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纪录片在年轻社群传播中的裂变与再建构
从抵抗到互动:作为“非主流”纪录片的人文价值
“演员”、“歌手”或者说“流量明星”是王源无法割裂的身份。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展示自己个人的经历,多元信息、社群交互式传播首先是引起了所谓“粉圈”的狂欢。一般来说,明星无形的周边发展到一定阶段或程度,都会不可避免地被商业化,变成闭门造车的风格,成为固粉资本。
而《没有哪一个夏天像今年一样》以非商品的方式转化成大量传播“在场、表演与陪伴”的情感中介,成为流行时尚与热点,换得年轻人的注目。视角转换,从而实现圈层突破,激发圈层间的化学反应,使观众对其潜在的“粉丝向”不同程度地丧失对抗。这正是其纪录片豆瓣81篇影评,54篇影评打了5星,3000多条短评,非5星只占一个零头的根本原因。
是失真还是纪录片的「场景化叙述」和「场域化叙述」
王源纪录片大获好评的同时,也不乏少数批评的声音。例如以“偶像明星,我不配点评”开头的观众,以明褒暗贬的语调释放对偶像明星职业的歧视,以小众弱势姿态探讨“王源作为当下顶级偶像、内娱养成最成功的典范”,他的纪录片规避了个人成长经历是否属于人性真实的消失。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老生常谈的东西显然是其专业制作团队特意规避的对象。
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认为,“事件”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场景化叙述”中也会暗含着戏剧性的特征,即借用场景完成故事叙述。“一个场景即是一个缩微故事——在一个统一或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而表现出来的、改变人物生活中负载着价值的情境的一个动作。”而“场域”则指向了“真实关系”。
潜藏于影像之内,隐匿于“无数场景”之中,具有深刻的不可见性。
扛一袋米、安装一盏灯、台北录音棚、和爷爷一起喝茶、考驾照、摔跤、舞台、扬帆……正是具有明显的可见性场景。而纪录片将“夏天的开始和结束”作为预设的创作方向,对“夏天”及王源所处的地理和社会“场域”进行还原,即美国和中国、学生和偶像的切换。叙述“夏天”与“王源”在这些“场域”中的生存样态,叙述“各个场域”影响下从王源的行为中激发出的“世事人情”。“场域”内的关系始终处于不断生成的状态之中,而呈现这种未完成的“生成关系本身”,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真实叙述”。
王源身上的张扬个性正是当代青年所需要的
这是王源送给所有人属于青春的礼物。所有出现的人物、场景都是美好的:不远万里赶来的粉丝、四面八方的喝彩、咽喉敏感及时递上来的龙角散、练车时教练拉长语调的“对~对~对~”、看着他很欢喜的阿姨、懂小男孩心思用车拉开话题的音乐制作人、最可爱的爷爷……以及被肯定和爱包围的王源,他的奇思妙想永远不在常规的逻辑里,无法被模仿和复制。
非常微妙的是,在令人愉快平常琐碎的镜头下,观众感同身受却仍然会有“王源是另一个世界的啊”念头。王源打造了独一份属于自己的纪录片传播品牌,以多种布局构建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纪录片内容生态,并通过这种布局讲好青春故事,与中国普通年轻人的心灵世界心心相印。他在人情俗世的陈规间跳针,从不避讳却风轻云淡地表达势在必得,“我必须去”。我们会感慨自己一天天变平凡,一天天在与困惑的角逐中失利,一天天老去,世界开始灰败,上面覆盖着厚厚挣脱不成后的苦果。也会依然相信十八九的自己还是最让自己骄傲,就像我们相信王源会一直带着彩虹的颜色到老一样。
一次给你看让你学的凤凰涅槃
不得不夸一下纪录片的制作人何润锋老师,作为报道过尼泊尔内战、以黎战争、北京奥运会、缅北(果敢)军事冲突、延坪岛炮击事件、利比亚战争、伦敦奥运会、伊拉克战争十周年、习马会等重大新闻事件的国际新闻主编、首席记者、战地记者,他是深刻而直白的。
何老师刻画出一位站在顶峰不骄不躁,静心提升自己的少年,他把热血全部倾注于自己所爱,输得起但打不倒,纯净真心至上不掺虚求荣。他的果决他优异的成绩,让群体陷入偶像崇拜,伴随着情感依恋的产生在人格心理上屈从。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偶像的易得性,因此优秀偶像的素质需突破娱乐化与庸俗化的复刻。所以,他拍给你看,说给你听,“学着慢一点,学着忍耐和等待,学着一步一个脚印,这是通往梦想最坚实的路”,以及“在还可以放肆的年纪,要有坚定的、磊落的倔强,年少轻狂也好、特立独行也罢,不要畏惧”,他通过人格符号的外在表现刺激着传统榜样教育。
作者:沙坪坝张曼玉
排版:梓潼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