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新片全球上映,她凭什么代表中国影后?
没想到经历了偷税丑闻后,范冰冰还可以有新片上映:
好莱坞女性特工片《355》发布了最新预告,宣布将于2021年1月15日北美上映。
范冰冰作为5位主演之一,和其他四位影后都出现在了定档海报上。
这个电影的噱头之一,就是5位来自5个国家的影后共同主演。
范冰冰能参演,原本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
然而尴尬的是,电影刚刚宣布了角色后不久,范冰冰就被曝出了偷税丑闻。
她的戏份的拍摄,也因为种种原因被搁置了。
在电影150多秒的预告里,范冰冰只出现10秒、有4个镜头、一句台词。
电影里几个主演聚集的大场面,都没有她的身影。
和其他几位主演的出镜率相比,曝光度实在是太低了。
电影制片方一开始选她,或许是希望她能代表中国一线演员,打开中国的票房市场。
但偷税丑闻发生后,范冰冰口碑完全崩塌。
她其实已经没有资格“代表”中国影后参演国际大片了。
所以,能够保留角色,戏份没有被删光,已经让人很意外了。
就算只有几分钟、几个镜头,范冰冰的粉丝们依然很期待。
看着粉丝的反应,范冰冰的复出路线已经很明朗了:
通过国外的名声,拉高国内的口碑。
通过做各种正能量活动,冲淡偷税丑闻带来的影响。
所以,最近除了《355》外,范冰冰还上了塞尔维亚版的红秀封面。
之前在日本、东南亚国家也大力宣传了一波。
杂志封面、广告图没有少拍。
与此同时,也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
给抗疫纪录片配音:
为国产汽车品牌红旗打广告:
她的每一条微博下,都有大量的粉丝留言。
表白她的美貌,吹捧她过去的成绩。
如果光看范冰冰自己的微博状态,她似乎已经全面复出了。
时尚大片不断、电影陆续上线、公益慈善活动也常有、粉丝的表白支持更是从不间断。
可这一切,终归是“表象”。
离开了她的粉丝圈,范冰冰的复出活动依然收效甚微。
如果想要通过这样一部电影全面复出,怕是低估了大家对偷税漏税艺人的抵制。
做慈善、做公益、支持国产品牌,这些事情当然都没有错。
也许早个二十年,通讯不发达的时候,观众会真的因为健忘,渐渐接受复出的范冰冰。
但如今,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观众也不会轻易被洗脑了。
没有人想看一个劣迹艺人在国际大片中刷脸,“为国争光”。
因为爱国的底线,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如果连底线都做不到,就不要妄图谈论荣耀。
从这个角度来说,《355》的海报上范冰冰身后的红旗,不是一种荣誉,反而是对她的一种讽刺。
不仅中国观众看得尴尬,外国媒体评论时也绕不开她偷税的事情。
这不像是在争光,反而让大家觉得更丢人了...
所以,预告发出后,很多网友都表示不期待、不支持、不原谅。
因此,无论《355》在国外票房如何,都是与国内市场无缘了。
况且,“好莱坞大片”在中国观众心中的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
人们不会仅仅因为一个明星参演了“好莱坞大片”,就为他们感到骄傲、与有荣焉。
相反,如果他们参演的作品本身表现不够好,“国际大片”反而会成为一种拖累,对个人名声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关于这一点,口碑和票房的不如人意的《花木兰》就是一个最新最好的例子。
这是国内观众从“崇洋媚外”走向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也是观众整体变成熟了的一种标志:
不是和“好莱坞大制作”沾点边,就一定是好作品。
不是参加了好莱坞大片,就是一种荣誉。
所有的荣誉,都是要用实力和人品来争取的。
许多人兢兢业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都不一定能换回成功的机会。
为什么要给一个早就赚得盆满钵满、却还不能遵守最基本的法律与道德的艺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最后,还是那个道理:
公众人物的一言一行,对大众都是有示范作用的。
如果范冰冰复出成功了,就是在鼓励其他的劣迹艺人复出,默认诸如偷税漏税这样的违法行为可以被原谅。
长此以往,影视圈里尽是虚伪之辈。
年轻一代的观众,又能从中收获什么好的价值观呢?
所以,希望那些至今还在支持范冰冰复出的粉丝们,能够冷静一点。
交清了罚款、补完了税,这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法律上不再追责了,不代表公众心里她就没有错了。
另外,影视圈的资源也好,观众的注意力也罢,和其他行业的资源一样都是有限的。
与其把资源分给那些劣迹艺人,期盼他们复出。
不如把这些机会和关注度,留给其他真正值得的演员、作品。
例如,近期还在播出的抗疫电视剧《在一起》。
十个单元,十个和抗疫有关的故事。
不需要酷炫的特效,不需要精致的妆容、不需要一个个全能的“大英雄”。
一个个来自于真实生活的普通人的故事,就足够打动人心了。
又比如,迷雾剧场的高开炸走之作《沉默的真相》。
检察官、警察、法医,一起携手追求真相、追求正义。
不用故弄玄虚,依然能够抓紧人心。
让人在迷雾和无奈之中,依然看到希望和公正。
长假结束了,但放松休闲的时光还可以继续。
如果有机会,不妨在家里和家人们一起,
看一部好剧、一本好书,享受一份安逸时光。
在好的影视作品的陪伴下,度过一个个美好的夜晚。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