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导演打得过爱德华·诺顿
凌晨四点了,爱德华·诺顿还在[搏击俱乐部]的现场。
这已经是他为这部电影工作的第129天,过了今夜,就彻底杀青了。
他之前从没在一个剧组工作过那么长时间,之后也不会有。
夜已经这么深了,布拉德·皮特还在他身边,房间里放着Radiohead的《OK Computer》。
一张和[搏击俱乐部]一样,代表着X世代焦虑与迷茫、反抗着消费主义的专辑,颓得、躁得像[搏击俱乐部]里泰勒层层叠叠的黑眼圈。
之前的129天里,他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在其他演员身上并不常见。
大多数演员,在影片开拍之初,也会这么较劲。
熬到很晚,但在反复地试探、交流、冲突之后,对导演的要求、影片的基调,也就至少明白了八九分。
之后,路子对了,演起来就舒服了,不再有过多的疑问与焦虑。
但诺顿熬了129天,一直到最后一天,还在深夜鏖战。
直到这个凌晨四点,他还在问导演大卫·芬奇:“你真的这么想?”
芬奇当然知道,诺顿不是真弄不懂他的想法,而是太有自己的想法。
天大地大,片场导演最大?
诺顿可不这么想。
时针拨回到[搏击俱乐部]开机的最开始几天。
人们都记得那场戏:
泰勒在老板办公室,自己把自己揍得鼻青脸肿,还哇哇乱叫,听声音,泰勒凄惨又可怜。
被百叶窗遮住、只有泰勒和老板两个人的密闭空间里,泰勒的伤痕叫老板百口莫辩,只能同意他的无理要求——
社畜泰勒,你不用工作了,而且,我照样给你发工资。
滑稽极了,解气极了,该把这一幕剧照挂在每个老板的墙上,以儆效尤。
这场戏在电影的中后段,拍摄却很早。
谁也没想到,在拍摄这场戏时,诺顿的“毛病”就犯了。
诺顿对[搏击俱乐部]有个执念。
他觉得这是一部喜剧。
而且,他总认为,这是他和芬奇的共识。
芬奇也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可能是在刚谈论这项目时,兴起认同了一句?
有幽默感自然是没错的,但要严格讲,芬奇并不希望让观众轻易认为它是喜剧。
诺顿却死抓住这个论点不放。
尤其是这一幕,太恶作剧,太有喜感了,他恨不能在表演时对着银幕外的观众眨眨眼:这个玩笑好笑吗?
芬奇却不能接受眨眼这种明示。
两人相持不下,就地辩论起来。
霍特·麦克卡兰尼只是[搏击俱乐部]中一名无辜的演员。
和许多无辜的同事一样,按时来到片场,准备好拍摄,却足足等了半个小时,等待主演和导演“吵”完。
半个小时,连地板的花纹都背了下来。
他更看不明白的是,这争吵不休的两个人,竟然越来越心有灵犀。
“少点杰瑞的感觉,再加点迪恩进去。”
芬奇递给诺顿这样的暗号,无需任何密钥,诺顿便能解开密码,呈现出喜剧感和严肃感均衡的表演。
但他到了夜里,他还是会问芬奇:你真这么想?
仍不死心,想向观众眨眨眼。
芬奇爱这样的诺顿,但他不知道,在前一年,已经有导演,恨透了诺顿。
那是1998年,[美国X档案]拍摄之时。
那时的诺顿,是好莱坞金童,片厂的心头肉。
这样的他拥有一点点小特权:能够给电影剧本提出建议。
诺顿很认真,也很有想法,他详详细细写了一长条对剧本的意见清单。
但影片导演托尼·凯耶,连片厂的建议也没接受,更不要说是诺顿的。
他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执意按自己的想法拍完了[美国X档案]。
然后,灾难降临了。
片厂剥夺了凯耶的剪辑权。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诺顿纳入了剪辑团队。
你可曾看过这样的景象?
一部电影的导演,苦求能够进入自己作品的剪辑室,而演员,正执掌胶片的生杀大权。
凯耶在百般哀求之下,终于获准进入剪辑室了。
但是,他仍然无权决定他亲手拍摄素材的去留。
导演托尼·凯耶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诺顿保留了自己大段大段的戏份,他争辩不过,只能破口大骂诺顿是个自恋的庸才。
几年后诺顿也拍了电影,不善言辞的凯耶终于找到了诺顿无能的证据。
2002年,时过却没有境迁,耿耿于怀的凯耶,写了一篇专栏大骂诺顿。
“看吧,诺顿洋洋洒洒说的那些,根本对拍一部真正的电影没有用。”
“看看他拍的[一如既往]吧,太他妈的可怕了。”
“片厂强奸了我的电影,而诺顿就是那个无能的帮凶。”
凯耶这么说。
诺顿可不理这些。他觉得[美国X档案]最后的样子好极了。
虽然开始也不错,但到最后的成品,完全成了一部有史诗色彩的莎翁悲剧。
牛大发了!
学院也这么觉得。
次年的奥斯卡,诺顿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提名了最佳男主角。
当他现身颁奖礼,凯耶没有出现。他甚至也没有看那一年的颁奖典礼。
诺顿出席1999年的奥斯卡
[美国X档案]就算拿了再多票房、得了再多奖,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部电影,是他最恨的人,爱德华·诺顿的代表作,罢了。
另一些人,对诺顿,既非爱,也非恨。
他们只是分不清,这个人,是精神系统出现问题,还是真是个奇人。
[红龙]的导演布莱特·拉特纳可能会有体会。
往前算,他拍过[尖峰时刻]系列,往后看,他还有[X战警3]、美剧[越狱],风浪不是没见过。
但诺顿?再不会遇见第二个这样的人了。
[红龙]开拍的第一天,诺顿按时来到片场。
但来到片场的不光是他,还有他改写的一份[红龙]全新剧本。
没有人知道诺顿还带上了这样一份家伙事儿。
他来了,便把剧本给布莱特·拉特纳,要求他按照新的想法拍。
即使是外行看,也知道拍电影,不是一件拿来剧本就能照着拍的活计。
有了剧本,还得画分镜,非常有经验、对要拍摄什么心知肚明的导演,才能略去这一步。
先不说拉特纳对诺顿所想要拍摄的东西一无所知,即便诺顿坐上导演椅,其他演员们也得有熟悉剧本的过程。
任你想破头也想不通,一个已经拍戏好几年,也有一部导演作品的诺顿,为什么会干出这样的事儿。
这个无厘头的要求,自然是没法执行下去。
拉特纳倒也不恼,他看到了这个耶鲁大学高材生身上的一些东西。
“他喜欢质疑导演,发起知识分子式的辩论。他总直觉性地要‘挽救’一部电影,这是祝福,也是诅咒。”
只是,那些人那些事真的愿意被“挽救”吗?
诺顿又真的能当“挽救”一切的救世主吗?
至少,对于财大气粗、掌握生杀大权的片厂来说,诺顿这么个小虾米想要拯救他们,像是在说疯话。
派拉蒙起初倒是敬诺顿几分的。
诺顿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便是派拉蒙的[一级恐惧]。两者渊源颇深。
对于看好的新人,片厂有时会下重注,和他们签订一个打包合同,规定新人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为片厂拍摄一定数量的电影,一口价。
诺顿就是被派拉蒙看好的新人。
按照合同,[一级恐惧]之后,他还要为派拉蒙拍摄三部电影。
派拉蒙赌赢了,[一级恐惧]让诺顿一炮打响。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诺顿太红了,太忙了。
[性书大亨]、[人人都说我爱你]、[美国X档案],片约一个接一个,要履行完打包合同,档期得排到猴年马月。
派拉蒙倒也很变通,将原本的三部电影,缩减为一部。
但是,双方必须在18个月的时间里,把具体项目确定下来,否则,派拉蒙就会在24个月内,单方面为诺顿指定一部电影。
[性书大亨]
诺顿听到这个条款,心里也是犯嘀咕的。
虽然是当红炸子鸡,但也得爱惜羽毛。
尤其是诺顿的脾性,断不肯拍自己不认可的电影。
但当时的派拉蒙CEO雪莉·兰辛口头保证,“我永远不会强迫你拍不想拍的电影。”
我信了你的邪。
诺顿不可谓不积极。他提出要参演[天才雷普利],也表示对[碟中谍3]有兴趣。
但派拉蒙对这几部电影都另有打算。
诺顿推荐斯派克·李的[第25小时]给派拉蒙,对方却不看好这部电影的市场电影,拒绝参与。
2002年春天,派拉蒙拿出了[偷天换日]。
[偷天换日],马克·沃尔伯格、查理兹·塞隆领衔
诺顿并没有把这部电影当一回事儿,只说是派拉蒙给出的一个选项。
而这个选项,显然不适合他。
明星云集的大制作,飞车,美女,大盗,这些关键词与他所想要拍的电影相去甚远。
他便拒绝了。
没想到,没过几个月,派拉蒙告知他,[偷天换日]就是我们的指定拍摄片目。
诺顿气疯了。
他打电话向CEO雪莉怒吼,提醒她,当初可是你说不会用强,现在呢?
气话始终只是气话。
诺顿不愿意拍[偷天换日],可如果因此而陷入与派拉蒙的官司,他将错过更多想拍的电影。
他没好气地拍完了这部片,拒绝出席宣传,然后公开向影迷们喊话:“我的真影迷,都应该忽略这部电影。”
在好莱坞,你不把导演放在眼里是一回事儿,顶撞片厂高层,不顾商业规则,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至于“疯子”诺顿后来又干了哪些丧心病狂的“唬逼”事儿?
扫描图片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马上解锁“好莱坞异类”诺顿的刺激人生。
你最喜欢诺顿的哪部作品?
点在看,做最“疯的人儿,干最刺激的事儿
相关推荐
最新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