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图片、壁纸大全、丝袜美腿高清图片大全!手机端
找朋网>娱乐八卦>影视 > 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为何屡败屡战

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为何屡败屡战

查看:954 / 更新:2022-02-11 01:34

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为何屡败屡战

  好游戏,究竟能否改编成一个好故事、好电影?

  近期,随着《大侦探皮卡丘》上映在即,以及《刺猬索尼克》先导预告片的上线,游戏改编电影再一次进入大众视线。其中,前者改编自任天堂3DS同名游戏改编,并请来了瑞安·雷诺兹为皮卡丘配音;后者则是根据世嘉始于90年代推出的系列游戏进行改编,由本·施瓦茨为其配音。

  相比较多年间畅销小说、文学名著改编电影这类并不乏成功案例的“常规操作”,以及近十年漫画IP改编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惊人声势,自90年代以来才开始进行游戏改编电影尝试的好莱坞,似乎一直以来在这一领域的表现都算不上稳健。

  尽管目前这类作品真正票房口碑双丰收之作寥寥无几,但好莱坞仍然前赴后继拍摄了超过30多部游戏改编电影,也完全没有放弃对游戏IP的挖掘和开发。那么,游戏IP改编电影究竟有怎样的“难点”和“魅力”,让好莱坞不断“迎难而上”?

  26年间超30部游戏改编电影,多以失败而告终?

  自1993年《超级马里奥兄弟》拉开游戏改编电影的序幕以来,好莱坞在这一领域走过了二十六个年头。

  《超级马里奥兄弟》是任天堂开发并于1985年出品的著名横版过关游戏,最早在红白机上推出,有多款后续作品,迄今多个版本销量合计已突破5亿4000万套。据外媒报道,这样一个热门爆款游戏IP,在当时被多个好莱坞电影公司看中,纷纷试图从任天堂手里获得电影改编授权。

  毕竟,对于当时的好莱坞而言,畅销小说、文学名著以及热门漫画都是电影改编的好素材(现在也是),也并不缺乏成功案例。例如当时的经典电影《教父》就改编自畅销小说,而热门漫画改编的《蝙蝠侠》更是一举登上了1989年北美票房冠军宝座。

  因此,当时的人们坚信,既然小说、文学、漫画都具备成功改编为电影作品的基因,并在商业价值和口碑评价中取得亮眼表现,那么游戏IP也没道理行不通。

  但在《超级马里奥兄弟》搬上银幕后,很快就受到了来自媒体界、影评人和观众群体的口诛笔伐。 1993 年,《华盛顿邮报》评价该片“故事几乎完全不是这部电影的看点”,结果也就显而易见。该片以48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最终在北美本土仅收获了2100万票房,无论是口碑还是商业领域方面,这都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失败之作。

  在此之后,好莱坞始终没有停止游戏改编电影的尝试,但失败案例也层出不穷。

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为何屡败屡战

    2000年,与《魔兽》齐名的游戏《龙与地下城》被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制片方为了保险起见,只投入了4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但最终该片上映后在全球仅收获了3380万美元,不仅特效毫无看点,单薄的剧情也让一众游戏粉难以接受,该片在IMDB的评分仅3.6;2006年的《血腥莱恩》制作成本2500万美元,全球票房仅365万美元,甚至一度被评为“史上最惨游戏改编电影”。

  2008年根据动作类RPG游戏改编的《地牢围攻》则一开始就没有被外界看好,一是因为3000万美元的中小规模制作成本,二是因为影片导演乌维·鲍尔。乌维·鲍尔当时极其青睐游戏改编电影,并凭借所执导的《死亡之屋》以及《血腥莱恩》三部曲,成功奠定自己“游戏爱好者的公敌”地位,以至于在“毁了”多个经典游戏IP后,被观众封为“地球最烂导演”。《地牢围攻》最终也并没有出现“奇迹”,全球票房仅1300万美元。

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为何屡败屡战

    2009年的《街头霸王:春丽传奇》根据知名格斗游戏《街头霸王》改编,但该片在IMDB上仅3.7分,全球也只有1276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除了中小成本规模的作品不乏失败之作外,投资规模相对较大的游戏改编电影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取得成功。在此之前,制作规模分别达到1.25亿和1.6亿美元的《刺客信条》以及《魔兽》,前者虽然由法鲨担当主演,但全球票房仅3600万美元,称得上“血本无归”;后者虽然在全球斩获了4.33亿美元,但相比不包括后期宣发费用的1.6亿美元投入,这个票房数字也并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商业成功。

  而2010年的《波斯王子:时之刃》制作规模高达2亿美元,但影片在北美票房尚未过亿,加上占据大头的海外票房,该片全球票房3.36亿。相比高昂的投资规模,这个成绩并不乐观。

  整体来看,过去真正称得上成功的游戏改编电影,只有安吉丽娜朱莉版的《古墓丽影1》,以及《生化危机》系列。除此之外,《狂暴巨兽》《愤怒的小鸟》等影片也在近年斩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纵观26年间超30部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真正取得票房口碑双丰收的作品仍然乏善可陈。

  剧情薄弱、互动性差,是游戏改编电影的最大难点?

  “即使是最一流的游戏,它的剧情也只能达到九流电影剧本的水平。”对于游戏改编电影的普遍现状,某资深游戏粉丝一针见血的指出。

  对游戏迷来说,一个不错的游戏意味着好的体验感、参与感、互动感,以及娱乐性,游戏剧情和整体氛围通常是这种“代入感”的直接来源。但由于游戏体量与电影体量的先天差别,导致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并不能够直接将游戏剧情带入。更何况很多风靡全球的游戏只是强调战斗“快感”和“操纵感”,以及玩家在游戏世界的体验感,相反剧情本身并不是重点,或者说剧情是大多数游戏所存在的薄弱环节。

  因此,这就在剧情设定上为游戏改编电影带来了极大难度,也是所有这类影片在改编时都集体面临的难点。

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为何屡败屡战

    早在90年代,《超级马里奥兄弟》正处于剧本筹备阶段时,就有好莱坞业内人士指出:“仅仅只是从一个概念和一个名字出发,很难从电子游戏中那个单薄的人物形象里,创作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事实也的确如此,《超级马里奥兄弟》的游戏剧情,本身极其简单:打怪—过关—救公主,更强调玩家操作过程中的趣味性。因此,在电影改编中,无论是从游戏剧情上还是人物主角身上,能够挖掘到的创作素材都极其有限。

  像这类不注重剧情叙事单侧重于游戏体验的游戏,还有很多,其中也并不乏风靡之作,但使用这样的游戏IP进行电影改编,倒不如说是借IP设定本身重新对剧情进行从零开始的创作。除此之外,好莱坞也有研究者指出,“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能够解释为什么游戏改编电影会失败,因为他们没有互动性”。

  这也是电影在脱离了游戏设定后所面临的窘境。

  一流游戏带给消费者的最佳体验,往往是“沉浸式”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设定亮眼、剧情与氛围俱佳的游戏,往往关卡设置较多,主线、支线任务丰富,游戏通关总时间较长的原因。举例来说,此前育碧蒙特利尔工作室的《刺客信条》,虽然游戏不乏夸张设定和语境,但在较长的时间流程中,玩家总会在浸入式的游戏体验中熟悉并且习惯这样的设定。

  但将游戏设定搬到银幕前,电影两个小时的时长很难让不熟悉这个游戏IP的观众沉浸其中。而即使电影剧情依托游戏主线来进行改编,或许也难以得到游戏粉丝的青睐。

  这是因为,这类游戏当中的主角一贯是由“玩家”来进行操纵,在这种互动体验中,普通玩家能够将主角的设定套用到自己身上,从而有一种自己主宰游戏人物命运的强体验感。但电影改编并不能为观众带来这种互动体验,而这种毫无参与感的观影体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游戏粉丝对影片的评价。

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为何屡败屡战

    此前,曾有好莱坞影评人评价游戏改编电影《毁灭战士》时提到:“我从没玩过这个游戏,但我现在知道了‘不玩它’是什么感受,观影过程就像某个孩子夺走了你的电脑,还不给你玩”。这其实是观众从游戏玩家向电影观众进行身份转变过程中,带来的某种心理转变,并且不是所有游戏粉丝都乐于接受这种转变。这或许也是此前多部销售火爆的热门游戏,改编成电影后却乏人问津的一种解释。

  除了游戏剧情薄弱,电影改编互动性差等难题之外,游戏改编电影有时也会存在寄希望于IP效应的粗制滥造情况。但多番前车之鉴已经证明,这个法子并不能奏效。

  曾执导《生化危机》系列第1、4、5、6部作品的保罗·安德森过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拍游戏改编电影能比我更成功了。我的压力来自于,一定要把电影拍好。人们总是在很夸张地讨论游戏改编,但一般拍不好不是因为改编本身不成功,而是因为电影质量就不行,不管这部电影是改编自书、舞台剧、还是一袋爆米花。”

  为何好莱坞仍孜孜不倦进行游戏IP的电影化改编?

  IP,多年来一直是好莱坞电影的创作素材来源,无论是畅销小说、经典文学、热门漫画,还是经典动画、热销玩具,这一切都为好莱坞电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库”。而商业价值高、吸金能力强,同时受众覆盖面又广的知名IP,也常常会得到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青睐。

  在此前维基百科统计的全球IP商业价值排行榜中,电子游戏IP《精灵宝可梦》以591亿美元的IP价值登上榜单,其次是卡通IP Hello Kitty、电影IP《星球大战》、卡通IP米老鼠、游戏IP《超级马里奥》、小说IP《哈利波特》、漫画IP《蝙蝠侠》、漫画IP《蜘蛛侠》,IP价值分别为503亿、437亿、357亿、271亿、264亿、249亿、234亿美金,而电影IP漫威影业则以234亿美金价值排名第九,第十位则是215亿美金的漫画IP《龙珠》。

  在这份全球前十IP商业价值榜中,若按IP类别划分,其中漫画IP占3席,游戏、卡通、电影IP各有2个,小说IP1个。而从排名位置来看,排在首席和第五位的均为游戏IP,而票房爆款漫威电影IP则仅处于第九位。由此可知,若论起IP商业价值和吸金能力,电子游戏绝不落于下风。也因此,一个风靡全球的热门游戏,所培养的受众群体数量和粉丝购买力是惊人的。

  正是基于游戏IP极强的商业吸金能力,让好莱坞早早就看到了游戏改编IP所蕴含的极大市场潜力和可开采空间。也因此,从商业价值角度来看,游戏IP无论如何都值得进行持续不断的电影改编尝试。一旦这条路径打通,并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丰富的游戏IP储备能够形成的市场潜力是极其可观的。

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为何屡败屡战

    除了好莱坞电影公司看好游戏这块蛋糕之外,其实知名游戏公司也大多想在电影领域分一杯羹。例如,暴雪早在4年前就成立了电影部门,对电影《使命召唤》系列的改编拥有话语权;育碧则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影业公司,电影项目当中除了《刺客信条》之外,还包括《孤岛惊魂》和《汤姆·克兰西系列》。而像这类手握热门游戏的大游戏厂商,其游戏IP对于电影公司而言是极具吸引力的,也并不缺乏期望与其达成合作的好莱坞电影公司。而这类游戏厂商跨界电影的诉求,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好莱坞电影公司对游戏改编电影的布局。

  另外,2016年有外媒报道,前育碧影业CEO首席执行官吉恩-朱利文巴伦特,成立了一个名为Marla Studios的新工作室,将专注于根据游戏IP制作电影。

  据巴伦特所说,制作一部根据游戏改编的电影具有特别的流程,这不仅需要制作方精通电影制作的诀窍,还需要他们对玩家的价值和视频游戏创意流程有深刻的了解。

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为何屡败屡战

    因此,这个新工作室成立的初衷,按照其本人的说法,是“将在三个方面为游戏公司提供帮助”:与游戏公司一起找到最符合IP的艺术角度;与好莱坞电影公司进行合作谈判;让游戏公司在获得高报酬的同时掌握创意自由,并在电影制作的每一个阶段与游戏公司的主创深度合作。”

  不过,游戏设计师深入电影制作阶段,能否从整体上解决游戏改编电影的多个难题,似乎还是一个有待考证的问题。但至少,无论从当前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动作来看,还是从游戏厂商近年的诉求来看,至少有一件事是能够肯定的——好莱坞游戏改编电影这股风向,仍然将继续下去。

上一篇:

如懿传八月开拍未演先火 周迅“打败”李冰冰做娘娘

下一篇:

莞产电影《幸福岛味道》喜获国际大奖

相关推荐

最新影视

标签大全