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教育 > 这些国之重器是率先开辟科学“无人区”的“独门武器”|教育“十四五”专家谈

这些国之重器是率先开辟科学“无人区”的“独门武器”|教育“十四五”专家谈

查看:988 / 更新:2022-02-10 23:57


上海在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程中,高等学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创新单元。上海地区的高校受益于其地域优势和特色办学的长期积累,一直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更是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繁荣态势。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上海高校在当前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下应该如何再上一个台阶、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重要命题。


发掘自身优势,以“中国特色、上海优势”参与全球科技竞争。自2015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以来,上海科研界包括各大高校在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方面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创新之路。如复旦大学牵头承担的“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市级重大科技专项自2017年立项以来,已在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建成跨尺度、多维度的人类表型组精密测量平台,可对人体从微观到宏观全尺度的近20类表型进行高精度、高灵敏、高通量测量,每个个体可测近2万个表型指标。这一聚集了上海在生命科学特别是表观遗传学领域优势力量的专项计划为下一步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奠定重要基础,同时也将有力地推动多学科多团队合作攻克人类健康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组织实施机制创新。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是国内迄今为止科学支撑能力最强、服务科研用户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新时期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决定性的先发优势。在此建设基础上,2016年、2018年一批瞄准世界领先甚至是最高技术水平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后开工建设。

今年6月,由上海科技大学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共同研制和建设的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暨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实验装置研制成功并取得首批实验数据,成为国际上仅有的两个已实现“水窗”波段相干衍射成像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之一。上科大牵头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也正在全力建设中。这些国之重器将为我国科学家率先在科学“无人区”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和技术基础,将成为上海在未来的全球科技竞争中能够牵头和引领重要科学突破的“独门武器”。上海交通大学承担的国家转化医学(上海)设施已建成。同济大学承担的海底观测网也在建设中。随着这一批大科学设施的建成,上海地区高校将更加凸显科教融合优势,更有底气参与国际科技竞争与合作。

立足长三角协同,以开放共赢打造“国际科技城市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以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全方位协同从民生交通领域起步发力,成效显著。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三省一市的高校科技资源也是国内创新浓度最高的存在,且在自然科学的主要核心领域上形成了全方位的领先态势: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数学国内前十高校中长三角占其三(复旦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物理学占其四(中科大、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电子电力学占其三(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占其三(上海交大、浙江大学、中科大),能源科学与工程占其四(中科大、上海交大、浙江大学、苏州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占其六(中科大、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生物学和基础医学均占其四(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上科大、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的前四位和第九则均为长三角高校(上海交大、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中科大)。

在这样的优势基础上,长三角高校应主动联合和作为,在长三角协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国际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形成符合不同学科领域特色的、开放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氛围。如围绕国家“双碳”目标,打造一系列以长三角高校为骨干实施基础、面向全球开放的创新技术路线和碳中和未来解决方案科技行动计划,以中长期的应用目标牵引多学科多领域长链条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充分发挥长三角高校的优势学科力量,助力形成“国际科技城市群”。

居安不忘思危,以“时不我待”紧迫感布局国际前沿基础研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是上海市重点打造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当前国际竞争加剧、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三大产业方向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但需要引起重视的是,三大产业方向中,尽管上海在制造和产业应用层面上都占据一定领先优势,但是长期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研究突破,目前在上海乃至国内尚未形成明显的核心竞争力。

以人工智能为例,国内科技创新的优势在于应用技术创新,无论是以消费行为革命或者是大数据驱动的弱AI应用,无一不借力于中国巨量的人口规模和市场需求,但在AI基础理论层面鲜见突破。以高校为代表的基础研究群体,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面向国际前沿科学的基础研究,在国家相关部委和市委市政府的长期支持下,前瞻性地研究并提出年度重大科学问题,并联合国内外研究伙伴,形成针对上述重大科学问题的若干国际联合研究群体,逐步在一些关键核心科学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将逐步建立起对于未来产业发展的长久核心竞争力。

(本文第一、第二作者分别为:上海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兼教务长;上海科技大学科技处副处长)

上一篇:

这对做了一辈子好邻居的百岁大师,“双峰并立”捐资助教,钱谷融基金在沪发起

下一篇:

广东实验中学高三学生有序离校

相关推荐

最新教育

标签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