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后,它锁定年度国产剧王
今年的国产剧,势头太猛。
2021年第一个月还没过完呢,就迎来了王炸级选手——
《山海情》
《山海情》的豆瓣评分,属于「高开炸走」型——
开分9.1,边播边涨。
如今已经涨到了逆天的9.4分!
年度剧王预定。
其实,它的评分还可以更高。
因为打一二星的网友,几乎都是在吐槽配音问题。
但鱼叔要说:这个差评,他们给错了。
因为《山海情》自开播以来,就有方言和配音两个版本。
让观众根据习惯,各取所需。
鱼叔只说一句:
一定要看方言原版!
劲大得很,一秒上头,余音绕梁三日。
《山海情》集结了代表国剧制作最高水准的阵容——
导演,孔笙。
称他一声「国剧一哥」,没有异议吧?
拿作品说话,豆瓣评分9.0+的作品,独揽五部。
扶贫剧交给他来拍,就是创造「再度封神」的机会。
由于《山海情》涉及多地民俗和文化。
所以请来七位编剧,坐镇的是高满堂。
代表作有《闯关东》《家有九凤》《老农民》等。
再看演员阵容,全是实力派,两只手数不过来了——
黄轩、张嘉益、闫妮、黄觉、姚晨、王凯、热依扎、黄尧、郭京飞、祖峰、 白宇…
顶配阵容,也享受到了最高待遇:
五大卫视,三大平台,同步首播。
从上到下,为这部剧搭了这么大的台子。
《山海情》也不负众望。
下面,好戏奉上。
故事始于1991年。
政府要在宁夏西海固贫困地区,实施「吊庄移民」政策。
让一部分人,从山里面搬迁到玉泉营的大平原上。
开荒拓土,建设新家园。
可那地方简直不是人待的。
被分配过去的村民中,有七户涌泉村的人家,临阵脱逃。
此时县里吊庄办来了个新干部,马得福(黄轩 饰)。
他恰好就是涌泉村的人。
于是,新官上任的第一个任务:
追回那几户参加吊庄又半途返回的村民。
马得福回村挨个劝说,每个人都在大倒苦水,齐刷刷摇头叹气。
「不说了,难受。」
「我吃沙子都吃饱了。」
「说啥也不去了,坐牢杀头也不去。」
马得福不得不把「吊庄移民」的好处又说了一遍——
玉泉营现在的条件是比较艰苦。
可那里周边有铁路,有农场,有县城,有黄河干渠。
一旦扬水站修好,引水灌溉,种植庄稼。
那玉泉营就又是一个「塞上江南」。
打住。
蓝图规划得再美好,终究属于未来。
对于涌泉村的村民来说,他们只着眼当下:
日子苦不苦?肚子能不能填饱?会不会被风沙迷了眼?
总之,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我不去,我不去,我就不去。」
「吊庄移民」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
县里也下达了指标。
可动员工作从一开始就陷入僵局,难以推进。
原因嘛,归根结底一个字:穷。
剧中没有直观展示玉泉营到底有多穷。
但通过村民的描述,侧面反映出了生存条件的恶劣: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大风三六九,小风天天有。」
「眼窝耳朵鼻子嘴,只要有个窟窿眼眼,都让那沙子填得满满的。」
「这是啥地方?西海固。出了名的瘠苦甲天下的烂地方。」
瘠苦甲天下,五个字奠定了全剧的基调。
也是《山海情》给人的第一感觉:
土。
而且是「土到掉渣」。
没有一个角色的脸是干净的;
没有一件衣服是不沾尘土的;
放眼望去,皆是一望无垠的荒漠。
但。
它越土,反倒越好看。
因为《山海情》要拍的,就是结结实实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故事。
和某些开了十级磨皮美颜滤镜的国剧相比。
《山海情》所呈现的一切,都近乎真实。
这种真实,隐藏在无数的「魔鬼细节」当中。
举几个例子:
村民吃饭用的大铁盆,盆体全是磕碰后的缺损,年代感十足;
秀儿扎头发用的头绳,是最原始的橡皮筋;
剧中多次出现的时风牌三轮车,就是九十年代的印记;
村民们烟抽一半,舍不得扔,夹在耳边。
看到这些细节,鱼叔只能感叹:正午阳光,不愧是你。
就好像这一鞭子抽下去,真得能感受到尘土隔着屏幕就飘了过来。
整部剧的拍摄,大部分是在宁夏完成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下,也间接逼出了演员们最高水准的表演。
黄轩一出场,脸颊两边就是大片黝黑。
颜值管理全面下线,皮肤粗糙,头发凌乱。
向县里领导报到,用手来回搓单肩包的背带。
一个愣头青的西北乡村干部,瞬间就立起来了。
热依扎饰演的水花,被父亲强行嫁了出去。
她好不容易逃走,担心父亲出事又返回村里。
那种坚强,心碎与隐忍杂糅的复杂情绪,都写在她的眼神里。
张嘉益不用说了,垮着身体,佝偻着腰。
再搭配一些小动作,说他是真的老干部,绝对有人信。
选景,道具,服装,表演。
从里到外,《山海情》全副武装,都在为「真实」服务。
为的就是让观众感受到,自己是和剧中角色站在一起的。
越是脏苦穷,越说明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越是刨食难,越是凸显扶贫工作的可贵。
最终他们能为这个地方带来怎样的改变。
也就成了每个观众的期待。
随着马得福一家带头率先移民。
不少涌泉村的村民,硬着头皮陆续跟上。
全剧以编年史的形式,标记时间,讲述每个阶段的故事。
赋予了它史诗色彩。
到1996年,戈壁滩已建起了数十个移民安置村。
涌泉村来的村民,都被安置在了玉泉营的金滩村。
「吊庄移民」的扶贫大计,总算是跨出了第一步。
这部剧里不存在反派角色。
因为生存条件和自然灾害,就是最大的「反派」。
它们化作一个个难关,制造戏剧冲突,等着众人攻克。
第一个难关:用电问题。
金滩村通电是个人人盯着的大问题。
必须凑够60户,变电所才给供电。
可全村目前只有59户人家。
因为差一户,导致全村用不上电。
身为村支书的马得福,担心村民闹事,为后续「吊庄移民」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他软磨硬泡,成天缠着变电所所长,求他网开一面。
但无论怎么求情都没用,这是规定。
眼看形式僵持不下,嫁到苦水村的水花(热依扎 饰)来了。
四百多公里,七天七夜,水花拉着她丈夫和孩子来到了金滩村。
因为她的到来,指标达成,给金滩村通上电了。
马得福非常感激水花,对她说:
「你来了,就是给金滩村带来希望了。」
水花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长这么大,我第一次知道,我有这么金贵。」
这话听起来高兴,其实背后满是心酸。
想当年,水花因为一头驴就许了人。
在这个地方,女性还没有得到过尊重。
而水花这个角色,就是农村脱贫建设中女性的代表。
她们能顶半边天,甚至比男人还能干。
第二个难关:用水问题。
因为金滩村的扬水站还没有修好。
所以村民屡屡因为用水问题,和水站的人闹矛盾。
每次都感觉要豁出命去。
因为断了水,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就算取了水,用起来也是小心翼翼。
一次给一棵树只敢浇一瓢,全部浇在根上。
他们期盼着这些树将来长成天然屏障,遮挡风沙。
不过。
比起用水用电,人的问题才是最难解决的。
村里有很多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成天无事可做。
常去扒沿途火车上的粮食,然后拿去卖钱。
如何解决这些人的就业问题,上级有一个大动作——
东西协作扶贫政策。
把福建和宁夏确定为对口关系。
在吊庄移民区建立一个行政村,闽宁村。
负责对接东西部扶贫工作的是陈金山(郭京飞 饰)。
一口就知道,「老福建人」了,口音很明显,说明在台词上确实下功夫了。
闽宁村的成立,给金滩村当地村民铺开了两条路:
留下来,或是走出去。
第一条路,留下来。
陈金山专门请来菌草专家凌一农(黄觉 饰)教授。
教授村民大棚种植双孢菇的技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挣到钱。
但最大的问题是,搭建一个大棚需要2000元。
没人敢冒这个险。
这不怪村民们短视。
换个角度想,种蘑菇和当初「吊庄移民」其实是一样的。
村民们害怕等待,这是常年过苦日子的「后遗症」。
关键时刻,马得福的弟弟站了出来。
他决定把积蓄拿出来建大棚,给全村人做示范。
西北的气候很适合反季节种菇,三个月就出了头一茬菇。
于是其他村民纷纷跟进。
第二条路,走出去。
也就是所谓的劳务输出。
因为两省的对口关系,可以让村里的女娃,到福建的工厂去打工挣钱。
第一批来自金滩村的女娃走出去后,自然要呈现两个地方的对比。
剧中多次展现的,就是一个用水问题:
她们看见大海就兴奋,因为从来没见过;
洗澡也会有意识地加快速度,就怕浪费水;
洗衣服的时候,看见其他人开着水龙头接水,也会忍不住去关掉。
先突出两地对比,再逐步缩小差距,让人能看到扶贫的成果。
当闽宁村与外面世界的联系被打通以后,整部剧的格局也彻底打开。
它揭示了扶贫的意义,不应该只是物质上的支持。
那样只会加重依赖性,造成恶性循环。
真正要做的是,帮助金滩村的村民建黄河扬水站、修公路、建学校、创造制造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就好比,扶贫不是往沙漠里浇水。
那只能解一时止渴,但不治本。
扶贫的目的,应该是让沙漠中盛放出绿洲。
那样的话,当初「吊庄移民」时许诺的未来,才是真得来了。
最后,说回到这部剧的题材本身——
扶贫剧。
可能在多数观众的印象中,扶贫剧是和「主旋律」「伟光正」挂钩的。
《山海情》之所以能够让所有人叫好,就在于它完全颠覆了这些认知。
甚至可以说,《山海情》是一部完全「反套路」的剧。
没有歌功颂德,没有空喊口号。
它和刚完结的《大江大河2》是一样的:
以时代的波澜壮阔作背景,以个人的喜怒哀乐作前景。
抒写「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
尤其是对于主要人物马得福的性格刻画。
看着他从涌泉村到金滩村,再到闽宁村,一路在成长。
剧中没有把他塑造成一位扶贫工作中的「伟人」。
相反,时常展现他人性中「复杂」的一面——
遇到老相好水花,明知她跟人订婚了,马得福还是给她塞了钱,告诉她逃得远远的;
解决用电问题时,马得福就是不按规定办事,固执地认为自己能改变政策,在变电所死缠烂打;
还以保护的名义,坚决不愿让弟弟去看外面的世界,甚至为此大打出手。
这些事迹的叠加,让人物的性格愈发立体。
除此之外,《山海情》还有其他「反套路」的表达。
有喜剧元素的运用。
通常而言,扶贫剧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苦难叙事」。
但在《山海情》这部剧里,苦难不是底色,奋进与拼搏才是底色。
所以,剧中加入了很多喜剧元素,消解了苦难的严重性。
比如这些幽默台词:
「你这吃了屎了吐成这样?」
「舅,煮啥呢?」
「馓饭。」
「咋不煮肉呢?」
「舅脚后跟有块死肉呢,你啃吗?」
「你要枸杞不?」
「不要,我身体好着呢。」
还有诗意的写实主义。
《山海情》虽然「土」,可那不是个贬义词。
而是乡土,是写实主义。
在写实的基础上,《山海情》没有忘了点缀诗意。
最贫瘠的地方,也有着最壮美的风景。
尤其是开头这段,向着铁路飞奔的少年。
那种粗粝苍凉的原始美,直击人心。
带来了剧情之外带来的附加感动。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曾指出:
「乡土社会是中国社会的根基。」
了解乡土,就是了解自己的过去。
从这个意义来讲,《山海情》最大的功绩在于:
以其高水准的制作,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观看。
它让我们看到过去真实的中国农村,懂得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苦难,珍惜生活。
这是比任何高评分都更有意义的。
如今多数国产剧,都试图给观众呈现空中楼阁般的幻梦时。
难得有一部《山海情》,愿意回到地面,扎进土里。
静静讲述着平凡人的故事。
它可能看上去没有那么美好。
但足够真实,足够有力。
当一切都在变得虚浮虚假时。
真实,恰恰就是最宝贵的。
鱼叔希望:
这种「土到掉渣」的良心国剧,能越来越多。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