又讲究回报率的娱乐圈。
这份纯粹,显得格外地不合时宜。
但他却清醒地认识自己——“如果加快节奏,两三年后就会倦怠,那只是透支自己。”
这份清醒,仿佛让他的光芒更加耀眼。
可惜的是,这样一位演员,多次提名仍未获奖。
尽管如此。
没有拿过一个国内外主流电影节影帝的张震,成为了第71届戛纳主竞赛单元唯一的华人评审。
他是继张国荣、姜文和梁朝伟后,又一位担任三大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评审的华人男演员。
这无疑,是另一种肯定。
肉叔最近看了不少张震的不少访谈。
发现他原来是个很接地气的可爱男人。
他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遥远。
在采访里,他爱开玩笑,然后自己把脸上的皱子都笑出来了。
对于奖项,他惋惜,但也表示渴望。
“从此以后我对拿奖就看得很淡
因为反正好像都跟我没什么关系
喜不喜欢,当然喜欢,有奖很好
但是没有我也可以很好”
在他大多数采访里,他对影迷称呼不是“粉丝”,而是更亲近的“观众朋友”。
“想把一些好的东西,带给观众朋友看”
在一次采访的快问快答,问私底下是不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他傲娇又带点孩子气地回答:
“当然喽。”
请停止散发你的魅力!
今年他已经45了。
但难得的是,他能同时保有这份纯粹和清醒。
记者问他,怎么理解“四十不惑”?
他又开起了玩笑说:
“我可能自己比较幼稚一点,所以我觉得现在应该是而立的时候......就是有某方面我觉得我还希望保持幼稚一点。”
还记得第53届金马奖的主海报——是张震在《牯岭街》里的一张剧照。
小四举着手电筒,照向遥远的星空。
30年后的今天。
张震的心态,仿佛一如当初那个纯粹的少年。
原来,他从没变过。
编辑:邮差叔叔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