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朵小红花》10亿票房背后:找寻每个人身上的可歌可泣
最近上映的国产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成了今年第一部票房逾十亿的电影。回顾2020年的电影市场,《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等高票房电影同样具有相似元素——引发观众共鸣的,是普通人的现实真情。
看电影,某种程度就是在看自己。好的电影能让我们发现平凡人身上的人性光辉,意识到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可歌可泣。
以普通人视角激起时代的共情
“不要放弃爱与希望,每一个逆行和命运抗争的,勇敢的人,都值得被奖励一朵小红花。”日前,易烊千玺、刘浩存主演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成为中国影史第79部十亿票房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讲述了一个温情的现实故事,思考和直面了每一个普通人都会面临的终极问题——死亡随时可能到来,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爱和珍惜。
通过对现实和生活的提炼,致敬大时代中的普通人,是《送你一朵小红花》引发共情的点。电影上映不久,暴力伤医事件的受害者、北京眼科医生陶勇的影评一度登上热搜。在观影过程中,他几度落泪,想到了自己从医经历?那些坚强、乐观、可敬的患者们。
当然,并不是每个观众都有陶勇这样的感同身受。在男女主人公韦一航、马小远这一对患难知己惺惺相惜的故事背后,电影花了大量笔墨刻画了他们的家人、朋友如何谨小慎微地度过每一天,也照进了许多现实家庭中的悲辛。当韦一航的父母想象自己失去儿子后的日常生活,并笑着拍摄下来给儿子看时,成为全片最大的泪点。
选择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之际上映的《金刚川》,同样把目光聚集于普通战士,借助他们的微观视角,带着观众一同感受战争的残酷,以及平凡个体于绝境中留下的种种非凡之举。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建中认为,抗美援朝已成中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中国人民志愿军可歌可泣的事迹,也成了整个民族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金刚川》作为一部重大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不依赖于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普通战士,在片尾将战士们用肉身架桥的场景雕刻成永久耸立的雕像,升华为令人景仰的英雄,这一表现手法颇具创意,也极显高明。”
看完电影《金刚川》,市民奚女士从家中找出了父亲抗美援朝时留下的照片。当时父亲还未成家,是上海的一名裁缝,数年时间都在朝鲜帮忙做军服。“我记得家里还有一个搪瓷杯,是当时发的纪念品。”奚女士说,如果不是看到这部电影,自己或许不会联想起这段过去,电影里那些普通战士的壮举,让她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父亲也是一名英雄。
每个人身上都有小火花,优秀的现实电影创作能找准善良人性的穴位,用温暖的故事“会心一击”,激起时代的情感暖流。正如陶勇评价《送你一朵小红花》时所说,“韦一航与马小远在苦难中仍相信美好,相信人间值得,相信随手送出的一朵‘小红花’,能开出漫山遍野的红霞;相信人性的微光,能汇成满天星火,温暖你我。”有观众认为,这不只是一部关于抗癌的电影,也是一部关于如何面对生活的电影。尤其经历了疫情,更让人们明白了平淡生活的来之不易。
为现实题材找到类型出口
有了好题材和正向、积极的价值内容,如何把它们更好地传递出去,需要找到类型化的结合出口。《金刚川》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以血肉之躯在重重炮火之下的修桥故事,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大无畏决心与勇气。赵建中认为,电影具有巧妙的叙事结构,对于战争题材影片有一定示范性意义。尤其该片借鉴奥斯卡获奖电影《敦刻尔克》的表现手法,用三种不同视角讲述同一事件,在短短的时间进程中充分扩展空间的包容性,凭借多处呼应的叙事线索,使这个简单的故事立体化,让观众沉浸其中。
“主旋律电影不能只是把人物拍出来,还要传播出去,产生正面效应。”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看来,文艺影片类型化是近年来中外导演不约而同的选择。《送你一朵小红花》融合了爱情片类型元素,但将爱情主线放到两个癌症病人身上时,赋予了影片独特性和驱动力。
为现实题材找到类型出口,是这些国产优秀影片票房口碑双收的保障,也符合国际电影创作潮流。近年来,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国外佳作也是文艺与类型结合的示范。如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使用犯罪和悬疑类型对阶级固化进行了社会批判,2018年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小偷家族》具有犯罪片的类型框架。“入围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作品无一不是文艺与类型结合的作品,如《乔乔的异想世界》是喜剧加战争类型,《小丑》是惊悚加犯罪类型,这些影片凭其类型特征保证了可看性,而类型之外的文艺品质,即批判性、表达性和关怀性则是影片入围奥斯卡的根本原因。”刘海波说。
202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204.17亿元,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票仓,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更新的电影语言、新的创作方法和叙事方式,引起观众的共情共鸣。无论《送你一朵小红花》还是《金刚川》,都为中国电影的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片方提供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